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一周动态丨“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链签约”时代来临
“两会”还在进行中,今年两会上关于区块链的提案相比往年多了很多。尽管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没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过“新基建”写入了进去,这也是间接对区块链的肯定。以下是上周产业区块链动态:
两会动态方面,“新基建”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政策方面,小贷、房地产、体育等不同领域文件涉及区块链。
产业研究方面,来学嘉教授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产业应用方面,蚂蚁区块链发布区块链合同,“链签约”时代来临。
上市公司方面,嘉楠科技继续亏损,阿里巴巴GMV突破1万亿美元。
两会动态:“新基建”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中科院院士王小云:推进自主可控区块链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表示,我国区块链技术本身还在发展初期,并且由于技术创新不足面临诸多安全风险,急需在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持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形成良好的区块链产业生态。为此,她从制定密码技术与区块链重大研究计划、加快推动区块链标准与技术规范、加快支持与部署区块链测评行业发展、防范数字货币金融风险、加快区块链人才培养五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运用区块链建立垃圾分类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认为,我国缺乏一部综合性的垃圾分类法,对诸如分类标准、投放、清理、处置以及企业生产者责任与义务等问题进行具体规范。可运用大数据分析及区块链技术,建立垃圾分类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对垃圾分类处理过程、措施成效和社会成本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对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并将垃圾分类与信用体系联系,让垃圾分类纳入信用惩戒框架。
人大代表车捷:建议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增加区块链等技术运用的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车捷建议,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增加信息技术运用的内容。例如,用互联网技术做好传染病信息的登记、排查、信息上报和监测预警等工作;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一代通讯等技术,发挥其在疫情监测预警、疫情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重症患者远程会诊、院感防控、防控物资溯源调配等中的作用。
简评:
“两会”上关于区块链提案特别多,社会方方面面几乎都关注到了,详细内容可参考 巴比特“两会”专题 。本文选取的几个提案特色鲜明,比如中科院院士王小云的提案,并不在于她的提案有多特别,而在于她这种顶级密码学专家在“两会”为区块链发声。垃圾分类看似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是属于城市治理的大问题。运用区块链对传染病监测预警、疫情追踪的提案的大背景无疑是和新冠肺炎疫情有着莫大关系,疫情对社会的冲击相信每个人都刻骨铭心。
产业政策:小贷、房地产、体育等不同领域文件涉及区块链
广州金融监管局:实施“五链合一”,为小贷行业监管与发展赋能
5月20日,广州金融监管局印发《广州市创建全国小贷行业标杆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引入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小贷行业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信用数据验证的“征信链”、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实现五链有机衔接,为小贷行业监管与发展赋能。
北京市住建委:鼓励企业利用区块链等科技推行线上选房及签约
5月2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房地产开发项目售楼场所管理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开发企业,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推行线上选房及签约。
体育总局: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
5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促进体育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试点城市要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发展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等新业务。
甘肃省将建立5G/区块链融合应用动态项目库
5月19日,甘肃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政府国资委及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甘肃省5G建设及应用专项实施方案》,聚焦5G网络建设和5G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智能工厂等场景,建立5G/区块链融合应用动态项目库,力争今年年底全省市(州)主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新建成5G基站7000个以上,力争达到8000个,5G人口覆盖率达到10%以上。
云南昆明推进多个行业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
5月18日,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发布《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领域深入融合。加强区块链技术研发,推进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行业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探索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块链设施,加快AR/VR和电子信息基础新材料研发、制造及应用推广。
天津市:充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
5月18日,《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正式出台。管理办法指出,本市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门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监测网络,根据需要设立监测点,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简评:
以上出台的文件涵盖小贷、房地产、体育、公共卫生等不同场景,涉及城市包括北京、广州、天津这样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还有甘肃、云南这样的西部城市,说明无论是从场景广度还是地域跨度看,区块链在国内的推广政策都是可圈可点的。
产业研究:来学嘉教授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重庆市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成立
5月24日,重庆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庆摩托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6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成立。重庆区块链技术创新联盟汇聚了70余家国内区块链行业的会员企业,组建了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的19名专家的专家委员会,将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协同,共性技术的协同开发与共享等,促进区块链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来学嘉教授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5月11日,国际密码协会(简称IACR)宣布上海交通大学来学嘉教授当选IACR会士(IACRFellow),国际密码学界2020年只有5位学者获此殊荣。来学嘉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密码与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他是继清华大学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和王小云院士之后,第三位华人IACR会士。
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副主任:完善区块链技术以适合“新基建”类型
近日,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副主任李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将向三个目标努力。第一,成为区块链研究与应用的新高地。第二,成为一个开放的前沿创新基地。第三,探索出实验室经济的新模式。短期来看,就是要把区块链技术做得完善,适合于我们国家规划的“新基建”类型。第一,做好区块链数据生态,包括确权、共享、交易等等。第二,用区块链技术做好信息技术领域的安全问题。第三,用区块链技术做好城市治理。
简评:
密码学是区块链的根基,在区块链火之前,密码学其实是冷门学科。随着区块链的火热,密码学成了香饽饽,密码学专家身价倍增。近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王小云、来学嘉这样的顶级密码学专家纷纷将目光投入到区块链。这对于推动区块链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产业应用:“链签约”时代来临
国网电商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和电费金融服务交易规模已超过410.5亿元
国家电网公司5月20日发布文章称,国网电商公司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和电费金融服务,实现了供应链联盟企业间信息共享及流程可视化,建立了与金融机构的数据共享和多方协同机制,助力开展精准化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融资,从而带动复工复产。截至5月6日,相关交易规模超过410.5亿元。
区块链技术正式应用于金融App备案管理
5月19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消息,截至目前,千余家机构完成注册工作,33家机构的73款App入围拟备案名单,下一步,协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批组织开展App备案推广,并逐步落实风险信息共享、投诉处置机制、黑白名单、违规约束等自律管理工作。此次备案名单备注显示,33家机构的73款App名单排序,主要以备案系统中区块链记录的审核通过时间顺序排列。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也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已正式应用于金融App备案管理。
蚂蚁区块链与e签宝打造的区块链合同正式亮相
5月18日,在“蚂蚁区块链超级产品日——区块链合同发布直播”上,e签宝与蚂蚁区块链共同打造的区块链合同正式亮相。发布现场,蚂蚁区块链合同负责人盘庚介绍,目前进入的“链签约”时代,蚂蚁区块链认为,3年内,“链签约”一定能够像移动支付服务“千万中小企业”。据初步统计,该区块链合同比市场上90%的区块链合同安全性更高。
国内首个区块链招投标平台已正式上线
近期,深圳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个交易全过程应用区块链加密存证技术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据悉,平台将建设工程交易中各角色在关键环节的结果数据进行实时区块链存证,生成“数据身份证”(存证哈希值)、存证时间戳、区块高度等信息,同时还能在任意时间节点提供数据存在性和真实性的证明,保证交易过程关键环节数据的真实和可追溯。
简评:
从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再到区块链合同,技术的进步推动商业行为的变革。“链签约”依托区块链技术,合同签约全过程上链,杜绝了合同伪造的可能,有助于缔造更具信任的契约商业。
上市公司:嘉楠科技继续亏损,阿里巴巴GMV突破1万亿美元
嘉楠Q1财报:净营收6830万元,净亏损收窄至3990万元
5月22日,嘉楠科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财报显示,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中,该公司总净营收6830万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Q1增长了44.6%。公司毛利润总额达2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0%。一季度净亏损3990万元。
阿里巴巴GMV突破1万亿美元,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数字经济体根基
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0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消费型商业业务GMV突破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跨越新的里程碑。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9.6亿人,阿里AI调用量超1万亿次/日,阿里云年收入破400亿元,最新估值770亿美元。阿里巴巴平台商业效率的倍数跃升的背后是对技术和创新的大力投入。从阿里云展示的阿里巴巴科技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以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AIoT、自动驾驶、区块链、量子计算为根基,支撑起了庞大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
简评:
前两年,区块链火热的时候,不少投资人希望在区块链领域投出下一个阿里巴巴,两年过去了,曾经风光无两的明星项目大多跌下神坛。而阿里巴巴却不断加大区块链技术投入,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奇迹。
往期回顾: 监管“沙盒”密集推出,上市公司定增遭质疑
巴比特产业区块链对接平台: https://www.8btc.com/industry
TOKEN6900 Presale Hits $1.5M Despite Market Dip: Best Crypto to Buy Now?
TOKEN6900 presale hits $1.5M despite market drop as traders seek the next big meme coin for 10x retu...
Stability World AI Joins Ai Xovia to Revolutionize AI-Powered Finance on Solana
Stability World AI joins AiXovia to build an AI-powered financial ecosystem on Solana by merging tru...
Ripple Exec Reveals What Will Drive The XRP Price Value
Ripple Labs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David Schwartz, has offered rare and pointed clarity on wha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