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元宇宙,文旅业能走出困境吗?
来源:元宇宙融媒
撰文|李 影
统筹|张喜斌
自疫情来袭,诸多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其中文旅行业首当其冲。而在防疫常态化时代背景下,元宇宙的到来让文旅业在这次热潮中嗅到机会。在极具魅力的元宇宙光环下,文旅行业如何发现更多可能?
近日,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国际ISDS META元宇宙研究会会长,上海长三角区块链产业促进中心产业元宇宙专委会会长张东博士接受“元宇宙融媒”专访。
张东博士认为,文旅事业的数字化是一个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和后续技术不断深入开发,对于文旅数字化的持续延伸,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元宇宙博物馆探索新玩法
随着数字技术理念的普及,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先后出现在博物馆领域,博物馆正在经历一场数字技术带来的“博物馆创新的技术浪潮”。
张东博士认为,元宇宙的到来,将把博物馆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无论是商业模式、经营思路、文物展示、保护修复等方面,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和体验。
从理念上来说,元宇宙是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复合创新集成。元宇宙所带来的新技术与博物馆的碰撞,无论是给博物馆本身还是用户都将带来全新的盛宴。
“在AR、VR、数字孪生、虚拟数字人等技术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全方位的、沉浸式的欣赏文物,这与当下线上观展有很大不同。这种全新的方式和变革,会加强用户对文物、文化的喜爱和兴趣,亦会促进博物馆方面思想更加开放,更多角度挖掘文物的价值,充分发挥展馆的作用。”
在互动展示方面,张东博士表示,元宇宙的到来将比以前单纯的VR、AR展示带有更多的沉浸感,元宇宙博物馆将利用数字人、虚拟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科技手段让文物焕发生机,为珍贵文物“走进千家万户”创造可能性。
传统博物馆展示以单向的观看和解说为基础,而元宇宙的到来让博物馆的体验将不再是“回顾”,而是适配人体感应的“亲身经历”。张东博士表示,元宇宙相关技术能够搭建数字场景来激活历史,把文物背后的人、故事、科技和精神以更多的方式展现出来,和观众产生仿真互动,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元宇宙博物馆中,借助头戴式设备,观众还可通过互动游戏以第一视角参与到历史故事或主题情境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数字化虚拟出来的古代世界,‘亲身’体验事件进程,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张东博士认为,这种利用了“黑科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唤醒了历史遗产的新魅力,也深受广大年轻网友追捧。目前各大博物馆都在积极探寻让文物重焕生机的新途径,依托各种先进技术,逐渐打造出“文化元宇宙”的雏形。
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元宇宙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张东博士指出,目前文物修复工作,大多情况下都是依靠相关专业人员手工完成,实际上是很少有数字化的。
“文物修复本身难度很大,而且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艺活儿,文物的历史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很多时候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文物的修复不仅考验手艺,还涉及历史、文化、考古、材料等多方面知识,同时,专家之间的合作还受跨国跨区域的限制。”
但是在元宇宙环境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能够很轻松地进行跨空间的交流合作,并且能够对文物修复后进行定期随访和恢复观察。
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元世界虚拟环境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一个机制中跟踪有规律的古迹退化,并可在足够时间内保存,运用这种方法及其发展,有助于保护和及时保存古迹。
张东博士相信,在元宇宙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之下,博物馆也会开发出更多数字玩法,而元宇宙的到来不仅能提升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展陈方面的能力,还能对博物馆在相关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播上产生深远影响。
文旅体验将进入元宇宙时代
受疫情影响,以及目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文旅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张东博士认为,元宇宙将为文旅行业带来新动力。
基于元宇宙的属性和特征,元宇宙与文旅的结合将突破传统旅游“时”与“空”的局限,利用数字孪生与云渲染等技术将现实的文旅场景、产品复刻到元宇宙中,形成一个数字化的文旅世界,游客就可以足不出户体验大好山河,让游客获得更有沉浸感、科技感、真实感的体验。
张东博士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概念的普及完善,除了游客容易留下印象的沉浸式体验,文旅出行上的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平台更个性化优化整合,也将是元宇宙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元宇宙将重新定义和改变消费者既有消费习惯。
“元宇宙的到来将对酒店、景区在经营和销售方面带来巨大变革,任何与体验或购买相关的行为,都可与元宇宙关联起来,例如让旅客提前看客房或是检查床单,就连真正在度假的人可能也会去元宇宙解决客服问题,在客房点餐,购买升级销售的目的地体验产品,或者向经理投诉等。”
张东博士认为,这些全新的体验和方式势必将提高客户的参与感、体验感,从而增加景区流量,推动景区数字化和沉浸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张东博士认为元宇宙对于从事文旅行业的景区管理者、从业者包括文旅投公司等在技术和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有助于产业本身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5G、人工智能、AR、VR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文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而疫情的到来则加速了转型的步伐,云旅游、云看展成为一种趋势,景区、博物馆等地也上马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等项目。
张东博士表示,元宇宙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以及基本特征沉浸式体验与当下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元宇宙可以看作是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延伸。
同时,元宇宙的深度发展将可能重塑文旅产业的模式和形态。元宇宙中,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让人们得以换一种方式模拟、感知、体验现实世界,刺激文旅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文旅生态链,形成“元宇宙+”的新型文旅产业形态。
在张东博士看来,元宇宙还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历史、美景走向世界。
“疫情时代,我国旅游业备受打击,但随着疫情的防控,旅游行业也要重新起航,在这个机会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打造国内旅游,怎样让世界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山河。”
元宇宙打破时空限制,极大地增强了各地旅游风景区的趣味性和沉浸感,人们无需挤在人山人海的景区就能感受各地美景,让后疫情时代困守在家中的人们足不出户体验全球著名景点,这也给我国旅游业“走出去”带来一次机遇。
“用数字孪生技术把我国的大好山河复制在数字空间中,利用语言多样化,去拥抱世界文化共生,让全球更多的人在元宇宙中感受中国美景,以及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我认为这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张东
数字藏品开启文创新形式
当下,数字藏品方兴未艾,文旅数字藏品,风生水起。
张东博士指出,实际上,早在元宇宙概念火爆之前,许多文博场馆和文化遗产地景区便探寻将数字科技作为更年轻化的价值传递方式。而本次数字藏品的火热,重新激发了国内文博机构对NFT和元宇宙的巨大热情。
据了解,数字藏品是一种数字文化消费品,凭借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对应特定作品、艺术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不可分拆、不可复制、不可篡改。
“文物作为传统收藏品,开启数字藏品的新玩法之后,目前各大博物馆都纷纷加码,开始发掘新机会,探索元宇宙时代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张东称。
目前,故宫、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机构先后推出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服务,央视财经数字藏品、新华社数字藏品、支付宝鲸探、腾讯幻核、小红书藏品、京东灵稀数字藏品等平台也纷纷上线。可以说数字藏品成为了景区元宇宙技术变现的成功尝试。
在张东博士看来,目前数字藏品的发展主要有三大特色。
第一,数字藏品市场当下很火,但是总体来说也要适当观望。
“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巨头包括风投都投向了数字藏品赛道,所以这个市场活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目前国家对于数字藏品的政策还不是很明朗,市场乱象丛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以说数字藏品还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阶段。”
第二,数字藏品平台相关的从业者,真正懂文化、懂艺术的人非常少。
张东博士指出,从数字藏品的持续火热可以看到,各平台急于盈利和快速变现,但实际上文博行业的艺术家们对于过度商业化、过快商业化的操作是比较谨慎的,这是一个目前需要注意的情况。
第三,数字藏品行业目前的标准制定还不完善。
“比如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各方基本上还是各自一派,没有进行一个整合。法律法规方面也没有特别的清晰,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部门、某个协会或者某个机构突然发出某些公告等,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化。”
张东博士表示,目前来看,数字藏品赛道处于元宇宙行业发展的上升阶段,行业前景很广阔,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数字藏品行业仍需要政策、技术、资本等持续助推,未来任重而道远。
Ripple vs SEC Lawsuit Officially Ends—Is an XRP ETF Next?
The post Ripple vs SEC Lawsuit Officially Ends—Is an XRP ETF Next?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
IRS Crypto Policy Leaders Step Down After Accepting “DOGE Exit Deals”
The post IRS Crypto Policy Leaders Step Down After Accepting “DOGE Exit Deals” appeared first on Coi...
Pi Network Mainnet Wallets Now Available Without Full Migration
The post Pi Network Mainnet Wallets Now Available Without Full Migration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