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周期分化启示录:比特币独秀、山寨深熊与跨界突围
主持人:Alex, 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嘉宾:蒋新,加密投资人;雨中狂睡, 加密 KOL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 Mint Ventures 发起的 WEB3 Mint To Be。在这里,我们通过持续追问和深度思考,在 WEB3 世界里澄清事实、探清现实、寻找共识。为大家厘清热点背后的逻辑,提供穿透事件本身的洞察,引入多元的思考角度。
Alex: 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嘉宾。第一位是蒋新老师。我记得上一次蒋老师做客节目应该是在 2023 年 9 月,在那波山寨牛正式爆发之前,我们聊了一个所谓的牛市主升浪的话题。另一位嘉宾是第一次做客我们节目,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KOL 雨中狂睡。请两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中狂睡: 大家好,我是雨中狂睡,我是推特上的一个 KOL,主做叙事和基本面相关的分享。现在主要研究的东西就是如何利用数据来把交易做好。
蒋新: 大家好,我之前一直在做 VC 投资,做投研也比较多。最近其实关注二级跟美股比较多一点,也在看一些 AI 的东西,所以相当于从一级转到二级。
对当前阶段的判断和理由
Alex: 咱们今天这个话题可能跟前几期都不太一样。前几期我们都是挑了一个专门的赛道或者叙事来聊,包括稳定币、RWA 等等。这次我们聊一些更多偏主观、偏感性、偏个人经验的东西。这期的主题叫「这一轮周期,我的经验和教训」,想聊一些大家从这一轮周期体验到现在,有哪些可以总结出来的、可以复用的、可以跟听众去共享的思考。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目前的周期阶段的问题,这个很多人现在也很关心。目前处在这轮牛市周期的什么阶段?你的判断理由又是怎么样的?
蒋新: 我觉得其实比较难定义说是牛市的什么阶段吧,要看是比特币牛市还是说其他的牛市。如果是从比特币牛市来看的话,我觉得还是在牛市中段,中间在哪段也不好评判。但是从山寨来说,我觉得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深熊的阶段。这个阶段我觉得从 1、 2 月份开始转熊到现在,应该是进入一个山寨的深熊的阶段,大部分玩家也能感受到。目前这个状态我觉得对比特币还是有期待,但是山寨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甚至超过半年以上的调整。所以这段时间可能币圈的玩家都感觉不会特别舒服,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雨中狂睡: 我跟蒋老师的观点其实比较类似,我觉得现在周期已经完全脱离了之前四年周期论的那种说法。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应该去思考说整个加密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周期阶段。现在就是一个非常混沌的状态,BTC 一枝独秀,山寨死气沉沉,但是股票沾上加密概念就会暴涨,完全说不准我们处于什么周期。我觉得我们应该拆解来看,比如说股票是股票,BTC 是 BTC,山寨是山寨,每个市场做不同的逻辑。比如说我看好 BTC,我对 BTC 也有更好的期待,因为我觉得 BTC 的买家会越来越多,很难不去看涨 BTC 的价格表现。大山寨的话就看基本面,比如说 AAVE、HyperLiquid 这种,其实他们又有回购,这种作为一个长期去持有的标的,可以等到它价格在相对底部的时候抄底,然后长期再拿一下,因为他们的基本面和价格是强相关的。做那些小市值山寨币的话,主要取决于主力,而且流动性不好。主力大概率在搞事的时候是通过合约来搞事,你就要通过那些合约的数据,比如说大户持仓、账号的多空比、OI、交易量这些数据来观察主力的行为去做一个预判,去预测未来价格可能是多或空。
Alex: 我简单总结一下两位的看法。这一轮周期,我们已经很难用一个完整的周期去概括比特币、山寨,包括跟加密相关的美股概念。因为这一轮分化很明显,比特币有比特币的基本面,山寨有山寨的基本面,山寨里面还分成基本面比较扎实的,以及那些可能叙事跟基本面都不行的,他们呈现出不同的价格表现、不同的周期阶段。再叠加又出现了所谓的币股这样的新业态,以往可能只有一个微策略,现在出现了大量的这样的项目,他们都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当中。
这一轮周期的投资难度变化
Alex: 那么我们来聊第二个问题。我不知道这一轮周期对二位来说是你们进入加密这个行业,或者说你们开始做加密投资的第几个周期?个人体感来说,在这轮周期,你们感觉投资是变得更难了,还是变得更容易了?大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雨中狂睡: 好的。对于我来说更难了,对于一个经历过 2021 年的人来说,这轮周期真的非常难。以前就感觉说做做叙事,然后对叙事走向把握准确一些,就可以很轻松地赚到钱。可能你买叙事的龙二、龙三,涨幅还要远超过龙一。比如说当时的 GameFi、DeFi,比如说以太坊性能不太好,容纳不了更多的用户量,它就会出来那种山寨 Layer 1 的概念,比如说 BSC、Avalanche 那些。当时只要你买了,进入 PVE 阶段,就可以轻松赚到钱。买那种 GameFi、DeFi 的项目的话,基本上只要你理解它的产品和它的 token 是如何运行的,就可以轻松赚到钱。而且它赚钱的方式也会给你非常多的种类,比如说做 LP、玩游戏、撸毛,都基本上是 PVE 游戏。当时我其实就是刚刚进入行业的状态,但还是赚了些钱的。有时候就是傻拿着,它就会给你几十倍的涨幅,这种还是很恐怖的。到现在的话,我的经验肯定会更老到一点,但是赚钱难度是天差地别。首先市场流动性不太好,就逼着一些项目方不会说要获更大的利,然后去拉盘,再出货。很多项目方现在只图开盘速通各大交易所,搞一个高 FDV,然后就摆烂了。
Alex: 他们也不敢格局。
雨中狂睡: 对,这是一个融资了很多的项目方想做的事情,就是高开盘。小项目开盘就像几千万的那种项目,他们可能反而是希望能赚到一点钱,通过上币安的 Wallet IDO 或者是 Alpha 合约去赚点钱。这轮大概是这样。当然这轮还有一个链上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链上反而很好赚钱。但我不太算是一个擅长做链上 PVP 的人。虽然之前在 AI agent 那波也赚到了钱,但更多还是因为说看对了叙事,然后去埋伏或者布局一些 Ticker,最后叙事发现,有一个月左右的很大的涨幅,大概就这样。
蒋新: 我觉得其实大家都感觉变难了吧。这个我觉得是有宏观的问题,宏观没有放水。最主要的问题是一直在高利率环境下,其实大家吃的还是美联储放水的钱。第二个就是从二级市场来讲,比特币的市值也比较高了,再往上冲的话,确实需要的资金体量就非常大了,这是客观原因吧,从大势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然后从微观上来说,可能我因为之前做 VC 感觉更深一点,就是这种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供给上,因为 VC 在 22 年之后募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北美的 VC 的募资金额都是几亿、几十亿美金的这样一个资金规模。那 Web3 的这种体量的项目,其实很难容纳这个资金规模,造成大量的项目其实融了很多钱,但也不知道做什么,造成这样一个供给过剩的局面。这个情况 AI 领域其实也有,只不过 AI 没有发币这个情况,但是它一级半这种私募市场估值现在也是一个泡沫的情况。所以这是一个一二级市场结构性的问题。另外我补充一个细节,就是像睡老师之前说拿着不动钻石手上一波是获得奖励的。其实我有一个印象,就是大家很少提做庄,包括去做筹码分析。因为上一波牛市流动性太充裕了,所以基本上那些想做庄拿筹码的人,项目方或者做市商也好,他自己最后这个筹码就拿不住了。他想高抛低吸,一卖掉,结果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资金就直接把它庄给拉飞了。所以上一波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庄自己卖飞了或者项目方卖飞了。这波其实听到最多的还是庄割韭菜了,或者是一些做市商去拉砸。我觉得币圈还是一个金融的长尾市场,或者说是一个流动性相对来说比美股市场要低的全球市场。所以从金融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还是逃离不了金融泡沫的规律吧。但主观原因我觉得币圈还是这个周期内生的创造力弱了一些。像 AI 虽然是泡沫很大,当然也有比如说 2023 年开始 ChatGPT 增长到几亿用户,Cursor 现在可能几千万用户。所以它的实际价值是能够去抵消这个泡沫的。包括英伟达当然也有泡沫,但是英伟达的显卡还是供不应求。所以我是觉得这种内生性的抵消泡沫的东西比较少。可能就是稳定币多一些,但是稳定币跟 Token 还是离得有点远。上一波的话像 DeFi、NFT,它其实也是一个消泡沫的状态,当然它本身也制造泡沫。特别是 NFT,当 NFT 卖到圈外的时候,其实外面接盘的这些非 Web3 的人群是一个消泡沫的状态,其实是一种消费。但这个周期几乎没有看到外部的人进来接盘,除了比特币,只有比特币有这个吸引力。
Alex: 是的,所以针对这轮投资更难还是更容易的问题,大家基本上答案都是明显更难。第一个是流动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显的降息放水的情况。另外一个就是刚刚蒋老师说的,我们内生的创新、产品的吸引力,无论对于圈内对于圈外都很弱,相对于上一轮差很多。上一轮 DeFi 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来,像 NFT、游戏吸引了很多圈外的创业者和玩家。我记得当时 NFT 有一个代表性的项目是 FLOW 上面发行的 NBA Top Shots,就是用 NFT 去做数字球星卡,当时很多圈外的人都在交易这个东西,有蛮多的用户、资金、开发者、产业资金进来把市场的行情炒起来。这一轮完全没有这样的东西,也造成了基本面、业务数据都不行,所以估值一直上不去。
本轮周期的最正确操作
Alex: 那么在这一轮很难的周期当中,两位觉得到目前为止,你做出的最正确的投资操作或者说策略是哪一个?就说一两个好了。当时这个策略制定或者说操作的背景大概是怎么样的?
蒋新: 这轮我感觉都是教训,没有什么正确的操作,让我想错误的操作可以举出很多。正确的操作怎么说呢,我觉得说实话今年其实做得还可以,因为今年行情确实比较难,我今年没怎么亏钱,已经非常不错了。去年做得比较差,去年可能还处在对上一个牛市那种打法的改造中,去年其实买了很多山寨,亏了很多。今年比较好的就是对山寨已经祛魅了。我觉得可以讲两个吧,第一个是今年 2 月份、 4 月份比特币两次暴跌的时候,我还是抄了一些的。当然没有全仓抄,也没有加杠杆抄,现金抄了一些比特币并且拿到现在,这点我觉得是比之前要好一点。因为之前我基本上是不拿比特币的,现在可能有一半的仓位是比特币。这个我觉得是一个转变吧,而且基本上买的位置还可以,不是高位接的比特币。这一点我觉得至少抓住 beta 比较重要吧。第二个就是山寨币泡沫这一波我还是跑得比较及时的。我记得 Deepseek 那一波就是高点,没记错的话是 1 月 30 号左右 Deepseek 出来,美股暴跌。那个时候我基本上把所有的山寨全部清掉,回撤也不管,割肉清掉。后来 2 月份那一波基本上山寨币又可能跌了 80% 、 90% 的时候,这波还是算基本保住了大部分的收益。我觉得这两波还行。
Alex: 刚刚你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之前比特币配置比较少,但今年这一轮抄底当中你半仓了 BTC。这个想法的转变或者策略的转变,背后的动机或者思考大概是怎么样的?
蒋新: 我觉得可能币圈炒山寨的人,特别是入圈在 19 年之后,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比特币。可能非常老的、 16 年之前进来的人,他入圈就炒比特币,是比特币本位的。后来的人可能是做山寨跟以太坊比较多,因为大家也是靠这个赚的钱。我上一波主要是靠以太坊的收益,还有一些山寨币的收益。那大家都会路径依赖去买以太坊和山寨币。但会发现 24 年基本上负收益都是山寨币跌的,那你就会去想是不是策略有问题,而且你会发现现在新入场的人基本上是不买山寨币的,都是打狗。市场结构是很多机构买比特币,不买山寨币,甚至也不买以太坊。我之前也在一个家族办公室,那个家族办公室的人都是非常传统的,他们只听得懂比特币,你跟他讲以太坊、Solana 这种你以为已经很 solid 的东西,也很难让他们认可。比特币的话,大家已经洗脑洗得比较充分了,虽然心里不一定认可或者说有疑问,但是现实是大家都在买了。然后新入场的这些人又只打狗,只买 meme,山寨币就没人买,就只剩下老韭菜买,或者说是老山寨玩家在买。但山寨币的供应又源源不断,相当于市场结构非常差。我之前做一级认识很多项目方去聊,大家也觉得现在做项目都不赚钱。做项目给交易所、给空投、给 agency、再给 market making 分一圈之后发现,项目还不如不做。所以这样的话,山寨就没有增长的动力。项目方也没动力去做,接盘也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生态就非常差。所以算下来还是比特币的回报最稳定,虽然可能不是倍数最高。然后我也对比了一下比特币跟其他市场一些大的资产类别。就美股来说,除了这种非常妖的股票,比如英伟达、Palantir、Rocket Lab 这些,基本上还是跑赢大多数美股的。所以至少我觉得是一个比较优质的资产类别了。降低预期之后,我觉得比特币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雨中狂睡: 我就说说 AI Agent 的叙事吧。去年写了一篇文章说 All In Agent 叙事,那波确实吃到了很多红利。比如说 Virtual,我当时是 0.35 左右买,然后拿到四刀开始卖,三刀以上全部卖完。当时的背景就是 Goat 跑出来嘛,我就开始意识到市场对这种 Ticker 的赛道的感兴趣程度是非常高的。加上考虑到年底 OpenAI 好像就是当时有一个 Agent 的模块也要搞出来嘛,也有一个预期,再加上美联储的降息会导致市场信心其实是比较足的,所以我就做了相关赛道的 Ticker。这是我觉得我做得比较正确的投资操作。但是这个其实也是之前看好 Agent 的叙事,买了很多 OLAS,然后亏钱了。当时反而没有这个环境去酝酿这种大规模的叙事爆发。我相当于说吸取了之前的一个教训,当它出来一个苗头的时候,就直接干进去了。
Alex: 明白,就是说这轮周期最成功的或者说是让你回报最大的一个操作,就是在叙事上比较早期觉察到了 AI Agent 赛道或者说这个叙事的提前爆发,当时选的标的是 Virtual 对吧?
雨中狂睡: 对,Solana 上还有一些,当时也赚了十几万刀,但是我就非常格局,最后亏钱走了。
本轮周期的错误操作及经验
Alex: 好的。刚刚蒋老师说这一轮周期我们都很难,可能可以去总结的经验比一些做得好的点更多。那么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这轮周期我们自我反省,在投资当中最不应该犯下的错误,以及这个错误附带的经验可能是什么?
蒋新: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要做简单的事情,不要老是想去做 alpha,搞十倍百倍的增长。大家也知道大的金融环境是比较紧缩的,但是大家都不想承认自己只能赚 beta,只能买比特币。大家都觉得会盯着头部的 0X SUN,就盯着头部的这些人,觉得天天印钱,十倍二十倍搞得很焦虑。所以大家觉得我也行,我也要印钱。但这其实是有点舍本逐末。能当车头当然很好,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是赚不到这个钱的,反而为了当车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比如说开高倍数的合约,或者大仓位去做山寨或者去买 meme,我觉得很多人亏钱主要是亏在太着急了。包括我自己也做过一些比较脑残的操作,高位大仓位买山寨,还有一些高倍数合约也爆仓。但是还好我没有伤筋动骨,还算比较理智的是大部分的仓位还是在比特币和 U、现金和大币种上。所以我觉得不要着急,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一般的情况下,就小仓位去试错。如果能够抓到这种百倍的 meme 是挺好的,如果抓不到我觉得也放平心态,承认其实自己是中人之资。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赚市场的钱,也够了。我觉得其实也不需要每一个都要赚百倍千倍,因为你要想,第一,能赚百倍千倍的人非常非常少,可能全市场就十到二十个人。第二,你要为百倍千倍付出的努力是不成正比的,可能要枯坐几天几夜,但是你得到的收益可能还不如你拿着比特币不动。我那天看王一石说的一段话,他入圈非常早,是 2011、 2012 年入圈。他做了很多东西,做投资,做项目创业,最后折腾下来比特币是他当年的十分之一了。我觉得还是要做最简单的吧。但是这个确实也很难做的,我也是每天去告诉自己要坚持做正确而简单的事情、长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会涨,都知道美股大概率会涨,但是为啥大家都拿不住?我觉得可能每天都要去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够更长期主义一些,不能够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这个周期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吧。
雨中狂睡: 我的想法主要就是三点。第一点是不要去预测市场,你要跟随市场去做。第二点是信心越足的时候,你就要警惕。当自我 ego 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你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个行情的变化或者投资操作赚到钱了,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的预期。第三点是多写复盘。我觉得写交易复盘是一个在交易中很重要的事情,它会帮你记录之前的一些操作,包括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多去回看的话,对交易水平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给我最深体感的就是,我当时对于川普上位带来的影响非常乐观,还有对于今年初的资产价格表现的预期过于乐观。其实就犯了我刚才提到的一些错误。我当时觉得川普上位之后可能会带来政治的确定性,大家也都这么说,结果他带来的其实是政治的不确定性。我觉得蒋老师说得很对,你要接受一个慢慢变富的状态,而不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一下子赚到很多钱,那种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要做简单且正确的事情。
Alex: OK,你刚刚提到有个点,我想追问一下。你刚刚说第二个要注意的点是当个人 ego 越来越膨胀的时候,就可能是比较危险的时候。个人 ego 膨胀对你个人来说,可能会有哪些表现能够让你有所察觉?
雨中狂睡: 很简单一点,就是别人跟你讲了什么,你完全不听了,你觉得所有人都是傻子,我的预测才是对的。然后就又回到第一点,就是你不要去预测市场,你要跟随市场,看市场怎么走。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比方说看 BTC 怎么走,我感觉如果按照之前的周期论去预测,这一轮你肯定会吃很多亏的,包括说 BTC 上涨会带来山寨季之类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警惕。
Alex: 你刚刚讲到写交易复盘,你是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比方说每天或者说每周写一次,还是怎么样?
雨中狂睡: 一笔交易就是一个。把你赚钱和亏钱的核心的点写出来,也不用提是因为什么买了这个币,就写因为哪个核心的点导致赚钱或亏钱,时不时翻出来看一眼。你也可以做分类,比如说做 BTC 怎么样,做小市值山寨、大市值山寨、股票分别是怎样,分门别类。用 Notion 做这个事情特别方便。
Alex: 我讲一下我个人这一轮对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第一个是做得最错的一个决定。我个人这一轮亏得最多的一个标的是我之前写过的一个项目叫 Covalent,它是做数据服务的,有点类似于像 The Graph,就是 GRT。当时亏钱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个山寨的项目上下了比较多的仓位,虽然不是很大的绝对仓位比率,但是应该是所有山寨币中占比比较高的一个项目。当时下了比较重的仓位,觉得这个项目基本面本身不错,而且处在当时非常火热的 Solana 生态,属于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但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基本面没有好到应该下这么多的仓位。之所以下这么多仓位,是因为刚刚蒋老师提到的,我对这轮周期有一个错误的预判,就是觉得山寨季还是会来。我觉得根据过往的 21 年的山寨季情况,基本面只要不错,并且当时这个项目是处在关注度的一个洼地,基本上没什么人去看。如果说是一个不错的项目,突然迎来大量的注意力的一个边际的巨大改善,在上一轮的经验当中,它会迎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暴涨。但实际上情况我们也知道,后来山寨季并没有来。整个山寨的注意力也好,它的资金也好,注入并没有一个很大的边际性的增长,导致了这个山寨项目虽然基本面还行,但没有好到像 AAVE 或者像 Hyperliquid 那样的程度,所以它的市值一直也是不行。这个项目是我这轮周期当中犯的一个比较大的错误。相对做得比较正确的一个操作是,我这一轮还是在坚持基于基本面进行投资。基于这个原则,去年在比较早的时候发现了以太坊的业务数据,尤其是坎昆之后,它的业务数据,包括 Gas 费、活跃地址数等各种各样的关键指标都显示很明显的恶化。所以在去年比较早的时候,我就把以太坊这些仓位换到了比特币。然后也是因为这个理念,大部分山寨币基本面不行的,基本上都没有买。所以躲过了以太坊对比特币这一轮的汇率的滑坡,也没有因为山寨损失很多钱。这个可能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点,是可以复用到下一轮周期的。
对山寨季的判断
Alex: 那我们还是回到山寨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还是跟大部分散户相关的,大家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个更高的倍率去实现财富在币圈的增长。那么大家觉得山寨季还会不会出现?因为目前山寨在本轮是大幅跑输比特币的。会不会在某个时间阶段,山寨币会有一个对比特币汇率的很大的反弹?两位觉得这个可能性是否还存在,以及原因可能是什么?
雨中狂睡: 我觉得还是会有局部山寨季吧,没有一个大家都普涨的状态。首先是市场注意力的不足,相当于说在这个资产发行越来越便捷的时代,山寨币数量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做。如果你要长期的话只能跟随叙事和基本面去买一些优质资产,比如刚才说的 AAVE、HyperLiquid 这种。然后我觉得是流动性和市场信心的一个互相作用导致了现在山寨季的遥不可及。如果是有宏观的外部环境,类似于当时 OpenAI 推出 ChatGPT 给我们带来那种震撼,或者是美联储又开始降息,因为它今年预期是两次,只要这些事情发生,它就会有能力给市场带来信心,让市场愿意去花钱购买某些自己看好的山寨币。然后市场也是有足够的钱去做局部板块资产的叙事炒作的,只是现在市场很悲观,大家都不愿意下注。比如说刚才提的 AI Agent,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取决于去年 11 月降息,导致整体上市场对未来预期会更高一点,所以他们会提升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和热情。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是缺乏一些相对的事件去提振市场对山寨币的信心,不管是流动性预期或者技术迭代的预期都好,我们还缺一个这样的事件。这是我大概的想法,可能还是会出现局部山寨季的,市场主要还是缺乏信心。
蒋新: 如果是说局部的山寨季,我是同意的。但是如果是全面山寨季,我觉得是不太可能。其实现在山寨币的市场,就把它看成 A 股市场是一样的。第一个是基本面非常差,大部分 A 股上市公司也是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套现,这个也是大部分项目发币的目的。第二个是流动性非常分散。A 股你看 4 亿多韭菜都不涨,流动性太分散了,大部分机构都是抱团少数几只股票。我觉得山寨币的话是非常难炒,因为太多了。其实如果在 A 股做的话,你会对山寨市场的体会更深,都是资金抱团去冲一些题材股,比如说去年 AI Agent,今年暂时还没看到。之前 RWA、PayFi 有一波比较小的,但不算山寨季。后面可能会就是类似于机构抱团去冲一些题材。第二个就是内幕盘,然后做庄。像 A 股就是说游资打板,币圈你可以看到有些币通过合约去拉砸。我觉得这个手法是一样的,甚至很多人都是 A 股的同一波人。所以我是觉得全面山寨季可能以后也不会有,就是永远不会有。之前我相对来说没有这么悲观,我觉得可能山寨流动性出清之后可能就会好一些。但是我觉得那个时间可能不会再来了。因为币圈的从业人的数量、项目方的数量,再加上整个体量比原来大很多了。这些项目方想再去发新的项目,对他来说比自己去建设一个老的项目的动力和投入回报比要大非常多。我建一个老的项目,可能从 5000 万市值拉到 5 亿美金市值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个过程。但我重新发一个项目开盘弄个 5 亿市值,也是要比拉盘老项目要容易很多。所以我觉得新项目的供给数量还是会不断增多的,然后老项目又在吸血,蚕食这个剩余的流动性。所以我觉得山寨币的市场是不太会有全面牛市了,就是对标 A 股了。
Alex: 其实我们机构内部对于山寨币的判断也是每次它有所起色,就是一个反弹,不要去博它后面有新高或者说是全面开花。因为这轮还是像刚刚讲的,所谓内生的价值是没有的,而且缺乏内生价值所以币价也涨不起来也基本上成为一个共识了。所以我觉得其实这一轮加密市场是很明显比前两轮要成熟一些的。但是我目前还是比较紧密在关注行业里的一些信息,希望能够在某一个时刻等到像 2021 年我们看到 DeFi、NFT,甚至看到 GameFi,他们初期跟这种传统的业务模式结合的时候带来的一些兴奋点、改善点的那种感觉。可能它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出现,但是什么时候会出现不知道,只能通过保持在市场一线对行业的持续观察,这样来保证机会出现的时候,自己能够在比较靠前的一个位置。
跨圈投资的优劣势与经验
Alex: 最后我们要聊的一个话题,就是刚刚蒋老师已经讲到他现在也会在加密之外去看一些美股,看一些其他机会。现在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上一轮赚钱机会很多,撸毛、玩游戏、做合约、PVP 等方式很多,这轮的话机会在明显变少。很多人都去看别的领域的机会,比方说去做 AI 创业了,或者去炒美股了。两位目前的一个工作状态,或者说去开拓别的机会的想法,目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分享一下。
蒋新: 我觉得美股还是一个类似于比特币这种比较确定性的机会。我觉得以后可能美股的投资者跟币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共通的,在币圈有流动性、有基本面的币都会去上美股。像比如 HyperLiquid,还有一些山寨,包括 Tron、ETH、它不一定通过 ETF,也可以通过这种借壳上市的方式去登录美股,进入到这个更大的池子。美股的投资者现在买比特币、以太坊直接可以用 ETF,Solana 未来可能这些主流币都会上 ETF。那么没有 ETF 的、没有美股的山寨币,就类似一个粉单市场或者场外市场,或者低流动性的这个市场,有点像 Meme 去博弈。所以这个分化是很明显的。我觉得简单的做法就是炒美股跟炒这些主流币,享受美联储稳定放水增长,小资金去链上和山寨去搏杀一些高倍率。我觉得这个资金配置对我来说是需要调整。去做美股,是要去学习这个市场波动和变化的动机。我觉得是这个市场结构的一些变化。
Alex: 那像你目前的状态,在美股跟加密这块的投资资金的配比会是怎么样的?
蒋新: 我现在希望还是做到一半一半。因为币圈的资金承受的波动性太大了,对于我来说还是更追求确定性一些。美股的好处是说你可以投资的资产类别比较多,比如说黄金、原油,还有一些其他的大宗商品。如果宏观局势变化,比如说你想去做一些期权、国债,它的种类会比较全一些。所以我也在做一些其他类型资产的配置。币圈的好处就是说对于小体量的玩家来说,它的倍数比较高。我觉得比较适合新人,就是他有大量的时间,资金的体量比较小,非常适合去链上冲 meme,或者去撸毛。这个可能对于我们这些玩家不是很友好,这可能这也是我转美股的另外一个原因。
Alex: 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最近也在评估美股的机会,因为这一轮加密这边确实好的赛道基本上没有。我们都知道投资有一句老话,就是「去鱼多的地方打渔」,现在加密这块短期内确实鱼塘基本上枯竭了。比特币反正该配的也配了,就考虑去看看美股的机会。在这边我们有一个困扰。我们之前那么多年一直是在加密市场做投资的,当时觉得说我们把精力放在这一块,第一个是因为我们看好加密市场,看好 Web3 的商业模式未来的高成长性;另外一个就是相对于传统的原来炒股票的、做传统金融的外部投资人,我们在加密这块从业的时间更长,对这个行业的规律了解得更透彻,所以我们具备一定的认知优势,行动力也更强。现在如果说我们要去跳到美股去,就蒋老师你个人的体感来说,你觉得加密的经验迁移去做美股投资,他的优势是否也能迁移?我们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劣势可能是哪些?
蒋新: 我觉得感受下来其实一开始肯定是劣势比较多的。因为这个市场你不熟悉,甚至你的经验对你来说是一个负资产。比如说 Circle,据我了解币圈没有几个人买 Circle,大家都觉得 Circle 很贵,或者觉得稳定币就是老生常谈。但圈外的人很多是第一次听说稳定币,他就会对这个东西非常新奇,非常 FOMO。大家都是对不了解的事情会给一个很高的估值。人都是这样,越不了解你觉得他越牛逼,你越了解觉得这个不过就是如此。火箭不过就是一些化学燃料点几个推动器,对吧?所以币圈的经历其实一开始会对你炒股有一个负面的影响。但我觉得优势是说,第一个是币股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增加,那么你去炒这些币股的时候,其实你的认知长期肯定是对的,对 Circle、Coinbase 等等,你肯定要比别人更容易上手。第一个是炒作的心态跟炒作的逻辑要熟悉一下,包括最近一些壳股,我看基本上还是圈外的人在炒。我觉得是要熟悉一下美股的玩法,什么人家会买,什么人家不会买,美股的庄可能跟币圈的庄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要抛掉之前币圈的一些观念。但是优势是,投资的相通性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币圈更多的是一个情绪交易,它没有那么多基本面。但有时候能帮你去掉很多噪音。有的时候基本面是些噪音。大家都知道英伟达、微软、苹果牛,为啥股价有的时候跌,有的时候会涨呢?很多时候是一个情绪博弈。所以炒币炒习惯的话,你可能对这些情绪博弈更擅长,在别人恐慌的时候你可能敢大笔加仓。这也是我之前 4 月初的时候抄底英伟达、特斯拉的时候的一些想法,主要还是看情绪。所以这一点可能炒币的习惯会有些帮助。
Alex: 对,可能像 Circle,还有现在很多币股,在我们来看可能就是一个加密资产封装了一下,溢价还这么高,我们觉得这种谁买啊!但可能对炒股的人来说跟 Circle 一样都是很新的东西,所以他们愿意去交易这样的东西。
雨中狂睡: 两位老师聊的我深有感触。在做跨界的时候,其实是劣势非常大的时候。包括我之前投资过剧本杀,基本上是全部亏掉的,回头钱都没有见到。在新入场的情况下,你很难去界定说我这笔投资是不是正确的。包括在美股,可能大家都知道买特斯拉、英伟达等等,比如说特斯拉跌了,大家去抄底。像蒋老师说的,大家其实做的更多是事件和情绪上的一些博弈。我个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去做一些现金流产业,还是考虑实体多一点。美股方面的话,就可能只会选择 SPX(标普 500 指数),做简单而正确的事情,大概是这个思路。但是现在的实体产业的现金流生意确实还没有,就算你做调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做。因为我觉得现金流是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的事情,所以我现在会把我的各种精力或者资金倾斜给做链上的一些收益的相关东西。比如说现在 USD1 有很多的收益机会,或者是一些 LP, Pendle 上的,Pendle PT 之类的。这种对我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机会,大概 30% 到 40% 仓位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包括还有 backpack,然后 Lighter 那种刷分之类的事情。我还是更倾向于把自己的资金放在自己更熟悉的领域。如果直愣愣去做实体的话,我感觉我又会亏得血本无归的感觉。
Alex: 是的,我个人感觉我们做投资的话,第一是可能不能跨出能力圈太多。如果跨出能力圈太多的话,你想要赚钱,长期来看还是比较难。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圈所覆盖的这个行业的机会在长期来看是逐渐减少的,这时候你又非常固执地不去拓展能力圈,这可能也不行。所以还是存在一个矛盾,还是要逐渐去调整这个状态。OK,咱们今天差不多聊了一个小时,感谢两位老师参与我们这个节目,分享了很多投资上的真知灼见、经验跟教训。咱们今天的节目就先到这里,谢谢各位。
Bitcoin Consolidates Below All-Time High as Spot Market Drives Momentum
Bitcoin’s price movement remains in focus as it continues to consolidate just below its previous all...
Crypto News: Revolut Freezes Crypto Accounts in Hungary Amid Sudden Ban
The post Crypto News: Revolut Freezes Crypto Accounts in Hungary Amid Sudden Ban appeared first on C...
Australia Expands Digital Currency Trials with Project Acacia as CBDC Race Heats Up
The post Australia Expands Digital Currency Trials with Project Acacia as CBDC Race Heats Up app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