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问大事件 | 疯狂JPG,价值何在?
一张纯白JPG可价值20W,一张石头卡通图价值上千万,头像CryptoPunks、BAYC频频刷新交易价格记录,Loot横空出世,热点层出不穷,玩法日新月异。NFT究竟有何价值吗?稍纵即逝的市场背后有什么逻辑?NFT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9月9日晚间8点,台湾创业者、KOL Branding 创办人刘呈颢做客巴比特《8问大事件》直播间,分享他关于NFT的精彩观点。他表示,虽然市场现在关注的艺术品或者头像类项目,未来可能有其他应用,但NFT的本质是充当和真实世界沟通的工具。此外,对于目前市场对于JPG项目的追捧,他表示艺术品类的估值侧重的是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比如一个叫做‘艺术家的大便’的作品挂钩黄金价值,据创作者说罐头里是艺术家的大便,后来拍出18万欧元的价格。”
以下是直播间刘呈颢嘉宾的主要观点:
巴比特:Ethan不完全算是加密货币圈的人,今天他将从一个圈外人的角度来为我们带来他对于NFT的中肯观点。首先请Ethan给我们正在观看直播的朋友打招呼,做个自我介绍。
刘呈颢: 我是KOL Branding 创办人,我们的使命是帮助100万人成就喜欢的事业。过去三年之间,我最主要的行业是在管理上市公司的创投基金,我在自己创业20年间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进入品牌设计并开创了自己的服饰品牌。
2015年、16年,我开创Maker Space,并进入艺术领域。一路走来,我觉得只要你能够把喜欢的事变成擅长的事,并为他人创造价值,你赚到钱都是顺理成章的。
巴比特:Ethan从什么时候关注到NFT的? 简单的向我们的观众和圈外朋友圈介绍什么是NFT?NFT和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JPG、MOV、MP3等格式的数字媒体作品有何不同?
刘呈颢 :今年2月份最热的不是NFT,而是一个语音社交软件SoundCloud,我一天听16个小时,很怕错过什么。通过这个软件我了解到了NFT。
我在2018年的时候写过一个文章,艺术市场充满不对称,没有用科技取代,都是有钱人的游戏。
我理解NFT是易于交换,交换可能基于本质相同或价值相同的形式。数位世界给了我们内容,NFT可以鉴别出处和拥有者,记录交易过程。
所以NFT叫做Non-Fungible Token,它叫非同质化的代币,其实中间fungible的意思是说它是一种异于交换,交换可能是基于本质相同或者等于价值相同,它是容易交换的一种形式。
巴比特:您身边有没有一些IP开始发行自己的NFT,他们目前发售的NFT在市场上怎么样?
刘呈颢: 我有个歌手朋友,从马来西亚搬到台湾。这7年时间,他每天不断在Youtube上发自己创作的歌曲。他的梦想是发行一张唱片专辑。但是大家知道唱片行业现在不太景气,发行一张专辑很不容易。在6月的时候用发行30个他的单曲NFT,每个售价59.99美元,现在地板价70元。
我6月份买了他的NFT,是出于情感上的支持,希望他可以成功,也觉得这块的发展会有机会,他也可以用这个案例检验是否有人愿意花钱购买他的音乐作品。
第二个案例是我有个做珠宝鉴定行业的客户,珠宝鉴定会发行一些鉴定证书,但有时候证书也会遗失,所以上个月我把他的证书做成NFT,整个珠宝的交易过程都会在链上记录。
第三个案例是说身边的IP,比如说我今天来巴比特铸造NFT,各位观众你有机会点进去看。它是我用漫画形式表现的知识性漫画,上面谈论一些创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你可以上去竞标,如果你获得,在未来三年你每年可以到我们线上进行咨询,一次一小时。
巴比特:很多艺术家、创作者想要进入NFT市场,但是他们不知道方法和步骤。根据我的理解,参与NFT市场其实只需要两个工具。OpenSea(NFT交易平台)和工具MetaMask(数字货币钱包)。以OpenSea和MetaMask为例,这些工具有什么特点?这些工具的机制对于发行NFT的艺术家来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刘呈颢: 我的回答是这样,你去Google,只要你愿意学习,网络有很多教学视频。NFT发行的关键要素,真正成功的核心原因是营销。我们是为了能够销售,去使用NFT等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好处,以便以后不再依赖经纪人,而不是为了转换艺术家心态去做。
问题是,没有中间人角色,你没有经营社区的能力,也不愿意花时间关怀愿意支持你的人,甚至不能想法让作品增值——这才是问题。
对于数位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而言,作品转换成NFT是天经地义的事,传统艺术家可能是个颠覆。
以前可能一个画家一辈子只卖出一张画,一张画1000美元成交,而这幅画现在的价值可能到1000万美元,但却和画家没有关系,这是过去的艺术品交易制度对创作者不利的地方。有了NFT,可以设定10%会返回到创作者上,这就鼓舞了创作者,为后续作品的升值而继续努力。
巴比特:数字艺术家将作品NFT化,会获得哪些好处?
刘呈颢: 一些早期的数字艺术家销售作品,买家买后要拿去印刷称实体,但现在不用了。实体和这个社会世界其实有一点脱钩,可能一批收藏品编号不同,外观接近,但价值完全不一样,数字本身是用于鉴别藏品的一个重要标识。这影响了买家收藏作品的积极性。
巴比特:一个NFT项目怎么才能火爆?
刘呈颢: 从营销角度讲,一开始就要定为清楚这个IP到底要卖给谁,这决定了发行者思考其发行价值。我认为NFT至少有三个购物面的价值可以去分析:属于个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功能知识面价值。
个人的价值,可能因为互相认识,做情感上的支持;比如网红、明星发行NFT,因为购买人知道对方是知名人士,所以通过购买来支持他。
社会价值,是当前NFT市场最火爆的部分,大部分应用是社会价值,指的是社交货币。其实奢侈品品牌就是这个概念。还有例如BAYC。、
知识面、功能面的价值,现阶段没有发挥到的地方,整个市场做了不到1%。可能这部分未来会是门票,或者房地产权拥有证明等,这些具有潜力的地方还没有爆发。
未来90%的NFT项目可能归零,项目背后的发展、经营能力很重要。
巴比特:对于目前NFT市场热门项目的类别你怎么看?现在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个热门NFT项目,热门背后有没有什么逻辑?
刘呈颢: 你可以看到一些之前媒体曝光比较多的项目现在价格出现下滑,这是市场危机的表现。
单从类别看,就艺术品市场也有高低之分,油画>雕塑>版画,这是根据复制的难易程度排列,放到NFT创作类别上,其实我认为类别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但是,这个类别能否让拥有者基于创作者的原作品去延伸更多,那么价值可能会更高,可以延长项目的寿命。
历史上有个意大利艺术家叫做曼佐,作品“艺术家的大便”,号称在罐头里装了他的大便,并给与每个罐头独一无二的编号,2016年的拍卖记录显示这个作品卖出18万欧元。其实市场追捧的并非物件本身,而是艺术创作过程中背后的故事和概念。放在NFT领域也一样,如果你能创造一个类别,让使用者往里面添加。
巴比特:NFT现在还处于一种线上买卖阶段,未来的落地在哪里?
刘呈颢: 现在的NFT,有用的可能不到1%,但一些比较能够长寿的应用存在了,就想早期的互联网我们关注搜索引擎。现阶段可能是艺术品作品、头像,未来会有欧什么应用跑出来要看我们的持有者后续希望用什么方式去延续,能不能够从一次性交易变成一个长期价值的资产,比如展览门票、房产证明等。
巴比特:现在不管是区块链圈,还是AI和XR圈,还是会联网巨头,都在关注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 NFT和元宇宙有什么关系?
刘呈颢: 元宇宙其实是一个人类生活的整体,有点形而上。我们现在最宝贵的两项资源是空间和时间。大气去太空,是人类想要扩张空间。但是对于时间来说,现阶段人们的时间已经被利用开发完毕,白天工作,有空休闲,休闲的一些时间被微信或社交软件占用,还包括视频、游戏,用户的时间都被占满了。
没有资源去创造空间的企业,就要去虚拟世界创造空间。脸书之所以对元宇宙热衷是因为他在社交媒体的时间占有率越来越低,失去了时间,所以他想办法创造一个新空间,让用户把时间花在这里。
所以我认为元宇宙是创造空间跟抢夺时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VR我认为是过渡,长期更好的选择是AR,iPhone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因为iPhone是整个AI应用领域最广的平台。
未来可能我们的实体部分和NFT做结合,更好的出路或许是发行NFT时让数位走数位的路、实体走实体的路。各自健全。
巴比特:已经有大V开始提醒大家NFT泡沫了,我之前在到您在YouTube上说NFT的泡沫可能会在3-6个月就到来,现在NFT泡沫阶段累到了吗?需要谨防的风险有哪些?
刘呈颢: 我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提示未来6个月会有泡沫化现象,现在刚好9月。泡沫化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持续时间。现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市场上的资金其实是有限的,攻击太多就会流动性不足,发生泡沫。
现在还有很多诈骗的现象、卖空买空,这些是过度泡沫化,我相信去泡沫后技术还是会留下。现阶段要注意防范风险,尤其是项目发行方,需要仔细甄别。我现在就遇到一些机器人上来留言,机器人说我们这里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我和谁交易过了,赚了多少钱,仿佛如真人一般,很多情况我们要做真假鉴别的工作,即便是Opensea上打蓝勾的认证很多也是假的。
如果要说建议,在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小金额的买卖是没有问题的。
巴比特:您的使命是幫助100万人成就喜欢的事业,如果数字媒体、传统艺术、社交平台等创业者分别提问您,您会怎么建议他们布局NFT?
刘呈颢 : 很多人咨询我,心里面是半信半疑。我对于劝服比人通常没有兴趣,因为我觉得实际行动、落实是最好的说服。如果今天有媒体公司来咨询我,我会告诉他,现在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因为网络上不存在公司,等于你的公司实际上不存在,所以数字媒体要关注的是整个获益模式里的收益流。
过去,数字媒体重视广告收入,对于内容来说是创造流量与注意力。但仔细想一下,我们跟观众交易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呕心沥血的创作最后变成免费的东西,只是吸引流量,怎么作品不能成为艺术品?
这样思考的话,如果每一则报道都是一个NFT,先看过你报道的100个人可以获得报道NFT,并且获得空投的机会。如果以后这个作品获得了国际媒体上的一个奖项,把这个作品卖出去,媒体本身还能获得10%的收益,那么内容不仅仅赚广告费,每一次交易就是理论上长期的收益。这样媒体也会有动力做更优质的报道。
至于传统艺术品,并不会因为IP或者元宇宙的诞生就消失,它还会存在,只是对于新世界来说占用率会下降。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收藏古董茶壶、老酒没有兴趣,创造艺术是要跟时代的审美走,我是建议艺术家把作品意识升级到品牌意识,可以长期经营。
社交平台,如何连接去中心化的机制、连接到加密,我觉得是未来要去思考的,经营模式上可能会给创业家一些灵感。
Bitcoin Price Prediction: How Much Will 1 BTC Be Worth in May 2025?
The post Bitcoin Price Prediction: How Much Will 1 BTC Be Worth in May 2025? appeared first on Coinp...
Bull Market Reignited? Analyst Says Bitcoin Rally Mirrors June 2020 Setup
Bitcoin’s recent surge has kept its price firmly above the $100,000 price level, reflecting ongoing ...
Chainlink Unveils 3 Major Products to Transform Web3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Chainlink launches Rewards, SVR, and Payment Abstraction, elevating robust Web3 growth, DeFi reve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