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リアルタイム建玉
$183,099,349,717.72 +0.01%
24時間強制決済
$274,714,800.03 -0.16%
FGI:
0%
ETH Gas
Cryptos
交換

美股代币化 vs 代币美股化——纳斯达克全 Token 化技术路径可能让你失望

収集
シェア

撰文:NingNing

来源:NingNing

2025 年 7 月,SEC 主席 Paul Atkins 站在华盛顿的讲台上,用他那略带激动的声音宣布「Project Crypto」——要让美国金融市场全面「move on-chain」。台下掌声雷动,仿佛区块链金融的春天真的来了。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 SEC 框架下的「金融全链化」,市场正在分化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 Robinhood 在欧洲大胆推进美股代币化,Coinbase 构建 Base 生态重新定义链上金融,韩国 Upbit 用 GIWA 挑战美元霸权。它们选择的路径可以叫做「美股代币化」——在区块链原生世界重新发明股票交易。

另一边是纳斯达克小心翼翼地测试 Token 化方案,香港 HashKey 在合规框架内探索创新。它们走的是「代币美股化」路线——试图给传统金融穿上区块链的新衣服。

这两条路径的差别,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新玩家的游戏:在区块链世界重新发明股票

Robinhood:规则太烦?那就换个地方玩

去年 6 月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 Robinhood 在法国戛纳花园广场宣布要在 Arbitrum 上推出美股代币化时,硅谷的传统券商们应该感到了一丝寒意。

这家曾经被华尔街嘲笑为「散户游戏厅」的公司,展现出了新兴金融科技最核心的优势:哪里的规则最友好,就在哪里玩。

美国证券法太严?没关系,去欧洲。MiFID II 相对宽松?那就在那里搭建基础设施。Arbitrum L2 的技术足够成熟?完美,24/7 交易、即时结算、零佣金,传统股票交易的那套繁琐流程统统丢掉。

Robinhood 没有试图去改造华尔街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基础设施,而是直接在区块链世界重新发明了股票。这种思路简单粗暴,但异常有效。

Coinbase:不只是代币化,而是要做金融操作系统

如果说 Robinhood 是机会主义者,那么 Coinbase 展现的就是系统性野心。

Brian Armstrong 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在 Base App 发布会上,他直接说要让 Coinbase 成为「未来 5-10 年全球第一的金融服务应用」。

Base 公链不是简单的以太坊 L2,而是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实验。OP Stack 提供技术底座,1 秒出块保证用户体验,1.1 亿验证用户带来天然流动性。更关键的是,Base App 正在变成「西方版微信」——交易、支付、社交、DeFi,应有尽有。

当 Armstrong 说要把自己公司的股票代币化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币化项目,而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不仅要代币化你们的股票,还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链上金融世界,让传统金融变成历史。

GIWA:亚洲的金融主权技术宣言

表面上看,Upbit 的 GIWA 只是另一个基于 OP Stack 的 L2,1 秒出块,支持韩元稳定币,好像是对 Coinabse 的 BASE 的简单模仿。但如果你理解韩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位置,就会明白这个项目的真正意义。

Upbit 控制着韩国这个加密市场重镇 80% 的加密交易量,这种市场支配力在任何国家都是罕见的。当他们推出 GIWA 并声称要支持韩元稳定币时,实际上是在向美元霸权发起技术性挑战。在一个美国金融基础设施和美元本身都在加速链化的大时代背景下,GIWA 代表的是亚洲金融市场的一种技术表达。

这三家公司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拥有选择的自由。不喜欢这里的规则?换个地方。不满意现有的基础设施?自己搭建一套。自由选择,这就是新兴金融科技最大的武器。

老玩家的困境:被历史绑架的巨人

纳斯达克:想创新,但戴着镣铐跳舞

现在我们来看看纳斯达克面临的现实。

这家成立于 1971 年的交易所,管理着 5400 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 25 万亿美元。每天有数百万投资者依赖它的系统进行交易,数百家做市商在它的平台上赚取利润,整个美国科技股的命脉都系在它身上。

这种分量既是它的荣耀,也是它的诅咒。

当 Robinhood 可以在欧洲大胆试验 24/7 交易时,纳斯达克还要考虑现有做市商的利益。当 Coinbase 在 Base 上构建 DeFi 生态时,纳斯达克还要确保 DTCC 的万亿级清算系统不受影响。当 GIWA 挑战美元霸权时,纳斯达克还要接受 SEC、FINRA、自律监管机构的三重监督。

更要命的是历史包袱。50 年来,纳斯达克每一次技术升级都遵循同一个模式:渐进式创新,完全合规。从电话报价到电子交易,从单一做市商到 ECN 网络,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从不激进。这种基因已经深入骨髓,想要突然变成区块链原住民?几乎不可能。

监管的三重枷锁

纳斯达克的任何技术决策都必须通过三道关卡,每一道都足以扼杀真正的创新。

法律框架这道关最严。1933 年证券法要求所有证券发行必须注册,1934 年证券交易法规范交易所行为,FINRA 的技术标准细到每一行代码。任何不符合这些规定的创新都是死路一条。

系统性风险这道关最怕。纳斯达克承载着美国科技股的核心交易,任何技术故障都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太大不能倒」的标签让每一个技术决策都变成战战兢兢的风险评估。

既得利益这道关最难。传统清算公司不会轻易放弃中介费用,托管银行不想失去万亿级资产管理权,做市商要保护自己的利润模式。每一个真正的创新都需要这些食利者点头同意,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讽刺。

两种技术哲学的根本冲突

当你把这两个阵营的技术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差别简直是天壤之别。

「美股代币化」:原生区块链思维

以 Coinbase 为例,他们的技术栈是这样的:

Base L2 作为底层,原生智能合约做中间层,Base App 提供用户界面。整个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为区块链世界设计的,24/7 运行,跨链互操作,可编程资产,DeFi 协议集成。这是在区块链世界重新发明金融。

「代币美股化」:传统系统的区块链包装

纳斯达克的方案则完全不同。根据我们的分析,它最可能采用 Hyperledger Fabric 的定制版本作为底层,保持现有 DTCC 清算系统不变,在上层做一些「Token 化表演」。

结果就是一个四不像:有区块链的技术名词,但保持着传统金融的运作逻辑。交易时间还是朝九晚五,KYC 流程比以前更复杂,只有机构投资者能参与,散户依然被排除在外。

说白了,这不是区块链金融,而是用区块链概念包装的传统数据库升级。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当我们把视线拉长到未来 5-10 年,两条路径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美股代币化」阵营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全球 24/7 股票交易,可编程的股票资产,微额投资的普及,跨链资产的自由流动。这是一个去中心化、无边界、可编程的金融未来。

「代币美股化」阵营则在给传统金融系统做技术升级。更快的清算速度,更透明的交易记录,更严格的合规监控。但权力结构没有变,利益分配没有变,准入门槛没有变。这是一个效率更高但本质未变的传统金融系统。

当纳斯达克完成所谓的「全 Token 化」改造时,它可能会发现自己创造的不过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昂贵、但本质毫无改变的传统金融系统升级版。

而此时,Robinhood、Coinbase、GIWA 们早已在新世界里建立了自己的金融帝国。

结语

SEC 的 Project Crypto 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但现实正在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演进。一边是在新疆域重新定义金融规则,一边是在旧框架里装新技术。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真正的革命从来不是在旧制度的会议室里发生,而是在新疆域的开拓中诞生。

免責事項:この記事の著作権は元の作者に帰属し、MyTokenを表す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www.mytokencap.com)ご意見・ご感想・内容、著作権等ご不明な点がございましたら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
MyTokenについて:https://www.mytokencap.com/aboutusこの記事へのリンク:https://www.mytokencap.com/news/528130.html
関連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