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不止、“幽灵所”激增,加密货币交易行业加速洗牌
熊市之下,焉有完「所」。伴随着用户与流动性的双双流失,加密货币交易所也遇到了今年以来最困难的时刻,目前拥有稳定盈利的交易所不超过2位数,许多交易所选择了跑路,但更多的交易所将自己置于「幽灵所」的境况。
这些交易所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机器人刷单的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的交易都是虚假交易,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链捕手(ID:iqklbs)认为,在熊市催生的洗牌之下,交易所行业的两极分化已不可避免,但从长远来看,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的进化不仅需要自然发生的优胜劣汰,更需要监管加以整治,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以及进入退出机制。
文/龚荃宇
编辑/李曌
01 「幽灵」交易所激增
在深不可测、长不可料的熊市,熬不住的不仅仅是持币用户,还有大批大批的交易所。
10月24日,MEX交易所被曝官网无法打开,大量用户未能提币。
10月31日,加拿大数字货币交易所MapleChange在推特宣布因受到攻击资金全部丢失,表示只能结束其业务,随后官网与推特全部关闭,被普遍认为「跑路」。
11月1日,玩客网发布公告称正式停止运营,此后网站无法打开,大量用户无法提币。
11月16日,Bmart交易所被曝无法提现并频繁取消用户取现操作,团队疑似跑路。
11月19日,OKUEX交易所宣布平台无力维护,决定暂停所有业务并要求用户尽快平仓与提币。
…………
据链捕手(ID:iqklbs)初步统计,目前用户无法提币或者网站被关闭、疑似跑路的交易所不低于80家,致使大量用户产生严重资产损失。
不过相比直接关闭网站并跑路,更大规模的交易所处于「假死」状态: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 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机器人刷出的虚假交易,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上图为链捕手(ID:iqklbs)在4家不同交易所截取的K线图,可见这些交易所最近几个月的交易量大幅减少,但这种减少并非是逐步的,而是突然性下滑,这就不太可能是用户逐渐流失的原因。
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测是,为了符合熊市行情或者降低刷单成本与工作量,交易所大幅下降了交易量的刷单规模。不过即便是在目前较低的交易量中,几乎全部都由刷量构成的。
由上面几张图可见,在大量交易所的近期成交单中,币的数量都非常接近,哪怕只要有一名真实用户在交易都不会呈现这样的情况,只有机器人挂单才能合理解释。
甚至在很多交易所的盘口界面上,其委托单的分布都呈现极其规律的特点,数量极其接近。
此外,还有交易所K线图呈现出诡异的曲线(如上图),比如交易量每天几乎完全一致、每天阶梯式上涨,甚至还有交易所在这几天比特币大跌的情况下,出现价格为899USDT与7298USDT的BTC成交单。
综合上面的情况来看,大量交易所都在通过机器人刷单刷量的手段来营造虚假交易环境,以避免出现K线没有波动、盘口没有挂单的情况。
今年年中曾有媒体称全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超过2万,到目前活得还不错、有正常盈利的交易所可能不到 1%,关停跑路的交易所不到1%,其余98%以上的交易所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都处于前述状态。 如同现实生活中那一栋栋看起来高大气派却无人居住的「鬼城」建筑一般,这些交易所空有一套套完备的交易所系统与网站却没有真实用户,可谓「幽灵」交易所或者「鬼所」。
02 长期野蛮生长的结果
为什么加密货币交易所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又为什么这些交易所明知没有真实用户仍苦苦支撑、营造虚假交易环境?概括来看,这些都是交易所行业长期野蛮生长、无视市场规律疯狂逐利的结果。
自17年底起,伴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猛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暴利逐渐被市场所熟知,再加上这个行业缺乏规范与监管,交易所对用户资产具有非常高的使用权与支配权,交易所顿时成为与发币并列的区块链行业最热门创业方向之一,上千家交易所在17年底18年初成立。
更大规模的诞生潮发生在今年年中。 在今年6月份FCoin交易挖矿模式的刺激下,发币与收手续费这两个区块链行业最赚钱的商业模式同时与交易所结合在一起,并为交易所冷启动提供了有效途径。 这使得交易所再度成为整个行业最受关注的创业方向,不仅许多独立的交易所诞生,火币、OK等交易所也逐渐开放自身的交易系统,主动培育更多交易所。在FCoin诞生前后几个月,市场诞生了近万家新交易所。
但是在狂热追求利益的背后,这些新交易所大多数存在严重的内部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目的方面,大多数交易所都以赚快钱为目的进入这个行业。大部分交易所对区块链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对区块链的信仰,一切行为都着眼于短期利益,甚至无底线地不惜伤害用户与行业;
在团队方面,大部分交易所的团队缺乏充分的金融与技术背景,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不具有超越牛熊的耐心、经验与视野;
在技术方面,加密货币不同于传统金融资产,对储存方式、账户系统等具有全新的要求,同时需要开发者对金融交易系统具有充分的了解,但大部分交易所都不具备足够成熟的技术开发能力,交易系统与界面对用户不友好并存在诸多Bug;
在流动性方面,交易所需要足够的交易深度与流动性来保障用户在交易时拥有充分的对手盘选择,但这些新交易所往往只能在交易挖矿或创建之初吸引到部分用户。随着此后平台币价格普遍大跌,用户及其资产大量转移后,这些交易所的用户数量以及流动性受到极大地削弱。
此外,大部分交易所往往都是蜂拥而上、快速搭建,机制与模式极其雷同并缺乏创新点,不具有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由于以上种种弊病以及激烈的竞争,这些交易所在经历持续多月熊市之后,交易量持续走低,流动性渐渐枯竭,上币项目越来越少。 在用户大量流失的同时收入也大大缩水,交易所无法盈利甚至不能产生现金流也就是必然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所方面停止运营乃至于跑路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至于绝大部分交易所在连续多月用户与交易量流失的情况下,仍选择通过机器人刷单的方式来营造虚假交易环境,链捕手(ID:iqklb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死扛,为下一波牛市继续收割新「韭菜」做准备。 大部分交易所都经过17年底牛市或者18年中平台币以及交易挖矿的市场红利,深知交易所潜在的利益空间,因此希望等到下一轮市场高潮时再赚一笔。为此,他们需要保证K线图的完整性、延续性以及与市场同步,否则会对未来的潜在用户产生不太有利的信号。毕竟相比于开发或购买交易系统的投入,使用机器人刷单、维持基本运营的成本微不足道。
第二种可能是缓兵之计,营造交易所仍在运营的假象,但实际上团队已经转移或者跑路。 交易所网站直接关闭容易引起用户与舆论的特别关注,而交易所如果能保持表面上的运营与交易,则能形成一定的缓冲与积极暗示,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种可能是欺诈,试图诱骗用户存入加密资产并据为己有。 很多交易所团队已经呈「破罐子破摔」之势,打算最后再从币圈捞一把,甚至不少交易所团队原本就是以诈取用户资产为目的而设立。通过以往在全网铺设的软文广告,加之比较完备的K线图,可能会吸引到少量入门级投资者存入资产,但这些钱很可能再也无法提出。
03 洗牌是大势所趋
熊市低迷持久,牛市尚不可知。显然,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场景,越来越多交易所已经没有耐心与资金继续熬下去,选择了关停或者携款跑路,这一趋势必然也会随着熊市的持续而放大与加强。
交易所行业的两极分化已不可避免,绝大多数中小交易所将走向淘汰或者成为「幽灵」交易所,而头部交易所以及具有显著差异化的垂直交易所将成为市场主要力量。
资本市场也正在印证这一点。从今年年初到年中,超过100家交易所宣布获得融资,但8、9月以来交易所融资案例已经下降到个位数,且以头部交易所为主,例如Coinbase于10月底宣布完成由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3亿美元E轮融资,KuCoin于11月14日宣布完成来自IDG资本、经纬创投和NGC2000万美元A轮融资,1token于11月19日宣布完成来自经纬中国等机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量交易所会在这一轮行业大洗牌中被淘汰,但这主要由于行业周期性问题,这些交易所在难以牟利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退出。
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管,以及加密货币的特性决定了它难以有效受到监管,在下一轮牛市到来之后,那些曾经退出或者已经割了多轮「韭菜」的交易所大概率会换一个壳或者推出新模式继续开展交易所业务。 而在这些交易所的宣传攻势下,以及在利益的蒙蔽与刺激下,部分散户很容易会选择再次入坑,成为下一波交易所热潮的天然土壤。
因此,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的进化不仅需要自然发生的优胜劣汰,更需要监管从更高维度采取有效措施,制定行业规范以及进入与退出机制 ,但市场距离这一天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ipple Vs. SEC Battle Not Done: XRP Investors Grab Quick Gains With This New $0.0000002 Cryptocurrency
Amidst the ongoing Ripple vs. SEC saga, XRP investors are eyeing FloppyPepe (FPPE), a new cryptocurr...
Bitcoin’s $150K Dream Delayed by Panic Sellers, Claims Michael Saylor
The post Bitcoin’s $150K Dream Delayed by Panic Sellers, Claims Michael Saylor appeared first on Coi...
LinqAI and Fetch.ai Partner to Advance Decentralized AI Integration
LinqAI and Fetch.ai Partner to Advance Decentralized AI IntegrationLinqAI, a key player in DeFi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