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跨境数字稳定币,央行DCEP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背景
随着全国两会在北京正式闭幕,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 提案 在中国的区块链行业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份《关于开展香港地区跨境数字稳定币的提案》建议由私营企业建立类似Libra的联盟,使用人民币、日元、韩元和港元组成一揽子数字稳定币,在沙盒监管中应用于跨境贸易支付,并推进央行DCEP在大湾区甚至东亚地区实现跨境应用。相比于四月央行内测DCEP的App以及雄安新区的DCEP推介会,这份提案的意义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个强调由私营企业主导,立足香港辐射东亚建立的新金融体系,或许会对DCEP的国际化和整个区域的地缘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谁提案的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提案人的背景。沈南鹏作为唯一代表风险投资行业参与两会的提案人,首次聚焦于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也间接的凸显出红杉资本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事实上,沈南鹏的红杉资本对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也是由来已久,虽然对外比较低调,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红杉资本就是火币交易所的第一大股东,并先后投资了Filecoin、Orchid Protocol、IOSToken、Ontology, Conflux等区块链项目。这份提案中描述的建立“亚洲版Libra”,也可以看成私营企业对于参与DCEP的渴望和向监管层的试探。如果私营企业可以参与其中,红杉资本可以通过之前积累的技术项目资源快速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联盟,以获得早期红利。
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关系?
早在央行的DCEP设计之初,其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国际结算体系,颠覆现有的的支付系统,终结美元霸权。而目前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也正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布局,公开招募国际业务负责人,积极在大湾区贸易金融实验平台和香港以及新加坡的数字贸易金融平台合作。
然而在实际的推广中,各国对于DCEP的态度却较为保守。由于是央行控制的中心化账本,这对海外公司以及政府的隐私需求提出了挑战。此外,离岸人民币有限的使用场景以及汇率市场化的迟迟未至,加上中国对于资本外流的限制,疫情之后外贸需求的降低导致了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将使DCEP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参考一带一路的发展经历,DCEP的国际化预计会以国企以及中国大型民企的海外业务为突破口,而大部分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会对此持保留态度。
反观私营企业在香港发展一揽子稳定币的支付系统,更多的会是背靠香港的金融中心以及香港金管局对于分布式账本的长期探索。香港作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2019全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约为5.38万亿元人民币,占201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额的89%。其中香港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间结算业务更是不可或缺,根据SWIFT的资料显示,经香港处理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占内地以外全球总量的 75% 。此外,香港自2017年起,已经与多家央行,区块链公司和私有银行探索去中心化账本和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资金转移领域的应用。在2019年三季度,香港金管局和泰国的八家银行进行到了概念认证(PoC)的开发。相比于DCEP主要集中于零售市场,香港金管局更多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跨境资金转移方面的应用场景。
香港版Libra的设想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个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陈德霖公开倡议,并在本届两会期间引起轰动的区域数字稳定币,可以更多的拓展国际贸易在私营企业间的应用场景。对于私营企业而言,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可以降低传统贸易高昂的货币转换成本,也会减少疫情期间美元超发带来的全球通货膨胀等影响,保障货币的购买力稳定。这对于一些主营业务在东亚的跨国企业有着极大的需求。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的架构应该是建立一个由金融机构,大型跨国企业为节点的稳定币联盟,在联盟链上质押DCEP等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并组成一揽子数字稳定币。除此之外,香港金融管理局等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链上的质押信息进行实时监管。这样既可以降低汇率风险,也会在相应的跨国公司间贸易场景形成新的结算方式。而未来可以充分发挥央行DCEP的无限法偿特点,将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作为外资参与大陆金融活动的途径。
不同于市场中 分析 的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会影响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作者认为对于目前的数字货币市场应该并无太大影响。虽然同样注册于香港的泰达公司发行的USDT稳定币因为缺乏透明度和非100%美元抵押等原因饱受诟病,但USDT始终占据着数字货币稳定币市场极大份额的交易量,并且在缺乏监管的地区USDT存在着替代美元的流动性刚需。但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主要的应用场景并非零售,而是大额合规的跨境贸易,这与USDT的使用场景并不重合。另外因为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需要众多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与,监管机构会对其会有较为严格的监管。
对金融领域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讲,受疫情影响,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宽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的不断降息已经使负利率进入了市场预期,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已经超过了GDP的20%以上。高通货膨胀率和去全球化的趋势都使得跨国公司的处境更加困难。而其当前首要需求就是维持真实购买力,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可以充分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中国大陆而言,随着中美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实施,进一步的资本项目开放和对汇率稳定性的要求在所难免。这需要有更高的跨境资金流动性。疫情之后,中国为稳定经济会进行一系列强势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同时也要保证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维护汇率稳定。这一目标势必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市场干预,降低中国外汇储备,抛售大量美元,这也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的产生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增加外汇储备,在外汇管制减少资本外流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跨境资金流动性。
对香港而言,近日安全法使得北京与香港的关系更加紧张,在港的金融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将会受到影响。正如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前几日在推特上要求汇丰银行就安全法一事表态,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安全法取消香港贸易优惠协议来看,未来会有更多的私营机构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规避系统性风险和保证跨境资金的流动性。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的推出也会进一步增强大陆和香港的联系。在金融科技层面,香港金融管理局会受央行的DCEP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在跨国贸易层面,香港可以吸引更多东亚跨国企业,重振当年中国的出海口作用。此外,在港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存款增加也会加强香港在国际上的贸易中心地位,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缓解政治局势。
对整个东亚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而言,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或许会影响更大。目前中日韩自贸区因为去年的日韩贸易战以及今年的疫情陷入了停滞阶段。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对中日韩贸易关系可以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同为日本和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香港对于私营企业加入香港的稳定币联盟必然会制定相应法律和监管。这也会使日韩的央行间接的了解和参考中国DCEP的设计,推动中日韩的区域资本流动,减少日本韩国经济上对美元的依赖。此外,相对于美英对于香港安全法的强烈反应,日韩并未追随其盟友明确表态,这其中也有很大的经贸领域的原因,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也会进一步的加深区域经济对于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受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和台湾当局,台湾和日韩在很多产业具竞争关系,而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会进一步排斥台湾当局在区域经贸的竞争力。随着区域稳定币的发展成熟,美元在跨国贸易的地位或许会受到重大影响,至少是在占全球20% GDP的东亚市场。
总而言之,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的提出代表着私营企业在未来中国数字人民币出海可能扮演的作用。虽然从两会间的提案到真正落地可能会有很多变化,但其在中国引起的讨论值得引起足够的注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香港跨境数字稳定币可能会对未来中国以及周边东亚国家的经济贸易以及政治产生潜在的重大影响。
VanEck Files for BNB ETF with Staking Rewards Potential
The post VanEck Files for BNB ETF with Staking Rewards Potential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CZ Proposes BNB and BTC for Kyrgyzstan’s National Crypto Reserve
The post CZ Proposes BNB and BTC for Kyrgyzstan’s National Crypto Reserve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
Bitcoin Caught In Bearish Drift As It Slips Below Key Support Averages, Bears Taking Over?
According to a recent post on X by Shaco AI, Bitcoin (BTC) is showing a bit of “stage fright” as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