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览比特币3次闪崩史 跌倒了还会再站起来吗?
本文来源: 时代周报 作者:侯明钰
从创历史新高到迅速暴跌,比特币价格玩起了“过山车”。
自1月9日凌晨跌破4万美元后,1月11日凌晨,比特币价格再度大跌逾12%,最低至33447美元,相当于一天之内狂跌了近6000美元。
尽管随后比特币价格短线拉升,但再也没有触及高点。截至1月11日中午发稿,比特币价格在35131.40美元左右。
在此之前的一周,比特币却处于一波疯狂的涨势。
1月8日,据Bitstamp数据,比特币一举突破4万美元关口,最高冲至41910美元,创历史新高,距离4.2万美元只差“临门一脚”。
回顾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比特币其实价格波动频繁,曾三次出现泡沫时期(即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后又大幅下跌)。
这一炙手可热的加密货币花了近11年的时间才达到了2万美元的价格,但2020年末迄今,仅用了22天就飙涨了2万美元,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正在担忧——比特币闪崩是否会再现?
3次闪崩史
比特币诞生于世界经济震荡之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避险情绪高涨。这一年的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加密电子货币的新设想。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即比特币的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系统自动产生的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首枚比特币就此问世。
比特币诞生之时,价格还不到1美分,1美元可以兑换1300个比特币,此后一年内也不过涨了几美分。
2010年7月,比特币第一次被新闻网站Slashdot报道。这篇文章首次提及比特币项目,大量科技爱好者由此开始关注这个新鲜的概念。
2011年2月10日,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将比特币的价格推升至1美元,当日也因此被称为“美元平价日”。
这种价格推进模式被延续了下来:数字货币技术及其基础设施的进步会推动价格上涨,价格被推高后又会助长下一步的泡沫。
第一个真正疯狂的比特币泡沫始于2011年6月1日。彼时,新闻网站Gawker发表文章《暗网丝绸之路》( The Darkweb Market Silk Road ),讲述了如何在一个暗网上使用比特币购买非法药物。加上多家比特币交易所业已开业,购买比特币的门槛大大降低。短短一周内,比特币从10美元上涨至近30美元,但比特币价格在随后几个月发生暴跌,最低至2.14美元。
几年后,比特币又一次猛增至临界点,在2013年11月末突破1000美元,最高至1127.45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到12月中旬,比特币的价格暴跌了近50%。这轮泡沫最显著的特点是跌幅较为平缓但持续时间长:随后一年多里,比特币价格降至172.15美元,并维持这种僵局长达数年之久。
2017年2月,比特币迎来了它最疯狂、最残酷的泡沫时期,甚至因此被称为“黑寡妇(the widowmaker)”。
比特币价格历史走势图
这场疯狂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比特币,而是其他新兴的加密货币。当年的ICO政策(首次公开募币,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第一次允许加密货币创始人向市场直接出售自己的新产品,直接引发了一种空前的投机狂热。
市场各式投机心态相互助涨,“FOMO”(“害怕错失良机”)的心态盛行,比特币的大涨出现显然受益于这种狂潮。然而,随着更多其他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的主导地位也随之消失,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2017年12月7日,比特币价格达到了20052美元,创当时历史新高,然而在当天之后,它的市场份额却自九月以来首次跌破了50%。
2017年12月19号,比特币市场份额跌至48.26%,直到次年的1月中旬,比特币的市场份额都在持续下滑,最终在2018年1月13号达到了仅占32.45%的历史最低点。
比特币的价格也在一路暴跌。2018 年的 12 月 15 日,比特币单价仅3194美元,创一年来最低,整体市值566亿美元,与2017年市值最高点3265亿美元相比,蒸发了2699亿美元。
当然,其他加密货币的暴跌更为惨烈。据报道,日本科技巨头、软银集团(SoftBank)创始人孙正义在2017年这场加密货币泡沫中损失了1.3亿美元。
在此之后,ICO行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认定为非法证券发行而遭到取缔。
是喜是忧?
一度沉寂的比特币,为何再度“沸腾”起来?从外部环境来看,比特币这波暴涨,主要与全球避险情绪有关;从内部发展来看,此次比特币的暴涨与以往的泡沫时期有所不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多国采取超常规货币宽松政策拯救经济,全球通胀预期增强。在高通胀、低增长、负利率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和机构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大大提升。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总量有限、可追溯的特点,被认为可以有效避免通货膨胀,受到青睐。
经历过比特币大起大落的“币场老手”们普遍表示,当下比特币的暴涨与以往泡沫有所不同。ICO禁令有效规避了比也比相关的诈骗行为;新冠疫情引发的通胀对冲则增强了比特币的避险属性;随着时代发展,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存在也使加密货币市场更加安全。
2020年,黑天鹅事件频发,疫情加剧,经济受到重创,全球大放水,对美元信任度降低,全球进入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种剧变环境中,比特币的稀缺性显得尤为突出。
2021年开年,比特币水涨船高,其抗通胀和价值存储功能得到了市场的进一步肯定。支持者认为,2020年的上涨逻辑仍然成立,后市的行情仍然可期。
在摩根大通最近的一份研报中,分析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比特币可能会达到14.6万美元,但要达到这一价格,比特币的波动性必须大大降低。
而看空者则坚持认为比特币是泡沫,Rosenberg Research经济学家和策略师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比特币的抛物线走势是非常不正常的。
当然,尽管比特币泡沫确实存在,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它的投资仍然是有回报的。乐观者们认为比特币的波动史只是一段看着断断续续、实则在稳定追赶的历史。总的来说,比特币的投机性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高风险的特性,它的未来还需迎接种种考验。
Bitcoin Sees Influx Of New Capital: First-Time Buyers Add 140,000 BTC
On-chain data shows the supply held by new Bitcoin buyers has seen a jump recently, a sign that the ...
Neurolov and Deepbook AI Build DeFi Browser Backed by Distributed GPUs
According to Neurolov, this latest partnership with Deepbook AI allows users to enjoy smooth DeFi ex...
BTC Price Action: Michaël van de Poppe Eyes $110K Entry Zone
The crypto analyst, Michaël van de Poppe, published an essential update regarding altcoins. As $B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