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观察 | 为何各国央行对比特币无动于衷,却对Libra如临大敌?
比特币问世十年,虽然受到监管的普遍关注,但没有哪个国家认为它会动摇本国法币的地位,并安心给予它“加密资产”的合法身份。而与之相对应的Libra,白皮书推出仅3个月,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就已经迫使整个货币和金融世界万分紧张,如临大敌。
从定位上来讲,比特币和Libra皆有“世界货币”的远大理想。2008年,中本聪在白皮书中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19年,Libra白皮书中写到,Libra的使命是要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从市值上来讲,比特币目前总值1853亿美金,超过韩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的本国货币,成为全球第11大货币。而Libra背后的Facebook自带27亿跨国界用户,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用户只要持有100美金,体量就可以超过比特币。
但各国央行对于比特币和Libra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以欧洲央行为例,其官网对于比特币的介绍中,否认了比特币是一种货币,而将其定义为一种投机性资产。因为“没有人为它背书;不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用户是不受保护的;波动性太大。”
反观对于Libra的态度,刚被提名为欧洲央行主席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被称之为加密、资产还是货币,它们都在撼动整个系统。”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Yves Mersch也表示:"Libra可能削弱欧洲央行对欧元的控制,通过影响欧元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如果币圈有鄙视链的话,大抵完全相反,应该是比特币>山寨币>平台币>稳定币。原教旨主义信仰者通常认为,比特币是秉承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现实映射,是密码朋克不懈努力后的成功试验,更是货币史上百年来的伟大创新。而Libra,却是数字货币中最不具创新性的稳定币,唯一的亮点仅仅是它的发起机构为社交巨头Facebook。
既然两方各执一词,观点反而不重要,其背后的视角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身为区块链行业的记者,笔者希望跳出庐山外,站在各国央行的立场上,看看他们衡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1.是不是广泛的支付手段?
2010年5 月 22 日,有位饥饿的程序员Laszlo Hanyecz在美国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2个“棒!约翰”披萨,促成了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笔交易。随后几年比特币一直在拓展支付场景,根据Coinmap数据,截至今年7月,全球接受比特币的平台超过了1.5万个。今年9月,就连全球第二连锁餐饮企业德国汉堡王也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显然比特币是可以用于支付的,但如今却没有多少人真的愿意用比特币支付。
在Libra听证会上,参议员Chris Van Hollen发表了对BTC的看法:“BTC的波动性导致它实际上并不会被广泛使用,而Libra倒是可能被广泛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也在得到课程中直言:“币值波动过大,一直是加密资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把它们的影响力限制在了它们的小圈子里。Libra的意图很明显,它希望吸引更多人来使用,而不仅仅是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
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性能。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比较差,决定其性能的不仅是算力,还有带宽。分布式账本的架构使得它会被处理能力最低的那个节点所限制,同时带来存储的问题。穆长春表示:“Libra采用的不是纯粹的区块链技术,而是一个混合式的架构,所以它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区块链加密货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支付工具。”
比特币10分钟的确认速度广受诟病,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多公链声称达到上万TPS/s的性能。与之相比,穆长春透露央行曾运行Libra代码后发现,其性能最优为3万TPS/s,虽然这对于用于支付的货币来说仍然不够好。但这使得在央行官员的视角里,比特币不被视为法定货币的竞争者,而Libra则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2.能不能被更好的监管?
全球有123个国家认为持有和交易比特币是合法的,另有35个国家认为这是非法的。尽管全世界央行视Libra为威胁,但其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监管层面上,Libra和比特币的重要区别。
法国是旗帜鲜明反对Libra的国家之一,称其对货币主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敦促欧盟(EU)出台相关禁令。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言辞激烈的表示 :“我要确保Facebook的Libra项目不会成为可以与国家货币竞争的主权货币。因为我永远不会接受公司成为私人王国。”
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没办法说Libra是非法的,能否被监管又是另一个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可以站出来对此进行监督。我们无权将那些适用于银行的隐私规则应用于Facebook或Libra。”他还说:“在我们目前的监管体系中,显然根本不存在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结中也提到:“G7 财长和央行行长承认,虽然金融领域里的创新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也可能带来风险。因此他们一致认为,目前正在开发的稳定币和其他各种新产品,包括覆盖全球和具有系统性的 Libra 等项目会引发严重的监管和系统、以及更广泛的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此类项目实施之前得到解决。”
各国监管没办法制止Libra,它们不能像对待比特币一样,简单定性它是非法的。因为Libra打着普惠金融的大旗,并积极拥抱合规,这迫使监管主动给出合法路径。正因如此,各国央行只能频频表态,希望大家能保持一致的审慎态度,阻止其推出。
3.会不会动摇金融系统?
纵观这些年各国政府针对比特币的监管,主要分为3个维度,一是ICO和交易所,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二是对于洗钱、暗网、避税等违法交易的监管;三是对于持有、交易比特币的个人、机构及矿场的税收问题。
对比来看Libra,监管的担忧既有重合又有衍生:一是对于主权货币的担忧。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改变游戏规则。当变革来临时,不应该用一种货币霸权来替换另一种货币霸权。”
二是对于Libra可能被用于洗钱、暗网、避税等违法交易的担忧。美国财政部长Steven Mnuchi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已被利用来支持数十亿美元的非法活动,如网络犯罪、逃税、敲诈勒索、勒索软件、毒品和人口贩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Libra可能会对隐私、洗钱、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问题产生影响。这些担忧应该得到彻底和公开的解决。我们希望加密货币的创新能够以安全和健康的方式进行。”
三是对于其商业模式可能扰乱金融系统稳定的担忧。刚被提名为欧洲央行主席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被称之为加密、资产还是货币,它们都在撼动整个系统。我们不想动摇这个系统,这样我们会失去必需的稳定性。”德国央行行长Jens Weidmann也警告称:“稳定币可能破坏银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及其商业模式,这可能会扰乱银行交易和金融市场的中介”。
由此可见,对比特币出手的主要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他们把比特币当作投机标的,防范于未然。而对Libra发声的是各国央行,将其视为主权货币的竞争者,威胁似乎就在他们眼前。
Is Web3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Gaming or Still Falling Short?
The post Is Web3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Gaming or Still Falling Short?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
Bitcoin Market Cycle Indicator Hints At Bullish Breakout Ahead, Analyst Says
According to a recent CryptoQuant Quicktake post by contributor burakkemeci, Bitcoin (BTC) is beginn...
StakeStone and WLFI Merge Real-World Assets with Omnichain Utility: DeFi Revolution Begins
StakeStone and WorldLibertyFi have teamed up recently, opening up new opportunities for a smooth 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