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占庭同情》看区块链现状及中本聪的原罪
作者:村头二旧
《拜占庭同情》是刘宇昆先生的作品,收录在《十二个明天》科幻小说集中,曾受到《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先生的大力推荐。
区块链行业常常提到“拜占庭将军问题”“拜占庭容错”等词汇,这本科幻小说叫做《拜占庭同情》正是暗示书中内容有关区块链和数字货币。
小说中,主人公创造了一个叫做同情网的网站,网站上的token是同情币,当时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战乱,国际救援组织为了提供人道主义,参与这个网站,这样所有救助资金可以通过数字货币的方式发到需要救助的人们手里,这会比法币或者物资等更容易传递。
那么,人们怎么知道谁需要救助呢?答案是,将当地的情况惨状去拍成视频发布到网站上,流量越大越值得同情。书中提到的形式基本是未来版本的抖音,用VR拍出来虚拟现实的视频,传到网站上,公开自己的地址,任何人看到这个视频,觉得你值得救助,就把同情币打给你。
这里面隐藏了一个机制,需要拿着token投票给自己觉得需要救助的视频发布者,如果你投给了一个人,而社区大多数人投注给了另外的人,那么,你的数字货币数量就会相应的减少,而投中的人有所增加,部分给最需要救助的民众。这就是一种防止作弊的机制,以防有人发布自己的视频,然后骗取参与者的token。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呢?完全走偏了。
同情网最后沦为比惨大会,同情币最后成为博彩游戏。
作品说的是一个慈善机构,小说的主角也是价值观相当主流和正确的,他是希望帮助战乱中的人民的,让token穿越火线送到难民的手里,如此好的一个初衷,可是结果为什么并不好呢?
1、 标的物难以量化 ,比如“同情”这种东西。
2、 机构比个人在很多竞争上都有优势,导致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发不出声音 。他的视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后期处理。在网上发布VR视频,来赢得同情币是同情网运行的基本逻辑。在竞争市场上,大机构国家队等专业组织永远是主力,也就是像现在的抖音一样,抖音很多网红后面是有团队的;
3、 社区的共识很难建立 ,甚至,连运营网站的“项目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说中,有一个人向董事会提议的时候,就已经想过,要把这个网站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平台,以此来做商业募资;小说再写下去的话,同情币就必然要硬分叉了。
4、 投注的机制 将这个慈善网站变成了赌博性质很重的博彩游戏。
小说中同情币的发明者是出现了的,其角色大概就像现实世界的“中本聪”,她一般不怎么在社区发言,就像中本聪一样。可是有一个细节,有一次她认为要投给A,而社区多数人投给了B,然后她的币瞬间少了10%的数量,数字货币的减少她并不在乎,但是,这个投注机制之下,个人判断比如服从大众判断,每个人需要判断“大多数人觉得谁最惨”,于是,这样的网站就成了博彩。
书的内容很短,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就读完了,可是 书中的区块链是什么样子的呢? 中心化的:创始人、持币者都比较中心化,参与者也是中心化的。而且没有能实现任何理想或者践行价值观,同情币创始人并没有看到自己要的结果。
现在的区块链情况,其实比小说中好不了多少。 如果说小说中同情币创始人初心是帮助别人的话,那现实比小说可能还要灰暗一些 。
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号称目标是干掉中介,但是,一句话没有说完,完整版本是:干掉中介,然后自己成为最大的中介,区块链行业数字货币系统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比特币的愿景更宏大,可能把大组织银行机构都归为中介一类。
比特币中心化的情况非常严重。从矿机生产,到矿场主,比特币矿业就是中心化的。那么,比特币的分布呢?依然是这样的。
中国人手中的比特币十万个以上的应该不少于十个(自行判断),大于一万的更多,世界上的比特币鲸鱼,分布也基本如此。这些币有早期买了币没有卖的,有从丝绸之路被查抄后拍卖得到的,还有大矿工,早期矿池的创立者,更有趣的是几年前参与资金盘游戏的参与者,机构手里有比特币不想返利还法币,最后还给参与者比特币(数量相当大),因为那时候比特币还不值钱,机构骗子说“拿住,以后会很值钱的”。
比特币鲸鱼不太露面,除了有名的一些业内大咖,无法精确统计这些巨鲸具体是谁,有多少币。讽刺的是,比特币已经是成千上万的数字货币中去中心化最彻底的一个了。
话说回来,中心化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好,也不全是,洛克菲勒当年垄断石油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宜的汽油提供大众;芯片巨头垄断将芯片的价格不断降低到分散化小组织达不到的地步,“垄断”这个词汇在经济学里只是中性词,并没有褒贬,很多经济学者都是反对“反垄断法”的。
中本聪的贡献大家耳熟能详,去中心化的思想,将区块链的技术引导出来,为世界做出贡献。
中本聪有没有原罪?或许也是有的,一项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就是直接对标货币,对标金融体系。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就像一个资本快速催熟的孩子 ,个子长得很大很快,但是,脑子里还没有装进入很多东西,更像一个行走人间的大型绞肉机。
数字货币的发行多数时候并不能帮助传统企业或者说做事者,因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投资者已经看不清楚到底是一个真项目还是一个假项目,如果《拜占庭同情》小说中隐喻的现实,做事的团队做出来的宣传效果大多数时候不如做假货的团队,后者往往做得看起来更加专业,更加有前景,更有吸引力。
那么,所谓的投资方呢?大的投资机构会更加专业吗?
是的,会更专业,但是,只要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 资本比散户更注重赚钱效应。面对一个航天飞机项目和一个韭菜收割机项目,资本方会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资本天生是最追逐利益的,这非常合理 。币价不涨,算什么好项目,关注技术是浪费时间,关注模式和社区建设才是投资王道。
所以区块链的技术研究更多的积累是在 IBM 、 Alibaba 等大型企业之中,而不是创新型小团队里,这和互联网的边缘创新异军突起并不在一个思路上,不过,赚钱效应比互联网还要快,金融逻辑使然。这是不是中本聪的原罪,还有待后人评说。
或许真正的机遇和变革就孕育其中 ,融资之路更加平坦了,有钱了要做事也更方便,只是相信这些需要一些时间,做这些事情也需要一些时间。本文只是关于《拜占庭同情》这部小说所看到的一种情景的一类思考,如果你有别的解读,欢迎沟通讨论。不过,行业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觉醒和奋斗,对话、讨论和思考虽然短期没什么用,但是脑子更清楚一点,对挣钱没什么坏处。
CryptoPunks Recapture Top NFT Sales of the Week, Avalanche NFTs Overtake Bitcoin Collectibles
This week, the NFT market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showing the dynamics of the landscap...
Crypto Market Faces Minor Slump Amid Steady Progress as Bitcoin Stands above $108K
The crypto market dips slightly as Bitcoin ($BTC) holds above $108K, along with that $BEER, $SISC, a...
Bitcoin to $200K in 2025? Some Traders Prefer Ozak AI’s 300x Potential Instead
Bitcoin eyes $200K, but Ozak AI's 300x potential in presale draws bold investors toward massiv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