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爆发式增长,第二个洛天依却没有出现,为什么?
来源:搜狐网
作者: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2018年B站正式将洛天依纳入麾下后,开始了其变现之路。
据了解,目前,洛天依已经通过虚拟品牌形象代言、举办演唱会、形象授权、直播联合互动等方式,实现了商业变现。其中,为虚拟数字人举办演唱会,已经成为虚拟数字人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虚拟数字人在2021年出现爆发式增长,第二个洛天依并没有出现。
包括B站,也没造出第二个洛天依来。
为什么这么难?
必须要正视虚拟偶像或虚拟数字人到底是什么?
虚拟偶像(主持人)本身技术就是动作捕捉+声源库。
一来此类呈现形式并不新鲜,日本的初音未来(2007)和国内的洛天依(2012)早就出现。
二来虚拟偶像不仅仅只是形象,还要有人设且配合大量的内容创作,如初音未来、洛天依就是以虚拟歌姬形象出道,有大量音乐作品(真人创作、声源库合成),以及众多与之相关的动漫、游戏、演唱会。
同时还有日常大量的人物设定下的形象展示,形成类似真人偶像一样的存在感。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也不是光靠技术就能填平的鸿沟。
不过,在2021年开始,虚拟偶像也不再是互联网厂商的专利。
在2021年末,湖南卫视推出了第一位虚拟主持人“小漾”。
据了解,“小漾”作为湖南卫视实习主持人,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而之后小漾也将陆续出现湖南卫视的其他节目。
愚以为,传统电视行业进入虚拟偶像领域,一方面可以说是迎合热点并制造爆点,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正在离开传统电视频道、以二次元为主要特征的Z世代的一次贴身近战,以期让新的潜在用户群体有可能留下。
与此同时,一些虚拟数字人也不再局限于演艺圈。
此前,百度就推出数字人平台“曦灵”,未来数字人生产、内容创作、业务配置服务将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链路制作和调优,降本增效。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表示,数字人产业有三大核心推动力:用户需求与技术升级、政策支持与资本涌入、计算平台的迭代。
但仅仅就小漾这样的偶像出道虚拟数字人而言,目前的表现却平平无奇。
但就目前小漾的表现来看,对其的反响存在正反两种声音,而目前《你好,星期六》的收视率也从最开始到目前降低了近一半,小漾的表现似乎不如预期。有观点认为,是技术不到位、成本过高才导致观众对湖南卫视呈现的虚拟主持人小漾反响平平。
愚以为,小漾刚刚出道、反应平平,实属正常。
广电领域的虚拟偶像,则较之过去的虚拟歌姬,也有不一样的属性,即自带新闻主播的特质。
但作为一个“任人打扮的木偶”,如何针对地方、频道、文化等诸多现实标签,来塑造一个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永不翻车、永远年轻的虚拟偶像人设,这是这类合作中最至关重要需突破的环节。
不过,可以想见,之后还会有更多的虚拟数字人出道,此处指的是演艺圈模式。
理由在于技术上的门槛越来越低。
虚拟主播目前而言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动作捕捉+声源库的技术都已经成熟,且3D成像能够达成现实中演唱会的虚拟与现实结合,因此真正的技术壁垒应该是AI,即数字虚拟人所要达成的深度学习。
换言之,从木偶(人为操控)到匹诺曹(人工智能)的蝶变,才是虚拟数字人真正的技术壁垒。
而目前,国内主流的虚拟数字人,其实只是虚拟偶像范畴。
基本还是木偶形态,即和初音未来、洛天依一般无二,会动的吉祥物。
在未来,虚拟主持人会作为真人主持的搭档,特别是在和年轻一代打破认知壁垒的破冰中,大量出现。
目前来说,技术现状不会影响虚拟数字人或者说虚拟偶像的发展,真正影响发展的是商业场景的拓展,如衍生链条上游戏、动漫、演唱会乃至更多领域的探索和盈利。
但需要警示的是,这一波虚拟数字人可能会迎来一轮泡沫破灭,其诱因则在元宇宙之上。
事实上,虚拟偶像布局在2017年到2018年就有过一次大规模尝试、然后降温。
而在2021年众多名人明星人设翻车后又开始爆发,其本质是科技互联网行业习惯性的跟风老毛病,去年的爆发也有元宇宙和永不翻车人设的催化。
此外,互联网大厂,也有提前占子和试错积累经验的意味,毕竟是一个风口,试试没错,但大多也只是浅尝即止,不是重点突破方向。
例如字节就选择和乐华娱乐携手虚拟数字人,主要还是乐华娱乐在探路。
由此,其实虚拟数字人在当下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经济效益。
整个商业前景也是为止,即主要是为未来更多的商业形态如元宇宙、人工智能、游戏、动漫等寻找结合点和呈现方式,其商业变现渠道也大体会出现在上述场景之中。
如果谈及核心竞争力,则同样在未来,也在技术,即:
虚拟数字人的关键就是越拟人越好,人设越接近真人偶像越好,能够跳出木偶生态、真正具有匹诺曹式人工智能水准则更加。
核心竞争力依然如真人偶像一样,需要有经典的作品、鲜明且具有穿透力的人设,并且和粉丝达成深度互动。
此外,如以虚拟偶像为主要生态的虚拟数字人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谁来为其创作内容。
尤其在人工智能还不足以独立进行内容创作的当下,能否如初音未来、洛天依一般,有庞大且自发的外部内容创作者,为其量身打造各种作品。
在这个前提下,顶流的虚拟数字人才可能达到成本降低(用众包模式与内容创作者分润)、影响力指数级扩大的效果,其他虚拟数字人则由于缺少内容而最终沦为路人、被淘汰。
Why is Virtuals Protocol Price Rising? Can it Reach $5 in Q2 2025?
The post Why is Virtuals Protocol Price Rising? Can it Reach $5 in Q2 2025?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
The U.S Will Likely Buy $100 Billion in Bitcoin Soon, Says Sebastian Bea, President of Coinbase Asset Management
The post The U.S Will Likely Buy $100 Billion in Bitcoin Soon, Says Sebastian Bea, President of Coin...
Could the SEC Settle with Ripple Lawsuit Using XRP?
The post Could the SEC Settle with Ripple Lawsuit Using XRP?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