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宝创始人黄敏强:区块链技术打开可信计算商业万亿市场空间
“为什么今年我们要开始做可信计算,因为我觉得机会已经扑面而来了!”6月15日,在由公信宝、CompuTa主办,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协办的“瞭望·数据商业新浪潮——可信计算商业研讨会”上,公信宝创始人兼CEO黄敏强发表“可信计算与区块链的发展机会”的演讲时称可信计算蕴含着巨大的商业空间,且当前已具备爆发的条件。
黄敏强表示,可信计算提倡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大数据计算,提升社会效率和数据的经济附加值。当可信计算运行在区块链上,就拥有了中立性强、合规性高、商务成本低的特点。在区块链加持下,可信计算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能够大幅提升数据交换和计算的比例, 预计5年后将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从原先预计的23万亿美元增加至70万亿美元,新增近47万亿市场空间。
可信计算爆发前夜
自2010年之后,大数据开始大规模应用,并对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我们通过APP去订票、社交、旅游等,数据能够根据用户以往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比用户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然而,大数据技术大幅提高了社会效率的前提是牺牲了用户的隐私。因为我们在使用各种APP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的隐私数据也被这些APP的厂商所获取。有些厂商会将用户的数据对外贩卖用于广告推销等,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困扰。
目前,各国数据管理条例严格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使用,比如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欧洲颁布的个人隐私保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尽管保护了个人隐私,但势必会降低社会效率。因为数据只有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效率才会越快。
这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矛盾:是选择提升社会效率,还是选择保护个人隐私。
黄敏强认为,两者需要同时兼顾,这就要用到可信计算技术。可信计算就像一个天平,对两者起到平衡作用,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大数据计算。
两种技术路线推进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当前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硬件+密码学,另一种是纯密码学路线。
硬件+密码学 ,这是目前很多公司采取的一种主流的做法。
硬件提供了可信执行环境(TEE),密码学主要是解决分布式密钥管理、私钥分⽚、抗单节点依赖问题,每家厂商的标准都不太一样。这种方案的 优点是性能相对较高、商业化可行性高。缺点是灵活性很差,依赖硬件厂商 。
这个领域的玩家众多,不仅有英特尔、微软这样的老牌国外硬件厂商,也有BAT这样国内互联网巨头。
另一种是 纯密码学 的方向,目前主流的做法是以MPC/SMC这种多方安全计算作为切入点。此外还有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
它的 优点是非常灵活,不用依赖某家厂商的硬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网络的交互,性能弱 。
主要玩家如下:
黄敏强认为,对于硬件+密码学方案,能解决中短期的一些商业化需求,而纯密码学则是更长期的一种方案。
区块链为可信计算增加3个新特性
可信计算提倡的是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大数据的计算,提升社会效益和数据经济的附加值。同时,区块链具有代码开源、节点分散、不可篡改、账本公开、智能合约、资产透明等功能特点。
黄敏强认为,当可信计算运行在区块链上之后,就具有了 三个新的特点:中立性强、合规性高、商务成本低 。
中立性强:区块链计算结节分散,可以消除数据合作之间的信任障碍,让平台方无法作弊和窃取数据。
合规性高:消除法律问题带来的数据共享难题,让数据便于确权且数据变现合规。
商务成本低:区块链具备资产透明,账本公开特点,可以消除商业合作和利益分配信任问题,让支出、收益、分润透明结算,账本公开清晰可查。
这三个特性,是区块链和可信计算非常好的结合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点。
可信计算,解决了当前商业活动中的通用性诉求:中立性、低法律风险、数据不泄露、提升数据价值。
以金融科技领域为例,金融机构采用可信计算技术之后,可以降低引流成本,在提升贷款审核通过率的情况下也能做到降低坏账率。
对于智能硬件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确权和数据权益变现。黄敏强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制作了一种马桶盖,可以收集家庭使用者的体内细菌群等的数据,然后通过APP对这些数据处理,分析身体健康状况。
有很多医疗公司和保险公司对这种数据很感兴趣,但是这种数据很隐私,不能贩卖,否则可能被用于制造基因武器。
然而,这种数据的潜在的价值很高。比如保险公司在设计一款保险产品时会对样本人群长达数年的跟踪,成本很高。有了可信计算,保险公司能够在不触碰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将智能硬件厂商的数据通过可信计算定制针对特定人群的保险产品,降低了研发成本。对于智能硬件厂商来说,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对于购买硬件的消费者来说,由于保险公司通过你的数据研发出了保险产品,那么你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可以为你提供优惠的购买价格。
区块链+可信计算,打开数字经济万亿市场空间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的数据总量是18 ZB,其中用于数据交换计算的比例是10%。目前全球的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是14万亿美元,预计今后5年可可以保持每年8%的增速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到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3万亿美金。
但黄敏强认为, 可信计算介入以后,一定会发生三个现象:第一,数据孤岛障碍被大规模释放;第二,大量增量数据参与计算;第三,整体数据经济附加值快速提升。
假设将全球数据参与交换与计算的比例,从原来的10%调快到30%,那么全球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增速可以从原来的8%到增长到26%,到2025年, 全球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将从之前预计的23万亿美元增长到70万亿美金 。
很明显,可信计算有效的提升了数据经济附加值,扩大了市场规模。在使用可信计算之后,参与数据交换的比例放大了3倍,同时全球数字经济的规模增加了近47万亿美金。增加的部分,就是原来的2倍。这就是技术给我们社会带来的重要性。
在得出可信计算带来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的结论之后,黄敏强难掩兴奋之情,“有一种巨大的机会扑面而来的感觉,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机会,就像2016年创业做公信宝感觉区块链的机会要来了一样。”
黄敏强认为, 可信计算为区块链落地找到一种非常好的经济模型,要比目前所有的区块链的经济模型都要高效 。“目前的区块的经济模型其实不太健康,它不是本身系统创造的流动性,更多的是二级市场创造的流动性。我觉得接下来区块链系统内的流动性要加强。这就需要外部资金的输入,来自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推动,这才是区块链技术落地最有价值的地方。”
Will XRP Finally Get Legal Clarity? Ripple CEO Testifies in Congress Next Week
The post Will XRP Finally Get Legal Clarity? Ripple CEO Testifies in Congress Next Week appeared fir...
President Zelenskyy’s Suit Sparks $79 Million Fight on Polymarket
The post President Zelenskyy’s Suit Sparks $79 Million Fight on Polymarket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
The Open Platform Raises $28.5 Million to Reach $1 Billion Valuation
The Open Platform (the first Telegram Web3 unicorn) raises $28.5M to expand TON-based products, cr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