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植保、多光谱成像、区块链技术,农民伯伯的种田“黑科技”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3月2日电(记者叶含勇 李梦馨 王曦)春天来了,从百米高空俯瞰成都平原,一块块农田如同地毯。行走田间,耕作的人变少了,“黑科技”越来越多。遥感卫星、植保无人机、多光谱照相机……智能化设备不断“加持”,使得这里的农业生产更具“智慧”:人在家中坐,春耕“走”起来。
害虫有了新“天敌”
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街道仁寿社区,无人机飞手秦川将混合好的农药灌入塑料桶。一架直径约1.4米的无人机停在田边。秦川将农药桶装在无人机上,拿出遥控器,设置好飞行路线、速度、高度以及农药用量,确认四周没有障碍物后,滑动屏幕,操作无人机平稳起飞。秦川说,春季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高发期。“这片农田33亩,以往5个人一上午才能完成喷洒农药作业。现在,我一个人一架飞机,不到2个小时就能搞定。”秦川向记者介绍,无人机洒农药的精准度和穿透度都高于人工,还省时省力。在抗击疫情期间,使用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员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这片农田的经营者周家林,是邛崃市种粮大户,在固驿街道仁寿社区流转了近1200亩土地。每年早春时节,周家林都会使用农业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农药喷洒。“3年前我就开始请人用无人机打药了。去年,根据国家农机农具相关补贴政策,我花了5万元也给自家备了一台无人机,让我儿子去参加培训、考取飞手操作证。”周家林告诉记者。
农民有了24小时“种田管家”
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永兴村,也有一架无人机正在金黄的油菜花田上空盘旋。机上搭载的多光谱照相机,可拍摄蕴含土壤成分、作物养分、病虫害状况、预估产量等信息的多光谱图像,经过服务商后台处理后,很快就显示在经营者杨光的手机屏幕上。杨光打理着约560亩油菜和小麦,却很少下地劳作,因为他有24小时“种田管家”。通过使用一款手机应用,他可以随时查看每个地块的水肥和作物生长情况。收到病虫害预警信息后,他用该手机应用为相应地块订购农药服务,工作人员便会带着无人机上门。
“今年是暖冬,病虫害严重,又赶上新冠肺炎疫情,不便人工操作,我们用上了高科技,现在作物长势很好。”顺着杨光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金黄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小麦田间,竖立着几根柱子。
杨光说,这些柱子上安装了摄像头、气象监测设备、土壤检测仪和工业级路由器,再加上天空中的遥感卫星,能使各种农田信息能及时传输到手机应用平台。这些数据除了服务农业经营者,还能提供给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便于其准确掌握地块种植信息和经营者信息,让农业政策性补助发放来得更加精准。目前,大邑县已有十几万亩土地接入了这个“身份信息系统”。
农作物将拥有区块链“身份证”
在四川崇州市一处粮油基地内,尽管水稻幼苗还在秧盘中培养,但在田间地头,“头顶”太阳能板的监测设备已经立了起来,它们随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等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为生产者提供农事参考,还能储存起来展示给消费者。据该粮油基地经营者介绍,今年这里生产的水稻将会有“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购买大米后,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与以往的溯源系统相比,这套系统将用上区块链技术,以防止溯源信息被篡改。
BlockchainReporter Weekly Crypto News Review: Regulations, Education, and Tokenization
This week has seen important developments surrounding the crypto market,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re...
XRP Risks Fall To $1.55 If This Support Level Fails – Analyst
XRP prices have fallen 4.08% in the past day alongside the majority of the crypto market following t...

Dubai picks XRP Ledger for real estate tokenization as 3,000 investors register
Dubai picks XRP Ledger for real estate tokenization as 3,000 investors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