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听2020 | X-Order创始人陶荣祺:Libra让所有互联网应用成为开放金融的一部分
12月27日,全球首档区块链跨年演讲“玲听2020” 在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玲听2020”以“确定感”为主题,由巴比特副总裁/主编、玲听区块链发起人汤霞玲领衔,携手3位重磅嘉宾,9位行业智囊深锐观察。周期中看趋势,迷茫中正心态,向未来找方法,帮你在区块链的长河里找寻自己的坐标。
当晚, X-Order创始人、NGC Ventures合伙人陶荣祺 发表了题为“ 开放金融:区块链的重要应用 ”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的主题是“开放金融:区块链的重要应用”。开放金融这个词,实际上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给出一个非常合适的定义。
开放金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近中证登总经理姚前的一篇文章《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给了我启发。文章提到,区块链技术亦称分布式账本技术,分布式金融基础设施有三个好处:
一是系统高度集成:登记、结算、支付、交收,链上完成;我想这不就是开放金融嘛,所以在此斗胆就把开放金融定义成基于分布式账本的金融。这个不是我说的,是姚前说的。二是业务的统一无缝连接:7X24数千种资产,全球化跨链交割;
三是生态的开放包容:货币、证券、另类资产,无所不包。
开放金融:基于分布式账本的金融
开放金融什么时候到来呢?其实我们都很期望的是这样一个金融能够在今天或者明天到来,我们也看到了在全世界有各个国家做各种各样尝试。比如说国内,我们就不说了,再比如说孟岩老师上一张PPT里,欧洲、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都在做各种各样沙盒监管的尝试。
沙盒监管已经开始。央行已经开始,问题是它也只是一个监管的尝试。接下去是试点。再接下去是改进,最后才会成熟。那要多久呢,是明年吗,还是三年呢,甚至是更久。
我想说的是,开放金融实际上早已出现,不用等到明年,甚至不是今天。在过去早已出现,而且正在被美国统治。我们再来回溯一下什么是开放金融。
Crypto市场,我都不敢用另外的词,只敢用Crypto。我认为Crypto市场就是开放金融,它完美符合了演讲开头的三个特点。Crypto市场就是开放金融。
这张图是X-Order利用知识图谱做出的一张全球区块链公司对比图,圈越大,代表影响力和重要性越高和越大。圈越小,就反之。颜色来说,各位可以看到粉粉的代表美国,所以不用去看里面的细节,就可以感受到整个美国在全球区块链公司方面占有的统治地位,圈很大而且很多,就这么简单。从数量上面来说,美国的区块链公司是1300多,中国的数量大概是200多家,200多家也就算了,甚至还少于新加坡。新加坡当然很厉害,但是中国少于新加坡这一点其实让人不太能接受,原因也非常简单,是因为中国的区块链公司没办法,不敢在中国注册,都跑去新加坡了。
这一页我想说的是全球在开放金融这个领域里所有的主体,大概解读一下,这一块大概是我们所在的亚洲为主。亚洲为主这些主体有一些特征,比如他们很喜欢做类似的事情,很喜欢抱团。其他的基本上看颜色,就是美国力量。
美国统治除了以上两张图之外,把它列出来的话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SEC,它统治了开放金融监管权。为什么美国能够统治?为什么当英国在2016年开始提区块链,写政府级别的区块链技术白皮书?为什么现在是美国统治?原因非常简单,在美国人眼里没有沙盒,美国人不跟你讲沙盒。沙盒是什么,你们去玩吧,我要的是市场。通过华尔街,它统治了开放金融的金融配套服务。
通过硅谷,它统治了开放金融的创业和技术。
通过Coinbase和Bakkt,它统治了开放金融定价权。
通过美元统治了开放金融计价权,也包括后面要提到的结算权。
通过Libra,统治了开放金融的货币衍生。
美国人直接占领市场,通过监管权,通过华尔街,通过技术,直接占领了市场。再说一遍,美国人眼里没有沙盒,你们去玩沙盒吧,直接占领市场的是美国。
基于区块链的货币战争已经打响
接下去我们要看一下在整个开放金融里,美国人做的只针对市场,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美元和石油的关系是来自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说美元和黄金没有挂钩了,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去绑定石油吧。
所以众所周知,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绑定了沙特阿拉伯,对沙特阿拉伯防卫的服务换取了石油唯一的结算标准美元。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买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必须用美元去买,美元约等于石油。你可以不需要美元,但一定会需要石油,所以我绑定了石油,就等于绑定了你对美元的需求。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看到整个全世界在进行各种各样大国博弈过程里,争夺的是什么东西,争夺的是技术吗,争夺的是军事吗,争夺的是土地吗,都不是,争夺的是结算权。有一种说法是美国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美元,实际上再深一步去探讨的话,美国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美元成为全球通用的结算货币,争夺的是结算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欧洲也好,日本也好,大家都在想绕过美元去做结算。
最近的一则新闻是欧洲那边开始把一些产天然气国家结算货币改成欧元。为什么是结算货币,直接和美元、石油关系对比一下,非常明显。请问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人造出来的,人造出来的东西怎样赋于它价值呢?让它赋于一样非常刚需的需求在上面,它才会被赋于价值。在这个基础上面,你才能通过更加多的金融手段利用货币进行各种各样货币战争,这是后话。
第一点是要让货币赋于一个刚需,这也是为什么美元和石油这么强的绑定,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地都想要在去美元化过程中,首先要想摆脱的是一些刚需的挂钩。争夺的是结算权,货币战争在我看来是一个结算权的战争。
再跳回来,这样一个传统的货币战争跳转到现在数字经济时代,又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还需要等待,或者说它在现有时代和之前不一样,那么不可见呢,或者说离我们有多么遥远。并不远,这是发生在上个月的,美国哈佛大学一个研究院,他们进行了一场模拟的讨论。他们模拟的话题是在两年之后的一场数字货币威胁战争里到来了,美国应该如何去应对。与会的并不是学生,他们请了很多退休的,之前在金融和政治领域里高层参与这场讨论。里面的主角是美国,它是一个受害者,美国人总有一些妄想症,觉得外形人要侵略他们。
反派是谁?各位猜一下。2021年11月19号,两年之后,中国新的极端流行的数字货币,模拟它叫做数字元,开始挑战美元了。对不起,反派这次轮到我们了,我们是聪明又可爱的反派,在两年之后。
稳定币:大国博弈的焦点
我想说的是基于区块链的货币战争已经打响,在美元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今天,他们已经开始在为两年之后战争在做模拟和准备了。我们还觉得这些战争很遥远吗?甚至都还不知道怎么去攻击别人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防备我们,要做一个爱国者系统了。现在遥遥领先的仍然是美国,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受迫害妄想症想着两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当然想着进攻,现在更多是防御都做不好。什么意思,开放金融里最大的打手,美元最大的打手是稳定币。
这张图是USDT,从2015年诞生到最近的市值走势图。我说的是市值,不是价格。市值增加了1万多倍。稳定币才是开放金融体系里增长最大的一个币种,稳定币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焦点,增长最快且是刚需。
同时,它又是打手。打手是什么意思?当我们在整个市场里去讨论各种各样数字资产时,对不起,我不能说具体是哪些资产,大家知道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用什么样的货币来计价,请问是人民币吗,请问是欧元吗,还是说USDT呢?是USDT!
USDT白皮书里写的是每产生一个USDT,就需要存入1美元。行不行是另外一回事,至少白皮书说是这样写的。很简单,这就意味着USDT是美元的打手,所以稳定币才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所以Libra才会成为挑动我们2019年全球神经的那一个焦点。
Libra为何如此惹人注意?因为Libra是30亿人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化原生的状态,可以脱离物理;金融本身就是数字,金融本身就是脱离物理的。
Libra的优点如下,也是姚前讲的。
·复用了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我想说的是, Libra真正的优点是开放金融世界里美元替身 。再说一遍,Libra真正的优点是开放金融世界里美元替身。·只流通Libra币,不涉及跨币转换;
·与各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解耦,避免受制于RTGS,可7×24小时运转;
·点对点转账,无需依靠各代理行,成本低,透明度高;
·支付网络扁平简单,省去了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也避免了国际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转账更为流畅。
为什么美联储和Libra总是眉来眼去?原因是:它是开放金融世界里美元替身,是它的打手。它的真正意义是所有的互联网应用最终都将成为开放金融的一部分,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从Libra、Facebook开始。
我们稍微冷静一下,看看金融到底是什么呢?对我来说,作为一个从业者,就会不断的去思考金融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金融是杠杆,有人说金融是骗局,也有人说金融是赌局,这些都是对的。如果用一些更加中性的词,我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自我增殖的中间人。这个字没有打错,生物的增殖。
我相信在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得出类似的结论,我也懒得去找,大家总是会有很多相似的结论。为什么说自我增殖?自我增殖的意思是当我们去讨论金融,尤其讨论资产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它的目的是什么。从资本角度来说,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自我增殖。1块变2块,2块变4块,没了。
什么是中间人?中间人这一点非常有趣。我们去思考金融的时候,老是会觉得它可能就是钱而已,往往会忽略中间人的业务。或者说,当我们去思考中间人业务时,往往会忽略它自我增殖的驱动。
拆开来,什么是中间人。各位知道,华尔街在成立一开始,华尔街的业务就是在华尔街这个街道里,由一些中间人做买和卖的撮合,这就是华尔街一开始的中间人业务。那我们再进一步去思考,华尔街的中间人业务被什么业务代替了?纳斯达克作为第一个数字撮合交易系统,它代替了人的手势撮合买和卖。
由此,我又想到另外一个点,似乎纳斯达克做了撮合买家和卖家的事情,淘宝也在做。从中间人这一点去思考,我们发现淘宝和纳斯达克做的是一样的事情,做的是撮合交易双方的事情。同时其他的特点,它们都是数字化,都充当了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而这个中间人的角色越来越多的通过一种技术的手段,我们说FinTech,中间人,本来人做的事情由技术代替。金融互联网本来真的是很接近,只不过我们一开始把它硬要切分开来,说你是金融,你是互联网,现在你还分得清吗?
区块链脱虚向实:“Web+稳定币+智能合约”
Web3.0这个词在行业里经常会被提及,一个很出名的项目标榜自己是Web3.0。实际上在我看起来,Web3.0更合适的说法是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状态。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状态,为什么会融合,原因是这两者本来背后所要提供的,为整个世界驱动往前满足的需求就很接近。是一种中间人的状态,是一种数字化中间人的状态。
再来看看金融的两面性,一面是滚滚向前的烈马,另一面是无坚不破的利刃。刚刚提到自我增殖,这匹烈马自我增殖带来了经济的获获利,同时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变成癌细胞。这把利刃可以斩开一切,也可以伤害一切,所以是两面性。
在讲最后结论时,我想说大家看一下,什么样的一种状态是不太好的状态,所谓脱实入虚。或者说如果要达到脱虚向实,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解读金融更加合适一点,我用的一套理论是科斯的教育成本经济学。
公司存在的原因是相比社会自行撮合交易,公司成本更低。把这件事情套用到金融上面,如果金融这件事情作为一个中间人,中间人是有成本的,金融作为中间人的成本能够小于价值交易双方所得收益的话,那金融这件事情就是OK的。反之,如果金融作为一个中间人成本高于,或者说远高于价值交易双方所得收益的话,那就是不对的。
所谓脱实入虚就是中间人太多了,整个市场里都是投机的钱,整个市场里全都是金融机构,成本很高。如何脱虚向实,降低中间人成本,或者增加价值交易双方的所得收益。
怎么才能增加价值交易双方所得收益呢?服务于更多价值创造;物理世界价值创造太慢了,不是说它不够快,而是相比起数字世界来说,它太慢了;数字世界的价值创造非常快,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结果,所以脱虚向实的方式,我这边的答案是“互联网+开放金融”。
“Web+稳定币+智能合约”,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区块链脱虚向实的重要起点。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起点如果放在Libra上的话会怎么做,Libra真正意义是所有互联网应用都将成为开放金融一部分。我们把它映射到这样一套公式里,如下图,
这套公式会搭建起将来更加立体,更加快速的,什么是更加立体,我们想象一下,物理世界是两维的,数字世界是三维的,就这么简单,它是立体的。或者说现在物理世界是两维的,那数字世界就是四维、五维的,就这么简单。它是一个更加容易去创造的,里面更加蕴藏着可能性的一个世界,里面的价值留待给Web3.0去挖掘。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结果,Facebook会成就一套自金融体系。结果是什么呢?这样一个21世纪全球人口最多的引号“国家”--Facebook,它没有地理边界,它的一切价值都来自于数字。Facebook本来就是来自数字世界的一套产物,你看不到它物理的任何东西,但就是有价值的。同时它又加上金融属性,更可怕的是这套体系基础货币仍旧是美元。
金融是一把利刃,美元在物理世界已经收割了我们一遍,又要在开放金融数字世界里磨刀霍霍,我们准备好了吗?
Bitcoin’s Realized Capitalization Hits Historic $882B: Signaling Possible Price Surge Ahead
On April 29, Bitcoin succeeded in breaking its historical record for Realized Capitalization when it...
Best Crypto To Buy In May: Experts Eye Web3 ai, Polkadot, Hyperliquid, & Litecoin:
Looking for the best cryptos in May? Web3 ai stands above Polkadot, Hyperliquid, and Litecoin with l...
Since Blockchain Technology Is Public, How Are the Identities of Users Protected?
Many users wonder: Since blockchain technology is public, how are the identities of users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