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OIN上线乱象纷呈,各方利益博弈中如何投资?
❖
Filecoin昨天主网正式上线,但一切好像正在变味。
本来,一场漫长的等待过后,主网上线会是天大的喜事,但是项目方的糟糕做法,正在伤害各方。
谈了5年的异地恋女友终于要见面,甚至要举办盛大的婚礼,各个交易所和矿商、媒体准备了盛大的祝贺和启动仪式,紧张中带着期待、兴奋中带着忐忑。贺客们(散户)有的在小交易所买了FIL6的期货,有的开了合约,有的找哪个交易所想要买上第一手上现货……
但是,昨天主网正式上线,原本期待的热闹场面乱哄哄,各个交易所就像闹婚的伴郎一样,手段百出,各个交易所价格相差极大,有的小交易所用数据拉一个瞬间涨到几万元的价格,有一些交易所的交易开始限价,有一些合约无法平仓,更多的交易所的行情走势相对正常,但价格走势一落千里。
在币圈,一度有一句话是,踏空比追高难受。现在我建议理智的投资者要反其道而行,在投资的时候,稳健第一,价格是多少并不重要。
我现在已经不会追任何热点项目,我也不在乎他是不是上线后涨到多少,我根本不担心我手上没有某个币的现货而觉得踏空。
巴菲特投资一个标的,总是要观察很久,进场时机往往并不是这个公司股价非常低的时候,而是他觉得非常好的时候——这个非常好的时候有很多种,包括价格低于价值极大的时候,比如312和94之后的币价;也包括被市场充分认可,各项预期稳定向上的时候。
但是这两种投资情况投资手法不能一样,前者可以重仓,后者只能轻仓——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市场想让我们看到,甚至是项目方想让我们看到,不一定是真相。
很多时候当各个作者、每个微信群都在讲一个币好,并不代表这个币就真的好,可能大家陷入了群体无意识的陷阱。而前者那种黑天鹅事件中,所有的币是价格高于价值,还是价格低于价值,都变得一目了然。
一、被收割的矿商
我一直对FILECOIN这个项目保持关注,但总体感觉到项目始终不是很得民心,而现在随着主网上线的暴富愿景就在眼前,项目方的激动和迫切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了。
在以前,因为FILECOIN项目方无数次推迟项目上线的时机,许多投资者购买的矿机成为了废铁。这就像说好的奔现一次次放鸽子,准备的鲜花只好扔垃圾桶。
而在最终真的要奔现的时候,对方突然要加收巨额彩礼,所有的矿机方气疯了。很多一直十分拥护的矿机商在近期开始表达出极大的失望。因为根据最新政策,你如果要挖矿,就必须质押大量的FIL币,而这些币照目前的流通量,挖矿产出甚至都不够——看起来好像利好市场?
但是你想过没有,项目方这样想一出是一出,绑架生态中的矿机商,以及投资了矿机商的散户,这种作法真的符合去中心化的精神吗?你看见过V神做市值管理吗?
我个人非常反感做市值管理的项目,为什么?因为为什么要管理,要么是对项目不自信,要么只有一个目的,管理好,然后让更多人进场,最后一把收割——否则,市值管理是为了做慈善?
目前,约定要锁仓的很多币迟迟没有锁仓,而这些币目前的流向据官方,是做市值管理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以下内容来自一位我比较信任的矿机商,他在群里表达了很浓的失望情绪。为避免文章图片太多,我直接引用文字:
——官方团队让我们很失望,分叉概率在提高,这次为了不分叉,官方想出了一个损招,这是喝猛药强行上线。
为了防止大矿工分叉,官方团队将第一第二次太空竞赛的测试算力数据全部平移,官方为了自身利益,给了大矿工太多优势,反倒对整个生态补充新鲜血液都造成了阶层固化,不得不说,协议实验室表现得有些短视。
这些招术,中心化味道太浓!1T新增算力就需要大约7个Fil,每天新增100T,就需要700个Fil,这在上线后会是怎样一笔投入?我们按照均价一枚FiL500元来算,相当于每一天额外要花35万!关键这700个币抵押,并非一劳永逸,第二天新增100T,又需要35万。到了第三天又要更多。
要达到有开始有利润,需要持续每天质押100天,也就是某矿工还要在买矿机4000万的基础上,再花3500万!
几乎所有大矿工自己无论是通过ICO花重金买的Fil币,以及测试网奖励的几十万个币,都撑不了几天,就没了。
大家手上没币了会怎么样?只有去二级市场买现货高价币,或者推出借贷,谁挖矿谁出利息,现在每天每T新增算力产出的币还没有每T需要抵押的币多,而且产出的币又180天线性释放,那实际能收到的币就更加远远少于需要抵押的币了。
所以,接下来会出现,各家厂商在15日之前,像大逃杀一样夺命狂奔,你撕我咬登上求生岛,15日之后,被葵花点穴手点穴了一样,大家静止了,进入冰河时代。
以上内容为矿机项目方负责人的话。
可能很多朋友看不懂,但大概意思就是我上面解读的,FIL项目为了维护市值,政策朝令夕改,带着浓浓的中心化味道。
而昨天热传一张朋友圈截图,图上几个人据说上线说身价就多少亿之类,正是FILECOIN,暴富的后面,是多少人的暴亏?
现在项目方的做法其实对中小矿工是一种绑架,所有人一起去二级市场买币、拉盘,这既没有体现去中心化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契约精神,同时也透露出对拉盘的兴奋大于对项目本身的兴趣——注意,我不是在说这个项目的价格,价格我预测不了,尽管我说了这些事情,是否拉盘,追高散户是否够多,我无法预计,所以强调一下,我仅分享信息,投资决策就自己定。
一些矿机投资者表示:“想退机器,太坑”,因为各个矿机项目方目前不得不根据官方指示,向散户矿机投资者要求加买FIL币。
点存科技CEO 李浩天10月13日抖音直播时公开表示需要所有客户在主网上线后自行购买350个FIL做前置抵押,否则每月只能挖出0.5个FIL,群里炸开了锅,一些人在群里发出质疑:"我们买的矿机还需要买质押币?""真要买350个币质押,那就退了矿机算球!"
这一幕正在到处上演。
目前对于接受投资者投资的矿机项目方来说,面临极为艰难的选择,要么如官方一样,厚着脸向投资者要求追加投资,让他们高价去二级市场接盘,要么就是自掏腰包,去二级市场高价买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项目方破产。
官方的这种做法,如果你是矿机项目方,你本来是项目生态的重要一员,而现在却遭受极为糟糕的待遇,打个比方就是,你为了娶一个公主,已经花了100万,等了几年,现在发现人家根本算不上公主,而且提出要么再加100万,要么就娶不了,你是拍屁股走人认输,还是继续追加呢?
这是一个艰难甚至有些惨烈的决定。不退彩礼,你可以找法院;矿机报废,只能维权了。
二、迷茫的散户
在这个过程中,散户极为弱小无助。上线之前,有非常多的散户因为看好FILECOIN而进行了云矿机投资,也有人在二级市场高价接盘。所谓云矿机,就是只要花钱向一些场所买算力,到时就能稳定挖矿了。
我从来都觉得云矿机和实体矿机散户都不应该去参与,99%会亏钱。实体矿机因为没有技术和规模优势买回来挖不了多久可能就落后了,然后回本无望;
而云矿机可能有项目方跑路、克扣等系列已知风险,比如挖矿很火很赚,他就给你说最近故障停机挖不了,把你投资了几个月的现金还给你,如果挖矿很亏,那就把矿机给你,说对不起亏了,矿机你拿去。
而且还有许多未知风险,比如这次FILECOIN项目方的朝令夕改、强行捆绑行为,所有的散户都要去为项目方拉盘,这很坑。
目前,云算力散户维权风险正在急剧增加。此前有非常多的网站都在销售云算力,比如金色算力云、火星云矿、蜂交所、虎符、瑶池,可谓遍地开花,但是因为项目方政策的更改,如果投资者当时投资所能得到的算力将要锐减,要么继续加钱,要么就可能挖不出币。
有投资者说:”要是挖不出来,老子就去维权!”。
这两天有两位群友分别问我二件事,让我感觉到有一点焦虑和心痛,一位群友说,他在3万多美金买了YFI,现在怎么办?他说他是贷款几十万买的,这个时候我除了让他看看我的文章,以后不要再追高,我没有办法短期预测行情价格。
另外一位群友最近在交易所接盘了FIL的期货,而且他是纯小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交易所高位接的(各交易所有差价,如果接期货,挑价格最低且相对靠谱的即可),他等着主网上线拉一波,但现在跌了,也很慌。
我们为什么总是如此着急追热点?一位群友说的话可能是原因,他说,“大姨夫上线几千上万倍,我就希望这个币拉十倍,难道这都做不到?“
人心太拥挤,而隐患正潜藏其中。
三、投资的真谛
我们来币圈就是为了赚钱,我的文章也一直紧扣这一点展开。但在币圈多年,我也走了非常多的弯路,被各种各样的姿势收割。
现在我明白,现货入场一定要在潮水退去时再上场,要等到99%的人都绝望的时候才入场,这个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重仓。其他时候,尤其是追热点,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我们一定要接受自己错过、踏空,也不要接受自己被收割,稳健的收益回报才最靠谱,也最可怕。
我目前现货在等待时机,工作在格外努力,积累更多的场外资金。平时主要在凶险的合约交易在感受自己人性的弱点,同时不断加强交易的学习,我格外明白稳健的重要性,我多少次在十几分钟看着我的几万块本金涨到几十万、近百万。
但实际上,我已经强调过几次,每年如果稳定获得100%的收益回报,投入10万元,五年之后,你就有了300多万元。
五年不长,收益100%也不难——不是在币圈我不敢说这个话,因为很多人会强调巴菲特也不过是25%,我们不要去讲大道理,就讲点实际的就好。
在币圈,在一个99%的人都恐惧的时候进场,随便买一点,获得100%就离场本金,这真的挺容易。关键是入场时机,昨天的文章我将那些追热点的人的心态总结为”万一成了呢“,比喻为拥护那个农民称帝的13位村民之一,但还是有人只看到可能会涨,一定要正确思考、独立思考。
今天我讲了FIL很多的问题,但是他的价格是不是就会跌?没有人知道,资金盘问题大不大,但他可以涨得很欢乐,比如下面这些近期的盘子,他们涨得很多,最后的结局也很有意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我不屯币,我只做交易,并将交易这件事作为了终身的追求,你屯的是币,我选择屯技术,实际上,我的铁粉们其实能从我的文章丰富程度和内涵上感觉到这一年来的我的巨大进步——我自己感觉是脱胎换骨般的。
如果你要追热点,一定只能用小资金,就像你追YFI,你投几千几百块没问题,归零了也问题不大——何必贪心自己没有梭哈?因为除了YFI一支独秀,多少仿盘灰飞烟灭了?昨天很多开了FIL合约的朋友,面临了限价、无法平仓等许多困难,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市场未稳,对手盘太少了,挑一个可以秒平仓、无滑点的即可。
而如果非要买FIL现货,建议不要去热度最高的大所,价格最贵,也不要去不知名小所,可能提币困难,到抹茶即可,买新币上抹茶,今年以来闭着眼睛在抹茶买新币获得和收益回报就已经非常高了,几乎是新手必备。
四、追热点三大戒律
要学就向最厉害的人学,彼得·林奇是全球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有多成功呢?有人说他对基金业的贡献,就好比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管理的麦哲伦基金,取得的年复合收益率是29%,这个投资业绩打破了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纪录。
他总结了投资的三条戒律,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条戒律是: 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这一条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就像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很多人都在热衷于追逐风口上的猪,为什么彼得·林奇反而让我们远离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呢?
第一个原因在于,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已经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甚至每个投资者上下班途中,在地铁里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种股票,既然关注度都已经这么高了,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新增的买入者已经很少了,新增的买入者减少,股价转为下跌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原因在于,热门股票注定是被高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泡沫终将破裂。比如说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股票,在过热之后出现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短时间内跌幅超过一半,很多股票的价格跌去了90%。
第三个原因在于,热门行业会有很多的资金涌入,导致过度竞争,这样很可能最终结果是这个行业的公司都赚不到钱。比如说,在20世纪60年代,复印行业的龙头公司施乐公司,可以说是美国市场最热门的股票,很多分析师极度看好它。1972年,当施乐股价高达170美元时,分析师们断言施乐将会无限期地持续保持增长。但是随后,日本佳能、IBM 以及柯达公司等竞争对手纷纷进入了复印行业,很快就有20家公司的复印机,都能够像施乐一样取得好的复印效果,施乐公司的股价在后来下跌超过80%。
第二条戒律是: 小心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市场上经常有公司被吹捧成下一个 IBM、下一个英特尔,或者下一个迪士尼,彼得·林奇认为,这些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成为它的楷模那样的明星公司。因为在很多行业,第一名往往会得到大部分的市场红利,第二名的盈利能力往往会比第一名差很远,更何况这些被追捧为下一个某某的公司,很多连第二名都成不了。
第三条戒律是 : 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如果你曾经买过股票,也许你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境,某个朋友很神秘地对你说:我要告诉你一只大黑马,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哦。但遗憾的是,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给彼得·林奇带来的几乎全都是惨痛的教训。比如国家卫生保健中心的股票,从每股14美元跌到了50美分;太阳世界航空公司的股票,从每股8美元跌到了50美分等等。彼得·林奇认为,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往往都是讲一个神奇的故事,比如这家公司的产品能治疗艾滋病,那家公司的产品能解决石油短缺等等,但是公司自身并没有什么收益,它们讲的那些神奇故事最终绝大部分都无法实现。所以,投资这样的公司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应该尽量远离它们。
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不要碰,被吹捧成下一个某某的公司不要碰,小声耳语的公司不要碰。每一条戒律都是彼得·林奇花了很多钱买来的教训,值得你认真地记住。
$380M In Ethereum Leaves Exchanges In 7 Days – Accumulation Trend Accelerates
Ethereum is trading just below the $2,000 mark, holding at critical levels as the broader market sho...
Altcoin season soon: Next 1000x altcoin? Best presale to buy now could be Pepeto, Solaxy, or even Pepe
Altcoin season nears as Pepeto, Solaxy, and Pepe gain traction—Pepeto presale draws eyes with utilit...
Bitgert Partners DigiGoal to Launch ZK-Powered Sports Metaverse
Bitgert and DigiGoal partnership denotes a key move toward establishing a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