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
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
近来,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块链行业政策红利释放,引起社会资本对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关注。
为此,银湖沙龙联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通证经济中心以及42DAO区块链投资基金,于2021年6月18日下午成功举办了第178期银湖沙龙。本期银湖沙龙邀请了42DAO基金创始合伙人周一凡先生以“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为主题,分享其对区块链行业的政策演变、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投资方向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观点,用生动形象的案例与演示让与会人员实际体验区块链如何改变世界,并对区块链与实体产业的结合有了更丰满的畅想与期待。
分享嘉宾:周一凡
堵住虚拟币恶炒之风,广开区块链应用大门
区块链是一个新兴行业,想象空间无限。但毋庸讳言目前区块链行业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 参与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恶意炒币乃至利用ICO圈钱的行为。从政策走向来看,我国正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实施正面引导,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方面,严打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之风。从政策导向来看,一切以区块链为名、破坏国家稳定和治理的行为都在打击范围之内。比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二级市场波动非常大,如果放任国内居民参与交易炒作,个体风险向金融系统乃至社会领域传递,对国内金融经济稳定乃至社会稳定带来不小影响;借由虚拟货币发行交易实施实质性的非法集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重点打击对象;通过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参与比特币交易,带来国内资金非法转移、洗钱等金融风险,最近也被严令禁止。一个值得商榷的政策措施是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机。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的第51次会议非常明确的讲到了打击比特币挖矿行为。中国的比特币算力占到全球的70%以上,可以理解为全球70%的比特币“储量”在中国,那意味着我国对比特币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定价权的。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机可能是因为挖矿带来的电力资源消耗过大。但深入分析“挖矿”行业会发现,挖矿用的电力往往都是难以使用的“废电”,如果不使用就将白白浪费掉。比如42DAO的一个资产端业务,就是用加拿大油田开采中伴随产生的、本应白白烧掉而且还需要缴纳碳排放税的天然气发电用于挖矿。
另一方面,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重点是以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实体中广泛应用拉动区块链整个产业的发展。比特币作为当下最流行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与实体产业发展相结合,限制了其生命力,比如在支付领域。其实支付是非常大的行业,除了发挥交易双方账户资金的桥梁作用之外,还包括经济数据分析和国家经济监控等功能,支付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就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应用类别。现在美国可以使用分布式账本或区块链网络进行支付并验证、存储和记录支付交易,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永远在线的功能“以现有美国支付基础设施无法处理的方式提供更快的24小时实时支付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交易、计算、记录等功能,在满足监管的条件下推动经济活动在链上执行,构建全新的金融和商业模式。我国也开发了很多钱包支付产品,但主要还是在资金转移中发挥简单信息传递功能,远远没有构建起支付产业生态链,未来这一块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对标传统金融体系,金融应用全面兴起
区块链技术,一言以蔽之,分布式帐本。分布式帐本的核心功能就是“记帐”,与金融的本质属性非常吻合,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现实。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围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的应用,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区块链金融对其他行业交易、流通、信息共享、降本增效、激励约束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正是区块链在其他行业应用的具体可行路径,也是值得大力探索的领域。
对标传统金融体系,可以看到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投资银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全面开花。比如,对标中央银行,智能合约的使用可能会推动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央行”,央行的监管手段、货币发行规则写在区块链上自动触发;对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借助“区块链+大数据”进行审贷,判断借款者资产、信用状况,若符合条件则触发智能合约;对标投资银行,国际上很多机构推动链下资产上链,变相实现公开发行及项目等等。除了对金融体系直接的“映射”之外,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的包括征信机构、清算机构、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也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链上链下联动,以充分发挥区块链的赋能潜力。
要特别强调的是,去中心化不等于“去监管化”或完全“无中心”。金融是一个强监管行业,监管机构可以“以链制链”,利用区块链不可被篡改等特征,推动监管措施自动触发和自动执行。而且监管机构仍然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随时把新的规则上链,在确保监管权威的基础上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运行效率。
积极拥抱行业监管,投资重大创新方向
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和行业投资提供参考。Hype Cycle显示,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会经历一个快速兴起,然后经历泡沫消逝,最后慢慢进入平稳上升的过程。从投资决策角度,应该在周期曲线的左端,这些领域最能诞生一些百倍、十倍,或者是千万倍级的公司或者是独角兽。同时,从防范投资风险的角度,如果达到生产力顶峰的时间过长(如橙色三角形代表的10年以上)也面临太大不确定性,少于2年或者是2到5年到生产力顶峰的领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块链投资领域。
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块链投资领域有三个:资产数字化、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比如,链下实物资产上链和数字化是每个行业都在探索与区块链结合的领域,这背后存在着国际标准和话语权之争。现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在探索,很多国家都有发行NFT (非同质权益凭证)实现房地产数字化的案例。目前,这一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果某一个技术标准获得同行业甚至更多行业的广泛认可的话,这将产生无限的价值。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这从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可见一斑。
再如,智能合约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简单理解,智能合约就是一个如何把现实中的规则,用自动触发的方式在链上进行表达。虽然想象空间巨大,但是这一领域真正在金融领域落地场景还比较少,这涉及到技术创新和金融监管标准之间的矛盾分歧问题。科技核心是创新和突破,金融业务需要防范风险和完全地符合监管要求,这就存在矛盾。现在很少能把金融领域智能合约写得好的团队和技术人员,因为这既需要具备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更需要了解金融体系的交易规则原理和监管要求,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反过来说,培育跨行业的金融和计算机“双料专家”非常重要,对于培训领域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对标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演化历史,从投资角度来看,有三个重大创新方向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Web3.0。相对Web2.0,Web3.0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生态系统。需要再次强调,Web3.0 的“去中心化”不是“去监管化”或“无中心化”,而是强调最终数据的所有权和收益权要归于用户,推动更合理的数据共享经济。以淘宝为例,传统互联网(Web2.0)虽然用户是分散的,但权力却高度集中,用户的相关数据被垄断型、集中化的平台利用和变现。
而Web3.0要实现把数据所产生的价值归还给用户,做到“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围绕Web3.0方向,将出现预言机、开发者工具、治理型代币、用户隐私及数据所有权确权、零知识证明代币等投资机会。对标传统金融体系,需要从区块链底层技术出发,完善区块链金融规则,满足金融交易需求。比如,预言机是区块链金融的基础设施之一,可以准确地将区块链外信息、资产等数据写入区块链内,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可以说一切需要满足监管需要、与链下进行数据交互的金融行为都需要预言机。又如,用户隐私及数据所有权确权也可以理解成为链上金融监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真心期待看到用户隐私及数据所有权的确权机构诞生和发展,这些机构就会代表着下一个金融时代的到来。
二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Fi也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更加高效的方式去做借贷等金融业务(而不是完全逃避监管)。DeFi的开源和透明特性允许社区获得访问权和共同创造权,以参与构建新的金融产品,实现金融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国家一直在鼓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DeFi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潜力很可能还没有真正释放。
三是Layer2。Layer2是快速提高链上(Layer1)交易速度和交易吞吐量的工具,来支持所谓的去中心化金融,满足金融交易需求。像以太坊这样的公有链,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节点参与处理每一笔交易,每秒只能处理几十笔交易,其主要局限也正在于此。未来,Layer2扩容技术研发方向将会成为接下来的新的区块链产业投资布局重点。
主持人:刘国宏
讲座得到了嘉宾的共鸣和互动。沙龙主持人刘国宏博士结合亲身见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比特币期货的经历分享说,“有需求就有交易”是市场发展的基本逻辑,目前世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对区块链金融应用保持谨慎态度,未来随着对区块链金融本质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应依从市场逻辑优化完善监管规则,助推区块链应用场景广泛落地。
从事游戏开发行业的嘉宾提到“区块链+游戏”的前景,希望未来的区块链技术进来之后,打破当前的游戏商本身和玩家的不对等的关系,让玩家参与到分布式的自治的环境中来,让他们成为游戏的贡献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开辟一个更大的游戏市场。
供应链金融从业人士提出发挥区块链的增信作用为供应链金融赋能,现实中的供应链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信息产生的速度和变化都非常快,如果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引入供应链,形成真实性交易的信息闭环,而且自动触发放款条件,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痛点问题。
来自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嘉宾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金融问题仍然存在技术瓶颈,但前景无限。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中小融”平台汇集了上千万家中小企业政务数据,包括社保、水电、纳税、交租、知识产权、资金流水、企业开票甚至企业老板的出入境等私人信息,可以成为金融交易的信用支撑。希望从事区块链的专家继续挖掘“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模型,未来推动形成中小企业自动化、自主化的信用融资。
从事股权投资行业的嘉宾提到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一些困境,虽然国家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但在市场培育期大量企业面临生存难题,倒逼一些企业进入“币圈”“矿圈”, 当前政策进一步压缩了相关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大量区块链企业难以生存的话,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深度研究也难以开展。
主讲嘉宾周一凡先生最后回应有关嘉宾的诉求和问题提出,区块链金融发展应该正本清源,区块链金融应用是积极拥抱监管,解决市场痛点的,不是逃避监管、另起炉灶的。即使在链上产生所谓的币,可以理解为积分奖励,是对创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开发人员的一种奖励机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泡沫问题,一种新兴技术引发强大投资回报预期,必然导致大量资本涌入,泡沫一定程度也会支持更多尝试,促成很多有益创新;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所谓“行业困境”,不能因为短期内应用落地困难、没有投资回报就去走“币圈”的邪路,资本方应该成为耐心资本,着眼长远,引导行业拥抱监管,往正确的方向上走,做一些真正落地应用项目,在赋能实体经济中获得长期可观回报。
金色财经 > 区块链 > 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
Ethereum Price Hits Support – Can It Launch a Fresh Move Higher?
Ethereum price started a fresh increase above the $2,520 zone. ETH is now correcting some gains and ...
Senate Revives Crypto Market Structure Efforts as House Prepares for Policy Votes
Senate holds July 10 crypto hearing as House prepares major votes and Trump administration's crypto ...
XRP Price Brewing A Monster Rally? This Patter Might Hold The Key
As the crypto market moves sideways with low volatility on low timeframes, the XRP price trends t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