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稳定币AMPL:另类的稀缺性
有段时间没看到这么大胆的设计了,AMPL让蓝狐笔记印象深刻!不管AMPL能否成功,它都会在加密史上留下印记。同时,它也一定会是争议很大的项目,这会一直伴随着它,直到它最终成功或失败。
基于这样的原因,蓝狐笔记会持续关注其后续的演化。
比特币的愿景与挑战
比特币的诞生是希望构建出一套跟法币完全不同的体系,它试图改变货币通胀和信贷经济体系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等问题。这也是中本聪当初的愿景:构建出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体系。
在比特币十多年的实践中,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当初少有人问津到如今成长为1600多亿美元市值加密货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比特币呈现出了数字黄金的特点,由于其未来的上涨预期,导致比特币的持有人更愿意囤积,而不愿意将它用来日常消费和支付。
比特币逐渐占据了数字黄金的位置,它的主要用途不是交换媒介或计价单位,而在于价值存储。(当然,只要占据了价值存储的头把交椅,这也意味着它还有巨大的空间。目前黄金价值也有10万亿美元左右。相对于黄金形式的价值存储,比特币有自己的优势。比特币距离它的终局还有很大空间。)
比特币发展出如今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由它内在特点决定的:
- 硬顶
- 吞吐量和速度的限制
比特币的这些内在特性,有其伟大之处,因为它试图解决通胀和信贷经济体系的问题,但从过去十多年的发展看,比特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比特币逐步迈向数字黄金,人们逐渐把视角扩展到更大地方,有没有可能设计出一个稳定的加密原生货币,可以同时实现价值存储、计价单位以及交换媒介的功能。
目前的稳定币实验有三大流派,一是锚定USD的稳定币,如USDC,可以实现跟美元1:1赎回;二是基于加密资产超额抵押生成的稳定币,如DAI,它锚定目标为美元,但不是硬锚定。最后一种是完全加密原生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关于稳定币方面的探索方面,蓝狐笔记之前有过《 稳定币的圣杯之争:新路径的探索 》、《 Meter的稳定币之路:跟Libra完全不同的探索 》等文章。
AMPL是加密货币实验的最大胆探索之一
AMPL是加密货币创新的延续。它融合了比特币和法币的一些特性,如果能发展出均衡,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发展出全新的东西。当然这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同时,AMPL当前还不能看作为稳定币。它不由法币或其他资产支撑,它更像是加密原生货币,试图找到加密资产的某种均衡,试图发展出跟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资产相关性不高的资产类型。
它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当然,如果将来它有机会达成了供需的均衡,它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加密原生稳定币的效果。但这个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实现。所以,在短期内,AMPL也是具有一定波动性的加密代币,而不是加密原生的稳定币。
AMPL在短期内试图成为跟其他加密货币相关性不高的资产,中期目标是成为DeFi基础组件之一,比如成为去中心化的加密抵押品,终极目标是成为更好的比特币,可以同时兼具价值存储、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的特性,且具有加密原生的特色,没有通胀、弹性供应、无须信任、不可稀释等。
总言之,AMPL的机制设计和愿景注定了它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项目。人们对它的看法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AMPL追求的是拥有权的稀缺性,而不是绝对数量的稀缺性
跟比特币的绝对数量稀缺性不同,AMPL追求的是另类的稀缺性。AMPL没有固定供应量,这打破了加密领域的固有思维模式,就是硬顶思维。但它又跟传统的法币通胀体系不同,它既没有硬顶,也可以解决无限增发和通胀问题。这是AMPL独特之处:基于拥有权的稀缺性。
具体来说,它融合了比特币的不稀释的思想,只要用户拥有一定比例的AMPL,它就永远不会被稀释,为什么?因为它可以随着AMPL的增发而增发,缩减而缩减,它是具有弹性的供给,不过,用户所有权比例是不变的。当然,如果买入更多,则相当于增加了比例。
也就是说,其代币数量或增或减,但它本质上跟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是类似的。比如你拥有1btc,那么,你就拥有1/2100万整个比特币的比例,只要比特币市值在上涨,那么1btc本身价值也会上涨,因为它不会有增发。
同样的道理,在AMPL中,购买一定数量的AMPL之后,它在整体AMPL代币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假设不买入或卖出)。当AMPL增发时,钱包中的AMPL会同比例增加;当AMPL减少时,钱包中的AMPL会同比例减少。用户如果是长期持有AMPL,它本质上是预期AMPL整体市值会上涨。这个跟比特币有类似之处。当然,也会有不少用户进行短期的快速买入和卖出,以实现套利。
AMPL把供需关系逻辑应用到弹性供应量中
上面提到AMPL没有固定供应量,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固定供应。那么,其供应量的增减依据什么进行?
经济学最基本的逻辑是基于供需关系。这是一切交易的基础,也是市场的本质。AMPL把供需关系的逻辑运用到加密货币中,将货币看作为一种基于供求关系的商品。
传统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是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因素,而且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也是哈耶克认为传统货币体系无法有效运作的原因。
AMPL相对来说,是简单粗暴的,决定其供应量的主要逻辑就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它不会将货币政策跟经济或社会问题关联起来(如企业信贷危机、就业等诸多复杂问题)。
由于其逻辑相对简单,而且还是透明的,其发行量和价格波动都是清晰可见,且有预期的,这导致它有可能通过市场的博弈机制达成某种平衡。
它是怎么做的?
AMPL是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AMPL协议可以自动调整AMPL在所有用户钱包上的代币数量。当AMPL的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一定阀值时,钱包中的代币余额也自动上涨,相当于按比例给所有钱包增发;当AMPL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一定阀值时,钱包中代币余额会按比例减少。
这就是AMPL协议中最重要的“代币基数再调整”。代币基数再调整每24小时进行一次(目前是北京时间上午10点)。这种调整,并不会造成稀释,而是同比例增减。
由于调整跟AMPL的价格相关,这就需要预言机的参与。AMPL协议采用了市场预言机系统,包括了列入白名单的独立数据提供者,它们将24小时的基于交易量权重的平均价格提供给链上的聚合者。
根据AMPL的价格,如果协议发现AMPL的总量需要重新调整,它就会每天调整一次。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它有一个供应量的平滑处理过程。这也是AMPL协议算法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避免协议的过度反应。
平滑处理具体来说,如果汇率为1.2AMPL:1,按照AMPL的机制,每个钱包余额应该增加20%的AMPL代币,如果汇率为0.8AMPL:1,则每个钱包余额应该减少20%。不过这样的调整,不会立即执行,它有一段时间的平滑处理过度。
这段时间以天为单位,那么,这段时间可以算作为k天。如果是上述20%的偏离,协议会按照20%/k的方式来更新钱包的余额。假如k为10天,那么,更新余额为总量的2%。不过这个分子的百分比是每天都重新计算的,且每24小时执行一次,这个操作是无状态的,也就是每天协议都会根据其最新价格重新计算一次供应量的目标,并据此对未来k天的供应量进行调整。
总结来说,AMPL有一个目标价格,假如其目标价格为1美元,那么其名义汇率高于一定的阀值,协议就会同比增加所有用户的代币数量;如果AMPL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一定的阀值,那么协议就会减少用户持有的代币数量。
(AMPL的弹性供应机制,SOURCE:AMPL)
AMPL通过汇率价格信息的传导来促使人们进行博弈和套利
供需关系的平衡通过价格信息传导,并促使人们博弈和套利来实现。这是AMPL实现其价格平衡的关键点。
通过AMPL价格信息的及时传导,可以预期AMPL每天的增减数量。这些都是透明和可预期的。这会推动用户的决策和行为。它是完全分散化的网络,由很多不同的参与者组成。而促使参与者决策的是AMPL的价格信息以及其供应量增减信息。而参与者针对供应量和价格信息的反应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价格和供应,从而最终实现某种均衡。
(AMPL的反馈机制,SOURCE:AMPL)
假设AMPL的目标价格为1美元,一位短线交易用户小蓝一开始持有1AMPL,由于需求的增加,其市场价格涨至1.2美元,偏离目标价格20%。协议会进行代币增发,此时小蓝拥有1.2个AMPL,而价格依然保持在1.2美元。这意味着小蓝可以卖出套利。
当AMPL价格拉回到目标价格时,也就是1AMPL 目标价格为1美元时,如果小蓝没有短线操作,小蓝依然则拥有1.2个AMPL,整体占比不变。而如果小蓝通过短线售出和买入,则有机会获得更多的AMPL,整体占比上升。当然,这也涉及到交易时机的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按目前看,截止蓝狐笔记写稿时,AMPL价格为2.669美元,其目标价格为1.009美元,由于需求一直在上涨,这会导致AMPL的持续增发,直到需求下降,将价格拉回至目标价格。
如果代币减量,小蓝一开始拥有1AMPL,价格为0.8美元,由于价格低于目标价格20%,代币会进行同比缩减,这时候小蓝有0.8AMPL,其单价依然为0.8美元。这个时候小蓝如果不进行任何操作,当市场价格回到目标价格时,小蓝会拥有0.8个AMPL。如果小蓝在0.8美元买入更多代币,则可以提高其代币的占比。
AMPL是对比特币创新的延续
人类对货币前进的实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最初的贝壳、牛羊、黄金、白银到后来的“交子”,再到1971年后脱离黄金的“法币”。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催生了比特币,而比特币只是开始,伴随区块链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真正数字原生的加密货币的探索会一直持续下去。
AMPL现在还非常早期,很难说它未来一定会成功。不过它的独特性,它根据需求进行增发和缩减的机制,这是传统的经济体所无法快速和及时做到的,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的透明性,它把需求变化及时通过价格传递出来,并反映到供应量上,这是全新的加密货币实验。
AMPL要么一地鸡毛,要么成为加密史上最大的发展之一。
AMPL是基于以太坊上的创新
以太坊开创了智能合约,它开启了协议管理世界的脚步。AMPL是基于以太坊实现其协议管理的加密货币,它充分了利用了以太坊的无须许可特性和安全性。
去中心化的说法很容产生误解,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还是其他的代币,它的核心不完全是去中心化,而是基于协议的博弈机制。它面对的不是机构信任,而是协议信任。协议不会被篡改,人们基于透明的机制进行博弈。
AMPL协议是构建于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它具备充分的协议信任,也就是无须信任的特性。这是确保其机制运行的基础,。
如果AMPL成长为数十亿美元或数百亿千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以太坊作为承载它的公链,其价值也会随之上升。从这个角度,如果AMPL们能成功,最终会推动以太坊走向万亿美元的加密生态。
AMPL的价值来源和风险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提到了它创新的一面,让人印象深刻。不过,任何创新都有另外一面,AMPL也不例外。AMPL同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创新项目的风险远远大于普通的稳打稳扎的项目,这就是创新的成本。如果是投资者,则要控制好风险,谨慎做好决策。
它有什么风险?除了一般的智能合约和预言机等常规的系统风险之外,这里需要提一下其机制本身的风险。这也是它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所在。
比特币的价值有基于能源的博弈机制来支撑,DeFi有资产抵押支撑,那么AMPL靠什么呢?目前看,它有基于供需关系的平衡机制,有其无须信任的特性,它依靠的投机博弈,人们将真正的价值资产,如BTC和ETH等,用来置换和支撑AMPL。假如人们将ETH等资产从AMPL系统中抽离,那么它的价格和市值都会下跌,同时供应量也会下跌。供应量下跌可能会止住也可能止不住价格的继续下跌。其核心还是对AMPL的真实需求量和人们对AMPL的信心。
目前对AMPL的需求来自于投机的需求,期望它能上涨,由于它的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人们参与AMPL可以获得更多代币,是有收益的,这类似于资产抵押的挖矿。但这个价值的支撑来自于买入的需求,它能否长期支撑,主要取决于未来形成的均衡点。
现在市场上涨,大家都有信心继续。假如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人们会不会为了套利进行买入,从而拉回目标价格?还是由于代币缩减,进一步导致人们的抛售?因为人们的抛售,导致进一步的缩减,并由此出现负向反馈?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信心和市场行为。这在实践上还有待验证。
在AMPL增量期间,市场一片大好,AMPL协议不会遭遇挑战,而在AMPL减量期间,它能否安全挺过,这是考验AMPL协议的最关键时刻,也是考验投资者信心和决策的时刻。一旦它能够挺过,它就会收获更多人的信心,这对于它后续的均衡有很大帮助。
总言之,AMPL价值暂时来自于支撑它的外部买入价值,但是否能长期支撑,这取决于人们的信心。如果它能挺过减量期的考验,AMPL就有机会实现成功的跃迁,如果它有机会实现跃迁,它就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加密原生稳定币候选者,并同时具有价值存储、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属性,这是加密的圣杯。如果它能成就这个网络效应,成为DeFi抵押资产,成为跟其他资产没有相关性的资产类型,那么这也许是它的价值来源。但就目前来看,一切都还不确定,仍然需要实践的证明。
因此,AMPL还处于非常幼小的阶段,它能否达成共识,能否有持续需求,能否安然度过减量期,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而要想AMPL成功度过减量期,最重要之一就是来自社区的MEME迷因,这是支撑它在市场下行期的社会心理因素。这种力量仅次于交易的力量。如果它能植入AMPL,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目前,不管国内国外,都还没有形成AMPL的MEME,也许随着AMPL的继续增量,未来会发生一些改变。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BC.GAME Launches Phase 2 of Social Mining Campaign, Expanding Ecosystem Engagement with $BC Token
Belize, Belize, 5th May 2025, Chainwire...
Tether Enters the AI Race With Tether.ai: An Unstoppable Decentralized Army of Billions of Agents
As Tether continues its rise as the largest stablecoin provider, the company reaches into the AI sec...
XRP Set To Outpace Bitcoin as Bollinger Bands Tighten
The post XRP Set To Outpace Bitcoin as Bollinger Bands Tighten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