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智能合约项目受热捧 一周20倍神话能否持续上演?
区块链技术被作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曾被认为是“匿名/隐私保护”的不二之选,可以放心存放个人财富。但是随着行业发展,人们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以比特币为例,一旦钱包地址和它的拥有者的个⼈信息对应起来,该钱包的拥有者所有账户信息、交易信息都将在整个网络中一览无遗并无法被消除,这会导致区块链世界遇到互联网世界更为严重的隐私泄漏问题。
追踪地址的方法是通过分析地址相关的交易记录,获得该地址交易的规律特征,据此推测对应⽤户的身份信息。
难以被保护的隐私
目前来看,隐私泄漏事件可能正在发生。
近期,美国加密技术研究者Androulaki E.等人设计了一个匹配区块链地址与学⽣身份的模拟实验,学习以比特币作为正常交易的支付手段,并使得比特币推荐的一次性地址方法加强隐私保护,分析⼈员通过基于⾏为的聚类技术,能够以42%的准确率将学⽣身份和区块链地址成功匹配。
这说明,即便使用加密货币转账,也不见得绝对“隐私”。
在人们对隐私诉求愈加严苛的背景下,区块链⾏业研发了⼀些保护隐私的特殊虚拟货币,这类虚拟货币被称之为“匿名币”,行业中比较有名的数字货币包括大零币 Zcash (ZEC),门罗币 Monero (XMR),达世币 (DASH)等,这些采取了⼀定隐私保护的数字货币基于其巨⼤的市场需求,均获得了⾮常⾼的流通市值,排名在全球20⼤虚拟货币之列,说明隐私保护对区块链⾏业⽽⾔是⼀个⾮常强烈的需求。
但是,这类加密项目,本质上就是比特币的升级版本,其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支付相关,无法执行智能合约相关的任何功能。
不过,虽然以太坊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块链+智能合约解决方案,能够较为准确地执行大部分智能合约,但是其执行过程却并不“可靠”。
因为在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整个⾏为序列通过⽹络传播并记录在区块链上,公开可⻅。但是,许多个⼈和组织认为⾦融交易(例如保险合同或股票交易)是⾼度机密的,⽐如多⽅之间基于某些条款的细节产⽣的交易,原本可能需要保护当事⼈的个人信息,现在却⽆法做到。所以,缺乏隐私是⼴泛采⽤去中⼼化智能合约的主要障碍,隐私保护技术的匮乏已经成为了去中⼼化应⽤普及落地的严重瓶颈,故⽽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进程也备受公众关注。
例如,以太坊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
⼀家公司想要保护不让竞争对⼿知道自己的供应链信息;
个⼈不想被公众知道她正在⽀付向破产律师或离婚律师咨询的费⽤;
⼀个富有的⼈,不希望让潜在的犯罪分⼦了解他们的⾏踪以及试图勒索他们的财富;
不同商品的买卖双⽅希望避免交易被他们之间的中间商公司切断;
投资银⾏、对冲基⾦和其他类型的交易⾦融⼯具(证券、债券、衍⽣⼯具)的⾦融实体,如果其他⼈可以弄清楚他们的仓位或交易意图,那么这些信息的暴露会使交易执⾏者处于劣势,影响他们盈利的能⼒。
因此,隐私智能合约成为十分必要的工具。
隐私智能合约项目正在被热捧
除了以上提到的环境,还有很多环境下是必须用到隐私智能合约的。
例如,在用到智能合约情况下,任何人都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参与竞拍的细节;博彩类游戏中,智能合约自动根据输入执行得到输出,要求隐藏相互之间的输入,此种情境下的隐私智能合约也是十分必要的。
看来,大力发展隐私智能合约成为行业当务之急。
纵观加密货币行业,目前行业内出现了以Sero和Hydra为代表的隐私智能合约类项目,这类项目将隐私技术应用于智能合约上,彻底解决了普通智能合约存在执行任务时的泄漏隐私的问题。
其中Sero项目在其白皮书中对隐私智能合约做了下面的描:
Sero(Super Zero,超零系统)实现具有图灵完备智能合约的隐私保护的区块链系统,和现有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相⽐,Sero不仅能实现对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隐私保护,还能实现对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输⼊输出的隐私保护,另外,开发者还能基于Sero-Chain上的智能合约发⾏的匿名数字资产(Token),并且与智能合约的通讯信息也同样会得到隐私安全保护。
简而言之,该项目不仅能做到转账隐私,还能做到智能合约执行隐私。值得一提的是Sero项目还实现了一键隐私发币。
正是该项目的创新性,Sero项目早二级市场上也获得了比较优秀的表现。Sero项目代币一经上线就得到了市场欢迎,代币价格也从上线之初的0.03USDT,一周时间上涨到最高点0.6USDT,涨幅高达20倍。
同时,近期另一个主打隐私智能合约的项目Origo.Network,代币上线火币之后,也在一周之内获得了15倍左右的涨幅,可谓涨幅惊人。
会是下一个一周涨20倍的项目?
那么Hydra项目的技术目标与二级市场又会获得怎样的表现呢?虽然无法对市场走势作出准确预测与判断,但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或许也能看出些许端倪。
底层协议是决定项目质量的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主打隐私的Grin与Beam,其成功与MimbleWimble协议的成熟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那么Sero与Hydra项目两者的基础协议存在怎样的区别,又有分别有什么优势?
Sero在白皮书中提到,项目以两个协议为基础,分别是异形协议 (Alien Protocol)和卡斯特罗协议(Castrol Protocol)。前者提供⼀种分布式的DNS系统,通过⾃动寻址的⽅式实现⽹络的稳定运⾏和信息传输;后者则对节点的IP地址实现加密隐私保护,两者形成完整的去中⼼化应⽤隐私保护⽅案。
Hydra以CryptoNote协议为基础实现,该协议旨在实现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于 2013 年 10 月发布,并可被用于多种加密货币中,如门罗币、百特币、Aeon、Fantomcoin 等。CryptoNote 通过使用分布式公共分类账,记录区块链上加密货币的交易和余额,但将发送方、接收方匿名化,并将交易金额模糊化。
对于区块链行业了解不是很深入的从业者可能认为两者平分秋色,但实际上Sero项目的技术较为激进,市场上并没有很多成熟案例。
但Hydra采用CryptoNote协议作为底层,由于先前有一大批成熟项目的“铺路”,这其中包括门罗、百特币、Aeon、Fantomcoin等等隐私币,其实现难度较低,落地难度也比较小。
当然,除了最为重要的协议部分,共识部分对一个项目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Hydra采用了PoC共识。
POC,prove of capacity,容量证明。容量越大,算力越高。
目前较为主要的Bitcoin、Litecoin、Ethereum较多采用了PoW作为共识机制。这一共识机制在早期对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确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矿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ASIC矿机的出现,使得算力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心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 矿机制造中心化;(2) 电力资源需求产生的中心化。
与PoW共识相比,PoC挖矿门槛低,对电力、场地需求要求很低,只要电脑中有闲置存储空间,均可参与Hydra挖矿。
不可否认的是,⽀持智能合约的匿名区块链系统具有⾮常⾼的技术⻔槛,全球仅有屈指可数的团队正在为之努⼒,如今Hydra也正式向全球进⾏产品发布,并已经上线BISS UP交易所。上线BISS UP四期至今,涨幅已经超过80%。同时,项目还创造性地应用了四轮认购策略与90%回购权,让整个加密市场眼前为之一亮。
那么,Hydra有没有可能成为超越Sero、Origo.Network,成为下一个一周涨20倍的项目吗?我们拭目以待。
How TripleA Is Going Mainstream for Market Analysis
The post How TripleA Is Going Mainstream for Market Analysis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
Equity Fund Founder Reveals Why XRP ETF Is Anticipated, ‘There’s Value There’
The XRP ETF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filings in the crypto space, with over 10 alrea...
Cardano (ADA) Faces a Tough Test – Will It Break Down or Bounce Back?
The post Cardano (ADA) Faces a Tough Test – Will It Break Down or Bounce Back? appeared first on C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