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上市接连不断,中国版纳斯达克正在形成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在互联网的巨浪中,许多新经济公司应运而生。它们发展到一定体量后,在一级市场融资的难度逐渐变大,此时,奔赴二级市场上市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制度的问题,许多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选择远洋IPO,海外上市成为了大的趋势。
这使得国内资本市场痛失了许多潜力巨大的上市企业。而在2018年,港交所终于选择改变制度,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来港上市,改革后的制度将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也掀起了互联网企业的回港大潮。
未雨绸缪者
说到回港大潮,就不得不提阿里巴巴了。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因为股权问题遗憾告别港股时,创始人马云曾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就在港交所改变上市政策后,阿里巴巴也很快响应,终于在2019年11月圆梦香港,兑现当初这一承诺。
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后,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其融资额一度达到1012亿港元,成为港交所成立以来募资最大的一单IPO,并超越腾讯一举成为港股市值之王,也让许多中概股蠢蠢欲动。
但好景不长,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随后两家教育企业跟谁学及好未来也遭做空。中概股遭遇严重信任危机,也被许多做空机构瞄准,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面临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加。
如果说阿里二次上市的成功点燃了中概股回归的苗头,那么前半年的做空潮无疑加速了中概股们的回归之路。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下,京东、网易相继赴港完成二次上市,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概股相继回港上市也是有自身的考虑。遭遇瑞幸事件后,中概股在国外资本市场将会度过一段长期被质疑的时间,一旦资本市场风向走偏,企业也将受到较大亏损。而二次上市既可以分散二级市场的风险,又可以在两地融资,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对阿里、网易、京东这种体量的互联网巨头来讲,二次上市除了融资以外,也可以对企业进行重新的估值,毕竟美股上市企业的市盈率比较低。在港上市后可以让外界更准确地了解企业,更有利于国内业务的开展。
巨头们相继二次回港起到了示范作用,也表现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大大降低了风险,达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同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在呼吁浪迹天涯的中国企业回家“强身健体”。在此浪潮下,其它中概股也纷纷效仿。
“中年”自救者
除了“不差钱”的互联网巨头们,回港上市也是许多“中年”企业的选择。10月23日晚间,成立已经27年的老牌教育巨头新东方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在香港二次上市,为此前的种种传闻画上了句号。
从招股书看,新东方并不需要上市融资。但从新东方最新公布的财报可以发现,新东方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数据显示,新东方2021Q1净营收9.864亿美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1.747亿美元,同比下降16.4%。在线下和出国两个主营业务的双重打击下,新东方损失惨重。
然而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爆火,从而孵化出了许多备受追捧的独角兽企业。在资本的不断加持下,在线教育企业弹药充足,未来教培行业也变局丛生,新一轮的排位赛即将打响,而新东方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如何自救也是新东方目前面临的难题。
于是新东方想到了回港二次上市。
新东方的业务多在国内,此次回港二次上市可以获得大笔融资用于开展业务,除了外部扩张和内部提升之外,也能扩大营销规模,加强企业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另外获得融资之后,也能在未来的烧钱大战中做好储备工作,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自己的龙头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9月22日华住已经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作为连锁酒店巨头的华住此前深陷债务危机,二次上市也是为了“补血”自救。港股有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者,对于国内企业更加熟悉,相比冰冷的财报数据,他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衡量公司的价值和市场趋势。
由此可见,回港上市已经成为许多“中年”企业的自救选择,中概股在国外资本市场长期被低估,回港上市无论对市值还是资金流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目前有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出现了“回家”的传闻。虽然并未尘埃落定,但此趋势无疑证明了中国市场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未来的敲钟方向
伴随着大佬们“回家”的热潮,也给首次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带来了一个问题:回家还是出海?上市只是一个开始,许多企业在上市后都面临了“上市即巅峰”的局面,所以对于新经济企业来说,在哪上市是一个慎之又慎的选择。
今年在回家潮的带领下,许多新经济公司都选择了在国内上市。农夫山泉于9月8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岸,其创始人钟琰琰也享受了一下首富的感觉。蚂蚁金服即将同时登陆A股和H股,或将创造全球最大IPO规模。除此以外,京东健康、嘀嗒出行等也向港股递交了招股书。
港交所上市的条理清晰、政策透明,对上市企业的盈利状况、市值、估值都有自己的标准,企业能否上市也能够提前做出预判。而细数这些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它们大都资质稳定,而且财务状况也保持着良好盈利状态。
不难看出,比较稳定的企业更愿意拥抱国内资本市场,因为在国内市场讲故事更容易达成共鸣。但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股市仍然具有“黄金标准”,未来赴美上市的企业仍然不在少数。
美国股市的上市要求相对来说宽松许多,不限制盈利状况,反而更看重企业成长和发展潜力。且美国股市作为全球最大、最活跃和最丰富的资本市场,赴美上市也能最大程度解决资金问题。
所以即便回港成热潮,但中国企业仍然奔向华尔街敲钟,比如最近成功在美股上市的贝壳和名创优品,未来新势力或者需要大量现金流的企业将选择海外IPO。
相比于多年前的上市状况,如今远洋IPO的浪潮已经逐渐在发生改变,未来港股也将迎来更多的企业,中国的“纳斯达克”有望形成。
资本市场需要实干者
2020年,集体IPO成为趋势,股市迎来大爆发。美股、港股、A股迎来大规模的上市热潮,除了一直备受关注的科技股以外,盲盒、宠物、彩妆等新兴产业也踏入了资本市场。伴随着上市企业的增多,资本市场对于上市企业的态度似乎愈发趋于理性。
然而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上市,企业都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坚决摒弃上市圈钱甚至“割资本主义韭菜”的错误取向,把公司上市融资、创业团队兑现创业回报和为投资者实现回报作为发展的方向。
未来,只有那些能够用财务数据证明自己的优势和成长性的企业,才能持续享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中概股企业应当深耕潜力市场,以求最大程度完成预期回报,而不是继续执着于画大饼。
资本市场不但需要故事,更需要实干者将这个故事落地。未来将会不断地有新兴企业崛起,也将有许多企业退出历史潮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依靠其核心竞争力,需要有良好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了而立之年,无论是市场监管还是发行机制都逐渐趋于成熟,而未来互联网企业也将在中国资本市场大放异彩。
文/金融外参记者张文瑜,公众号ID:jrwaican
Bitcoin Solaris Challenges Dogecoin’s Market Position with Practical Utility Focus
The post Bitcoin Solaris Challenges Dogecoin’s Market Position with Practical Utility Focus appeared...
Bitcoin Derivatives In The Driver’s Seat For $100,000 Rally, Data Shows
Data shows the Bitcoin derivatives trading volume has been higher than the spot one during BTC’s lat...
Ethereum Outperforms Bitcoin With a 35% Breakout; A New ATH at $6000 is Loading!
The post Ethereum Outperforms Bitcoin With a 35% Breakout; A New ATH at $6000 is Loading! appeare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