金色早报-法院认定Bitfinex和Tether有超过50%可能从事了“证券欺诈”
◇金色盘面
据huobi global数据显示,BTC最近成交价7299.98美元,24小时变化0.24% ;
ETH最近成交价235.98美元,24小时变化-1.84%;
BCH最近成交价361.00美元,24小时变化-0.56%;
EOS最近成交价5.9美元,24小时变化-0.67%;
◇政策新闻
Harry Zhou:法院认定Bitfinex 和Tether有超过 50% 的可能从事了“证券欺诈”
针对纽约州地方法院驳回了 Bitfinex 和 Tether 的抗议,有条件地批准了纽约总检察长调取 Bitfinex 和 Tether 的商业信息一事,美国OTC交易平台Koi Trading首席合规官Harry Zhou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总检察长使用的法律是华尔街从业人员闻之色变的 Martin Act。 从微观看,法院的命令对 Bitfinex 和 Tether 极为不利。首先,基于目前的证据,法院已认定 Bitfinex 和 Tether 有超过 50% 的可能从事了“证券欺诈”。其次,NYAG 使用宽泛而且有可怕后果的 Martin Act ,而不是更有针对性的纽约金融服务调查 Bitfinex / Tether, 并且提及了一揽子控诉(“证券欺诈”,“挪用资金”,“非法提供投资产品”等),表明了 NYAG 似乎是要用一切能用的手段对 Bitfinex 执法。因此,Bitfinex 目前似乎已没有了“悄悄和谈”的选项。NYAG 已经下定决心要一问到底。被监管咬住不放可以说是最坏的结果。 从宏观上看,美国联邦和州的监管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要通过打击 Tether 来有效率地一次性打击所有依赖 Tether 的离岸交易所。 据悉,“Martin Act”(纽约商业法第23-A条,第352-353条)是纽约反欺诈法,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最严厉的蓝天法。授予纽约总检察长广泛的执法权力,以进行*证券欺诈*调查,并对涉嫌违反该法案的行为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
点评: 纽约州地方法院有条件地批准了纽约总检察长调取 Bitfinex和 Tether的商业信息一事,这是最新法律分析:1、法院已认定 Bitfinex 和 Tether 有超过 50% 的可能从事了“证券欺诈”。2、NYAG 使用宽泛而且有可怕后果的 Martin Act ,而不是更有针对性的纽约金融服务调查 Bitfinex / Tether, 并且提及了一揽子控诉(“证券欺诈”,“挪用资金”,“非法提供投资产品”等),表明了 NYAG 似乎是要用一切能用的手段对 Bitfinex 执法。
Fiat-Backed稳定币在法律上是一种复古而不是革新
美国OTC交易平台Koi Trading首席合规官Harry Zhou对美国近期出台的FIN-2019-G001指南做出解析。Harry Zhou表示,新指引对 DEX, Wallet, ICO, 和稳定币的合规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消息有好有坏。对稳定币而言,非常有意思,但很多不知道的一点是,与美金 1:1 绑定的稳定币在美国法律以及国际反洗钱指南下都不属于加密货币。监管逻辑是,美元 1:1 绑定的稳定币只是法币的一种特定电子表达方式,和充值卡,八达通,旅行支票等预充值工具没有区别。因此,在美国法律下,Fiat-Backed Stablecoins 会由 2011 出现的一套法律明确监管。因此可以毫不含糊地认定 Fiat-Backed 稳定币在法律上是一种复古而不是革新。纯加密货币在很多层面上都突破地现有监管地框架。但 Fiat-Backed 稳定币却属于能被明确扑捉到的一类。
点评:与美金 1:1 绑定的稳定币在美国法律以及国际反洗钱指南下都不属于加密货币。美元 1:1 绑定的稳定币只是法币的一种特定电子表达方式,和充值卡,八达通,旅行支票等预充值工具没有区别。
日本金融厅公开三月封闭会议记录:监管方或考虑要求金融机构只使用可审计的区块链
据日本金融厅官网消息,5月上旬,日本金融厅公开了于3月27日、28日举行的区块链封闭圆桌会议的简要记录。记录显示,参会机构包括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区办事处、经合组织、法国央行、日本央行及财务省、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爱尔兰财政部、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新加坡金管局、香港金管局等,此外东京大学等多所研究学府亦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内容包括: 1. 如何在监管机构、商界、投资者、学术界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以便在享受利益的同时降低使用区块链分布式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 2. 如何设计合适的方法,使监管机构能够适应快节奏的技术发展; 3. 在公共区块链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隐私和及追溯性问题; 4. 与会者指出,监管方可能不得不考虑要求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只使用可审计的区块链; 5.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最新发展:如不同司法管辖区间的监管方案比较;潜在及实际的应用案例,包括通证经济、贸易融资、央行数字货币(CBDC)及加密资产交易市场等。 Coindesk Japan分析认为,以上讨论内容或将在六月于福冈举行的G20峰会上成为重点讨论主题。
点评:日本金融厅继续研讨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核心目的其实还是既想一方面享受区块链带来的便利,同时降低区块链固有的分布式金融给传统中心化金融及其监管带来的风险。
◇区块链
嘉楠耘智创始人张楠赓:不排除冲刺科创板
据财联社消息,比特币矿机生产商嘉楠耘智此前闯关港交所以失败告终,就市场关于嘉楠耘智是否将冲刺科创板的猜测,张楠赓婉转表示,“我不评论IPO,是不允许评论的,我觉得都有可能性。”张楠赓透露,嘉楠耘智的目标是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公司矿机与AI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1,2019年公司的AI业务的收入预计达数千万元级别。
点评: 嘉楠耘智 不排除冲刺科创板。
Facebook注册新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涉及区块链
据Cointelegraph报道,根据日内瓦商业登记处的一份文件,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已经成立了一家新的金融科技公司Libra Networks LLC。根据官方文件,该公司提供金融和技术领域的服务,以及软件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开发和生产,特别是与投资活动、支付运作、融资、身份管理、数据分析、大数据、区块链和其他技术相关的。据悉,Facebook于6月份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了“Libra ”商标,该商标是其秘密内部加密货币项目的一部分。
点评:Facebook在区块链上的最新布局。
全国首个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在南京上线
据新浪财经消息,全国首个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于5月16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上线。金山云全球供应链金融总部、长三角知识产权金融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小米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等一批数字金融重点项目,同时签约落户南京江北新区。新的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将提供数字资产登记、披露等服务,高效连接资金端和资产端,将传统资产数字化,让资产充分流动。
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证券交易所SprinkleXchange即将上市首家公司
据彭博社消息,Sprinkle Group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Wallin透露,该公司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证券交易所SprinkleXchange计划在6月份上市其第一家公司。该公司希望在未来3至4年内将有多达1000家公司在该平台上市交易。Wallin表示,SprinkleXchange除考虑上市公司及加密货币之外,也在考虑上市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与“耗时更久、成本更高”的传统股票交易系统相比,以太坊区块链版本可以自动化中央清算系统、存储库、股票证书、股息和投票。
◇加密货币
公链项目 Nervos 正式发布 CKB 测试网第一个版本 Rylai
据官方消息,Nervos今日正式发布CKB 测试网第一个版本 Rylai,第一阶段的测试网主要包含共识协议、P2P 协议以及 CKB-VM,还包含了基本的智能合约编程模型和 NervosDAO 的初步实现,开发者可以尝试构建和运行 CKB 脚本进行体验。
◇重要事件动向
CoinMetrics 联合创始人: Ripple 关于 XRP 托管方案的数据问题或只是会计错误
据CCN消息,Coin Metrics近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Ripple季度报告中重回托管的XRP数量与链上数据存异,差额达2亿XRP,Ripple的实际XRP托管模式可以使其资金释放速度加快21年,具体取决于每月Ripple清算XRP的数量。对此,CoinMetrics联合创始人Nic Carter评论称,他认为(Ripple)误报方面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错误。他指出,这种虚假陈述“不是实质性的”,“我们发现的错误在大计划中相当小。这可能只是一个会计错误。”而Ripple拒绝就该报告向CoinMetrics发表评论。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l 탈중앙화 자율조직 형태로 결성…구성원 모두가 위믹스3.0 운영에 참여 가능l 스마트 컨트랙트 기반 모듈화 ...
[주간톡톡] 양의 탈을 쓴 늑대는 양일까? 늑대일까?
주간톡톡은 한주간의 블록체인 소식을 재구성해 독자들과 재미있게 이야기해보는 코너입니다. 이번주는 페이스북의 스테이블 코인 프로젝트 '디엠(Diem)'에 대해 알아보겠습니다. 그럼 ...
IBM, 블록체인 와인 추적 서비스 '빈어슈어(Assure)' 공개
IBM이 재배지부터 매장까지 와인 공급망을 추적할 수 있는 블록체인 기반 플랫폼을 공개했다.10일(현지시간) 발표에 따르면 IBM은 와인 모니터링 업체 e프로브넌스(ePr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