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2018:狂热后的至暗时刻
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 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他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矿工。
那时比特币矿工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矿工”一词只是被频繁地在诸多“煤矿塌陷”新闻中被提及。
而随着数字货币市场造福神话的涌现,矿工逐渐成为财富的代名词,挖比特币似乎成为财富上升通道:用一台电脑运算编码程序就可以获得比特币,从而实现财务自由。
紧接着规模更大的矿机厂商、矿池纷纷出现,加入到数字货币市场的巨型蛋糕中。2017年的牛市更是让他们风光无限。
然而,当比特币从今年年初的17000美元跌至当前的3400美元后 ,45区(ID:block-45)发现在这个被称为“富豪聚集地”的神秘领域,寒冬中的风暴也已悄然来临。
1
今年上半年,三大矿机厂商—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在熊市中选择赴港上市,然而还没登陆资本市场坏消息就接踵而至。
12月5日,有媒体爆料称比特大陆第三季度亏损7.4亿美元,若加上BCH算力大战的支出,这一数字最终可能更高。
此前,根据BitMex研究分析称比特大陆二季度亏损额已经达到3.95亿美元。
BitMex分析,按照成本和比特大陆网上的售价来看,比特大陆的S9产品在第二季度的毛利润率为负的11.6%。即使矿机的成本已经下降,但极低的售价已经让比特大陆承受着巨大损失。
另一家矿机巨头嘉楠耘智的上市之路也暂时搁浅。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网站显示,嘉楠耘智赴港IPO申请在提交6个月后已经失效,这是其两次尝试新三板失败后再次梦碎资本市场进军之路。
早在2016年6月,鲁亿通就曾尝试收购嘉楠耘智,但因存在嘉楠耘智“借壳”上市之嫌、关联关系不透明等因素,收购被迫终止。随后在2017年8月,嘉楠耘智提交了新三板挂牌申请,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目前的“失效”意为嘉楠耘智这一次IPO流程已经不会继续,如果嘉楠耘智方面还有继续上市需求,就要重新递交材料。
而亿邦国际也是负面新闻缠身。
提交IPO申请4个月后,一宗P2P暴雷案将亿邦国际卷入其中,暴露了其潜在的隐忧。 “踩雷”的银豆网出借人发现,银豆网实控人的妻子与亿邦国际有一笔5亿元的资金往来,来往间近1.5亿元款项不知去向。
“讨债门”不断发酵,亿邦国际被推向舆论浪口。10月12日,银豆网出借人向港交所举报,请求驳回亿邦国际上市申请。针对此事,港交所和香港警察随后介入调查。
国外芯片公司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同样风光不再。
受加密货币市场暴跌的影响,显卡厂商英伟达近日股价也呈现暴跌态势。 行情显示,在过去的1个多月,英伟达股价从2018年10月1日的最高292.76美元,下跌到最低2018年12月10日的151.86美元,股价跌幅接近50%。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对增速较快但波动较大的数字加密货币业务有更大的依赖,因此英伟达股价暴跌。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英伟达的近期业绩反映出加密货币繁荣后的渠道库存过剩。
2
在矿机厂商危机感加剧的同时,二级的矿机市场同样风光不再。
深圳华强北是中国电脑产业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矿机市场曾火热一时,数月之前这里曾云集俄罗斯、印度、塞尔维亚等全球买家疯狂采购矿机。
今年年初之前,高峰时全球90%的矿机出自中国,其中很多货源来自于这里。然而, 45区(ID:block-45)了解到与一年前相比,这里异常冷清已见不到往日的盛况。诸多矿机被多个矿机店主告知只能按废铁处理。
12月5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比特币‘矿难’风暴 矿机量价齐跌九成硬件市场‘至暗时刻’”的新闻。新闻中称,大约有130万台某主流矿机在比特币暴跌的浪潮中关机,算力也一再下降。
据神鱼矿池官方微博称,以0.4元/度电计算,当前有S7、A741、M3+降频版、T9四款BTC矿机已经达到关机币价,并且显卡目前也快逼近关机电价,淘宝上的翻新显卡貌似最近批量出货。
从榜单上看,市场上热门的蚂蚁S9虽然还没有关机,但似乎已岌岌可危。
11月20日有算力托管平台也发出了清盘公告。一家名为算力投的平台表示,由于蚂蚁S9合约自2018年11月7日至2018年11月16日已连续10日无法支付管理费、电费。根据《算力投算力服务协议》,算力合约即自动终止。
45区(ID:block-45)了解到,蚂蚁矿机S9的挖矿成本和批发电力成本在最佳情况下,矿工需要30-45%的毛利率才能保持盈利。
今年8月~11月,矿工的平均毛利率约为56%。 比特币价格下跌迫使20%的矿工关闭设备,截止11月底矿工的平均毛利率已经下降至39%。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11月份嘉楠耘智对A851矿机进行了买三送一的促销活动,当时其单价约2175元,而近日其直接降至1050元,相当于再打五折。
据悉,A851是嘉楠耘智的王牌机型,今年7月下旬才上市,定价为2900元。
市场的萧条导致矿工和矿场的日子也不好过。
据神鱼矿池估算,11月中旬以来,随着比特币价格大跌和全网算力下滑,约有60万到80万比特币矿工关停挖矿业务。鱼池的矿工营收指数显示,这些矿工的平均算力约为10TH/s,预计现在挖矿属于赔本。
一度全球排名前三的比特币矿池BTCC,宣布停止运营;曾豪言“要挖50年”的美国顶级矿场Giga Watt,也在11月底向法院申请了破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和其团队研究了各类型比特币矿工的挖矿成本, 大型矿场和散户矿工的盈亏平衡点分别为8600美元和1.02万美元 ——3月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跌穿了这两个临界值。
3
往回看去,从中本聪2009年挖出第一个区块开始,矿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CPU挖矿: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用电脑CPU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
GPU挖矿: 最早用显卡GPU挖矿的就是那个在2010年用10000比特币换了25美元的披萨券的程序员。2010年9月18日第一个显卡挖矿软件发布,当时一张显卡相当于几十个CPU,挖矿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专业矿机挖矿: 随着挖矿所需算力的不断上升,GPU也达到了算力上限,为了突破这个局限,基于挖矿芯片的专业挖矿设备,也就是矿机出现了。
例如,目前蚂蚁矿机装有将近200张BM1387芯片,相当于3万多张GPU的算力。
矿场挖矿: 为了集中算力大规模挖矿,大批专业矿机集合形成矿场。
现在的大部分“矿场”都采取托管模式——类似于房地产的物业服务,“矿场”寻找到电费低廉的“矿场”场地,为客户托管“矿机”。
从2009年到现在的9年时间内,比特币挖矿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
其上游分别由显卡、CPU的硬件厂商,还有生产、组装矿机的厂商、多级销售商、矿池和矿工构成。
下游包括交易所、交易者,并伴有基金、媒体、测评机构等。矿机生产商位于核心地位,其他各个环节都在围绕着矿机生产商构建商业模式。
而这整个生态又直接受到数字货币市场浮动的影响。
对于矿工们来说,决定比特币挖矿是否盈利有三个核心要素:币价、硬件算力和电费。
在目前比特币价格不断下降已成大趋势时,算力和电费成为挖矿的关键因素 。能在二者的竞赛中取得优势的选手,就更可能在寒冬中存活得更长久。
SEC’s May 12 Roundtable: BlackRock, Nasdaq, and Others to Discuss Tokenization & DeFi
The post SEC’s May 12 Roundtable: BlackRock, Nasdaq, and Others to Discuss Tokenization & DeFi appea...
New US Crypto Regulation Bill Finally Released
The post New US Crypto Regulation Bill Finally Released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sThe...
Binance’s CZ Breaks Silence on Prison Time, Cellmate Was a Double Murderer: ‘No One Cares’
The post Binance’s CZ Breaks Silence on Prison Time, Cellmate Was a Double Murderer: ‘No One Ca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