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季”新版本:告别普涨,ETF、真实收益与机构采用等叙事将引爆“选择性牛市”
作者: arndxt
编译:Yuliya,PANews
在当前市场情绪普遍低迷、方向不明的背景下,本文作者对山寨行情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关键的论断:“我们可能正处于下一轮“山寨季”爆发前的最后一个宁静期。”与普涨行情不同,未来的市场将由ETF、真实收益与机构采用等核心叙事驱动。以下为文章原文,PANews对此进行了编译。
我们或许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市场周期中那段最磨人的时期。在这个阶段,99%的市场参与者因筋疲力尽或犹豫不决而选择观望,唯有那1%悄然完成了能影响一生的交易布局。
就在上周,比特币创下历史最高月度收盘价,但其市场主导率却开始下滑。同时,鲸鱼在一天内悄然吸收了超过100万枚ETH,约合30亿美元,而比特币在交易所的余额已降至多年低位。
散户依然观望,依然持怀疑态度。情绪指标处于低位——这恰恰是提前入场者最理想的市场状态。
一切,正是在此刻开始酝酿。
当前山寨币投机指数仍低于20%,ETH/BTC对也终于录得多周来的首根周线阳线。Solana ETF的获批已是板上钉钉。链上资本的轮动已经悄然开始,资金正微妙地流向与市场叙事相符的DeFi、真实世界资产(RWA)和再质押(Restaking)等领域。
但这不是2021年,那种“全员起飞”的行情不会重现。
接下来的行情将更具选择性,且深度受叙事驱动。资本正在流向真实收益、跨链抽象基础设施、以及具备质押收益机制的ETF结构资产。
如果你一直在默默积累,这就是你的信号。
我们正见证DeFi迈向“更制度化、更隐形”的阶段。一方面,专为机构设计的金融原语,如再质押债券、固定利率自动续期信贷和稳定币循环金库等正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像Enso和Dynamic这样的可组合性层正在为普通用户简化操作复杂性。
但最终,只有那些超越了“积分游戏”、整合了真实经济价值或使用场景的协议,才能持续吸引资本流入。在这背后,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将无缝的跨链用户体验(UX)、安全的基础设施以及可预测的、类似现实世界的投资回报完美结合的协议。
以下是DeFi领域正在发生的六大趋势:
DeFi正日益模仿传统金融,通过将稳定币转化为高收益、类固定收益资产来吸引资金。在现货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各协议正将重点转向资本效率与固定利率结构,以满足机构与散户的双重需求。
但需注意,宣传中的高收益(15%+)通常需要杠杆、再质押锁仓或循环策略。在扣除费用、滑点和风险拖累后,真实的净回报率可能更接近 6-9%。此外,支撑这些循环结构的可组合性虽然提供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连锁清算与稳定币脱锚的系统性风险。
用户与多链流动性互动的方式正发生根本性转变。跨链用户体验正在从繁琐的桥接流程,演变为无感知、基于意图的存款系统,链与链之间的界限被有效抽象。
趋势很明显:价值捕获正从L1公链本身,逐渐向上转移到那些可组合的基础设施和消息传递层。
再质押正继续演变为一个独立的链上安全市场,本质是将再质押ETH注入结构化产品,构建出类似公司债或国债的收益机制。
随着资本逐渐流向EigenLayer生态原语,我们正在看到一种全新形态的“再质押收益率曲线”的雏形:短期债与长期债的价格将根据风险认知、退出流动性及Slash风险而定价不同,出现折价或溢价。
但可组合性也带来了脆弱性。例如零息债券结构意味着本金需锁定至到期日,任何罚没事件或验证器停机都可能严重损害本金——即便没有智能合约漏洞。
区块空间不再是瓶颈,数据的延迟和可组合性才是。像Shelby和Dynamic这样的项目,旨在为 Web3开发者提供可货币化的实时读/写基础设施。
这一趋势正催生一种新的中间件商业模式:向开发者提供低延迟、链无关的数据访问服务,并按需收费,未来或将引入AWS式定价模型与基于延迟的开发者等级体系。
链上借贷正在走向机构化,自动续期的信贷额度、备用的浮动利率以及杠杆化的RWA策略正成为焦点。
我们正一步步接近链上大宗经纪业务,合规就绪、结构化的固定收益产品将引领新一轮增长。但RWA策略需要高保真的预言机和稳健的赎回逻辑。任何链下不匹配都可能引发大规模的脱锚或追加保证金风险。
空投依旧是主要的用户获取策略,尽管用户留存数据持续走低。
Spark的SNAPS活动、Aethir的 Cloud Drop 2.0,以及KiiChain的ORO测试网活动延续了熟悉的公式:积分、任务系统与游戏化互动,用以吸引注意力。
然而数据显示,空投两周后,只有约15%的总价值会留存下来。因此,项目方被迫提供更高的积分倍数(如LP可达30倍)或绑定额外福利(治理权、提升收益率)以吸引用户。
像Cookie.fun等平台尝试通过社交或行为验证来减少女巫攻击,但挖矿鲸鱼依旧通过拆分钱包、多签结构等方式规避限制。
想要长期流动性的项目必须转向以留存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例如veNFT锁仓、时间加权奖励机制或再质押访问权,而非仅靠投机积分拉新。
尽管地缘政治的动荡仍可能猛烈冲击市场,但结构性的买家正在不断吸收每一次下跌。山寨币不会迎来2021年那样的“普涨”行情;相反,那些拥有切实催化剂(如ETF、真实收入、交易所分发渠道)的叙事,将从纯粹的Meme投机中吸走注意力。
伊朗与以色列冲突期间,比特币价格从10.5万美元跌至略低于9.9万美元,这再次证明,2025 年的市场是受头条新闻驱动的。36小时内,美国确认打击伊朗核设施、伊朗议会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德黑兰象征性地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而特朗普迅速斡旋达成停火。整个过程压缩在一个周末内,BTC价格迅速下跌后又完全恢复。
市场解读:随着横盘三月后的空头杠杆积压,地缘政治恐慌只是催生了流动性抢夺,推动筹码从不坚定的持有者向长线账户转移。ETF持续吸收流通筹码,每一次宏观动荡都加速这场转移。BTC目前在10.7万美元左右波动,虽较本轮高点低约25%,但仍高于彩虹估值模型中“买入”区间(即9.4万美元以下)。
虽然季节性统计预示Q3市场可能会比较平淡,但两大结构力量打破了这一趋势:
在一个极度匮乏“下一个大事件”叙事的市场中,Solana现货ETF成为唯一具有机构级分量的题材。SEC对四项ETF申请(VanEck、21Shares、Canary、Bitwise)的审查窗口于今年1月正式开启,最终裁定最迟将于9月出炉。
若未来的Solana ETF结构中包括质押奖励,其角色将从“高Beta L1交易标的”转变为“准收益型数字股权”。这将促使质押相关标的(如JTO、MNDE)也被纳入ETF叙事范畴。当前150美元以下的SOL价格,不再是纯投机,而是为“ETF包装交易”提前布局。
尽管Meme币与轮动叙事主导了X平台上的话题热度,但真正有现金流的链上协议却在悄然走强。
Binance近期上线的永续合约,如$BANANAS31、$TUT、$SIREN,呈现出一种“拉高出货”的交易模式:这些流动性较低的资产通过永续合约被拉升,资金费率快速转负,营销人员则将其包装为“板块轮动”。实质上,这些交易多数是提取性的——非价值创造型。建议要么接受其是“庞氏游戏”并设置清晰的止损止盈点,要么干脆完全忽略。
同样的警示也适用于Base链上的Meme币(如$USELESS、$AURA),这些币种在一天内可能暴涨10倍,也可能暴跌70%。
推荐阅读:
深扒 xStocks 开发商 Backed:“归零”团队二次创业,音乐生管项目增长
走窄门,一文读懂比特币抗量子计算解决方案 Project Eleven | CryptoSeed
Chainwire Expands to 25 Regional PR Packages, Delivering Localized Crypto PR at Global Scale
Tel Aviv, Israel, 3rd July 2025, Chainwire...
WizoLayer Partners with KingdomStarter to Revolutionize Web3 Gaming and DeFi
WizoLayer and KingdomStarter transforming Web3 gaming and DeFi, meanwhile expanding $WIZO utility th...
Shiba Inu (SHIB) Could Lose More Market Cap and Get Overtaken by This Hot Meme Coin in 2025
The post Shiba Inu (SHIB) Could Lose More Market Cap and Get Overtaken by This Hot Meme Coin 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