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基于区块链的内容溯源平台
上海卓链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创业公司,公司提供区块链相关的咨询培训,软件开发外包还有自有平台运营。
言归正传,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 基于区块链的内容溯源平台的可能性的探讨。
我今天的分享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聚焦问题。第二个部分解决思路。第三个部分是基于区块链的实现技术实现。
01
聚焦问题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或者说是信息泛滥的时代。
因为网络的发达,智能终端的普及,我们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是非常容易。信息容易获取,也造成一些问题。
我们花在手机上,电脑前边,时间有点儿太长。信息获取太容易吸引了宝贵的注意力资源,挤占了其它健康活动的时间。
第二点,网上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有很多地址的重复的那种。
网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有很多低质重复的内容,甚至有些谣言或准谣言肆意传播,人们被引导错误的方向。
这一点有点儿太坑了,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你的文章,结果被你带到坑里面去了。谣言也会给政府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政府其实非常担心民众受谣言的蛊惑。
第三点,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获取,而不是主动地去获取。
我们适应了被动的信息灌输,而不是主动的从信息中汲取精神营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用抖音用今日头条,或者是其他的平台。你看到的信息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信息,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影响,甚至被左右被洗脑。
你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从信息中主动获取精神营养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一定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的健康。
大家对身体健康很重视,会有意识的去选择健康的食品,远离垃圾的食品。但是大家有没有有意识的去规避一些,影响进精神健康的内容呢?
其实这些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也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然后在这上面。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02
解决思路
在第二部分,我会首先和大家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这里面不涉及到技术的部分。
刚才提到这些问题,其实大家都注意到了。那么,很多组织、企业甚至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尝试。
比如微信就有一个公众平台的公众号,里边收集了所有已经辟谣的谣言。也有类似知乎这样的平台,它会对垃圾内容主动过滤。背后有一大帮编辑,还有审核的人员。
那么,这些解决问题的尝试有用吗?
我的回答是有用。
但是这些解决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他们都是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所有中心化的解决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我们依赖于受信任的第三方。
但是,问题恰恰在于这个受信任的第三方,永远可信任吗?
假如这个中心告诉你这个东西是谣言,你是选择相信呢,还是选择不相信?
我今天和大家探讨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有三个核心点。
从信息源头入手,如果信息发布者可信,则信息大致可信。
第一点,从信息源头入手。
也就是所谓的内容溯源。基本思路是这样子的,假如说这个内容发布者可信。那么,他发布的内容大致可信。
第二点,如何判断那种发布者是否可信呢?
判断内容发布者是否可信,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他以前发布的内容的质量。
我们根据内容发布者以前发布的内容的质量去判断,这个内容发布者是否可信。
如果很多是谣言。那么这个内容发布者是不可信的。
第三点,也是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们把判断内容是否可信的权力交还给个体。
个体自己判断内容发布者可信,内容是否可信,不再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
平台给个体提供可以判断内容,以及内容发布者是否可信的事实依据。那么是否可信完全,由个体来判断,不再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
有了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具体实现呢?
这个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三个部分。
03
基于区块链的实现技术实现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非常适合 提供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可以说是 一个众多技术的集合,它提供了很多可以马上拿来使用的工具箱。
那么今天的分享,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只想谈我认为最重要的三点。
第一点,身份系统。
基于非对称加密 PKI 的身份系统,非对称加密有一对密钥私钥和公钥,公钥可以作为身份。
当然,有人觉得公钥用起来不太方便。那么可以借鉴比特币的做法,把公钥转化为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统。也就是说,你的公钥不是别人给你分配的。你的私钥,公钥还有地址,都是你本地生成的。
算法可以保证你生成的私钥,公钥还有地址是唯一的。那么,基于非对称加密的身份系统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是无法伪造。
通俗一点儿讲,假如你说你是白岩松,你想假借白岩松的名义去发布一个内容。
但是对不起,你没法做到这一点。你没有白岩松的私钥,你只有白岩松的私钥以后,你才可以白岩松的名义发布内容。
但是白岩松自己的私钥不可能给你。
第二点,好处是你对你发布过的内容是无法否认的。
假如某个内容,你用你的私钥签名过。那只能是你发布的这个内容,不可能是别人发布的内容。
这个身份系统的特性是内容溯源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的模块。另外,我还需要补充一点,这个身份系统可以选择匿名,或者实名。
因为这个身份的核心是一对密钥,所以你可以匿名的去发布一些内容。
第三点,内容哈希的发布上链,并实现发布和验证两大核心功能。
发布内容相当于将内容的哈希,发布在区块链上边。哈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函数,任何内容,不管它的长度是零,100个字节还是几百兆,甚至更长,经过哈希运算以后,都会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不同的内容,经过哈希运算以后会得到不同的哈希值。所以哈希还有一个叫法,叫数字摘要。
我们把哈希存储在区块链上边,就相当于把内容存储在区块链上边。这个不是准确的说法,但是,毕竟内容本身没有在区块链上边。
内容本身不上链是因为有很多原因,第一个的话是内容有可能会很长。假如内容本身上链的话,会让区块链这个数据结构,变得非常非常庞大,会增加的非常快。
另外,区块链的核心主要实现两个最基本的功能。第一个的话是内容发布,第二个的话是内容的检验。
验证是指我想知道这个内容是由谁发布?什么时间发布?区块链的核心功能就这两个,这个也是从架构设计进行考虑的。
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系统,去中心化的系统不适合做特别复杂的逻辑。拿比特币作为例子,比特币其实实现的功能非常简单,只有转账交易。
功能越简单,系统可靠性越高。区块链核心和其它外围系统形成完成生态。
刚才谈到, 区块链的核心只完成两大核心功能,一个就是内容的发布,另外一个的话是内容的验证。
那么其他的功能是由外围系统来实现的,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系统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系统。
外围系统包括内容的存储检索。这样的话,区块链的核心平台,加上外围系统会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
当然,区块链的具体实现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上边谈这三点是我认为最关键,最基础的三点。
如果大家对区块链实现这个平台,有更多的兴趣,大家可以回头和我联系。
上面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联系,可以探讨各种合作的可能性。
Q&A
提问题的这个小伙伴,首先把中心化的系统的弊端指出来了。但是区块链是否能够解决假新闻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 tricky 的问题。
首先,新闻的真假是由谁来判断?另外,什么事件判断是假新闻。
所以与其让区块链平台解决假新闻的问题,我倒是更愿意换一个解决问题的角度:我把判断真假新闻的权利交还给个体。
由个体根据内容发布平台,或者内容发布者的 可信度去判断新闻的可行性。其实去中心化的平台,或者说是区块链,也无法承诺所有的新闻,都不是假新闻。
但是他强调的是个体的判断能力,这个其实和我们今天我今天所做的分享是非常有关系,其实我们这个平台有点儿像内容的淘宝平台。
你可以把内容比作商品。内容发布者以前发布的内容比做店小二以前的交易。
就像我们对店小二的信任一样,我们根据内容发布者以前的内容,去判断内容发布者是否可信。就像你信任的店小二,有时候有可能也会卖假货一样。
但是他有一次的这样的行为,就会极大地影响他的信誉度。所以我们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假新闻的发生的概率。但是,无法100%的保证,所有的都不是假新闻。
Q2:互联网现在已经发展地较为充分,产业互联网日趋成熟,那么互联网的下一步如何与区块链更有机的结合?所谓的 Web3.0 和 价值互联网 如何更好的发展下去?
互联网和区块链之间的关系,我先谈一下我的理解。
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可以理解为一个通讯的基础设施,它解决的是分布在地球任何 角落的两个终端互通的问题。
区块链目前为止,最起码目前为止还是需要基于 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去运行的。
区块链的每一个节点,其实都是一个都有一个IP地址。他还是需要继续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进行互相连通的。
这里边提到 Web3.0 还有价值互联网很多都是市场术语,本身内涵就不是特别清晰。
我认为互联网和区块链关注关注点可能不太一样。互联网,首先它是一个通讯基础设施,关注点是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分享。
区块链呢,它是实现的,是一个价值传递。理论上来讲,他可以离开互联网而存在,但是现在互联网是现存的最方便的一个通讯基础设施。
如果你把价值互联网当做区块链的一个同义词的话,我们应当关注于区块链的最核心的特点,比如说他是去中心公开的,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这些特点。
然后寻找可能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去中心化系统和中心化系统相比较的话,它是有自己的劣势的。
首先,它的效率不高。共识机制达成共识需要时间。比如说比特币网络,每生成一个区块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所以,不是说区块链系统比传统的中心化的系统要更优越,中心化系统和去中心化系统各有自各有自己的应用场景。
去中心化系统适合这种 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不再被信任,比如说公益组织。公益也需要公开,可追溯。
那么区块链就有可能在这里找到很好的应用。房地产中介也是大家长时间比较诟病的一个领域,那么去中心化系统,还有区块链,是否在这个领域里面可以得到应用?
去中心化系统或者说是区块链,其实有很多应用场景,Web3.0 具体内涵其实我不是理解的特别准确。所以我也没法去在这里边,然后给出特别有价值的信息。
Q3:您刚才提到的区块链可以脱离互联网,这应该如何理解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区块链用互联网仅仅是利用。互联网的通讯功能。假如有一天,区块链能够脱离。互联网解决节点之间的通讯问题的话。那么区块链就可以离开互联网而存在。
其实现在已经有些人在尝试。不用传统的互联网解决节点之间的通讯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
Analyst Says This Dogecoin And Shiba Inu Contender Could See ‘Impulsive Move’
Dogecoin and Shiba Inu remain the top leaders when it comes to meme coins, but others have been cree...
Binance Academy Launches in Saudi Arabia with Strategic Education Partnerships
With its official debut in Saudi Arabia, Binance Academy is bringing another important step to educa...
Bitcoin Soars Past $111K as U.S. Traders Take the Lead — But For How Long?
The post Bitcoin Soars Past $111K as U.S. Traders Take the Lead — But For How Long? appeared firs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