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as费角度 深研以太坊七大用例
要想了解以太坊经济的现状,最好的衡量工具是消耗 gas 费的活动类型。虽然它不如交易数量直观,但这种方法更从以太坊的设计理念本身出发。它代表了用户的真实经济成本,也更难被操纵(尤其是在网络较为畅通的时段)。
本文将主要代币、协议和交易之间的 gas 消耗量化,深入研究了以太坊最突出的用例场景,揭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断演变的本质。
图 1:按类别划分的相对 gas 使用量
我们首先用图概述下以太坊的历史。图 1 展示了以太坊区块链上记录的所有交易的相对 gas 使用量,并细分为 7 个主要类别,其中 2 类(跨链桥和 MEV 链上套利机器人)在去年才崭露头角。
Vanilla transfer(纯纯的转账)
图 2:Vanilla transfer 使用的 gas 百分比
Vanilla transfer(纯 ETH 在由私钥控制的外部所有账户之间转移,无需调用合约)代表着以太坊被用作为一种货币。从 gas 消耗的角度来看,这个用例从早期(2015 年)占 80% 下降到最近两年的 10%。
图 3:Vanilla transfer 使用的 gas 量
由于多次提高了对 gas 的限制,有些人认为以太坊区块链记录的 ETH 交易比 2016 年更少。当以太坊于 2015 年首次推出时,每个区块的 gas 上限曾经是 5000 单位。自那以后,它逐渐增长到 1500 万区块的目标限制。在伦敦升级后的网络拥塞时期,它可能会增加一倍。因此, 虽然以太坊作为价值传输网络的重要性下降了,但吞吐量(性能)还是上升了许多个数量级。
稳定币
图 4:稳定币交易使用的 gas 百分比
稳定币并非诞生于以太坊,但以太坊是稳定币最初蓬勃发展的底层链。随着 USDT 转向追求更低的费用和更快的交易确认时间,稳定币迅速成为 gas 消耗的主要源头。 在过去三年里的大多数时候,以太坊更多是美元稳定币的支付平台,而非 ETH。
随着以太坊 gas 费成为问题,稳定币扩展到其他链。目前在波场 Tron 平台上发行的 USDT 比在以太坊上发行的多。USDC 支持 8 条不同的链。UST 支持 10 种。 以太坊会继续被更便宜或更快的竞争者抢走市场份额。
关注多链时代平台和协议之间的竞合关系很重要。不仅仅许多协议基于以太坊,其中的许多协议也运行在多条链上。如果不考虑稳定币,你就无法完全理解以太坊生态系统。如果不调查其他链,你也无法完全理解稳定币生态系统。
ERC-20 代币
图 5:同质化代币使用的 gas 百分比
同质化代币中大多数采用 ERC-20 协议。2018 年其 40% 的 gas 消耗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最高记录。ICO 热潮已过,在过去的几年里,ICO 在 gas 市场的份额仅为 5-10%。
在区块链历史上,有很多项目都享有“15 分钟成名时间”,它们都由一些瞬间爆火又转瞬即逝的代币主导。
图 6:最受欢迎的代币使用的 gas 百分比
即使我们观察历史上那些最流行的 ERC-20 代币,它们中没有一个流行的时间超过一年。
同质化代币的一个显著子类别是 wrapped 资产,代表是 wETH 和 wBTC。这意味着,即使是以太坊计价的交易量也以两种形式存在——原生 ETH 和 wrapped token。
DeFi
图 7:DeFi 使用 gas 百分比
DeFi 有许多应用——借贷、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存储、保险等。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影响来自于去中心化的资产交易。在过去两年中,提供流动性和 yield farming 也成为相当流行的应用,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分 DeFi 领域。
2017 年,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 EtherDelta 的出现,DEX 首次受到欢迎,此后 DEX 一直是 gas 的主要消耗领域(在 DeFi 中)。
Uniswap 目前处于领先地位(gas 最高达到 DeFi gas 消耗量的 88%,目前约为 60%)。还请注意,该领域中存在 MetaMask (图 7 顶部橙色带),它算是钱包兼 DEX 聚合器。 随着行业的成熟,一些功能可能会变得“隐形”。用户与平台进行交互,这些平台抽象掉链上和跨链交互,以提升便利性。
跨链桥
图 8:跨链桥消耗的 gas 百分比
跨链桥是最新的 gas 消耗大领域之一。 随着在以太坊上的交易变得相当昂贵,竞争链在稳定性和功能方面日趋成熟,我们看到了跨链资本频繁流动。 除了在 Axie Infinity 最受欢迎的时候,Ronin 跨链桥出现了短暂的 gas 高峰(几天内的峰值达到 8% 的 gas 消耗),跨链桥的 gas 消耗在去年翻了一番(从 1% 到 2% ),并将以太坊连接到 L2 解决方案( Polygon 、 Arbitrum 、Optimism),以及竞争链上(Avalanche、Polkadot)。 未来,想要洞察资金流向,需要多链思维和工具。
比特币 也是跨链桥的服务对象。目前,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1% 以上以 wBTC 形式桥接到以太坊上。
NFT
图 9:非同质化代币活动使用的 gas 百分比
早在 2017 年,第一个 NFT 主流应用 Cryptokitties 曾短暂贡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网络吞吐量,推动网络费用大幅上涨。同年,OpenSea 发布测试版。然而,直到 2021 年下半年,NFT 领域才再次成为 gas 市场的主力。从那时起,NFT 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截至目前,以太坊消耗的所有 gas 中约有三分之一用于 NFT 相关活动。 在这方面,OpenSea 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消耗了 60% 以上的 NFT 相关 gas 费,其他几个平台紧随其后。
ERC-1155 标准的引入带来了一些效率提升,这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趋势。
MEV 链上套利机器人
图 10:MEV 链上套利机器人使用的 gas 百分比
矿工可提取价值(MEV)是以太坊设计的原生产品,在提高 DeFi 生态系统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通过套利消除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价差,这占到 MEV 活动的 95% 以上。
MEV 的主要受益者通常不是矿工,而是一个由搜索者和提取器组成的社区,他们利用自动化工具创建 MEV 交易。然而,由于套利交易的紧迫性,矿工享受着高额的费用。这种交易往往是“赢家通吃”的机会,并且支付的 gas 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
考虑到 MEV 玩家们通常不搞宣传,我们可能低估了真实的数字。根据 Flashbots 团队的说法,至少有 4% 的 gas 是由 MEV 交易消耗的。如果竞争链可以减少 MEV 的影响,将激励用户从以太坊迁移到竞争链。
其他 gas 使用类别
图 11:所有其他交易的 gas 使用量
以太坊平台的免许可设计产生了大量的用例,超出了我们上面列出的那些,从链上游戏和多重签名协议到庞氏骗局。在其鼎盛时期,像俄罗斯的庞氏骗局 MMM(最高 gas 量占 gas 总使用量的 10%)和以太坊合约 FairWin(博彩游戏)(gas 短暂达到 40%)这样的庞氏骗局是以太坊最受欢迎的用例。
但这样的盛景似乎已经过去了。其他 gas 使用类别还包括交易合约,特别是用于资金管理的多重签署合约。未检测到的 MEV 提取价值、模棱两可的 DeFi 协议和非标准代币也可能包括在这个类别中。
总结
以太坊仍然是一个主要用于传递价值的平台,但价值的构成范围以及传递的构成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与比特币不同,以太坊相关从业者需要以下工具和心态:
-
对用例敏感并适应新的开发方向;
-
多元化资产,广泛的价值定义,包括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代币;
-
多协议和多链,广泛的交易定义,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协议和跨链桥。
以太坊用途有很多。从早期的本地资产支付网络,到 2018 年的同质化代币,再到非同质化代币 NFT,许多用例都成为平台最大的“付费者”。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太坊与最初的以太坊愿景非常一致。理解由此产生的动态生态系统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价值通过多种不同渠道以无数不同形式在网络中流动。更复杂的是以太坊与大量其他 L1 和 L2 链的互连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资产、项目、协议和实体同时存在于多个链上,并在平台之间自由迁移。
以比特币、甚至 2019 年的以太坊的观念来看待今天的以太坊,都已是落后的看法。
本文来自 Glassnode,原文作者:Niko Kudriastev & Antonio Manrique de Lara Martín,由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Katie 辜编译。
138K Ethereum (ETH) Withdrawn: Abraxas Capital Signals Major Institutional Confidence
Abraxas Capital Management has pulled out a whopping 138,511 Ethereum (approx $297 million) from dif...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saurum’s Founder: How TDTT is Changing Diamond Investing
TDTT by Thesaurum is opening diamond investing to all. Discover how in this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Is Trump Protecting Binance? US Lawmakers Push DOJ for Clarity
The post Is Trump Protecting Binance? US Lawmakers Push DOJ for Clarity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