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首席客服”何一:交易所发力公链不为垄断生态
“币安做币安链不是为了取代其它公链,进而垄断整个行业。我会觉得未来的公链、代币或者token都会有千千万万家,就跟现在的网站一样。但是,在各个细分品类里面能够做的特别突出的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家或者是不超过三家。”
出品 | 猎云财经
整理 | 一念
2019年3月22日周五上午11点,猎云财经在线对话栏目猎问对话第8期在猎云财经社群进行。猎云财经主编、联合创始人吴德铨对话币安联合创始人兼CMO何一,探讨交易所发力公链是否可能垄断行业生态的话题。
对话时间:2019年3月22日11:00
主社群:猎云财经猎问创始研讨群
对话嘉宾:
何一 :币安联合创始人兼CMO
吴德铨 :猎云财经主编、联合创始人
以下根据猎问对话实录整理:
吴德铨 :大家好!欢迎来到猎问·创世相对论第8期,这是猎云财经的深度对话栏目,聚焦于影响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行业发展的热点事件、现象和命题。
春节前后启动的这一波加密货币小牛市,三大华人团队交易所的平台币领涨,算是漫漫熊途难得一抹亮色。币安平台币BNB最为抢眼,去年12月初赵长鹏透露币安公链测试网上线时间后,BNB即先于BTC和HT、OKB见底反弹,至今取得最高约3倍的涨幅,大幅超越另两大平台币。
加密世界除比特币和少数加密货币有一定应用场景,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落地,而交易成为了加密币最大的需求,因此,交易所是整个行业最关键的场景,获取了行业最大的价值部分。即使在熊市,头部交易所至少也年收入几亿美元。
但是, 头部交易所们的野心,或者说进取心,远不止于此 。除了币安率先布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外,公链是他们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
OKex的公链OKChain,预计2020年上线主网。火币链Huobi Chain白皮书把主网上线时间初步定在2019年第四季度。币安公链Binance Chain测试网已经上线。平台币成为交易所标配并被赋予投融资、交易应用场景后,交易所公链的上线,将让平台币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公链币将大大扩展平台币的价值场景。
头部交易所如币安,携巨大马太效应聚集的行业和用户资源,发力公链、去中心化交易所,矢志于区块链行业基础设施,让人看到一股逼人的情势:头部交易所于熊市中逆势而上,正在把马太效应加速最大化,越来越趋向于主导甚至可能逐步垄断整个区块链行业的重大生态场景。
交易所是不是这样的目标?加密货币行业会不会更加中心化?如何让行业生态的治理更加均衡、健康?
猎云财经本期猎问对话荣幸邀请到币安联合创始人兼CMO何一,就交易所公链和生态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何一,江湖昵称一姐,2012年加入旅游卫视,担任《美丽目的地》、《有多远走多远》、《世界多美丽》等节目主持人。2014年任OKCoin联合创始人,一手打造OKCoin。同年成为知名职场栏目《非你莫属》嘉宾,作为80后女性创业代表,普及比特币。2015年加入一下科技出任副总裁,负责一下科技及旗下产品市场。2016年一手打造中国最大的直播平台。何一加入后,一下科技连续完成2轮融资,市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旗下含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知名移动互联网产品。
欢迎一姐何一!下面开始猎问·创世相对论的九连发对话。
01
挑战ETH、EOS不是全部
吴德铨 :猎问第一发。年初,您的齿轮般默契的搭档、币安CEO赵长鹏在猎云财经“区块链先锋50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区块链行业的混沌期,币安一直在实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我们相信未来的世界价值应该更自由地流动,更大程度地降低价值的摩擦,进而带来一个更好的世界,就像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信息的自由流动。
很快,币安就推进测试可以让平台币BNB更自由流动和扩展的币安链,以及基于链上的币安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与此同时,1月底开始币安Launchpad区块链资产发行平台接连安排发售 BitTorrent、Fetch.AI和Celer Network等项目,引起币圈震动。可以说币安一顿操作猛如虎,在头部交易所中占得先机,尤其是币安链的推出以及BNB由平台币延伸为公链币,直接对标以太坊、EOS。
请问,币安如何安排扩展或转型的战略布局?熊市可能对资产发行、交易项目的表现会有很大压制,甚至上币的市场波动过大会有争议,这些因素在布局时机的考虑里面是否重要?
何一 :主持人对我的介绍非常详细,但是正如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一样,可能对我来说,我最喜欢的身份还是币安首席客服这个位置,币安本身也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所以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币安的联合创始人何一。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区块链行业的基础设施建造者。所以币安自己在为行业建造基础设施,投资其它建造基础架构的项目。这里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指交易平台、钱包、更快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程度更高的交易平台等,也包括其他促进行业发展的项目。
总结来说,任何能帮助行业走下去的项目,我们都试着支持。币安不仅仅是要打造全球最顶尖的交易平台,更是想充分探索区块链技术,建设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生态,而这也反映在币安的业务板块分布上。
币安的业务其实大家可以理解为有六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我们立身的交易部分,这个部分包括例如说币币交易、法币交易等。第二个板块,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Labs。Labs又分基金的投资、直投以及孵化的部分,孵化部分我们在2018年完成了第一期,然后第二期的孵化刚刚结束报名 。第三个板块是慈善部分。最近我们刚刚在乌干达推出了儿童午餐计划。慈善这件事情,本质来讲不是说我们就是想自己赚点钱去做慈善,而是希望通过区块链把慈善透明化这个理念在全世界普及开来。第四个板块是币安链、币安DEX等 。第五个板块包括我们的有媒体属性的板块Binance Info和教育板块币安学院。最后一个板块主要是我们的应用层面,包括我们全资收购的公司Trust Wallet,还包括比如说TravelbyBit等,这个部分其实是让大家用比特币去进行旅游消费的一些尝试。
总结来说, 币安也在从整个区块链行业各个维度去构建我们的生态体系 。
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比较多的是我们业务的第四板块币安链和币安DEX。因为我们的公链本身还是更多的专注于金融和交易方向,所以更多的是项目的募资、发行,以及后面的listing、DEX这几个维度。所以,大家最近可能会看到一些言论, 说我们在挑战ETH和EOS的地位,我觉得不是全部,但是可能有一部分的信息和功能是重叠的 。
接下来聊一聊熊市布局这个问题。我觉得任何一个市场的崛起和阶段性回调都有非常多的原因。当我们说上一轮牛市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因为BTC减半,但是大家可能忘了当BTC面临第一次分叉的时候,价格也跌的厉害。所以我觉得更多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个行业,建立更大维度的共识,有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比特币,相信加密货币的力量,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说法,就是把这个区块链行业现在的发展和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去做对比,然后其实你会发现,当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就是很多繁花似锦特别热闹的这些公司倒闭的时候,互联网公司股价暴跌的时候,反而是很多现在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诞生的时候。所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讲,我是觉得每一个行业里面热钱退去的时候,反而那些认认真真想要做事情的项目会浮现出来,因为他们真正的价值会被沉淀下来,而不是说在追着这个浪跑。
我们都知道一种猪:风口上的猪。当风口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追,这个时候其实很多项目最后都会关掉或者死掉。但风口过去了还能够在这个行业坚守的,我觉得才是真正能够做大和做强的人。
所以,短暂的熊市、市场的波动并不会影响币安的战略布局。或者说恰恰可能因为是冬天或者是熊市,我们才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帮助市场迎来更多的信心。如果所有人都说既然不赚钱,那我就什么都不要做了,我觉得这样行业可能就真的是没有办法往前走的。我只能够说,把每一件事情先做好。因为 你把事情做好了,结果会慢慢呈现出来的 。也希望更多的公司和组织可以和币安一起,共同努力,带领市场走出熊市。
其实,不管币安链还是币安DEX,在2018年3月的时候,就已经在我们计划中比较靠前的位置了。现在只是刚好做出来的时候是熊市。另外一个维度,当前熊市对于我们来讲,其实不算是熊市,因为总体来讲,用户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少。这个熊市的参与者和用户比起2014年已经是几何倍增长,现在的价格其实还是比那个时候最高点大概8000人民币要高很多的。
我这样说,不知道是不是能给大家带来更多信心,我个人是非常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即使遇到短暂阴霾,也不能动摇我长期置身其中的信念。从长远角度来说,我对于推动区块链行业往自由价值传递方向迈进的项目都充满信心。
我们的区块链资产发行平台Launchpad致力于帮助优质初创公司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让项目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区块链项目开发和落地。币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鼓励把治理权交给社区,将BNB引入币安链成为公链币,增加价格流通等等。 币安生态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站在行业的高度进行布局,我相信不管这些项目短期内带给用户的收益如何,长期来看都是区块链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总的来说,项目一时的价格只是短期表现,因为目前的项目都是低于市场价格上线,所以市场无论涨幅还是跌幅都是过度表现,也就是投资里很常见的“戴维斯双杀”。对币安来讲,恰恰因为行业回调期,才需要扶持行业,激活行业,帮助那些有机会走出来的项目融资、融资源、融用户,最终还是这些项目的发展决定最后的价值。大部分时候市场的评价很难客观公正,时间会看见。
吴德铨 :感谢一姐和币安团队支持!一姐参与访谈对话节目一般是以语音回答形式,这次猎问对话应该是第一次做了文字准备。
02
行业竞争并非你死我活
吴德铨
:猎问第二发。如果不考虑智能合约功能,从性能描述看,币安链的数千以上tps、1秒出块速度似乎完胜以太坊、EOS?公链项目近来风起云涌,币安链是怎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些性能的?技术上有什么讨巧之处?有些创业项目、互联网巨头项目团队也声称能实现甚至更高的性能指标,如几十万tps,币安开发团队认为靠谱么?
何一
:我们走到今天没有什么讨巧的办法,从来都是一步一步沿着既定的方向,基于自己擅长的点不断挖掘自身和行业的潜力。如果DEX能够取得突破,未来基于币安链发布各种新的资产, 还可以进行资产的后续交易,这对整个行业往去中心化方向发展,往价值的自由流通发展,都是关键的一环。
以我的立场,没有办法去评价其它区块链团队所声称的几十万的TPS。我想说的是,如果他们在技术上真的达到了这种高度,对于整个区块链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币安从来都是号召和其它区块链公司一起努力,推动行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币安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进步,像互联网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一样,真正推动价值的自由流通。
另外,币安的公链在开发过程中确实参考和借鉴了一些行业经验,对参考过的项目我们在Dex公开了项目名单;
行业其实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百花齐放才有春天
。
03
币安不止于对标某个公链
吴德铨
:猎问第三发。币安链是怎么定位的?赵长鹏提到智能合约功能执行复杂,缺乏商业价值,币安链目前侧重于承载交易属性,比较简单高效,是否目前主要考虑的就是负载币安DEX?还是说,第一步BNB先在交易介质层面PK以太币,之后是否有进一步计划?赵长鹏最近在推特进行的AMA活动中表示,目前大约8个项目确认从ERC-20迁移到币安链。这些项目大体是什么特征,对智能合约没有需求么?币安链还能接受什么样的项目迁移?
何一
:目前来说, 币安链更关注基于投资上下游的环节,这本身也是币安已经在做,且希望做到极致的事,我们更看重的是用户体验。交易延迟要低,吞吐量要大,交易深度要够,这是币安DEX首要考虑的问题 。
币安链最大的亮点在于高速的交易性能。币安链本身的性能来说,它非常快,一秒出块并且确认,速度比 Visa、MasterCard 都要快,未来有可能会带动支付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对标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处理速度进行产品的开发。以太坊约需要20秒、比特币平均需要10分钟来获取网络确认,并可能发生回滚,这种情况在币安链上不会发生。大部分DEX的撮合速度远低中心化平台,但在币安链上几乎可关于智能合约,目前币安链不支持智能合约功能 ,是为了保证性能优先,同时目前市场上有非常多的智能合约,就像建筑了条条没有车辆的高速公路。对币安来讲, 目前对智能合约的部分,还在研究过程中,在未来不排除币安链会开启智能合约的可能性 。
关于BNB,BNB的第一步确实是平台币,作为有着千万级用户的“应用”,受到用户支持。第二步是我们对于BNB的应用场景持续的拓展,全球已经有无数商家和应用支持BNB支付,从买车买房到旅游、游戏,甚至是餐厅。现在是BNB的第三步,从单纯的平台币升纬为公链币,承载更多的价值。我相信随着币安链的成熟,BNB的价值从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我们只发行了一个代币,在未来,
BNB会渗透到币安生态的每一个环节,对币安的战略规划来讲,并不会止于对标某一个公链,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
关于什么项目可以在币安链发币,有点像问什么项目可以在以太坊发币。但目前已经决定迁移到币安链的八个项目只是第一步,其实有很多好的项目没有发币都在咨询币安链的,具体情况我们后期会公布。币安提到这八个项目是因为他们的迁徙是一个良性的示范效应,他们选择币安链,也是因为币安链在速度、安全、性能、渠道等各个方面的优势。
刚才我也有提到,币安链基于投融资、发币、二级市场交易,所以所有项目方可以直接在链上发token,发布后可以直接进入DEX交易。我们欢迎更多的项目在币安的公链上发行,也希望有更多的币种可以更自由地在DEX上面Listing,然后大家可以更自由地去交易,当然也需要在Dex交易的用户自行甄别判断项目,在Dex你可能遇到珍珠,也可能遇到石子,没有研究团队负责审核,更多的自由也需要大家更多判断力。
我们也鼓励其它ERC-20项目或ERC-20代币迁移到币安链。这样做有几个优势:第一,币安链是一个速度更快的链,它会减少堵塞,发送和接收代币会更便宜。我们鼓励大家转向币安链。我们也邀请更多项目加入。还有许多其它项目尚未在币安平台上交易,我们会让他们考虑转向币安链。此外,如果你在币安链上发行代币,你将得到Launchpad和币安网在上币审核中的优先考虑。
如果你使用币安DEX或者币安链发行代币,我们更容易将你的代币添加到我们的钱包,因为那时基本上没有额外的开发工作要做。你直接就做好了准备。
如果你仅仅经营一个ERC-20代币,那么就不会将智能合约用于任何其它东西,也就不存在什么智能合约的制约,那么迁到币安链就完全是明智之举。我们将减少发行代币的费用,甚至可以减少初始代币的上币费用。
一旦你转到币安链上,你将成为币安的合作伙伴,将更多被币安关注到,也更容易获得listing的可能,我们将帮助你链接币安千万用户,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非常活跃。
04
复合共识算法为防止分叉
吴德铨
:猎问第四发。币安链采用Dpos加pBFT的共识算法。有观点认为,在黑客未控制任何记帐节点的前提下,单是网络延迟就会导致边界条件下发生严重问题。只要恶意节点不超三分之一就不会分叉、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说法偏乐观了。目前除了比特币POW共识机制能较好解决 "拜占庭容错“和“两军问题”外,其他共识算法都会存在边界条件导致的网络多分叉。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如何确保币安链共识的可靠稳定?
何一
:正如主持人介绍的那样,币安链采用的是DPoS与pBFT相结合的共识算法。大家都知道, 委托权益证明DPoS最先由比特股引入,是由被社区选举的可信帐户来创建区块。为了成为正式受托人,用户要去社区拉票,获得足够多用户的信任。用户根据自己持有的加密货币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来投票。
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投,但某程度上比公投的灵活性更大,并不是一次公投就决定一切。一旦出现问题,仍然有改变的机会。我们采用的pBFT是基于Tendermint的一种改版。在这个机制中,一个节点代表一票, 旨在让系统中大部分的诚实节点来覆盖恶意节点或无效节点的行为。
币安链采用两种共识算法相结合的机制,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更安全且公平的环境,防止出现分叉等
。比特币的PoW机制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防止多分叉的机制,但是它并不适应于所有应用场景。正是因为PoW无法支持很多应用场景,优秀的区块链团队和公司才需要不断尝试,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觉得公链还在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状态,那当然整个区块链行业也非常早期。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做到绝对的去中心化,还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努力。
05
币安链也有联盟操纵风险
吴德铨
:猎问第五发。作为公链,治理机制是很核心的。币安链测试节点是11个,后续会增加到多大规模?EOS的21个节点曾被认为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合适规模,仍被诟病过于中心化。币安DEX上币由见证者节点批准,将以什么标准来分散设置节点?后期币安链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都面临向社区治理转型,怎样保证规则合理执行,而不过于受制于可能的联盟控制,是否已经分别考虑好了约束机制?
何一
:针对测试网,我们首次选择11个测试节点,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节点可以多,但我们网络中的验证节点会比较少,主要是出于性能的考虑,我们需要保证大规模的处理效率。所以,我们不会像比特币网络那样设置数千个节点那么多。可能会更接近NEO或者Ripple的节点数量。数量会比较少,但每个节点都相当大。
至于主网上有多少个节点,谁将运行它们,我们不知道。我们还没有真正决定这些问题。当我们真正准备启动主网时,我们公布细则。而等时机成熟之后,我们会尽快上线主网。就主网当前的技术模型来讲,它允许任意数量的节点和多人运行。
未来,我们希望把币安链变成一个更加社区化的产品。这意味着,后续它有了更多的社区属性,更多分布式属性,有利于长远的持续发展。我们最初的节点选举由币安来完成,之后就是由节点投票选择,升级为社区自治管理的模式。
任何区块链的链上治理都会面临社区治理的挑战,币安链也存在联盟操纵、控制节点的风险,这一风险无法排除,所以,我们在选择节点的时候会尽量选择各派系的节点,会让见证者势力分散化
。还有,如果任何验证人表现不当,其他验证人可以把他们踢出去。有一个最低限度可以实现这一点。
然后,我们也会不断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增加节点的作弊成本,降低节点的不诚信收益,甚至让节点的不诚信行为得不偿失。
06
DEX是币安自我颠覆
吴德铨
:猎问第六发。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币安基础设施提供者战略的最关键一步。不过您和赵长鹏的观点略有不同吗?您认为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不是谁干掉谁,只是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但是去年7月,赵长鹏预测未来5至10年,去中心化交易所会干掉中心化交易所,币安做公链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出去中心化交易所。
所以,也可以说DEX是币安转型的开始?两个交易所如何共享交易深度和流动性?币安交易所现有用户如有需求,交易对如何转移到DEX交易呢?转移到DEX后如果私钥丢失,抵押在中心化交易所的加密资产是否还能归还?
何一
:中心化交易所和DEX是提供给用户的不同选择,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是不同属性用户选择的结果,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是可以共存的。
币安做DEX,与其说是转型的开始,不如说它自始至终都是币安战略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币安一直信奉的是自我颠覆。与其被别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颠覆,倒不如自我颠覆
,开创自己的新征程。再有就是,如今市面上缺乏一个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而去中心化交易所从本质上说更符合区块链世界的标准,一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使用体验赶上中心化交易所,那么将迎来更加庞大的用户群体。推出DEX,正是因为币安看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无限潜力。
币安中心化交易所有着非常夯实的用户基础,是因为我们明白用户的需求。未来在DEX的用户管理上,一方面我们积累了深厚的用户经验,另一方面一些原本有DEX需求的用户会自发地转移过来。然后,随着币安主网的上线,更多的优质项目也会迁移到币安链上发行token,在DEX上进行交易。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优质项目的入驻,自然而然就能增加交易深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某种层面来说,币安的确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共享这个深度和流动性 。
交易对的问题是这样,未来DEX会采取节点投票上币的方式。如果节点投票通过,当然是可以将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对转移到DEX上进行交易。
和任何DEX一样,币安DEX 从交易对到资产完全由用户掌控。我们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自由和简单易用的交易平台,用户拥有更高的资产控制权,能更自由的管理自己的资产, 但同时也需要用户拥有更高的安全意识。
如果用户丢失私钥,我们是没有办法帮忙找回的,所以需要用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更好的风险承受能力。但是,币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保护方式,跟现在的处理方式相比,只会更好。
07
分享资源引导行业去中心化
吴德铨
:猎问第七发。据统计,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占中心化交易所的不到1%,尚无成气候的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最近有数据显示,7 天交易量超过 100 万美元的DEX仅 7 个,最高的Newdex也不过 590 万美元,十分惨淡。普遍归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体验不好。但是发现有一家号称全球首个去中心化AI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YIBIT,声称能提供高达10万tps,可以处理纳斯达克级的交易吞吐量,以及光速级交易速度、航天级安全水平、交易手续费几乎为零。也做了一条独立公链,发行JRC,进行资产锚定。性能描述够牛,然而,最近却几乎没有交易量。
所以,有个可能更根本的原因是交易的核心需求是足够交易深度保障下的高效撮合和买卖获利,DEX的安全性成为第二需求。那么,头部的中心化交易所能够分享的流动性和交易深度,就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竞争的核心资源。您是否赞同,DEX的竞争将集中在头部交易所之间,其他稍弱的中心化交易所、新创的独立DEX,未来基本上没有参与竞争生存的能力?
何一
:我同意目前用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中心化交易所,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DEX的需求 。我是这么理解的,目前用户之所以选择到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过去DEX给用户带来的体验非常差。主要有几点很难受,一是速度问题,二是交易深度,三是可用性。交易深度、速度、费用、可用性目前看都无法赢得普通用户的青睐,都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核心需求。用户的核心需求是通过交易获利。如果交易深度、速度、可用性不足,获利也难。币安链和币安DEX解决了许多其它DEX面临的速度和性能难题。
未来,如果用户想要把这个币交给平台去保管,对这些项目的研究不是那么深度,需要平台去帮他做一些项目的筛选,那么他们会继续留在中心化交易所。而比如说,这个用户本身会有更强的技术背景,有更强的安全意识,他们可以更多地去承担风险,在我们解决了性能、撮合这些问题之后,他们会选择到DEX上进行交易。
在去中心化交易这个维度上,我们希望做到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技术上解决它的速度和撮合的瓶颈。在长期的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解决更大程度的自由,因为DEX意味着可能很多用户不需要去做KYC,那很多用户也拥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去保管自己的币,更大程度地去挑选自己愿意买入或是交易的币种。 相信到那个时候,DEX会成为这些用户的第一选择 。
币安自身的行业地位和优势会方便我们教育和引导行业用户,来到DEX交易,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入驻,这些都会帮助提高流动性和交易深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币安核心资源的分享,去引导整个行业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迈进。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其它非头部交易所或者其它新创公司所创建的DEX毫无竞争空间,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不是“赚大钱”的买卖就不做,而是行业要发展我们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去做。
08
钱包要支撑货币自由目标
吴德铨
:猎问第八发。随着加密货币品类日益丰富,数字货币钱包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流量入口。由钱包而衍生出交易平台也有相当的可能性,那将是天然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形态。您认同这种可能性吗?币安布局钱包的战略考量是什么?钱包业务将如何定位?
何一
:币安收购了市面上最好用的钱包之一Trust Wallet,目前这个钱包已经支持多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并且和币安 DEX对接 ,也投资了硬件钱包safepay;Trust Wallet现在正在和很多硬件钱包集成,很快就能完成。
我们开发DEX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自由,而支撑更大程度的自由是要更好的技术
。在这个维度我们也希望把DEX做成一个更开放的交易平台,所以不仅仅是Trust Wallet,其它的钱包也欢迎加入我们的DEX。
币安DEX将同时支持去中心化的软件和硬件钱包。硬件钱包方面,币安链已经完成了和Ledger Nano S钱包的功能对接,今后将支持更多钱包,下一个可能是Trezor和KeepKey。
我们对钱包的考量是,要能够支撑货币自由这个宏伟目标。包括钱包衍生出交易平台,随着币安链的成熟,都是有可能的。
09
币安链不为取代其他公链
吴德铨
:猎问第九发,最后一发。交易所聚集了加密货币行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头部交易所纷纷发力公链,币安棋先一招,推进行业基础设施的落地。如果跨链融合问题解决,是否在某种意义上,交易所公链可以取代目前的主流公链,从而主导区块链行业的完整生态?公链领域将从万马奔腾变成万马齐喑?区块链行业生态的寡头垄断趋势,是否有害于行业的去中心化治理?
何一
:还是前面那句话,百花齐放才是春。世界上的竞争不是A打倒B,或者B打倒A的游戏,而是说可能现在全世界有不到2000万人在区块链、加密货币行业,大家一起努力,把市场做到足够大,做到2个亿,20亿,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才是未来。
币安做币安链也不是为了取代其它公链,进而垄断整个行业。我会觉得未来的公链、代币或者token都会有千千万万家,就跟现在的网站一样。但是,在各个细分品类里面能够做的特别突出的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家或者是不超过三家。
去做项目或者公链的时候,我觉得首先还是不能指望它什么都能做,特别的高大全,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因为当你试图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各个环节都会陷入瓶颈。
所以,币安链一开始会围绕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向去做, 比如核心解决基于投资上下游的性能,比如速度和撮合上限的问题。目前在币安链上能够及时地完成交易,速度的话也是高于其它的区块链的。进一步说目前币安DEX能解决类似主站的交易量,每秒处理数千笔,出块时间是1秒。
对于跨链这个问题,币安链从一开始就有考虑到。币安链采用的是Tendermint的跨链技术,采用可扩展的架构,可支持不同的币种,支持数千个区块链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币安链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我们的行业未来也充满无限可能。
关于寡头垄断是否有害于去中心化治理,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吴德铨:非常感谢一姐对猎问的精彩回答!下面是自由交流时间,欢迎踊跃发问。
10
社群问答:概念太多 落地太少
@张修涤
:一姐对目前很多交易所都纷纷效仿币安Launchpad 怎么看?会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何一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说IEO很火,我觉得首先是不是叫IEO,其实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就是去扶持一些有可能成功或底子还不错的项目,以比较低的价格在市面上推向市场而已。我觉得从listing本身来讲,币安的质量一直都比较高,从整个市场的币价就能看出来,对吧。
第二,我们大家都在创业,但不是所有的创业公司都会成功,大家都会去做所谓的Launchpad,或者IEO,但并不等于每一个平台上的项目都靠谱。
@杜超 | 比原链Bytom
:请问一姐,其他公链和DEX,目前是否有合作的结合点?ps:labs,500个项目选了8个,真的是优中选优。
何一
:目前可能在DEX上币这个部分还是需要在币安链上发币。但是未来跨链技术更成熟更稳定一些的话,也可以支持更多的公链项目。
@凌子昂@飞亚资本
:一姐,想问一下:1、你对行业责任的看法,比如币安在区块链慈善方面的推进进展,自从赵总提出到现在也有大半年了。2、币安有好几个板块,最近重启的launchpad非常火爆,像币安学院,最近是否也有其他进展?作为行业领军者,在区块链布道上是否有比较好的成果?
何一
:飞亚资本的朋友可以上BCF的网站看一下,我们现在其实在短短的这个大半年期间,第一是支持了很多的项目,同时,在非洲的这个免费午餐项目也落地了,而且每一个项目所有的捐款记录,包括捐了多少钱、用到哪里都非常的清晰,而所有的这些成本都是币安在承担。
我觉得,我们还算是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慈善领域比较透明化的一个典范吧,而且币安慈善本来的使命就是让慈善透明化。
币安的六个板块,我在前面也做了介绍了,但其实第六个部分,不管是Binance Info还是币安学院,还是说我们的慈善的部分,币安研究院的部分,这些其实都是非盈利性的业务板块,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里面大部分的都是社会责任的功能。
@王君卫 :请问一姐,怎么看现在以太坊兴起的DeFi,BinanceChain 除了DEX外,还有计划么?有没有扶持政策?
何一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会觉得现在概念太多,落地的太少。所以,对于币安来讲,我觉得先把DEX做出来吧,然后先让第一批项目上线以后看看效果。
吴德铨 :感谢何一做客猎云财经猎问·创世相对论,分享了币安的项目战略和很多精彩见解!谢谢各位参与猎问对话,下期见!午安!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l 탈중앙화 자율조직 형태로 결성…구성원 모두가 위믹스3.0 운영에 참여 가능l 스마트 컨트랙트 기반 모듈화 ...
[주간톡톡] 양의 탈을 쓴 늑대는 양일까? 늑대일까?
주간톡톡은 한주간의 블록체인 소식을 재구성해 독자들과 재미있게 이야기해보는 코너입니다. 이번주는 페이스북의 스테이블 코인 프로젝트 '디엠(Diem)'에 대해 알아보겠습니다. 그럼 ...
IBM, 블록체인 와인 추적 서비스 '빈어슈어(Assure)' 공개
IBM이 재배지부터 매장까지 와인 공급망을 추적할 수 있는 블록체인 기반 플랫폼을 공개했다.10일(현지시간) 발표에 따르면 IBM은 와인 모니터링 업체 e프로브넌스(ePr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