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铗:一切皆UTXO,转账即交易
在9月21日下午举行的“火币行业火伴大会:行业深耕之道”上,巴比特、比原链创始人长铗发表了主题演讲“下一代公链的落地方向”。
巴比特、比原链创始人长铗
长铗认为,资产数字化(即资产上链)以及数字的资产化是区块链发展的两个方向和趋势。资产可以从可信任性、可互换性和可分割性三个维度进行定义,并且可以依据可互换性和可分割性分为比特资产、原子资产、跨特资产和量子资产。他提出, 单一公链其实很难解决去中心化效率的二元悖论 。比原链的Bystack使用两条链,主链覆盖安全和去中心化,侧链覆盖安全和效率,这样一来搭配两个三角形可以比较平衡地处理了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同时,账目模型有天然的局限性,比特币UTXO模型拥有很强的优势。UTXO本质是一种向量,比原链创新性地提出BUTXO,即拓展型的UTXO,从过去处理比特币一种资产变成处理多种资产,这样一来向量就变成了矩阵,而交易本质上就是一种矩阵的加减。用BUTXO拓展你会发现, 其实交易就是转账,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思想。
他介绍称,光有交易及转账还不够,比原链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 磁力合约 。在同一时空可能有无数订单或者智能合约,交易所叫订单,链上叫智能合约。磁力合约是一种匹配的策略,让智能合约自动匹配,就像有磁力一样,寻找和它匹配的订单,然后成交。磁力合约最简单的两个匹配规则就是价差的配平以及资产的配平。
最后,长铗表示,链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凡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的链都是有可能会成功的。 区块链世界的阿里巴巴可能比现在的阿里巴巴还要大十倍 。
以下为长铗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确实像袁总说的一样,我已经闭关修炼很久了,很久不出山了,包括我们巴比特自己办的工会我都没有去演讲,但是这次为什么来了呢?一方面我们跟火币有非常深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我们是行业最早的一批区块链公司,我跟李总也是多年的老友。
本身我们巴比特和火币在生态上面有非常多的合作,比如我们节点,火币旗下的几个品牌,比如火币矿池,都是我们的超级节点。同时我们下一步还可能会开放联邦节点,就是所谓的跨链网关,这一块也是关于我们火币旗下的一些品牌或者参与我们生态的建设当中来。
另外一方面,我们过去一直在做公链的研发,做了3年多,从2017年到现在,确实已经该做出点成绩。所以我们过去积累了一些对区块链,尤其是公链的一些思考或者研究,接下来分享给大家。
刚刚李林总从哲学层面讲了,非常有高度,我讲可能更多的是从公链研发实际角度的一些思考,首先我要提一下区块链两个方向和两个趋势。
第一个就是 资产数字化 ,这个就是其实所谓的资产上链,不管是虚拟资产的矿链,还是现实资产上链,本质上都是资产的数字化。首先我们对资产进行定义,价值属性的事物这个不用多说了。资产和数字本身是两个相对称的事物,价值属性往往具有不可复制性或者说有原子性,有点像是物理世界的事物,同时也具有竞争性。其实这些词都是讲价值事物和数字事物是本质的区别,数字事物就是具有可复制性的。
我们还要注意的和它相对称的方向,就是 数字的资产化 。过去有一些信息属性的事物或者网上的行为数据隐私,它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区块链来确权并且交易,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
前几天我看到微众银行马智涛的观点,他支持资产的数字化,但是他反对数字资产化,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是有当前的背景,因为当前的数据资源非常的敏感,大家也可以看到行业的报道,所以更多的是处于行业的环境所表明的立场,但是这两个趋势确实是同时存在。
接下来我们讲资产上链,首先要对资产进行定义。我是从三个维度来对资产进行定义:
第一, 可信任性 。它就像是切蛋糕一样切了下了第一把刀,把资产分为链上资产和链下资产,为什么说你资产一旦上链就具有可信任性呢?我们知道,区块链它另一个词就是不需要可信第三方,是可以对资产进行交易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可信第三方就建立了信任性。而有了可信第三方我们才会担心风险问题,可能有数据泄漏,也可以有资金被卷跑,所以这就是区块链的价值,它给我们带来可信任性,那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自然上链以后的分类。
第二, 可互换性 ,就是我刚刚讲的信心属性的和数字属性。事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可互换性,所以链上的资产很多都是一些非同质的资产,但是像账户模型和UTXO模型架构的区块链还是有一些不一样。账户模型还是把资产理解为同质资产,所以它要提出ERC721这样的一些协议,实现这种非同质资产属性。
第三, 可分割性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以后主要考虑后面两个维度,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四象限图,我们可以分别把它命名为比特资产、原子资产、跨特资产、量子资产,那么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维度以后,可以把现实中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可以投到象限里面去。
比如说红包,红包显然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它是一种数字属性的,也就是可数字化的,每个红包除了数额,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如果两个都是100块钱的红包的话,它是可互换的,没有本质的区别的,所以它是一种量子资产了,那么像房产收藏品、商品防伪码显然是一种可能互换也不可分割的资产,所以我觉得首先对资产进行一个定义,然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区块链可以处理一些资产。
接下来我总结一下公链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条: 单一公链其实很难解决去中心化效率的二元悖论 。其实在我们白皮书里面曾经画过一个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是我提出来的,但是那张图感觉是属于火币研究院,因为我确实是在火币研究员的报告中看到那张图。
我们的Bystack其实是用两条链,一条链分别是覆盖安全和去中心化,另外一条是覆盖安全和效率,这样一来你搭配两个三角形可以比较平衡地处理了这个不可能三角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Vitalik提出了欢迎外部团队开发二层网络做他的数据层,他也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
Layer one我认为他应该要追求去中心化,也就是基于POW机制。另外它是一种无需准入的共池,谁都可以在上面发行资产,但是它的缺点就是效率不够高,所以你只有一条链是基于POW机制,然后第二层网络你可以采用一些更高效的共池机制,但是牺牲一点去中心化去追求一些效率,我觉得这是可以的。如果第一条链已经是追求效率的高速网络,第二条链你搭一条追求去中心化的公链的话,就好像你底层的一些基础设施搭建在上层建筑之上。
第二条:账目模型有天然的局限性,我接下来会讲比特币UTXO模型的优势。目前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弊端,因为它需要有全局状态,也不是并行助力的机制,所以它未来的创新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我为什么这么看好UTXO?其实它的全称叫做“未花费交易输出”,这个是属于中本聪的独创。有人说比特币有三项技术:
一、点对点网络。
二、非对称加密。
三、工作量证明机制。
这三项技术没有一项是中本聪发明的,为什么中本聪还这么伟大?其实忽略了,UTXO是中本聪的独创。其实在我看到UTXO本质是一种向量,我们可以创新性的提出一个叫做BUTXO,就是拓展型的一个UTXO。从过去处理比特币一种资产变成处理多种资产,这样一来向量就变成了矩阵。什么叫交易?交易本质上是一种矩阵的加减而已。
这就是典型的BUTXO的交易,交易的本质其实是在执行一种矩阵加减的运算,而且用BUTXO拓展你会发现有一个什么样的新概念?这是我要插一个小细节,曾经在巴比特有一位专栏作者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很好,他说吴忌寒把比特币白皮书中的transaction翻译成交易是一个史诗级的bug。他这个点出的很对,transaction的本意应该就是转账。我当时跟他说, 其实交易就是转账,只不过过去转账只是一种资产,你看不出它是一种交易过程。 我现在把它拓展为多维的UTXO以后,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交易过程。
地址一比如说是甲,它有资产ABC,它把部分资产AC给了地址二,地址可能是另外一个人,地址二又把它的资产D转给了地址一,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交易过程,但它也是转账。所以 交易即转账是一个非常重要思想。
光有交易及转账还不够,我们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磁力合约的概念。 在同一时空可能有无数订单或者智能合约,交易所叫订单,链上叫智能合约。磁力合约是一种匹配的策略,让智能合约自动匹配,就像有磁力一样,寻找和它匹配的订单,然后成交。
磁力合约最简单的两个匹配规则第一个就是 价差的配平 。比如说甲有1个比特币,想换100个以太坊,乙有101个以太坊,他想换1比特币,显然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他们就形成了价差。一般的规则智能合约是没法匹配的,因为有价差,交易本质上是一个举证的,需要配平。那这个区块链应该让系统自动成交,丙是节点,自动创造一个合约就是1以太坊,就转给他,因为他撮合了这笔交易,所以他获得了价差的差异。因为节点自动来做链上的撮合,所以获得的价值收益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所以应该要成交。
第二个叫 资产的配平 ,利用了BUTX的特性。甲有资产A,乙有B,丙有资产C,但是甲想换B,乙想换C,丙想用C换A,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他自动成交。过去是没法成交的,因为涉及到三方,在这里可以完全成交。因为BUTXO是多元输入输出,它不关心还是三方五方,七方都可以,这就是磁力合约。
有很多人说现在公链落地或者创新有些是二代三代链,到处创新在做什么?没看见做成功的。我个人也认为留给公链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了,可能也就一两年,但是还有非常多的创新可以做,现在市面上做了跨链、隐私交易这些创新顶多只做了20%,至少还有80%的创新没有做。
我举几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磁力合约如果实现的话,也就相当于实现链上撮合,会带来一个什么后果?就是 链上预言机 ,我们现在的预言机都是从交易所外部去取数据,显然这个过程是有风险的。
如果这个数据都是取之链上的话,而且区块链数据又是不可换的,你验证的话,那你基于链上预言机你可以做多少的事情?比如说稳定币,它都需要有一个基准的价格,比如说抵押或是借贷都是需要有链上数据的引入。
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可创新的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最后我做一个预测,区块链会出现什么状况,我认为区块链的本质就在于我们要思考这个链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 ,我认为链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凡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的链,我认为是有可能会成功的。
一位经济学家把交易成本分为三个,一个是价格成本,一个是转移成本,还有一个是信任成本,这个经济学家也不懂区块链,也没搞区块链,但是他划分的是三个属性恰好对应我刚才说的区块链三个维度,分别是可信任性、可互换性和可分割性。所以区块链恰好就解决了交易成本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我们说为什么会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就是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了我们购物的成本,互联网时代是把这个交易成本相对降得比别人低了,但是区块链会把这个交易成本降等更低,所以最后有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是基于科斯定理的推定。
科斯定理讲的是什么?他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公司规模,但是他是考察传统的福特这种生产型公司得出的结论。因为交易成本降低了以后,这些生产型公司财务可以外包、设计可以外包,都可以外包,所以他的公司规模可以降得很小。但是他没有考虑另外一点,就是服务型公司,服务型公司就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商业逻辑的公司,他跟传统生产型公司是相反的,所以生产型公司可能会规模变小,服务型公司会成长为巨头,庞然大物,所以才会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
我认为 区块链世界的阿里巴巴可能比现在的阿里巴巴还要大十倍 ,所以我认为火币就有这样的机会,这也不是一个恭维的话,我觉得在场所有从事区块链的创业者或者周边生态的建设者都有这样的机会,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North Carolina Passes Bill To Integrate Bitcoin Into $127 Billion Pension Fund
The North Carolina House has recently approved two significant bills that aim to transform the manag...
DeFi Metrics Reflect Market Caution as EigenLayer Upgrade and Berachain Unlock Shift Liquidity
DeFi trends show caution as LST supply drops, GHO minting hits highs, and Berachain's $2.7B unlock m...
US Could Buy $100 Billion In Bitcoin This Year: Coinbase Exec
Sebastian Bea, president of Coinbase Asset Management, believes a technical change to the way Was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