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or质疑,社区如何看待热度高涨的Blast?
本周以来,伴随着 Blur 创始人 Pacman 推出的项目 Blast 流通量的不断攀升,Blast 在加密行业社区中也引爆了一颗热度炸弹。11 月 23 日,据 DeBank 数据显示,Blast 合约地址持有资产总价值已超过 3 亿美元。其中价值 2.57 亿美元的 ETH 存入 Lido 协议, 4165 万美元 DAI 存入 Maker 协议。
事实上,由于背靠 Paradigm 这样的顶级 VC 以及 Blur 创始人 Pacman,Blast 在 11 月 21 日宣布完成 2000 万美元融资开始,便受到了加密行业社区的热烈欢迎,不少社区 KOL 也纷纷推出 Blast 玩法和教程。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指出 Blast 的机制与其所宣扬的 L2 并不相同(Blast 官方社交账号 @Blast_L2 的 handle 也带上了 L2 的后缀)。
一边是鼓励参与者,另一边是客观分析者,两边起初并未泾渭分明,甚至有不少人在提出客观分析的同时,还是选择参与 Blast 项目。但近两日,据 BlockBeats 观察,加密行业在社交平台上对 Blast 的讨论,已经肉眼可见地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支持派:Blast「的确没东西」,但不影响用户赚钱
社区 KOL 土澳大狮兄( @BroLeonAus )或许算得上是 Blast 的「铁粉」了。从 11 月 21 日 Blast 正式官宣启动之时起,土澳大狮兄就积极鼓励成员们「一起研究铁顺的套路,一起赚钱」。
到了 11 月 24 日,在看到诸多争议声音时,土澳大狮兄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示「现在 Blast 的确是没东西,不清真」,但是 Blast 对积分体系、对抓人性,对市场营销为先方面却很优秀。
与此同时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把所有存进 ether.fi 的 ETH 全部跨进 了 Blast:「如果 Rug 了我认,行业需要 Ponzi 才会进步」。
与此同时,加密基金 NDV 联合创始人、NFT 巨鲸 Christian( @Christianeth )也在社交媒体宣布 ,应另一知名 NFT 巨鲸 dingaling 的邀请,已向 Blast 存入逾 500 枚 ETH。同时,Christian 还表示对 Blast 团队在来年的表现寄予厚望。
Lido DeFi 拓展负责人 Seraphim( @MacroMate 8 )相比而言并没有土澳大狮兄那般高歌猛进,但他却认为 Blast 带来的浪潮将会成为引领 L2 未来变革的风向。
在 Blast 推出当天流通量超过 3000 万美元后,Seraphim 发布动态指出,一年前 L2 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所以没人关心 L2;但在有了 Blast 之后,为了竞争,L2 需要在无风险质押率之上提供收益,而不仅仅是给用户空投。
「我愿意预测,在 1-2 年内,大多数 L2 将开始将 ETH 锁定在他们的桥接合约中,甚至可能将这些 ETH 用于流动性挖矿。我们都只是 yield sluts,当我们竞争时,这一点更加明显。」
理性派:Blast 并非 L2,或有毛可薅但却走不长远
除了直接开冲的支持者,还存在一种较为温和的理性派。他们主要就 Blast 的技术和机制进行探讨,同时纠正了广大用户被 Blast 官方带偏的认知误区,告知广大用户 Blast 并非 L2,以及 Blast 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其中还有人在指出 Blast 问题的同时,也「真香」了。
相关阅读:《 被 PUA 反噬,Blast 为什么能让 L2 们如此焦虑? 》
11 月 23 日,Layer 2 网络 Scroll 联创 Ye Zhang( @yezhang 1998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像 Blast 这样的(项目)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向人们展示了,一旦 L2 决定兑现空投期望的时候,可以获得多少 TVL。任何 L2 都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但它并不能真正帮助推动任何真正的增长和长期效应。
Arbitrum 母公司 OffChain Labs 首席执行官 Steven Goldfeder( @sgoldfed )对于许多人滥用 L2 一词进行营销/增长的现状感到悲哀。同时他指出,当我们将单节点链作为以太坊 L2 进行营销时,「我们保持沉默,我们创造了一种趋势」,而现在这种趋势已经变得更大。
「我们创造了一个怪物。现在解决这个问题还不算太晚,但需要就什么是 L2,以及哪些链实际上受到以太坊的保护等问题,进行非常开放和诚实的社区对话。」
Polygon Labs 开发者关系工程师 Jarrod Watts( @jarrodWattsDev )也指出,Blast 合约是一个由 3/5 多签控制的可升级合约, 5 个地址均为匿名新地址,Blast 有可能通过多重签名来执行代码升级并立即窃取资金。虽然目前包括 Arbitrum 在内的许多其他 L2 解决方案也具有相同的功能,但(目前的)Blast 不是 L2,而只是一个智能合约,它接受用户的资金,并将资金投入 Lido 等协议中。
「没有测试网、没有交易、没有 bridge、没有 rollup,也没有向以太坊发送交易数据。如果控制该合约的 3/5 多签将来没有『做正确的事』,用户将无法在任何时候提取存到 Blast 合约里的钱。」
对此,慢雾创始人余弦( @evilcos )也指出,Blast 的确存在跑路的可能性,但这并不妨碍社区积极参与:「Blast 这个所谓的 L2 目前除了发在以太坊上的合约,其他均为中心化 Web2 项目的裂变玩法,但有若干知名机构背书。用户还是比较相信机构背书的项目的。」
他表示,确实如 Jarrod Watts 所说,Blast 的合约是一个可升级合约,控制权属于一个 3/5 多签(不知道 5 个人分别是谁)且没有时间锁。如果项目方要跑路,要么多签升级个恶意的逻辑合约,要么 enableTransition 设置个恶意的 mainnetBridge。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如果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希望用户能明白 Blast 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愿意承担责任:「请牢记,这是个黑暗森林。在这里,安全上,你骂得再大声再难听都不为过。」
万物研究院的陈剑 Jason( @jason_chen 998 )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虽然 Blast 存在种种问题,但也不影响用户参与进去。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动态指出,不排除 Blast 会成功,也更不排除有毛可薅,他自己也参与了些进去,但用户需要清晰地了解到其中的风险。
「Blast 本身并不创造任何增量资产,只扮演一个帮其他银行拉存款的销售员角色。」
「要注意 Blast 是一条链而不是一个 Defi 协议,如果 Blast 一开始建立 TVL 的方式就是通过存款生息躺赚模式,这个调性定下来,等真正主网上线后,看似如此大规模的 TVL 有多少能从死钱转变为活钱,让钱能流动起来,是有挑战的。」
据 BlockBeats 观察,整体而言社区对 Blast 的评价虽都算不上好,但这似乎并未阻碍大部分人甚至部分技术 OG 心照不宣地参与到 Blast 掀起的浪潮中。或许这一定程度上也带出了一个问题:技术 OG 们鄙夷称那些使用 Blast 的人「对安全性、去中心化等方面的要求为零」,但用户对技术的追求真的有那么高吗?
REI, MDT, CKB, VINE, TRU Post Highest Gains Today; KERNEL, OBOL, ELX, ARCH, STO among Big Gainers
Today presented another vibrant outlook of the crypto world, reminding users of its potential reward...
XRP Produces Successful $3 Support Retest – But What Next?
Renowned market expert with X username CasiTrades has shared an interestingly bullish insight on the...
Cheap Crypto Presales With 100x Potential in July 2025 as Punisher Coin Surges Ahead of Solana and PENGU
Punisher Coin presale ends in 4 days! Buy early at $0.0193 for 100x gains. $176M raised. Staking,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