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自述出差历程:如何成功把矿机运到南美成功上架
原标题:矿工自述:我如何成功把矿机运到南美28日成功上架
自述者:Longwin Crypto,River Wang
时代如此魔幻,519一纸令下,中国矿工们开始了一场历史从没有过的大迁徙:以四川、新疆为中心,走向中亚、俄罗斯、北美以及各种甚至没听过名字的地方。
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是全球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而且周边地区对加密货币似乎有友好的趋势,River 在从没去过、也不认识对接人的情况下,7月8日从新疆出发,开始了一场矿机出海的冒险旅程,终于在7月28日正式上架开机。他通过自述把这段经历告诉大家。也欢迎更多的朋友把你们的出海故事告诉我们。
正文如下:
我们是一家专业做投资管理机构,数字资产领域,一直有关注。但由于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些投资经历,感觉不管是挖矿还是做数字资产的投资,作为一个生意,在国内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所以一直没有参与。去年4、5月份,四川当地政府开始做消纳园,作为一个商人的直觉,感觉这个行业在政府层面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默许和背书,于是我们考虑进入这个行业。说干就干,花了6个月时间,把云南、四川、新疆都跑了一遍,跑完之后我们就动手了。第一批机器记得是去年12月份买的,记得下单当日,币价突破1.8万,然后一直就涨到6万多。由于币价一直涨,中间没有像样回调,基于谨慎考虑,中间加了两次仓,总共投了几千万,然后就迎来了519(国务院要求打击比特币挖矿)。
我们也和大家一样,519后开始东张西望,内心还是希望政策层面能够网开一面,挖完丰水期,给矿工一个缓冲期,但是最后结果,大家都比较清楚。
作为一个投资,合法合规是前提,不管是保护已有投资,还是后续要继续开展,我们觉得还是要出去。出海这块,说实在,我们并不陌生,2014年就去美国投资房地产,到现在已经投了十几个项目,总共5000多套长租公寓,对于海外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熟悉。出去的话,我记得当时几个热点地区,一个是中亚哈萨克斯坦,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北美。南美并不在大多数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中亚和俄罗斯,哪怕能去,我们也不是很想去了,因为它本身跟中国差不多,中央政府相对比较强势,另外用的大部分是火电什么,并不是清洁能源,自己干,作为一个跨度要3-5年的投资,基本就不考虑了。而美国,我们投资了8年的房地产,经历了三任总统,没有出现任何政策问题,最近我们还卖了2个项目给机构投资人。所以我们还是首选北美。
但是,北美我问了一圈,很多人跟我们签了NDA之后,还是没有位子。因为这次国内政策调整,全球都仓促应战,北美特别是美国的矿场建设周期比较长,很多电有,但没有厂房,找个位子要排到很后面。此外,还有不少技术问题,第一是二手机器的进关问题,第二就是挖到的币,也是要交税的,以我们投资房地产经验,如果不好好设计,利润会大打折扣。
当我们还在北美做前期工作的时候,有南美的朋友找上来了,问我们是否有兴趣放一些机器到南美。阴差阳错,我们就开始对南美一些合作伙伴进行了一个的尽调。我们在南美谈了三个潜在合作伙伴:第一个是在巴拉圭属于币圈知名人士,自己挖矿,也做交易所和OTC。尽调结果他们属于偏交易而不是矿业,但也让我们对巴拉圭这个国家有更多了解。第二个尽调是在阿根廷,是一个贸易背景,同时投资了挖矿。了解下来,阿根廷挖矿群众基础非常好,因为政府补贴,他们电费非常便宜,大概就2毛钱不到,所以家庭挖矿的人非常多,家里面放个几台矿机,一个月赚几千块钱,有点像以前中国个体农户养猪一样。但阿根廷基于对国内制造业保护,对设备进口,管的很严。另外,通货膨胀很厉害。第三个尽调的是一个私人矿工,17年就开始进入挖矿,在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的边界地区挖矿,有点类似国内的老矿工。我们基于几个指标,对合作伙伴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合作条件成熟程度,分批分次开始我们南美的矿机投放计划。最终我们确定是第三个先启动,第二个继续调研。
合作伙伴选定后,下一步开始考虑机器搬运。我们的机器在新疆,为了尽快闯出一条路,我们考虑第一批机器先空运过去。由于大部分出海物流都在广东,所以从新疆运到深圳,再从深圳空运南美。
大家肯定下一步会想到关税。不同国家,进口管理体系不一样,所以从哪里进关,对于税收影响还是很大。第一批机器,我们选择巴西与阿跟廷之间的巴拉圭作为目的地,综合算下来,一台机器的运费和关税大概要3500到3700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个成本,我们还是按1000美金/机器(M31S)去报关的,如果新机器,估计需要更多了。
第一批机器属于探路性质,总共百来台,其中空运30-40%,海运60-70%,我们希望把两条路都走通。空运的大概需要10天左右,所以空运机器在7月28日已经上架开始运行了,海运的需要等船期,上船后,路上还需要40几天。但海运成本的成本大概是空运的10%-15%,如果量大建议走海运。
南美当地的矿场整体比较小,和国内的不能比,大多数规模在几百台,大一点的几千台。电费按成本价给,大概在两毛五到三毛之间,但收取挖到币的一定比例作为托管服务费用,按照目前币价,折算到电费,电费+托管费大概在6毛左右。另外,由于总体规模小,大部分矿机厂商在当地没有维修中心,所以机器维修也是一个难题,电源风扇可以自备,核心部件如果坏掉,只能寄回国内,修一趟估计要1-2个月。相比之下中亚、俄罗斯、北美的整体产业链会比较好。
由于电费便宜,另外加上对数字货币友好,所以很多北美矿业也开始逐步在南美建大型矿场。比如 Bitfarms 就在阿根廷靠近南极的极地岛建设矿场,当地气温寒冷、土地广阔,使用天然气,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从519政策调整,到728机器在南美上架,总共两个多月时间,当然中间真正运作南美项目,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回想起来,在公司内部,我们还是把这个项目定义为一次商业冒险,一方面南美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去过,商业环境并不熟悉,另外就是所有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内的海外的,都没有见过,所以也做了最坏打算准备。这个项目目前进展还算顺利,如果最终能够成功,我想一个是因为有全球华人的协作,包括国内的,海外的,包括海外新移民以及移民二代,共同的文化基因,可以极大降低沟通成本,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全球对比特币共识,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不管是讲中文的,还是讲西班牙语的,可以非常容易协同,而且会说不出的亲切感,或许这个就是共识的力量。
回顾这一年的针对挖矿的投资历程,还是觉得有点梦幻,挖着挖着就从北半球去了南半球。国家政策的调整,非个人和企业能够左右,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有迹可循,觉得以后再投资中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值得一提的ESG中包括对社会友好、对环境友好的理念。
Strategy Plans Next Bitcoin Haul as Michael Saylor Drops Familiar Hint
Strategy seems to keep on the major Bitcoin buyout, as Michael Saylor hints at increasing holdings b...
OKX DEX Resumes with Advanced Security Features
The post OKX DEX Resumes with Advanced Security Features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sOK...
Tether CEO Unveils Tether AI: A New Era in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The post Tether CEO Unveils Tether AI: A New Era in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appeared first on Coi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