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24000美元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却说它是泡沫
11月30日,比特币突破2017年12月的高点19666美元/枚,再创纪录新高。截至30日23:15,比特币价格报19800.9美元/枚。北京时间12月20日(周日)凌晨,比特币继续上冲,突破24000美元整数关口,再刷历史新高。
当下,全球加密资产与交易市场在近几个月内迎来新的流动性活跃期。
然而这种正在风靡全球的加密货币真的能让投资者稳稳获益么?
在最新出版的一本《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书中,绰号“美国大炮”的美国顶级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同样发表了对于加密货币的怀疑,这位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缺乏现实的支撑,很可能只是泡沫。
以下则是他在书中的相关点评:
我为什么怀疑加密货币
我仍在度假中, 在欧洲各地徒步和骑车。我也在或多或少跟踪新闻, 但只是偶尔并且不确定地在某个地方和某些条件下会写点东西发出去。
目前是个时机, 我觉得可以提前发表一些想法, 给在旅行结束后将参与的一个活动预热。具体情况是, 我打算在两三周后到一场关于区块链等内容的会议上扮演伊曼纽尔·戈德斯坦(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的人物)的角色, 也就是那个被指定的反派。如果你只跟友好的听众交谈, 那对自己实在缺乏挑战性, 是吧。
因此不妨在这里先解释下, 我为什么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这关系到两个问题:交易成本与缺乏锚定。请容我慢慢解释。
如果你看看货币发展的总体历史, 会发现一个清晰的随时间变化的方向, 即做生意的摩擦以及处理这些摩擦所需的实际资源都在减少。
起先,人类有了金币和银币,它们比较笨重,需要很多安全保护措施,其生产也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之后出现了由部分储备作为支持的银行票据,这类票据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用起来比成袋的铸币方便得多,它们的出现也减少了对真实贵金属的需求。正如亚当·斯密所言, 这提供了“一种空气中的货运通道”, 可以把资源释放到其他用途。
即使如此, 货币体系依然需要大量实物货币。接下来的中央银行制度又大幅减少了这种需求, 私人银行把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非金银)作为自己的储备。等法定货币出现后, 则几乎完全消除了对实物储备货币的需要。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逐渐摆脱现金交易, 首先是用支票付款, 然后是信用卡和储蓄卡, 以及其他数字记账手段。
因此从历史视角看, 对加密货币的狂热似乎非常古怪, 因为它完全与长期趋势背道而驰。它不是走向近乎无摩擦的交易, 而是做生意的成本很高, 因为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的交易要求提供过去交易的全部历史。这些货币的创造不是点击下鼠标那么简单, 而是必须“挖矿”, 通过大量消耗资源的计算过程来产生。
此类成本的发生并非偶然, 不是可以用创新随便消除的。正如马库斯·布伦纳梅尔( Marcus Brunnermeier)与约瑟夫·阿巴迪( Joseph Abadi)指出的, 创造新的比特币或交易现有比特币所需的高成本, 是这个在分散化体系中创造信用的项目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火热的比特币在商业中进展极其缓慢?
银行票据之所以能被接受, 是因为人们比较了解发行票据的银行, 并且这些银行有维护自己声誉的激励。政府偶尔会滥用创造法定货币的特权, 但大多数政府和中央银行有纪律约束, 同样是因为它们在乎自己的声誉。
但对于比特币,你要在不知道其发行人的情况下相信它是真的,就得依靠一些数字手段来确认它是真实交易(相当于把金币放进嘴里咬一下), 于是生产出能通过测试的比特币的成本就必须足够高, 才能阻止欺诈。换句话说, 加密货币爱好者是在热烈庆贺用最先进的技术让货币制度倒退回三个世纪之前。为什么你要做这种事呢? 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还没看到对上述问题的明确答案。
请别忘记,传统货币通常很好地履行了预定职能:交易费用很低;美元在一年后的购买力是高度可预测的,与比特币相比高出多个数量级;使用银行账户意味着对银行的信任, 而银行总体上也配得上这种信任, 信用度远远超过那些持有加密代币的公司。那为什么我们要转而使用这种运行效果差得多的货币形式呢?
事实上, 在比特币发明 8 年后, 加密货币在现实商业活动中的进展仍然极其有限。有少数企业接受它们作为支付手段, 但我感觉这更多是展示一种姿态, 看我多么新潮前沿, 而非看重其现实用途。加密货币有庞大的市场估值, 但绝大多数被作为投机工具持有, 而非作为有效的交易媒介。
这是否意味着加密货币是纯粹的泡沫,最终将一泻千里?有必要指出, 还有其他类似货币却没有像货币一样广泛使用的资产, 但人们依然在持有。例如黄金在很长时间以来已没有再作为实际货币使用, 却依然保有价值。
可以说纸币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情况。尽管纸币交易很常见, 但它们在整个交易金额中所占的份额其实很小, 而且在下降。然而美元现金持 有量同 GDP 的比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提高了, 现金持有的增长完 全集中在50美元和100美元等较大面额的钞票上。
如今, 大面额钞票已不再经常用于支付, 事实上许多店铺已不再接受。那么持有这么多现金的目的何在? 答案众所周知:逃税、非法活动等。另外许多现金存放在美国境外, 有估计称, 一半以上的美元现金由外国人持有。
锚定的价值与泡沫的破灭
显然, 加密货币事实上正在竞争同一类业务:极少人用比特币支付账单, 但很有些人用它来干购买毒品、破坏选举等事情。黄金与大面额钞票的例子表明, 这类需求可以支撑相当大的资产价值。因此这是否意味着, 即使加密货币并非其支持者宣传的革命性技术, 也未必是泡沫?
这里就是考虑锚定因素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要考虑加密货币缺乏锚定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并不关心带着已故总统头像的绿色钞票的价值从何而来, 我们接受美元纸币, 只是因为其他人也接受它。不过美元纸币的价值也并非完全来自这种自我实现的预期, 它最终的支撑来自美国政府会接受纸币作为履行纳税义务的方式———政府对民众的纳税义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你甚至可以说, 法定货币之所以有价值, 是因为手里有枪的人说它有价值。而这意味着它们的价值不是人们丧失信心就会崩溃的那种泡沫。
另外, 放在毒枭巢穴或其他任何地方的100美元钞票的价值, 始终与美国本土的更小面额钞票的价值挂着钩。
在某种程度上黄金也属于类似情形。大多数黄金都在闲置中, 它保有价值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保有价值。但黄金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用途, 例如用于首饰, 或者作为补牙的材料等, 这些提供了跟现实世界一个较弱但真实的锚定。
相反, 加密货币没有支撑, 没有与现实世界的锚定, 它们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自我实现的预期, 这意味着彻底崩塌有真实的可能性。如果投机者出现集体性的怀疑时刻, 突然害怕比特币会变得一文不值, 那比特币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情形会发生吗? 我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更大, 部分原因是加密货币的救世主式狂热宣传与远为平凡的现实前景之间差距太大。或者说, 可能存在一种潜在均衡, 比特币(或许不包括其他各种加密货币)主要在黑市交易和逃税活动中使用。不过即使这种均衡存在, 也很难从现状发展到那一步。一旦区块链未来的梦想破灭, 失望情绪可能会让整个体系崩塌。
以上就是我作为加密货币怀疑派的理由。我有没有可能说错? 完全可能。但如果你想证明我的错误,请回答如下疑问:加密货币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不要只是用一堆技术呓语和自由意志主义口号来堵怀疑者的嘴。【责任编辑/常华】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城市大学杰出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曾出版《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兜售繁荣》《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流行的国际主义》等畅销著作。
XRP Descending Channel Caps Rally – Will Bulls Mount A Comeback?
XRP is navigating a challenging technical landscape as it continues to trade within a well-defined d...
SFT Protocol and Papu Games Join Forces to Revolutionize Web3 Gaming
The SFT Protocol and Papu Games collaboration aims to boost Web3 gaming by redefining player engagem...
Pi Coin Suspension: Banxa Opens Doors to Pi Network in 100 Plus Countries with KYB Approval
The post Pi Coin Suspension: Banxa Opens Doors to Pi Network in 100 Plus Countries with KYB Appro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