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史学研究:Uniswap之前的DeFi发展史
原文作者: 0xKooKoo ,极客 Web3 & MoleDAO 技术顾问、前 Bybit 技术负责人
原文来源: 极客 Web3
注:本文为作者在现阶段对 DeFi 的考古研究,可能存在错误或偏见,仅作为交流之用,期待大家的指正。
Introduction
大多数人接触到 DeFi 源于 2020 年的 DeFi 之夏,而 DeFi 之所以突然变得流行,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无需依赖第三方。DeFi 与 Bitcoin 一样,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Oracle 除外),用户只需要接入加密钱包并签名就可以实现全链上的交易了,只要智能合约是安全的,那么就没有人可以拿走用户的资产,Notyourkey,Notyourcoin。相信经历过 Mt.Gox 被盗事件的老韭菜与经历过 FTX 挪用用户资产暴雷的新悲剧玩家们可以更理解这种缺乏信任的感觉。
市场需求增加。DeFiSummer 发生之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巨大的流动性需求,传统金融体系的利率低迷和全球流动性宽松政策导致了资金寻找更高收益的机会。DeFi 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以更高的利率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
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DeFi 不需要进行或者只需要少量的 KYC。DeFi 平台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通过智能合约执行交易和协议。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DeFi 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或中介,而是由代码和协议自动执行。
这种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 DeFi 平台无法直接收集和管理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因此无法进行传统金融机构中常见的 KYC 程序。纯链上的 alpha 机会确实很多,能够抓住这些机会的都是一些专业玩家,专业玩家不希望暴露自己的策略与个人信息,因此 DeFi 确实是这部分玩家的不二选择。
门槛更低,Permissionless。DeFi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体系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 Uniswap 上面去 list 你的 token,这就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广泛性。只要人们对于某一种 token 有交易需求,就可以在 DeFi 上被满足,而无需等待某一个中心化交易所经过重重审核选择上币。
代码可审计性。DeFi 项目通常是开源的,其智能合约代码可以被任何人审计和验证。这种开放性和透明性使得人们可以对代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隐藏的恶意行为或风险。相比之下,传统金融机构的后台程序相对闭源,人们无法对其内部操作进行直接审计。
高度互操作性。DeFi 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协议和平台可以相互连接和合作,形成一个无缝的金融网络。也因为这个,DeFi 社区通常倾向于保持开放和互联互通的原则,以促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但是 DeFi 也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流动性。和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性相比,DEX 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 theblock.co 在 202310 月 16 号的最新数据展示,过去一个月 DEX 现货交易量同比 CEX 现货交易量只有 13.45% 。另外缺乏流动性带来的就是交易滑点过大的问题,举例说明,在 CEX 花费 1500 个 USDT 可以买到 1 个 tokenA,但是在流动性很差的链上 liquditypool 中,同样的 1500 个 USDT 只能买到 0.9 个 tokenA,交易一笔相当于跌了 10% 。
交易费用高昂。DeFi 交易因为是在链上进行的,所以会受制于所在公链的性能和存储空间,例如 Uniswap 的交易费用可能会因为 Ethereum 主网的拥堵而急剧攀升,例如我之前就有过一笔普通交易被收取高达 200 USD 手续费的经历,感觉真的是在劝退。
功能更少。相较于中心化交易所的广泛业务,比如网格交易,定投机器人,理财宝等等定制化服务,DeFi 目前的业务还非常低级和分散,比如只有简单的 swap 交易,流动性挖矿,Staking,Farming 等。
交互体验差。DeFi 的交互体验比起成熟的 CEX 差很多,例如交易一笔要等几秒,签名内容不直接,名词概念不统一,产品流转逻辑不顺畅。但是这个问题其实还算好,因为只要逐渐地统一标准,很多前端代码和产品逻辑都可以形成成熟好用的模版,到时候各家其实都差不多。
过去:DeFi 的过往历史
可以说从 BTC 问世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希望能够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做交易,这一块的链上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由于 BTC 可编程性不强,大家没有往这条路想太多,后面 Ethereum 横空出世,想象空间被打开了,很多项目采用 IC0 的形式来筹集资金。
随着 ERC 20 协议定下来后,链上资产流动更充沛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涌现出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考古吧,看看 DeFi 一路走来经历哪些了艰难的历程,又有哪些产品和名人做出了了不起的创新。
最早的关于去中心化金融的讨论可以追溯到 2013 年 7 月,当时 Mastercoin 创始人 JR.Willett 在 bitcointalk 论坛上发起了首次 IC0,并声明只有参与捐献的人才可以享受到形如去中心化交易,分布式 betting 等凌于比特币之上的新功能。这也使得他成功募集到 4, 740 个比特币,当时价值 50 w 美元。
2014 年,RobertDermody 等人联合创办了 CounterpartyProtocol,这是一种建立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点对点金融平台和分布式开源网络协议。
其解决的问题是:允许用户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代币, Counterparty 有一种原生货币叫 XCP,它是通过「证明烧毁」(proofofburn) 机制从比特币生产出来的。
Counterparty 提供了比特币无法提供的金融工具如衍生品等。Counterparty 曾被 Overstock .com 用来在区块链上交易法定证券。Counterparty 还创建了去中心化的资产交易所,可以在其上交易各种数字资产。用户可以使用 counterpartyd 节点软件和 Counterwallet 网页钱包使用 Counterparty。
Counterparty 还在比特币上实现了类似智能合约和 dapp 的东西。他还提供了开源和去中心化的平台,可以在不依赖任何中央机构的情况下开展金融活动。几个知名的 NFT 项目如 SpellsofGenesis 和 RarePepe 都是建立在 Counterparty 平台上的。
总体来说,Counterparty 协议利用比特币网络和技术,解决了比特币本身无法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功能更全面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并且,至今 Counterparty 协议还存活着,是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之一。
而在 2015 年 9 月 15 日, Gnosis 创始人 Martin 在其自家论坛上发布了关于 MarketMaker 和 OrderBook 如何结合的思考,这也是我找到的最早的关于去中心化预测市场的帖子了。
Gnosis 是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为人们对任何事件的结果预测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大大简化了定制预测市场应用的创建过程。同时,Gnosis 利用区块链信任机器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特点,使玩家可以更加灵活自由的进入预测市场,给预测市场的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想象空间。顺便说一句,这个 Martin 挺厉害的,后面的 GnosisChain(formerlyxDaiChain), Balancer ,SAFE 钱包和 CowSwap 都跟他有关系。
2015 年 10 月 27 日,Gnosis 创始人 Martin 在其自家论坛上发起了另外一个讨论,如何为新创建的 PredictionTopic 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初始流动性,以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
比如通过项目资助来提供资金,比如与其他投资者或基金会合作以获取资金支持,这篇帖子强调了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是我在考古过程中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如何 attract 更多流动性和参与的讨论帖了。
2016 年 9 月 26 日,以太坊、ENS 首席开发工程师 NickJohnson 在 reddit 中发了一个帖子,提出了一个叫 Euler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概念。主要内容包括:
Euler 可以允许用户用不同种类的代币来购买 Euler 币。Euler 持有这些代币,代币的数量决定用户能以多少 Euler 币来兑换。购买第一个 Euler 币需要 1 个代币,第二个需要 e 个代币,第三个需要 e^ 2 个代币,依此类推,以指数增长计算每个 Euler 币的价格。
当加入新的代币时,需要运行征集阶段,用户可以提交投标提供新代币来兑换 Euler 币。最后确定初期该新代币的价格。Euler 币的总价值应等于 Euler 持有的所有代币总价值。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个别代币价格波动对其价值的影响。
同时,应该设立机制快速停止买入某个被破坏的代币,以防止滥发该代币来兑现其他代币。总体而言,这个系统设计简单,去中心化,但也存在一些经济学影响需要进一步考察。
AMM 的序幕
2016 年 10 月 3 日,Vitalik 在 reddit 上发布了帖子,该帖子受到 NickJohnson 的启发,参考当时的一些新兴 DEX,提出了一种使用分布式交易所的新方法:
使用类似预测市场的「链上自动化做市商」机制来运行分布式交易所,而不需要像普通交易所那样进行订单的下单和撤单。
用户可以「投资」到这个做市商中,增加深度 DEPTH 并获得利润份额,这也能降低做市商的风险。相比传统交易所,这种方法可以大幅降低差价,但只需要在实际交易时进行链上交易,无需下单和撤单。还提出了加入新代币和价格波动过大时应停止买入的问题。后续讨论了如何加入多重资产的支持,以及投资方投入和撤出时抽成问题需要考虑。
可以说这篇帖子奠定了 AMM 类型 DEX 的基础,从此开启了一个数千亿的市场。
2017 年 6 月,EtherDelta( 以德 ) 上线正式运营,成为第一个获得监管部门认可的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所,因为其早在上线前就完成了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注册手续。
但其实早在 2016 年 6 月 23 日,EtherDelta 创始人 Zachary Coburn ( 简称 Zack) 就已经在 Github 提交了第一个 commit,EtherDelta 是第一个通过向美国监管机构 CFTC 报备注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总体来说,EtherDelta 之所以在 2017 年成为首个以太坊 DEX,主要优势在于它实现更纯粹的去中心化,门槛低,匿名性强,成本低,表现稳定。EtherDelta 的技术原理如下:
使用智能合约实现订单簿交易系统。用户通过交易合约发布、撤销、匹配买卖单。订单簿信息以及交易成交记录都储存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实现去中心化交易,只需通过网页或移动端访问 EtherDelta 网站即可使用,不需下载专用应用。
Delta 的网站通过 JavaScript 与 EtherDelta 智能合约交互,读取订单簿信息并与对手方用户进行交易。用户在发布或撤销订单时需要广播交易到以太坊网络并支付 gas fee。交易对手点击订单后,交易合约自动扣减买家资产并发送给卖家, realized on-chain。
智能合约记录每笔交易,包括 involve 的账户地址、交易代币种类和数量。用户资产一直保存在自己的钱包中,不会被掌控在 EtherDelta 服务上。EtherDelta 收取 0.3% 的交易费用,完全由买方承担。整个交易流程保证去中心化和透明公开,但依赖以太坊网络性能。
EtherDelta 在当时也有一些缺点
在订单撮合过程中,需要手动操作。交易者需要自己去搜索网站上的订单,看看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一旦找到合适的订单,他们还需要手动与对方的订单进行匹配。这就意味着在同一时间点,双方需要就价格达成一致的共识。总之,整个过程需要人工操作,而不能自动完成。
订单撮合处理速度慢。用户下了一个订单之后可能要等很久才会成交,因为当时以太坊处理速度本来就不快,另外流动性也不强;
浪费 gasFee。由于 EtherDelta 订单簿的高延迟,一些 Taker 可能对彼此的订单视而不见。这可能会导致多个 taker 竞争去与同一个 maker 订单成交的情况,从而导致订单失败,并出现一些延迟,并且除了获胜的接受者之外的所有接受者都会浪费 gasFee。
后面 EtherDelta 也面临过一些质疑,比如前 CTO 被指控内部交易等问题。具体可以看 2018 年 11 月 8 号美国 SEC 发布的起诉文。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某些数字资产(例如 ERC-20 代币)属于证券,因此可以受到 SEC 的监管。SEC 表示,所有交易此类资产的平台都需要向 SEC 注册为证券交易所,而 EtherDelta 却没有这样做。
尽管 Coburn 没有正式确认或否认 SEC 的指控,但他同意与监管机构达成和解,支付 30 万美元的没收赃款、 75, 000 美元的罚款和 13, 000 美元的判决前利息。为了确定 Zachary Coburn 本人负有责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证明:
EtherDelta 违反了证券法,Coburn 导致 EtherDelta 违反了《证券交易法》,知道或应该知道他的行为会导致 EtherDelta 违反证券法。
EtherDelta 算是倒霉的了,其向美国的 CFTC (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 报备注册了,但是没有向另一个重要的美国监管机构 SEC( 证券交易委员会 ) 报备。EtherDelta 向 CFTC 报备,主要是考虑到它交易的主要是数字货币,而非金融证券。但 SEC 后来出具指导意见,将很多代币划分为证券,所以理论上 EtherDelta 也应向 SEC 报备。但当时 SEC 对区块链 innovations 监管尚未明确,EtherDelta 未主动向 SEC 报备。
EtherDelta 中间有一些团队撕逼的狗血故事,比如 fork 出来一个 forkDelta,甚至由于中心化的股权纠纷,成为了第一个跑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大概的时间线为:
2018 年初,以德创始团队将平台出售给中国商人陈军。根据一份曝光的签署日期为 2017 年 12 月 15 日的文件显示,以德公司进行了一次股权交割,并准备开始向市场市场募集 ETH(以太币)。
2018 年 2 月 9 日,团队便发出声明称,以德在技术升级。2 月 18 日,以德交易所被媒体曝出暂停交易。2 月 19 日,国外的创始技术团队,在卖出以德平台获得资金后,将以德项目进行分叉,并运行起新的「ForkDelta」交易平台。
2018 年 2 月 21 日,以德交易所再次停止交易,实际控制人陈军被曝跑路。
AMM 时代正式开启
BancorProtocol 上线于 2017 年 6 月 12 日,IC0 募集了 $ 1.53 亿
Bancor 最重要的创新就是首次将 AMM 机制引入去中心化交易所领域,解决了去中心化交易的一系列挑战,这实际上奠定了以太坊生态内 AMM 应用的基石。与传统的订单簿匹配买卖订单的方法不同,Bancor 采用流动性池解决了去中心化交易所订单定价和匹配的问题,用户无需等待交易对手就可以进行交易。
2017 年 9 月 29 日,由 AlexWearn 和 PhilipWearn 两兄弟联合创办的 IDEX 正式开启 beta 版,但其项目源码最早上传到 Github 的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7 年是 IC0 泡沫高峰期,各种 IC0 项目涌现,但大多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乱象丛生。随着 IC0 市场的冷却,持有各种代币的人开始寻找转手的途径。但当时主流的交易所都不是去中心化的,存在第三方机构控制风险,这就为 IDEX 提供了机会。
它模仿了之前建立在比特币上的 Counterparty 协议,实现了第一代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功能。用户可以通过 IDEX 进行各种以太坊和 ERC 20 标准代币的交易,避免信任第三方组织和机构。
IDEX 主打的是
-
速度快。IDEX 采用离线订单簿匹配,比 EtherDelta 交易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像中间人交易所。
-
安全性高。其核心是智能合约,用户资产不由中间机构掌控,风险更低。
-
功能完善。支持即时取消委托未成交单(且免费,因为是链下取消),市价交易等功能,易操作性强。
-
支持多种代币。2017 年上线时已支持 200 多种 ERC 20 交易,选择性好。
-
低交易费率。交易费用为 0.3% ,相对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更低廉。
-
匿名性高。IDEX 在上线伊始不需要实名认证,适合追求隐私的用户。
但当时整个 DEX 也才刚起步,交易量较低, 2017 整个年度仅有 5000 万美元左右,虽然 IDEX 在当时算是很流行,但交易量仍然是很少的。这证明了当时去中心化交易所产品和生态还很不成熟,需要不断充实产品和增强用户体验。
2018 年 11 月 8 日, 有文章总结了 IDEX 在当时稳居 DEX 第一。
MakerDAO ( 上线于 2017 年 12 月 )
MakerDAO 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
低波动性:通过引入稳定币 Dai ,MakerDAO 提供了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使用户能够在加密货币市场中进行交易和存储价值,同时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
弱中心化风险:传统的中心化稳定币由中心化机构发行和支持,存在信任和风险集中的问题。MakerDAO 的去中心化模型通过智能合约和抵押资产,避免了单一中心化机构的风险,并允许用户直接参与和控制系统。
-
透明度和自治:MakerDAO 采用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模式,使持有 MKR 代币的持有者能够参与决策和治理平台。这种模式增加了系统的透明度和社区的参与度,提高了决策的公正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KyberNetwork( 上线于 2018 年 2 月 26 日 )
KyberNetwork 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
即时兑换:KyberNetwork 允许用户在不需要交易所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代币之间的即时兑换。用户可以通过 KyberNetwork 的智能合约直接进行交易,无需在中心化交易所上进行买卖操作。
-
去中心化流动性池:KyberNetwork 引入了去中心化的流动性池,通过将多个参与者的资金汇集在一起,提供了更深度和更具流动性的市场。这些流动性池由持有代币的用户提供,并通过智能合约管理。
-
最佳价格执行:KyberNetwork 通过智能合约自动选择最佳的价格和流动性来源来执行交易。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获得最有利的兑换率,并避免在多个交易所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
灵活的集成性:KyberNetwork 提供了开放的 API 和智能合约接口,使其他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服务能够无缝集成和利用 KyberNetwork 的流动性。
0x Protocol( 上线于 2018 年 5 月,IC0 募集了 $ 2400 万 )
0x 协议的主要创新点和解决的问题包括:
-
提供了开源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和 API,支持 DApps 建立在其之上进行开发,降低开发门槛和集成成本。0x 将自己定位为去中心化交易的「结算层」。它不是贸易的促进者,而是一个基础设施,可以在其上建造任何类型的场所,例如 eBay,Amazon,订单簿 DEX,甚至可以具有传统金融巨头熟悉的订单流的粒度和控制。
-
支持任意 ERC 20 代币交易,而不限于两种代币。采用基于治理代币 ZRX 的经济激励模式。提供唯一的 0x Mesh 网络连接各中继节点。
-
0x 协议构建了面向消费者的 DEX 聚合器 Matcha ,它使用 0x API 和智能订单路由来聚合流动性并提供最佳交易执行。之后还有其他的 DEX 聚合器陆续也走了出来,优势是聚合了链上的流动性,相当于批发商从不同工厂进货,然后统一售卖赚个差价。
Compound ( 上线于 2018 年 9 月 ), 2019 年时 TVL 首次突破 1 亿美元
Compound 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
首次将数字资产借贷引入以太坊生态,Compound 是第一个实现 ETH 和 ERC 20 代币的跨资产借贷的协议。
-
无需实物抵押,只需将数字资产存入智能合约即可获得借贷,这极大降低了获取借贷的成本门槛。
-
利率市场驱动机制,Compound 根据供求关系实时调整不同资产的利率,使市场趋于平衡。
-
支持多种主流稳定币和代币借贷,如 USDC、DAI 等,为用户提供更高选择性。
-
借出资产可直接使用,无需交割,这简化了借贷流程,用户可随时归还贷款并取回抵押品。
-
提供开放和非对置的 API,极大促进借贷业务在 DApp 间的应用。
-
采用操作简单、易于审计的智能合约实现,这也是 DeFi 席卷全球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说,Compound 利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去中心化借贷服务。它解决了传统金融面临的成本效率和在地化问题,开创了 DeFi 发展的新局面。
dYdX ( 上线于 2018 年 10 月 ),最高 TVL 曾突破 10 亿美元。
dYdX 协议的主要创新点和解决问题如下:
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在链上进行永续合约的交易,避免了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和资产托管问题。使用混合的链上链下订单簿,链下订单簿提高了交易效率,链上订单簿保证了透明度。通过链下订单簿,dYdX 可以提供更低的滑点和更深的流动性,可以实现高频交易和低交易成本。
允许用户通过抵押资产参与治理并获得矿工收益。提供去中心化杠杆交易,支持多种资产,用户可以实现高达 2 0X 的杠杆交易。支持隔夜保证金交易和逐仓保证金交易,并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调整仓位保证金率。
(未完待续)
Nubila Network Unites with UXLINK to Trigger WeatherFi Revolution in Asian Web3 Sector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Nubila Network and UXLINK is to transform the Weath...
Galaxy Digital Completes $9 Billion Bitcoin Sale for Satoshi-era Investor: What Next for BTC Price?
The post Galaxy Digital Completes $9 Billion Bitcoin Sale for Satoshi-era Investor: What Next for BT...
OrangeDX and Kima Network Partner to Enable Seamless Crypto–TradFi Settlements
OrangeDX, the leading Bitcoin DeFi hub, has recently announced form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