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取消区块链债券发行,背后有什么隐情?
媒体界一般有个传统,新闻越大,字越少。
比如上周的大消息 “建行发 30 亿美元区块链债券,允许比特币购买”
短短 19 个字像一剂兴奋剂扎进了币圈,群友们顺着字面意思做起了阅读理解:
“比特币终于合规了?建行要持币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出现了······”
你看,人一兴奋,就爱浮想联翩,一浮想联翩就忍不住想买点币。
可币还没买完呢,建行又发文了:不好意思,我推迟了。
10天之后,又出反转,这次更猛,直接说:不发了······
对于忽然停牌这事,官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有人猜测是媒体们的过度宣传把建行推上了监管的风口浪尖,所以建行宁可不做,也不敢做错。
毕竟,早在比特币刚刚传入中国的 2013 年,银保监会、证监会、人民银行和工信部便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严禁任何平台及机构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或者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或者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这一大段说白了就是告诉所有机构:都离比特币远点!
也许,建行本意也不想靠近比特币,只是想尝试下区块链技术,讨个首家创新银行的好名声。可谁知道,消息一出,比特币要合规之类的炒作,把很多人都带跑偏了,以为建行要持币了······
这条新闻为啥带跑偏了那么多人?建行真的要持币了?比特币合规了?
债可以不发,但事还是要搞明白的,接下来,鉴叔就来好好扒一扒这则新闻。
此“建行”非彼“建行”
新闻中“建行”这俩字误导了一批人,让人以为这个建行就是家门口经常取钱那个建行。
其实,这里的“建行”指的是 中国建设银行的纳闽分行 。
纳闽在哪?它根本就不在国内,它是马来西亚东边的一个小岛,占地面积只有 92 平方公里,还不到北京海淀区的 1/4 大。
岛虽小,公司可不少,光中国的公司就有300 多家。
为啥?因为它是“避税天堂”!在这个岛上开公司,基本不用交税!!!
什么印花税、消费税、进出口税、增值税通通没有,就连股东分红都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所以世界各地超过 70 家金融机构在纳闽设立了分支机构,建行的纳闽分行就是其中一家。
既然设在了海外,业务规范和法律限制自然也参照海外,国内不接受加密货币银行交易,但马来接受。
19 年10 月,马来政府把首块数字银行牌照颁给了建行。
这意味着什么呢?
说明在这样一个“自由港"里,建行可以充分进行货币数字化的实验。
所以,新闻里的这个”建行“其实是建行在纳闽这个小岛上设立的一个“区块链技术试验田”。
建行违法了吗?
发行主体搞明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新闻里最劲爆的点——允许比特币购买。
怎么个允许法?纳闽分行直接持币?建行违法了?
针对这个疑问,纳闽分行给出了官方澄清声明:
大意就是:我只是牵头做这件事,我不参与债券发行,我只负责美元资金清算和结算。我行不接受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银行交易。
一边说不接受比特币银行交易,另一边又允许比特币购买。
那怎么买?找谁买?
其实这里有个很复杂的商业结构,像澄清声明里说的一样,纳闽分行确实不经手比特币,它作为委托方,委托龙证有限公司来发债券代币,然后所有债券代币是在一个叫 FUSANG 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
所以,比特币合规方面并没有什么突破,依然不允许银行交易,建行也没有违法,因为整个债券发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和参与者都是合规的,包括这个 FUSANG 交易所也是拿了马来政府牌照的。
新闻里说允许比特币购买的意思,跟上面的“建行“一样,都属于偷换主语。
真正允许比特币购买的是 FUSANG 交易所,它通过实时行情把比特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再去建行购买债券。所以,最终到建行手里的是美元,不是比特币。债券到期之后,建行也是通过美元跟 FUSANG 交易所清算。
包括发 30 亿债券这个数字,也是个噱头而已。首批区块链债券的总量只有 1400 万,代币总量 14 万个,名称是 LBFEB21,但为了让利用户,1 个 LBFEB21 币= 99.7970 美元。
允许归允许,但你会买吗?
说完了发行主体和发行逻辑,再来看看这个债券的收益。
FUSANG 交易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该数字债券的年化利率为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加 50 个基点,也就是年化利率大约为 0.75% 。
跟目前银行存款利率(约0.25%)相比,确实挺高的。但要把参照物换成比特币呢?
可以看到,年初受疫情影响,比特币单价跌到 3350 美元,而最近的价格最高涨到 18966 美元,还不到一年,比特币的价格快翻 6 倍了。
好,如果你按照比特币年初价格 3350 美元去买这个债,年化利率按 0.75% 算,一年之后,你的收益是 25.125 美金。
一年时间,拿着比特币不动,它帮你翻 6 倍,拿去买债,收益 25.125 美金。
且不说现在停牌不发了,如果恢复发行,你会买吗?
比特币是怎样一种存在?
建行虚晃了一枪之后,很多人在疑惑:
“国家对数字货币到底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啊?比特币到底好不好啊?”
投机者才谈好坏,投资者都看利弊。
比特币不需要中心、转账交易快,手续费低廉,还解决了各国之间货币流通的问题,对使用者来说,确实有利。
但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比特币剥夺了他们最重要的权力——货币的发行权和控制权。
毕竟,只有控制住了钱,才能管理住人。
所以,从国家层面上看,它支持区块链技术,但对于比特币,它在找一个利弊权衡点。
从这次建行的发债逻辑也能感受出来,比特币无法直接买债,这其实是在否定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不允许它具有支付功能。但又允许比特币购买,这其实是在肯定它的商品属性,允许它有像黄金一样的价值。
于是,所有国家唱起了同一首歌:
“我左手指着月,右手取红线”
一边允许比特币价格 to the moon,一边守着货币这条红线不让过。你可以炒作、可以收藏、可以购买,但你不能用比特币买东西!
世界的虚拟化,是一种必然
说到这,到底是不是比特币的敏感性让建行取消发债,鉴叔还不是很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
比特币已经开始把真实世界的钱,逼进虚拟世界了。
注意,可千万别以为这个虚拟世界是游戏里那种虚假的画面,它不是虚构的,也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真实世界的映射。
什么意思?
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芯片,把所有真实世界里的东西 1:1 传递到虚拟世界里。
如果你带上这个芯片,你就瞬间进入了这个虚拟世界,这一秒你可以在北京爬长城,下一秒你也可以调频,去夏威夷海边晒太阳,所有的感觉、气味、画面和这一路上你遇到的人,完全跟现实世界一模一样······
这个脑洞不是鉴叔开的,而是耶鲁大学计算机学家大卫·格勒恩特尔(David Gelernter)在1991年提出的。
他还给从真实世界映射出来的虚拟世界起了个新名字,叫”镜像世界“。有一部叫《末日重启》的电影就是根据”镜像世界“这个脑洞发散出来的,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本来吧,镜像世界这个概念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关注,直到 2018 年 9 月10 日,江湖人称“互联网预言家”和“未来学家”的凯文凯利又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说:
镜像世界已经在开发之中,虽然镜像世界尚未完全存在,但它正在扑面而来。谁主宰了镜像世界这个平台,谁就能跻身于历史上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或者企业的行列。
前半句充满魔幻,后半句诱惑满满。
如果世界的虚拟化是一种必然,那比特币的出现就不是一种偶然。
它顺着互联网的浪潮挤进大家的视野,用独特的属性暗示大家“不仅知识、信息、社交关系可以虚拟化,钱也可以!”
直到它出现后的第 1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终于坐不住了,跟各国央行说:
“消灭比特币是不可能了,唯一能够抵抗它的方式就是发行自己的虚拟货币,各国央行,你们快发自己的数字货币吧”
于是,各国央行像赛跑一样,纷纷投入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测试中······
镜像世界到底会不会来鉴叔猜不到,但争夺镜像世界货币主宰权的“战役”貌似来了。
作为未来镜像世界里的公民,你想把票投给谁?
我是鉴叔
一个北美新金融研究学者
比特币血汗矿工
空气币高速套路收费员
区块链东亚非官方打假专家
我想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
把各种区块链项目拆碎了拿给您看
Is The XRP Price Mirroring The 2017 Rally? Analyst Points Out Similarities
Crypto analyst Galaxy has draw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urrent XRP price action and the 2017 bull ...
WORLD3 Powers AI-Driven On-Chain Governance with Quack AI
WORLD3 and Quack AI unite to elevate cross-chain governance by employing AI-driven proposal filterin...
Cardano Price Targeting $1.50 After Growing Whale Accumulation; The Same Can Be Said For This $0.07 Crypto
The post Cardano Price Targeting $1.50 After Growing Whale Accumulation; The Same Can Be Said For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