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解码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随着深圳罗湖区1000万数字人民币红包的发放,数字货币应用落地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这场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央行开展的“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中,数字人民币首次面向公众测试, 使用范围主要是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零售场景。
但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探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 全球央行也正在积极编织国内数字货币的大网,而跨境支付也是其探索的应用方向之一。
01
便捷是最大优势
数字人民币应用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构想,可以追溯到今年8月。
彼时,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
如果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落地,其在交易速度、交易规模、流动性方面都将大大优于传统货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 “目前跨境支付的问题主要是到账周期长、速度慢、费用高、手续多、效率低 , 而数字人民币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捷、高效、时效性高、成本低, 因此能够克服传统跨境支付方式存在的缺陷。”
一般来说,传统跨国人民币交易大致共有五个步骤,依次为:
试点企业及其境外交易对手签署业务协议,约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银行审核客户提交的付款申请材料扣划客户人民币资金后,将汇款指令发送至大额支付系统;
银行通过港澳清算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清算;
港澳清算行收到汇款指令后指示境外参加银行贷记收款人账户;
最后,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并通过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相关信息。
而数字人民币有望改变传统跨境支付的多层收支流程,交易速度更迅捷。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郝毅说,“目前数字人民币在国内虽然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但其实也是基于区块链。在跨国交易方面至今还在设想阶段,但大概率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在区块链中,所有单位的行动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则。比如,现有的从A到B的汇款方式中间可能会有10个机构,汇款手续表现为一个机构一个机构地走,但在区块链的技术下一旦发起汇款请求,链条上的10个机构能够同时看到并同时确认,这就大大加快了交易速度。”
02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应用在零售端的数字人民币主要采用中心化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没有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
神州信息相关人士表示,区块链的应用空间还在探索中,可能在于不同机构间交易的存证、对账和清算,也可能结合其他应用场景的业务创新。例如DCEP的跨境贸易、跨境支付、信用证等。
一名参与过数字人民币研究的人员对记者表示:“早在2018年,蚂蚁金服和 菲律宾 私人数字货币Gcash展开了相关研究。所得结论是,从技术、场景层面来说,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是可以行得通的,且支付结算效率大幅提升,跨境汇款完成时间缩短至秒级。”
同时,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流程中会大量节省流动性。郝毅说,“调查数据显示,现行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系统里流动性的占用为最大的成本。区块链技术提高了跨境支付体系的效率, 跨境支付时间越短,对资金流动性占用就会越少,金融机构进行跨境支付的成本越低。”
另一方面,在交易规模上,数字人民币更有利于大笔资金的跨境流动。
传统跨境交易体系下对资金规模有限额要求,批准一项交易有时长达数天。郝毅认为,数字人民币的便捷将使跨国和国际企业交易更顺滑,若将数字人民币交易应用在“ 一带一路 ”沿线以及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上,有助于扩大多边参与者的交易规模,转而进一步带动数字人民币交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盘和林认为,当数字人民币作为价值尺度被广泛使用,毫无疑问将会促进区域的跨境交易,区域间的合作将会更便捷高效,也反过来会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此,中国(上海) 自贸区 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
一是通过贸易渠道,比如中国与东盟国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应用;
二是目前全国众多自贸区都在跨境金融方面开展探索,未来有可能会通过自贸区(港)平台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是通过中国游客境外消费,促进数字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流通。同时还要通过相应制度安排和协调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回流,进入国内金融市场。
03
建设跨境支付结算生态体系
多国机构或参与者在进行跨国交易时如何制定并遵循包括支付途径、流程及监管方式等在内的同一套规则,是上述种种便利实现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此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向国外推广时,被一些国家(如尼泊尔、 越南 、缅甸)禁用,直至拿到当地支付牌照才解禁。原因在于虽然交易服务发生在国外,但实际的支付交易清算环节都是在国内,所在国并没有得到外汇收入。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玉书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国外的使用首先要看人民币本身的国际化程度。“例如人民币是否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流通,国际贸易中是否采用人民币交易计算的比例越来越高,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国际上是否越来越受欢迎等等。”
在刘玉书看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上的障碍较为突出。 因为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应用将会面临各国外汇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涉及到与不同国家的外汇机制协调问题 。
此外,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是M0,更偏向于小额交易。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大额结算是否采用数字人民币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同时我国金融体系并未完全开放,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上在政策方面会面临更密集的监管也是难免的。
郝毅也持有相似的观点,“监管效率和监管效果是跨境支付上的一个重要权衡。首先跨境支付的最大障碍就是 美国 ,因为它要确保其程序管辖,要确保SWIFT系统地位稳定,而数字人民币是对SWIFT系统最大的冲击。第二个则是如何监管洗钱等黑色行为,如何促使各国包括通过特定合约去监管和解决,这也需要政策的考量。”
有观点认为,数字货币应用到跨境贸易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的认可程度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生态体系的建设。
刘斌指出,一方面,跨境人民币的回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海外积累的数字人民币如何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如何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等等都需要完善推进。另一方面, 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也需要国际间的协调,需要多国央行间就数字货币的兑换、互操作等制度安全和技术标准达成一致 。
关于在技术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数字人民币并非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很多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比如瑞典央行是基于R3的Corda平台,新加坡也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批发型数字货币,未来要与其他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互操作,如何在技术上加以考虑,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刘斌如是说。
刘玉书认为,数字人民币未来作为中国的法定货币,其国际化也会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建立与其他国家双赢和多赢的跨境流通机制,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共同完善相关的使用规则。 由于数字人民币使用的精准性,对于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交易模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止。 因此,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信用的不断夯实,数字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将会更受其他国家欢迎,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 成为最重要的国际流通货币之一。
04
全球数字货币竞合火热
在数字货币浪潮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正积极展开官方数字货币的研发、测试与落地。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80%的中央银行已进入数字货币研发,其中过半已进入研究实验与试行阶段。
法国 兴业银行 ( 601166 , 股吧 )内部初创公司Forge9月中旬宣布,将与 法国 兴业银行基于Tezos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欧元测试;瑞典央行目前正与埃森哲进行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上内部克朗数字(e-krona)测试,预计内测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至2021年2月。
不过,目前各个政府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本国或区域内部,未太多着眼于国际合作。
刘玉书认为,从长远看, 未来在数字货币领域,各国将会呈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趋势。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 网的广泛普及,货币的数字化竞争具有必然的趋势,这也是各国竞相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原因。
在未来各国经济往来过程中,开展不同主权数字货币之间的合作也会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最近几年私人数字货币发展迅速,例如Facebook力推的天平币等,包括美元在内的大部分国家主权货币所面临的相关挑战将会与日俱增,这也会促使各国在开展数字货币竞争的同时,广泛开展主权数字货币之间的合作,以共同化解私人货币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因此,未来各国在数字货币领域,将会呈现竞争与合作动态博弈相互促进的局面。
2020年10月9日,国际清算银行(BIS)与七国中央银行发表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基本准则与核心特征》报告,以促进数字货币发展与推进跨国支付。报告指出,数字货币将成为中央银行实现其公共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刘玉书表示,目前全球央行在数字货币合作方面有两大问题: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各国意见不一。各国央行对是否使用区块链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钱包使用规则、转账和存储的额度、记账模式的选择(基于账户还是基于通证记账)等,目前都处于各自探索的阶段。
另一方面,综合目前全球公布的央行数字货币方案看,货币主权是各国数字货币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使得各国对于数字货币国际合作都显得非常谨慎。
关于货币主权问题,刘玉书进一步指出:“ 一是各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的跨境交易以及相关清算体系建设方面还未达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二是数字货币发行与印刷纸钞有着本质的不同。 纸钞时代,哪怕一个国家的印钞机是从国外进口的,也能够做到相对的自主可控。但数字货币时代不同,目前全球只有少部分国家有足够的金融科技实力能够独立自主地支撑本国主权数字货币体系的运行。而大部分国家如果要选择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就需要进口其他国家的金融科技支撑体系,这背后不仅仅是硬件的依赖,更多的是复杂货币算法体系的植入,存在失去货币主权的巨大风险。”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VanEck Files for BNB ETF with Staking Rewards Potential
The post VanEck Files for BNB ETF with Staking Rewards Potential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CZ Proposes BNB and BTC for Kyrgyzstan’s National Crypto Reserve
The post CZ Proposes BNB and BTC for Kyrgyzstan’s National Crypto Reserve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
Bitcoin Caught In Bearish Drift As It Slips Below Key Support Averages, Bears Taking Over?
According to a recent post on X by Shaco AI, Bitcoin (BTC) is showing a bit of “stage fright” as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