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病”了,这三味药对症吗?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9 月 13 日,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Danny Ryan 在 GitHub 发文 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将无限期地退出已投入长达 7 年时间的以太坊 L1 研发工作”,消息一出,业界不乏哗然之声。毕竟,在此前发布的 《路在何方?浅析以太坊生态当前面临的 3 大抽象问题》 一文中,我们也有提到其于 2023 年发表的“对L2网络的相关观点”,作为以太坊 The Merge 升级首席协调员,Danny Ryan 无疑是以太坊生态颇有见地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离职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以太坊生态当前的困局。
本文,Odaily星球日报将基于上文提到的三大问题,针对性地给出对应潜在解决方案,与读者朋友共同探讨以太坊的破局之道。
药方一:中心化决策问题——厘清官方与个人的边界
尽管以太坊基金会官方账号 @ethereum 较为活跃,但多数官方信息仍然有赖于以太坊基金会成员个人账号发布,某种程度来说,很难让人区分清楚某些行为及想法,到底是以太坊基金会的官方决策,还是以太坊基金会成员的个人行为。
此前我们在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一文中提到的“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Dankrad Feist、Justin Drake 二人加入以太坊再质押项目 EigenLayer 担任项目顾问”就是一大鲜明例子,二人此举很容易导致外界公众认为 Eigenlayer 为以太坊基金会官方“明牌支持”的项目,由此对以太坊基金会官方的“可信中立立场”持怀疑态度,或者对 Eigenlayer 项目产生盲目信任,导致潜在的资产投资损失。
有鉴于此,笔者个人认为,以太坊基金会后续在组织管理方面或许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
厘清官方发言与个人表态的边界。官方的严正声明及严肃表态通过官方账号登渠道途径发布;成员个人的相关表态、行为操作以及观点看法不应与官方发声混为一谈,以免混淆视听。
-
改革以太坊基金会内部组织架构。明确以太坊基金会的不同部门、不同成员分别担任的对应角色和对应工作职能,区分社区成员与官方成员的不同角色,尤其是兼职人员、受资助人员以及社区志愿者等角色。毕竟,管理的混乱带来组织的混乱,组织的混乱才是以太坊基金会无法发挥真正的领导作用,以 为该生态提供连贯的发展路线图和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依赖于包括 Vitalik 在内的诸多“个人中心化节点”拍脑袋去为以太坊“绞尽脑汁”。这既不符合以太坊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也无法支撑以太坊生态的创新增长。
-
增强以太坊基金会与外部生态勾连程度。长期以来,作为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太坊生态都处于一种“盲目自信”的氛围之中,包括很多开发者在内都自认为以太坊生态开发者比其他生态开发者更为专业、权威。而这仅仅是因为以太坊生态发展更具先发优势、以太坊生态相对更为繁荣,甚至有人持“以太坊主网 gas 费更贵,所以是有钱人专属的‘贵族链’,玩不起以太坊的才去玩其他生态”等偏激观点,与比特币生态、Solana 生态、Move 语言生态、TON 生态之间的交流相对有限,对其他生态的长处优势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以太坊生态只能“抱残守缺”,念叨着曾经的 DeFi Summer、GameFi Summer、NFT Summer 望洋兴叹。
当然,组织变革不在于一时一地,而是需要稳中有序,但如果延续此前的“模糊型治理架构”,以太坊基金会或许无法成为那个带领以太坊生态看到更远未来的主要领导力量。
药方二:L2网络尾大不掉——构筑L2生态闭环,逐步淘汰“鬼链”
针对如今“群雄并起”的 L2 网络,市场上也有正反两派的观点,反方的代表性观点我们在此前的 《路在何方?浅析以太坊生态当前面临的 3 大抽象问题》 一文中也有提到,在此不过多赘述,主要聊聊正方的代表性观点。
ResearchNothing 合伙人 0x Todd 此前曾 发文 表示:“L2 计划让潜在的竞争对手,至少变成了自己生态内的一部分,哪怕是松散的。而且, 1)松散的朋友>竞争的敌人;2)L2为 ETH 创造真实收入。 ”
在巨头公司索尼宣布推出 Sonieum 之后,他也对此 表示 :“如果说 ETH 没有L2战略:那么 Sony(哪怕是 Sony 的非核心部门)一定会推出自己的区块链,然后大家又像 Libra(以及后面的 Aptos 和 SUI)一样膜拜,而决计不会加入 ETH 生态。L2给了一个新进机构特别体面的入场姿势:1.不用自己费心费力构思一坨新的机制;2.不用担心自己的玩具链不安全;3.不用投入资本重复造轮子;4.不用担心 ETH 单价太贵;5.但是仍然可以发行自己的代币!因为理由 1、 2、 3、 4 都是只是添头, 5 才是核心目的。现在L2给了大家体面、成本又低的机会。所以我才说, L2是一个成功的策略。这是一个阳谋。 ”
但时至今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某种程度上,L2网络反而成为了“流动性碎片化粉碎机”,诸多 L2 网络“各自为政”,与以太坊主网的关联度日趋减弱,能为以太坊带来真实收入以及减少竞争的好处完全无法覆盖其带来的弊端——
一)L2 无法持续为以太坊带来长期的稳定收入。
在 《探秘「一键发链」L2项目真实成本:运行一条L2究竟需要多少钱?》 一文中,作者 Sharanya Sahai, Hashed Emergent 总结道:“每月处理 200 万次交易的平均 Op 或 ZK 链使用替代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的成本,每月总计 10, 500 至 16, 500 美元的费用用于 ZK Rollup,以及 4, 000 至 6, 500 美元用于 Op Rollup,此外一旦链开始盈利,排序器利润还需分享多达 20% 。”
结合 《以太坊扩容经济账:将排序收入大头让给L2,值得吗?》 文中提到的观点:“ DA 层要么有高吞吐量,要么有高收入,但不能同时拥有。 这使得 rollup 几乎无法在不影响以太坊网络收入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本质上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放弃了网络中有价值的部分(排序),错误地认为可以通过无价值的部分(DA)来弥补。 我最初对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持乐观态度,因为我认为理智的人会认识到价格区分的经济学,并且它能与 L1 的扩展并行发展。 高价值且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会选择 L1,因为它具有持久性、安全性和最终性,而 L2 则专注于那些因 L1 费用过高而被排除的边际低价用户。因此,以太坊仍能获得可观的排序器租金。 然而,以太坊的领导层反复强调,L1 作为应用层实际上已经不再重要,并且不会扩展。因此,用户和开发者作出了理性的反应,导致 L1 应用生态系统现在逐渐衰退,同时以太坊的网络收入也在减少。 如果你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在于作为一种货币资产,那么这可能还是可行的。通过让更多人持有 ETH,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持久性的货币形式。而通过补贴 L2 而不向基础层积累价值,可能会促进这一点。 但如果你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在于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协议中的网络权益(我认为这比 ETH 作为货币更有可能),那么就需要实现价值积累。 显然,我们在这一点上由于错误的经济假设而出现了失误。”
二)目前L2 网络的割裂生态格局导致减少竞争的好处远远<更少的L2网络。
在《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一文中,作者 Ceteris 指出:“以太坊的主题现在归结为‘全球证明验证层和货币’,而 Theia 的 Felipe 认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 MEV 和费用对 L1 代币进行估值,那么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归零, 因此唯一能证明其估值合理的东西就是成为‘新兴市场储备资产’,即‘货币’ 。我支持这个观点。由此,1kx 投研合伙人 Wei Dai 提出:“要使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在经济上可行,以太坊需要为 L2 提供网络效应,有两种方式: 1) 基于排序提供可组合性和抗审查性。2) 更强大的共享结算,其中 L2 发行的资产也可以在其他 L2 上使用,以消除碎片化。 这是让以太坊长期发挥作用的唯一方法。”
Cyber Capital 创始人 Justin Bons 也在 《观点:大多数L2将永远保持中心化,以太坊离初心越来越远》 一文中提出:“ 大多数 L2 将永远保持中心化,因为它们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当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过于乐观,因为 L2 作为营利性公司不会放弃他们的收入。最终,以太坊偏离了它的初心,逐渐成为中心化服务平台。(市场现状是) 竞争性 L1 和 L2 正在吞噬以太坊的用户群,而其领导者则在推动和庆祝以太坊的垮台。这种现状是可悲的,因为它违背了以太坊的初心。他们推广中心化解决方案,那些被迫遵守政府审查制度的公司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这与隐私这一密码朋克运动的传统背道而驰,以太坊正在将大多数用户推向可以监控、冻结、窃取和审查用户资金的 L2。以太坊走上与比特币相同的自我毁灭之路,放弃链上扩容,转而支持 L2。历史正在重演。”
因此,针对尾大不掉的 L2网络,以太坊生态后续的处理方式,或许应该是搭建 L2 网络之间的“生态闭环”,让社交 L2 专注于社交网络发展,让游戏 L2 网络细分孵化游戏应用产品,让金融 L2 提供L2网络之间的流动性和衍生产品等等。同时,在此过程中,将那些“资本游戏”烘托出来的“数据泡沫网络”逐渐挤压出以太坊主流生态,以此实现正本清源、排除“生态毒瘤”中的“链上鬼城”。
药方三:周期性流动紧缩魔咒——引入更大范围内的资产流动性
最后,针对包括以太坊生态在内的加密货币行业至关重要的“周期性流动紧缩魔咒”,在 DeFi 赛道只能由以太坊 POS 质押以及再质押赛道勉强撑起门面的今天,将流动性吸纳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由此,以太坊现货 ETF 这一单独渠道并不足以成为更大范围内的资产流动性进入窗口,而是应当将目光瞄向潜在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的现实资产链上化这一方向。
正如 《DeFi 衰退,市场被L2蚕食,以太坊良药何在?》 一文中提到的观点: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将推动加密货币的下一波采用浪潮,可能使其实现 10 至 100 倍的增长?虽然 Vitalik 对 DeFi 可持续性的担忧值得重视,但这并不否定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潜力。答案可能不在于改进现有的 DeFi 模型或延续当前的投机周期,而在于一个更为根本的转变:传统金融资产或 RWAs 的 Token 化。这是加密货币尚未开发的最大市场,具有将数万亿美元资本引入区块链的潜力。通过引入大量“现实世界”资产,这一转变可能会缓解 Vitalik 对 DeFi 循环性的部分担忧。
考虑到传统金融市场的庞大规模:仅 BlackRock 管理的资产就几乎是整个加密市场市值的五倍。通过将银行存款、商业票据、国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和衍生品等资产进行 Token 化,我们可以为加密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资本流入。这些资金可以融入已经在创造更透明、可访问和流动性市场方面展现出效用的 DeFi 基础设施。这种 Token 化的潜力与 Larry Fink 关于以太坊的观点相符,可能为该平台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未来。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是为了管理风险并对真实资产进行投机,比如商品、商品合约和企业股份等。然而,加密货币几乎直接进入了衍生品阶段,而缺乏足够的底层资产。 这并非行业本身的过错,因为监管问题阻碍了许多重要的现实世界资产 (RWAs) 的 Token 化。许多顶级加密资产实际上代表了一个用于交易和投机的平台,而这些交易的资产本身也高度投机。
加密货币并非孤例:有多少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会支付股息?股息曾是公司上市的核心吸引力,但现在大多被类似“搏傻接盘理论”的策略所取代。即使是黄金,其本质上也具有高度投机性,因为相对于其市值,黄金在半导体和其他设备中的实际用途微乎其微。 因此,在市场中,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法币制度下,投机的作用不可小觑。
简言之,在本轮周期引领潮流的创新趋势尚未出现之前,将以太坊生态卷入到更大范围以及更广尺度的生态之中是更为重要的解决之道。
在这一方面,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的表现或许能为以太坊生态提供部分参考价值:此前其曾提到,针对 AI 技术大量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也声称“每隔几天”就会和政府进行沟通,建立技术护栏,并让政府开始研究如何对 AI 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当然,从这一方面入手的话,或许与 Vitalik 本人一直坚信的密码朋克精神、去中心化理念以及 d/acc 加速主义等观念略有冲突,但既然有萨尔瓦多岛国这样的“鲜活案例”在前,无论愿意与否,以太坊生态乃至加密货币行业与现实资产的深度耦合都是大势所趋,或早或晚的问题罢了。 主动出击胜过被动等待。
结论: 总有人正在老去,但也有人仍然年轻,生态亦然
最后,笔者想用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以及刚刚离职的 Danny Ryan 二人过往发表的内容作为总结。
Vitalik 此前曾在 30 岁生日时写过一篇题为 《The end of my childhood》(我的童年时代的终结) 的长文,对以太坊的技术、加密世界现状、俄乌战争事件影响、生存与死亡、成长和经验等诸多主题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其中,他提到:“过去 2 年,我 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是在黑客马拉松上演讲,参观黑客之家,在黑山做 Zuzalu,看到比我年轻整整十岁的人在各种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作为组织者或开发人员:加密审计,以太坊第 2 层扩展,合成生物学等等。Zuzalu 核心组织团队的模因(MEME)之一是 21 岁的 Nicole Sun,一年前,她邀请我参观韩国的一家黑客之家:一个大约 30 人的聚会,我记得这是我第一次成为房间里最年长的人。 当我和现在的黑客之家居民一样大的时候,我记得很多人都称赞我是像扎克伯格这样的改变世界的、厉害的、年轻的神童之一。 现在我对此有些畏缩,既因为我不喜欢这种关注,也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必须将‘神奇小子’翻译成德语,而它在英语中效果很好。 但看着所有这些人比我走得更远,比我更年轻,让我清楚地意识到,如果那是我的角色,那就不再是了。我现在扮演着某种不同的角色,是时候让下一代接过曾经属于我的衣钵了。 ”
投身以太坊生态建设 7 年的 Danny Ryan 则十分动情地在 GitHub 告别文档 里说道:“我不会用大量的思考和建议来做诗意表达,但我会对那些在研究开发部门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人说几句话—— 1)努力实现真正的价值,而不是着眼于许多人都在追逐的短期收益: 以太坊和我们可以在其上构建的东西对人类具有深厚的内在价值。将你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扩展这种核心价值上,而不是追逐数字。这就是以太坊成功的方式,从长远来看,真正的价值将反映在我们可以如此痴迷的数字中。 2) 小心!以太坊的婴儿期早已过去,它的青春期现在也已过去,作为一个年轻人(一样的生态),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性、假先知、复杂的激励措施、死胡同和其他危险。 每个人对以太坊应该是什么以及它应该去哪里都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会与所有其他决定相加,以引导以太坊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忠于美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以太坊走上自诞生以来就培育的偶然之路。 3) 最后,要善良。 在牛市和熊市期间都这样做。我们通常都在同一个团队中——努力让以太坊对世界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总有人正在老去,但也有人仍然年轻,生态也如此,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场浪潮中奔涌,前往下一个应许之地。
Crypto Markets Violently Respond to Trump’s Blame on Biden for Decreasing GDP
Trump blames Biden for the GDP dip, and crypto markets react sharply as Bitcoin ($BTC) briefly plung...
Blockchain P2E Games: How to Earn From It
Learn how to earn real crypto rewards through blockchain play-to-earn (P2E) games and discover the t...
Galaxy Digital Targets Nasdaq Listing Following Shareholder Vote
Galaxy Digital plans to list on Nasdaq on May 16, 2025, pending shareholder approval and regula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