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文说透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三年规划对区块链行业的影响
写在开篇:最近汰渍哥发现自己的文章在某媒体的平台的文章里被大段的引用和摘抄,并且被不断的分享,但该文章作者却并没有引用出处。如果按照毕业论文查重比的话估计有70%的重复率。在此,我希望原作者和发布该文章的平台能够基于事实,尊重本人的原创劳动成果,注明引用来源和出处,予以原作者最基本的尊重。
关于规划
近日央行发布了《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这是央行出台的首个单独针对金融科技行业的顶层设计文件,对未来区块链、金融大数据、智能支付、沙盒监管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引意义。原本不打算看文件中具体内容,只想在网上找一些关于本次央行文件对于区块链和DeFi的影响分析文章学习一下,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是新闻通稿,几乎没有深入解析。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来文件中很多涉及的词汇都让人晦涩难懂,二来对于文件含义有深度理解的大佬无暇专门抽出时间写文,所以就由我汰渍哥代劳花了一整个周末学习研究了一下文件原文,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出大家关心的问题,白话解读这份文件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对区块链行业及DeFi行业未来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存在哪些利好和机遇。相信不论是创业团队还是行业工作人员,读懂政策可以更好的找到行业发展方向并拓展更大的战略生存空间。
我将从两部分内容进行介绍:对文件的发展目标及涉及到区块链的内容进行提炼并加以解读;分析文件对区块链行业产生的影响。
关于文件的解读
一、文件中提到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
1、借助金融科技提升效率文件原文: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合约等技术,金融科技能简化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全新新途径,推动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等方面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解析:这些技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现阶段央行货币从M0到M1、M2甚至到影子银行的过程中,货币从1块钱的现金加上货币乘数,变成10块钱的信贷规模,但这整个过程中养着一大批传统持牌金融机构躺赚利差且干活效率极低,而且信贷规模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和国有企业,并没有注入到央妈想支持的中小企业中去,但是要知道中小企业解决了社会70%以上的就业。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和支付宝微信打交道比较多,并没有自己实体创业并且去金融机构贷款的经历。相信我,现在的金融机构因为自身的利益问题,效率问题,技术问题,只会把你逼向高利贷的黑洞或者破产的边缘。
这个发展方向里提到了智能合约技术,其实央行的一些懂行的人已经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未来的前景及可落地的场景看清楚了,智能合约技术才诞生几年?在政策制定者眼里已经可以和发展很多年的机器学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相提并论了,相信未来如果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大面积落地传统金融行业以后,会提升到更高战略的层面。所以央妈想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从商业银行阶段直接跳过中间层层金融机构的盘剥,直接利用数据挖掘和智能合约功能,便捷高效的将资金直接送达中小企业中去,提升经济活力,增加百姓收入。
2、数据建模,资金跟踪。
文件原文: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企业经营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资源配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过剩产业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推动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这两个目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现阶段很多中心化金融机构在做信贷业务的时候,会把资金投入到国家不支持的行业中去,就拿房地产行业来说吧,国家现在对房地产融资打压力度越来越大,一分钱都不想流入到房地产,但是有的金融机构为了KPI以及风控,还是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地产公司里去,因为房地产项目短期来看,风险小,回款快,利润高,而且不需要主动管理能力以及其他专业知识,因此为规避监管会设计很多结构化融资、壳融资,通道融资等方式将资金投入到地产企业。
在监管方来看,资金表面上是流入到了地产外的企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地产企业的账户上。所以现在文件指出的方向中,区块链行业也可以大有作为的,首先对企业运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就需要区块链技术,在未来企业如果想要得到高效快捷的信贷支持,首先得需要不可篡改、可信度高并且随时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的账本,那这就需要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的账本进行重构,上链(这个方向已经有几个欧洲的团队在努力落地了),并且最终账本的调用权限交由金融机构、监管机构进行实时监督。
当企业需要融资时,提出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打开上链的企业账本进行分析,按照资金缺口直接授信,整个过程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当然那些有黑账本、随意篡改数据的企业也将无法得到信贷支持,最终被市场淘汰,整体信贷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文中提到的资金流监测中也是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前段时间央行提出的央行数字货币也许正是为了这个目标在打基础,现阶段央行数字货币对外宣称只涉及到部分M0的追踪,但个人觉得央行现阶段所面临的传统金融机构势力太强大了,内部改革难度很大,所以只能先从部分M0追踪作为妥协,最终目标是完成社会所有M1、M2的实时追踪。
文中提到的物流信息也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物流信息平台已经落地很多了,非常成功,平安一账通会根据物流信息追踪对上下游企业进行供应链贷款支持,这部分内容很庞大,汰渍哥有空再专门写一篇物流信息化与平安一账通下的一盘80万亿RMB市场的大棋专门解读。
3、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文件原文:金融科技成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通过金融科技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较高成本、收益不足、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
解析:敲黑板,什么叫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是指以可以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众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为其重点服务对象。这部分内容个人觉得是未来区块链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不管是现阶段的炒币也好还是DeFi也好,区块链技术最能落地也最应该落地就是普惠金融。因为区块链技术天然可以实现资金及价值的点对点传输以及细颗粒化的金融服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人可用100块钱RMB买BTC,但没见过有人用100块钱去银行买理财吧?同样100块钱股市能买到1手股票吗?可是只有100块钱可以投资为什么不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呢?就算年化6%的回报,也可以买6个包子呢。这同样也是DeFi行业巨大机会,现在传统金融机构在资管产品及对外投资募集时,无法将投资门槛降到很低让大众老百姓都参与进来,受限技术问题,募资门槛低意味着对较细颗粒资产的管理和账户管理,同时降低门槛会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募资成本、募资效率,这样的话一单主动管理型的业务做或者通道业务做下来是不赚钱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理财的高收益产品永远是500万起投,老板姓就根本无法参与到其中。
通过金融科技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让区块链等科技赋能金融产业,让金融可以细化到服务每一个人,每一分钱,减少贫富差距,打破金融只服务有钱人的格局。虽然每个人投资的金额可能很小,但未来高效的区块链技术以及DeFi平台可以将大家手里的每一块钱聚沙成搭,迅速的投向高收益的资管产品。
同样,对于有融资需求的老百姓来讲,有时融资需求的金额并不大,但并没有合适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有效的低成本的融资(请别拿年化40%+的高成本网贷及现金贷来跟我抬杠),未来区块链DeFi技术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普通老百姓的这一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区块链网络借贷将大有作为,目前已有很多团队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对于原文中提到的「效率」问题,大概是指小额资金跨境转账效率,以及触点达到每个人的金融服务效率,跨境转账这一部分问题现阶段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了解决,阿里支付宝区块链团队、国外的团队实际落地的具体案例网上也可以很容易搜到。
二、关于文件中提到支持区块链发展的相关内容
1、加强分布式数据库研发应用
图1. 原文件关于加强分布式数据库内容
解析:这里可以关注两点机会,一是“发挥科技公司的技术与创新能力,共同研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汇聚新动能”。讲白了,现在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在强大的资金实力、人才实力的背景下,每个机构都会下设一个金融科技分公司,实力一般一点的也会设置一个金融科技发展研究部门,那么政策是倡导科技创业公司与之一起合作开发新的产品的。不用担心阿里巴巴及微信等技术团队抢占先机,因为第一前段时间某央行领导发言已经确定了比较排斥金融科技寡头、赢者通吃的局面出现,第二在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科技巨头合作的时候,也不会是一条心,阿里腾讯百度都有自己的银行牌照,最好的产品最新的科技是根本不会扩散给其他未来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同行手里的。
二是可以关注一下“制定分布式数据金融应用标准规范,从技术架构、安全防护、灾难恢复等方面明确管理要求,确保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领域稳妥应用”,这一点应该明确的要关注一下,一般政策性文件提到监管的时候,具体的监管细则都已经在制定的路上了,相信很快很多头部的区块链科技公司会被央行政策研究室叫去谈话,聊一聊具体区块链金融的监管问题。总之这条算不算利好得两看,有具体的监管细则出来了,老老实实做事的团队会有一些机会,乌烟瘴气的市场现象也会很快消失,但如果监管细则很严厉,也很可能影响到了区块链团队创业的积极性。
2、健全网络身份认证体系(密码学与可追溯同时建立健全与便捷的多元化身份认知体系)。
图2. 原文件关于健全网络身份认证内容
解析:这一点简单说一下,应为里面提到了密码算法以及网络身份认证,这部分政策方向的第一目的肯定是以技术手段增强互联网身份监管,有效防止互联网金融犯罪,降低互联网犯罪追逃、立案困难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有区块链技术需要,但不一定是必须的,创业团队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很可能最后是帮GJ做了贡献。
对未来区块链及DeFi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利好
- 总体来说对区块链行业及DeFi行业是非常大的利好,第一次从官方的口径肯定了金融科技以及区块链的技术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区块链技术创业者也可以摆脱过去那种一提到区块链就让人觉得是骗子的苦恼。
- 明确了金融科技可以发展的方向,适合的场景,各个技术团队不管是自主创业也好,做第三方服务商也好,都可以跟根据规划文件找出政策支持的依据,未来在项目获得投资、融资、招聘等方面都会更便利。文件出台的同时,红杉、软银、IDG、经纬等一些一线优秀投资机构也会将区块链创业项目纳入自己的金融科技投资版图。
机会
- 现阶段一些区块链或DeFi技术创业团队,未来会有更广阔的战略生存空间,发展自己项目的同时,也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部门或金融科技子公司共同合作、参股。在共同推进研发新的区块链项目、使用场景的同时,深度融合,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线上线下有机合作的生命体去占领市场。同时在团队缺钱、自己项目发展停滞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并开拓自身的金融产品设计思维角度。有的团队可能不太认同我这种想法,觉得区块链就要有极客精神就要有不合作抗审查精神,这无可厚非,但是当初马化腾在发展初期的第一桶金不也是中国电信合作以后得来的吗?十五年后的混改又是谁求着腾讯去参股入股的?合纵连横,商业生态中没有绝对的黑也没有绝对的白,利用传统金融机构的奶水滋养DeFi的未来不也挺好吗?
- 对于DeFi项目来说,文件规划相对友好的指出了现在国家社会需要金融科技去解决的问题,适用场景,这也就意味着相对的画出了禁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也不用去冥思苦想了。未来在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企业账本监测、资金流监测等方面充斥着大量的机会,DeFi的团队也可以为市场提供高效、透明、颗粒化的金融产品,以及一些专业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市场前景无比广阔。在@Maxwell 的《你必须了解的100个DeFi项目》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全世界有上千个DeFi的创业项目,从稳定币、去中心化交易所、钱包到支付网络、借贷平台、保险平台、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全世界的区块链创业者们都在DeFi的这个赛道上付诸努力,同时伴随国内的发展规划的出台,国内的一些创业者们也会创的更加安心。
影响
- 从最早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开始到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衍生的项目发展,去中心化、抗审查、不可篡改等特点的一直都是区块链得以生存的基础,一直以来本人也是为了抵抗中心化金融机构的各种不透明、低效、配置不平衡、掠夺、贪婪等问题才痴迷于区块链技术的,现在规划要求各个传统中心化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这肯定会动摇一批最早的区块链中坚力量,区块链一直以来的敌人现在学会拿起了区块链技术作为竞争的武器,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但只要未来所有人能公平的享受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能够透明、高效、低成本的提供服务也算是达到了改进中心化金融机构的愿景。
- 指导性规划伴随的肯定就是监管了,DeFi项目未来肯定会受到国内监管的影响,大部分细分的DeFi项目可能会失去政策的支持,不过好在很多项目是全球同步,也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威胁,但不会很大。
伴随着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第一枪的响声,以及三年规划的出台,现阶段传统中心化金融机构已经在自身内部开始金融科技革命,这其中是很痛苦的,过去的业务制度,业务规模基本都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央行想改革,但只能慢慢一步一步的来。但现阶段大部分金融机构,过去都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及牌照优势、规模优势在发展业务,管理层短期内不具备自我内部金融科技改革的动力。
但这一部规划提出利好的同时也需区块链创业者以及DeFi创业者警醒,我们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已经在学习区块链技术武装自己了,假如未来DeFi的市场规模大到影响到了传统机构,他们会毫不犹疑的举起我们手中的矛,和我们来一场不对等的竞争,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小。最后,看到行业里很多的技术团队在日以继夜的努力完善自己的产品,落实自己的项目,我也希望他们在忙碌的同时多和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真正的需求,了解真正的市场在哪里,这样才能完善自身的业务模式,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
作者:TideChain(作者为9年基金投行从业者,为公司负责多次结构化投融资、资产证券化、企业并购等业务,同时也是近10年的区块链爱好者。)
声明:汰渍哥所有的文章均属原创,凡是引用汰渍哥原创文章内容,请联系本人(Wechat id:TideChain)或合伙人(Wechat id:porscherain)。若再发现任何个人或平台不经授权大量摘抄或盗用本人原创文章内容,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申请相应损失索偿。
有对DeFi产品结构设计,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基金,商业模式设计等项目感兴趣也联系作者进行交流讨论。
Meme Coin Explodes as Dogecoin (DOGE) and Shiba Inu (SHIB) Move, While Salamanca (DON) Token Burns Hot with 20%+ Surge
The post Meme Coin Explodes as Dogecoin (DOGE) and Shiba Inu (SHIB) Move, While Salamanca (DON) Toke...
Why MIND of Pepe is the Best Crypto to Buy Now as Pepe Enjoys Life in Green
Self-proclaimed as the ‘most memeable meme coin,’ $PEPE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nd culturally ...
Rexas Finance Crypto Price Prediction: Key Factors Driving the Token’s Potential in 2025
The post Rexas Finance Crypto Price Prediction: Key Factors Driving the Token’s Potential in 2025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