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无罪,错的是无知与贪婪
今年数字货币市场的当红炸子鸡无疑就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比特币横盘近半年之后终于一扫颓势稳定站上10000美元,牛市就这样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到来。而DeFi则被看作是这场牛市的导火线。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从六月份的暴涨到九月份的暴跌,仅仅三个月的时间,DeFi 仿佛过山车一般从盛夏狂欢的沸点坠落至寒彻骨的冰点,那个被用户吹起的美丽泡沫也被自己亲手戳破。
随着越来越多的DeFi项目在阳光下显形,经过时间和用户的检验后众多项目相继暴雷,越来越多人也从疯狂回归到理智,甚至从追捧变成了质疑,DeFi怎么了?DeFi还有未来吗……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在数字货币市场乃至传统金融投资领域无数次地上演着。
而内参君要说的是,DeFi本无罪,错的是某些项目方的无良,投资者的无知与贪婪。
DeFi 从盛夏狂欢到泡沫破裂
2020年,被认为是一场“新金融革命运动”的DeFi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整个区块链行业最具有吸引力的故事。2018 年,DeFi 市值停留于 600 万美元,2020 年 1 月份,DeFi 的总市值尚不足 7 亿美元,4 月份,总市值达 20 亿美元,到了 8月中旬,这个数据已飙升至100亿美元。DeFi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货币发行、货币交易、借贷、资产交易、投融资等。尤其是进入6月Compound开启“流动性挖矿”让DeFi就迎来了自己的“盛夏时光”。进入9月份以后,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热度都被流动性挖矿占据,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流动性挖矿凭借其低风险和高收益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以一己之力带火DeFi的“流动性挖矿”为圈内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暴富故事,让 DeFi 圈子近乎疯狂。
从 COMP 问世开始,Curve、YFI、YFII、YAM、GRAPE、SUSHUI……各种流动性挖矿的教程与分析文章充斥着整个朋友圈,被 FOMO 心态驱使的Farmer们,似乎觉得睡觉都成了浪费时间的事情。
但随着DeFi挖矿的愈演愈烈,问题也是日益显露。DeFi的流动性挖矿对于资金体量少的用户而言门槛很高,且参与过程较为复杂,很多用户都曾出现过买到假币、误操作丢币、转错地址等情况。即使挖矿成功,用户算来算去后才发现收益可能就勉强盖住转账交易费,白忙活一场。更为严重的是,然而,这种原本充满去中心化金融革命意味的创新却慢慢开始变味,趋利的情绪掩盖了正在膨胀的泡沫与风险。
9月入秋以来,随着Sushiswap的暴跌,多个DeFi项目的跑路, 拉开DeFi暴跌的序幕。
SushiSwap的一夜蹿红再度诠释了“DeFi一日,币圈一年”的疯狂。很多人纷纷进场想大赚一笔,Sushiswap开始的表现确实让人惊喜,当天从不到1美元冲高至12美元,部分交易所疯涨到15美元。然而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第二日价格就腰斩,紧接着在SushiSwap的匿名创始人Chef Nomi抛售代币后,价格最低跌至1.5美金左右。
SUSHI事件就好似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DeFi 纷纷下跌模式,且触目惊心。
MoonSwap是在Conflux生态内的dex项目,其平台币上先uniswap后暴涨,随后下跌,1日内冲高后下跌超过70%。“泡菜”KIMCHI的挖矿,和SUSHI很像,也是有一霎那光彩的项目,从最高点对比如今的价格,下跌超过95%。
Curve是著名的DeFi项目,一个月内跌去了超过90%的价格。YFV是继yfi、yfii后的标志性的流动性挖矿产品,下跌超过50%,但这在所有快速暴跌的DeFi代币里,跌速已经慢很多了……
除了以太坊系的DeFi项目,波场系的项目也下跌严重。“玉米”CORN单日暴涨2倍后开始多日大跌,与最高价相比,跌幅超过96%。Carror暴涨冲高后与币价最高点相比跌幅超过90%。“珍珠”Pearl在gate上线后,从300美元2日暴涨突破6000美金,随后跌破1000美金,跌幅超过80%……
交易所的智能链也没有让韭菜幸免,此前有投资者爆料,Bakery面包项目出现暴跌,面包代币BAKE价格几个小时内不断下跌,很多用户在12BUSD左右的价格接手BAKE去挖二池造成超过90%的亏损。
本想借着DeFi的东风给交易所挖矿带来一波流量,可谁知竟惨烈崩盘,惹上一身腥,带来了一波维权。
大跌让人欲哭无泪,跑路就更让人伤心欲绝了。
“寿司”SUSHI的创始人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抄来的代码完成几千万套现,瞬间成为富豪。“翡翠”EMD的项目方用时更短,不到24时就成功跑路。EOS 第一个Defi项目EMD真是一个恶意满满的项目,不到一天就跑路了。目前已经有总计近250万美元资产被转移。
暴涨暴跌、剽窃代码、挖矿接盘、圈钱跑路……一个个戏码接连上演,牛市因DeFi而起,但也会随着DeFi势能耗尽而终。如果DeFi想要在未来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逐渐摆脱对“概念炒作”的依赖,真正立足于DeFi本身的价值,而非目前的代码“复制粘贴”,发币“击鼓传花”。
DeFi三大层面投资风险要认清
区块链领域从来不缺少热点,缺的是定力。这些年1CO、分叉、炒TPS、FOMO3D、STO、交易挖矿、1EO、DeFi等等热点层出不穷。但无论什么概念,每种代币的上线,在不理智的阶段,都无法得到价值的真正验证,冲高的价格不是真正的价值,泡沫太多。DeFi也不例外。牛市也不会一直涨,但大回调之前那种疯狂的大涨确实会让人迷失,有种撒豆成金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盲目进入很容易就沦为接盘侠。而这时投资者将直接面临着三个层面的风险:一是技术层面的风险,二是人性层面的风险,三是被资本收割的风险。
就DeFi领域而言,在DeFi协议存在四大风险。
智能合约风险:DeFi智能合约很容易被黑客利用。比如bZx、Curve和Lendf.me在今年就被黑客攻击。DeFi行业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导致大量资金被注入到新生协议中,而攻击者很容易从这些不成熟的协议中发现漏洞;
系统设计风险:许多DeFi协议运作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提供了大量激励措施,比如Balancer,只需一个简单的漏洞,FTX就能获得超过50%的收益;
清算风险:DeFi协议中的加密抵押品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并存在债务头寸在市场波动中出现抵押不足的风险,继而诱发清算机制,造成用户遭受进一步损失;
泡沫风险:一些底层网络代币(比如COMP)的价格动态会呈现自反性(relexive),因为预期的未来价格通常与网络普及应用程度相关,而网络使用情况又受到网络激励代币未来价格的影响。
这些技术性风险,让投资者防不胜防,更会让投资资金蒙受意想不到的损失。即便是投资者想去了解,也会因为技术壁垒的限制,让人无从下手。
技术层面的风险,让人猝不及防,人性上的风险同样也是如此。近年来,行业的骗子越来越猖狂,各种骗局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因为入场小白过多,难免会遇到被骗维权无门的情况。
比如翡翠的骗局主要源于我们对风险的轻视,流动性挖矿目前依旧是币圈最大的热点,从ETH,到波场,再到EOS,甚至国产链和平台币自己的公链,每条链的玩法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骗局往往藏身其中,难以去甄别。
作为老韭菜,都会知道风险管理比高额收益更为重要。这些都是在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数字货币市场中,周期性风险会时常发生,收割本质还是人性被收割了。
仔细总结一下,有三种人最容易被收割:第一种是不做研究的人。盲目入市,或赔或赚全看运气;第二种人是爱跟风的人。喜欢人云亦云,不研究项目,不参与社区,最爱追涨杀跌,这种人最多;第三种人不明所以的长期持币者。这类人极容易被某些人PUA,坐等假大空的瞎承诺。这类人往往损失最大,甚至会血本无归。
DeFi之所以能持续火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价格在上涨,处于正周期循环中。DeFi通过重复抵押放大数据,让很多人信以为是真的趋势。在某些项目中,依赖于代币快速上涨,投资者不断加杠杆投资,获得不菲收益,但是由于盈亏同源的规律存在,如果蛋糕没有做大,没有创造十倍级、百倍级的效用,那最终谁会亏钱?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面对各种明里暗里,层出不穷的骗局,或许学习币圈的生存之道,识破各种骗局并防止被收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回归理智,选DeFi先要选平台
对于投资者来说,数字货币投资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健全。DeFi更是如此。将投资者庞大的资金托付给了代码,那代码的安全就是 DeFi 的生命线。当一个接一个项目连代码审计都没有,就敢上线管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这就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哪怕这些项目作为一种社会实验,也应该设置资金管理规模的上限,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行为。
DeFi 乐高是一种完全的创新,这曾让多少想颠覆传统金融的极客们激动不已。但问题同样摆在我们的面前,这种深度融合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当一帮严谨的项目方正在精心打造 DeFi 生态的时候,急功近利的少数项目也许会成为坏了一锅好粥的那颗老鼠屎。因此进取的态度与严谨的作风是控制行业风险的很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决定投资数字货币之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我们更应该关注发行的Token在整个经济模型中扮演什么角色,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如果不从长远的价值角度设计,很多Token最后依然会沦为垃圾,大量的抵押或成交数据只是流动性幻象,而后进场的人只能沦为接盘侠。
为了规避或降低投资风险,普通投资者可以把握以下几点,以降低投资风险。
首先,要学会读懂项目白皮书。白皮书中包括该项目市场定位,销售主张,与竞争对手的对比,项目团队以,令牌应用场景以及项目进展情况等信息。这对加密项目的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白皮书可以作为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但也要提醒大家的是,白皮书也并不是项目真实性的圣杯,欺诈性公司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令人信服的白皮书。
其次,要尽可能了解项目创始团队的资料,尤其是核心成员的背景资料。开发人员和管理团队是任何代币项目成功的关键部分,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对该项目的创始团队有个深入了解的原因。了解是否有人曾参与过知名项目,或是区块链领域的知名成员。除此之外,他们的资历和经验也应该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但这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做到的,由于数字货币的敏感性,很多项目的创始成员要么在国外,要么就深藏不露。能和他们接触的渠道最多就是社交媒体上或项目群。所以很多信息很难做到真正的透明。
最后,如果以上两点都做不到了话,那么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数字货币时,一定要选一家信用好的头部交易所。比如,此前没有跟风炒作“智能链”热点的火币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他们在上币流程上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我们个人做不到、有门槛的事情,平台都会提供一些方案负责解决和审核,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另外,头部交易所在创新上也是在行业中有着领跑效应。比如火币是最早抓住DeFi机遇的平台,从上半年开始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挖掘了众多优质热门项目,缔造了今年最大的财富效应。同时火币也是率先推出“DeFi挖矿”、“新币挖矿”概念的,这再次唤起了市场的参与热情。币安、OKEx等众多 CEX 也竞相模仿,纷纷推出交易所平台币 DeFi 挖矿。虽然没有暴涨的疯狂收益,但持续跟着火币做HT锁仓投资的投资者早已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就是跟着这些头部交易所的公告和活动去投资,这样能很大程度上能锁定不错的收益。
DeFi 的历史满打满算也就 3 年左右,相对于几百年的传统金融市场, DeFi 还很小很小,没有人能够确定它是否已经做好了管理超大规模资金的准备。对于这样全新范式的市场,我们要保持足够开放的态度,但前提必然是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之上。
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DeFi现在虽然火热,但还只是发展初期,经过此次的深度调整,会促进DeFi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时,我们希望看到DeFi更多,更具创新的产品。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洗礼,才会让有价值、有生命力的DeFi项目脱颖而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等待中去发现DeFi新机遇。
BC.GAME Launches Phase 2 of Social Mining Campaign, Expanding Ecosystem Engagement with $BC Token
Belize, Belize, 5th May 2025, Chainwire...
Tether Enters the AI Race With Tether.ai: An Unstoppable Decentralized Army of Billions of Agents
As Tether continues its rise as the largest stablecoin provider, the company reaches into the AI sec...
XRP Set To Outpace Bitcoin as Bollinger Bands Tighten
The post XRP Set To Outpace Bitcoin as Bollinger Bands Tighten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