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目标超额达成、路线重大调整,近期的ETH2.0重点关注什么?
此前我们还在担心ETH2.0的存款目标无法在12月1日前达成,没想到11月23日一天,存款合约内的质押量就暴增了90%。 截至北京时间11月26日,存款合约地址中质押的ETH数量已经达到了74万个ETH,远超最低门槛524288个ETH。
官方在极力加快ETH2.0的进程
此后官方又对ETH2.0路线图进行了重大更新。在最新一期的AMM活动中,以太坊基金会的ETH2.0研究团队给出了更明确的变动计划。主要有三个变化:
1、以Rollup为中心。 将“Phase1”简化为仅用于分片数据(以便使用rolllups)的内容,使其更容易实现。
2、简化合并。 eth1的事务可能直接在信标链上执行,而不是在分片中;这意味着合并方案将会大大简化,ETH1.0和ETH2.0的合并可能将早于分片的部署。
3、并行阶段。也就是说此前说到的轻客户端支持、数据分片(又名“阶段1”)和合并都将同时并行 ,无论其他部分处于什么阶段,每个部分都可以在“准备好”时被实现。
Phase2被暂时忽略,因为目标可能提前达成
在这些变化中我们注意到,ETH2.0中较为重要的Phase2被暂时冻结了,为什么呢?
本来Phase2的目标是高TPS,而眼下我们可以 直接用Phase1+Rollup方案就已经能够实现更高的TPS表现了 ,更快实现10万TPS。所有这些变更的总原则都是为了更快的推动ETH2.0的到来。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Rollup就是一种计算型分片方案。 之所以有这种改变,可以暂且归功于Lay2扩容方案已经有了初步结果,官方得以解决以太坊扩容难题,并更加简化里程步骤,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并尽快实现ETH2.0。
回看最初的设想中,0、1、2阶段都在以不同的方案改善以太坊的功能和性能。总的来说,即先通过质押组建一支支持Pos共识的验证者团队,而后再部署分片,从而在分片上执行计算,最后则是将ETH1.0与ETH2.0进行合并,然后进行一些运行环境的组件完善。
不难理解,前一步的完成度对继续下一步的影响非常大,或许进程中的小小差池或是难题未解,那么下一步就难以启动。所以,按照这样的节奏,拖沓滞后的情况很容易出现。最严重的是,对于扩容这一伴随始终的难题,以太坊屡次跳票久久未能启动, 长此以往,坚定支持者的耐心和信心将会消耗殆尽,这对以太坊生态建设十分不利。
那么,一直被V神寄予厚望的Rollup方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我们可以先从Rollup的本身谈起。Rollup一词本身的含义为卷曲和卷起,依据概念被提出时的定义, Rollup就是通过将交易聚合,仅需要在链上进行一次交易,就可以验证多笔其他交易,这种交易既可以确保以太坊区块链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让网络的交易吞吐量大幅上升。
那些为ETH扩容的Layer2方案
事实上Rollup同其它Layer2技术一样,诞生的目的便是为了让孱弱的以太坊性能达到可堪一用甚至可堪重用的地步,作为现在的赛道主流,Rollup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早在两年前它就已经存在,而像更老的Plasma、状态通道等技术已经淡出主流,Rollup凭什么捕获前沿研究领域的关注?
比较综合的意见认为,Rollup方案提供了和以太坊Lay1相同量级的数据可用性和安全性。 其将原本散布在区块中的大量交易数据,打包成一笔“聚合”交易,发布到链上,这种操作保证了极短时间内大量交易被处理,而最关键的是解决了 数据可用性的问题,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在以太坊链上的。
与原路线Phase1分片方案相比,这种整合直接可以理解为分片技术的一种内在整合, 即原先需要把交易放在不同的分片链上同步处理,现在可以直接以Rollup聚合交易处理 ,前者可看作是状态分片,后者则是一种内嵌分片,更形象的我们可以把Rollup比作一个魔术师,其通过高超的魔术手法将众多的数据和交易赋予同步处理的“神奇”速度,表现出与分片计算同样的拓展提速。
其次,为确保整个交易过程安全性和Lay1一样,各种Rollup方案设计了不同的机制, ZK-Rollup零知识证明 zk-SNARKs 的密码学技术确保安全性,而 Optimistic Rollup 则继承了 Plasma 的惩罚机制 , 以确保节点如果作恶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于这种安全性的理解,V神曾经这样解释, “我们可以将在以太坊上的资产转账交易的规模进一步增加,且不需要使用Lay2技术中引入的“活性假设”,只需要使用ZK-SNARKs为大量的交易进行验证。” 这即表明Roll系已经不仅仅是Lay2扩容方案,而且还可以极大程度的兼顾安全。
集合拓展性和安全性,Rollup基本兼顾了区块链不可能铁三角的其中两角,而对于能不能用Rollup实现分片透明化问题上,V神也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 “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的一个好处是,它为支持跨分片同步通信的Rollup打开了实验空间(甚至没有分片,只有一个超级序列器单线程处理一切)。你可以在一个rollup中拥有数百甚至数千TPS(匹配ethereum杀手级性能)的同步域,不会让整个基础层链如此具有中心化风险。”
在其他方面,Rollup的整体发展也显示了多头并进的强大发展力。除了上述提到的Rollup研发团队外,不少以太坊二层拓展方案也是以太坊扩容方案的得力战将, 如Offchain Labs推出的Arbitrum Rollup,零知识证明科学家团队StarkWare推出的综合方案 Volition。截至目前,Rollup类拓展方案的团队已经有十余个,且还在不断发展中。
这是否表明Plasma真的是昨日黄花了?分析认为,Plasma作为以太坊网络之外的侧链存在,从前期的重视到后来的冷淡,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无法保证数据可用性,因为仅将批量交易的整体哈希值发布到 Layer 1 上,而不是每一笔交易均发布到底层公链,二是用户体验差,为了避免恶意攻击,Plasma 在设计挑战期的机制的时候,用户需要定期上线网络,否则可能错过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暴露出的现实问题大大制约Plasma的发展。Rollup恰好弥补了前者的两个短板,并相对完整的解决一揽子问题,以支撑以太坊2.0扩容目标早日到来。
以太坊主流扩容方案对比
除了技术之外,投资和应用也开始布阵Rollup
看到了Rollup的优势,相关领域开始在Rollup赛道排兵布阵。外部消息称,顶级投资机构正在斥重资与最核心的以太坊Lay2扩容方案开发团队进行谈判,一波新的资源争夺战正在展开,而以太坊Lay2扩容方案团队同样也在找寻志同道合的开发者入局,并寻找用户和应用协议的丰富的合作伙伴。
从数据上看,我们可以从质押增长上一窥路线图更改带来的神奇变化,在11月20日,仅完成质押进度的20%,在11月23日,质押陡增,晚间突破30万枚。24日上午时间,质押总量达100%,这种从谨慎缓慢到激进暴增的动作变化,不得不和路线更改加速到来的ETH2.0引发联系。
风口当下,我们看到 ETH 2.0 的研究往往散落、随时变化, 很多时候,如果不及时跟进更新,就会跟以太坊的研究进展脱节, 需要在变化中理性看待每一次技术的进步。 随着以太坊2.0转向Rollup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也就意味着,Lay2解决方案阵营中的角逐中Rollup表现出众,起码从现在看其已经成为ETH2.0进程的核心角色,这也算是Rollup系拓容方案集大成在两年多耕耘中交出了一份优质答卷,对于未来风险和机会我们只能边走边看。
SocialFi Crypto Platform Farcaster’s Cast Activity Drops 60% in 6 Months
Cast activity in Farcaster experiences a significant sharp decline, indicating a decrease in the pla...
U.S. Stablecoin Legislation Accelerates Momentum—Qubetics, NEAR, and Monero Lead as the Top Cryptos to Buy This Month
Discover the top cryptos to buy this month as stablecoin regulation advances. Qubetics, NEAR Protoco...
Buy Bitcoin, Ditch The Banks Before It’s Too Late—Kiyosaki
Financial writer Robert Kiyosaki urges investors to consider assets like Bitcoin, gold and silver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