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客户是用户又是贡献者的矛盾,基于人头的POP算法
以下文章转载Chainless无链钱包创始人祝维沙先生,原文如下:
前一篇互联网《营销漏斗和倒漏斗》一文介绍了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并举了小米的例子。在文中的结尾留下了悬念:小米的客户买了产品可以成为小米的股东吗?这就是凯文凯利著名之问:如何解决客户既是用户又是价值的贡献者的问题。用户作为互联网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但是没有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利益。这个问题至今无解,所以大部分为用户提供奖励的互联网项目都失败了,因为无法正确评估用户价值和给用户分配红利。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用户的特性。
早期客户值钱
互联网对客户有估值,对于不同的项目估值不同,从5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这个估值是正确的。但是一旦考虑了项目因素,在不同的项目阶段,项目的价值不同,而项目的成长包含了客户的价值。这就是中本聪发币原理的依据,早期参与者的回报最高,因为早期项目价值低,同样客户价值占项目价值的比例就高,通俗地理解早期客户的价值大于后期客户的价值。由于项目都是由小到大,所以这一规律在互联网项目始终存在。加密货币和互联网项目不同,互联网种子轮客户参与不了,加密货币客户可以在种子轮参与,而客户并没有投钱,比如比特币系统,用户的电脑还是归自己,项目开始也不完善,最初项目原型的花费是中本聪自己出的。
这里衍生出一个概念对早期互联网项目不能采用统一定价,适用苹果手机的定价策略不适合早期项目,苹果的客户就是使用者,对项目的贡献度很低,当然苹果也不是基于人头的互联网项目。
比特币的算法不适合依据人头计算价值的互联网项目
比特币的算法考虑了周期减半,这种缩量算法带来了价值的提升,这种前高后低的发币办法具有开创性,原则是正确的。但是比特币是以时间确定周期的算法,不是以人头为基础,是以算力为基础,所以该算法不适合以人头为基础的项目。也就是仿照比特币的算法计算人头的项目没有成功的。
互联网项目人的增长遵从自然成长曲线
互联网项目的人头增长大都是自然成长,自然成长曲线又叫S曲线。如下图:
代币的发放符合自然成长曲线才合理。详细介绍可参看无链白皮书和DW20白皮书,两个项目发币相差很大。DW20是无链项目的交易代币发行2100亿,而无链发行的权益代币是20亿。该公式由两部分组成,具有很好的调节性,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发行周期和发行量的项目,使之模拟出该项目合理自然成长。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POP(Poof Of People)算法,作为发行原理,主公式的逻辑是每个周期发币根据人头的增加代币下降,3个周期发行量减半,减半不是根据时间而是根据人头。这是一个通用算法,适应所有涉及人头互联网项目的代币分配方式。也就是作为互联网项目,POP算法是计算用户平均价值的工具。
互联网项目如何处理客户价值
没有给用户提供价值的互联网项目,也要把这个费用给广告商。正确的姿势是雷军做的低价切入市场而没有广告费。这是变相地给客户提供价值,而后价格越卖越高。也是变相承认了早期客户的价值。正确理解互联网是雷军成功的因素之一。
互联网典型的基于人头的项目是,微信、抖音、油管和脸书等,他们占有了大量用户的无偿贡献,这是他们的软肋。
POS算法只解决了人头的平均价值,但是每个用户的贡献是不同的,如何衡量?我们下文讨论。社区和间接激励。
Loopscale Recovers $5.8M in Full After Exploit Deal With Hacker
Loopscale recovers $5.8M from hacker after April exploit with funds returned following 10% bounty de...
UK Government Publishes Crypto Regulation Draft Targeting Bitcoin and Digital Asset Firms
The UK unveils draft legislation for full crypto regulation, aligns with U.S. talks, and builds on F...
Arthur Hayes Predicts Bitcoin Price Will Hit $1M by 2028 At Token2049 Event
The post Arthur Hayes Predicts Bitcoin Price Will Hit $1M by 2028 At Token2049 Event appeared fir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