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中国电信发布5G时代区块链智能手机白皮书
8月27日,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发布《 5G时代区块链智能手机白皮书 》(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描述了中国电信打造的一个区块链应用生态,用独有的去中心化技术引领数字经济新变革,为5G手机提供更安全的硬件底层架构,使5G手机逐步成为去中心化运算和数据的节点,形成新的价值传输网络,塑造手机使用安全生态体系。
背景
白皮书指出,5G时代人们可掌握的数据资产,无论从数据量还是数据的种类和维度,会发生几何倍数增长。在5G时代,人与物、物与物的大范围连接迎来爆发,区块链由于其具有智能合约自动化、价值和使用的实时结算、交易可追溯、防篡改的天然优势,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和海量的单位和人自动形成合约并实时结算,既解决了信任的问题,又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白皮书还写道,现在的区块链手机尚未获得广泛生产,现有的区块链手机商家大多以区块链钱包来炒作市场热点,并没有在区块链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些因为导致现有的区块链手机表现欠佳,因而阻碍了它们在市场上的广泛使用。
生态建设
白皮书指出,中国电信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搭建了区块链创新底层基础平台,研发基于SIM卡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体系其中SIM卡是数字资产管理的流量入口,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是实名制数字资产社交生态;集合了一卡多功能,即通信功能和非通信功能的综合体;已发布标准2个,开发了核心模型17个,核算法15个,软件著作1个;实现异构区块链数字资产对接技术,通过全节点方式从网络、应用、数据多层面实现与以太坊及ERC20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对接,可无缝对接适配任何厂家的手机终端;协作实现多种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连接、获取、交易等功能;未来将致力于与手机厂商一起搭建生态圈,打造安全适用广大用户的5G区块链手机。
应用场景
白皮书指出,5G区块链手机有数字身份认证、金融应用、供应链溯源应用、司法应用和快递行业应用等五大应用场景。
1.数字身份认证 :区块链技术为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提供了又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可通过一个身份ID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用户不需要记住像用户名和密码这样的传统验证标记。任何网站都可以适用ID作为用户登录的一种方式,也都可以作为ID的身份提供者,它既解决了问题而又不需要依赖于中心化的网站来确认数字身份。
2.金融应用 :在征信领域,5G区块链手机的优势在于可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信用相关信息,信息透明、不可篡改、使用成本低。商业银行在客户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在获得用户授权后可通过直接调取5G区块链手机的数字身份相应信息数据直接完成征信,而不必再到央行申请征信信息查询。降低法律合规成本,防止金融犯罪,记载于区块链中的客户信息与交易记录,有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并有效防止欺诈。
3.供应链溯源应用 :区块链技术依托其具有的数据不可篡改、交易可追溯以及时间戳的存在性证明机制,5G区块链手机作为载体,能够很好的解决供应链体系内各参与方在数据被篡改时产生的纠纷,实现有效的追责和产品防伪,可打通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监管环节。
4.司法应用 :5G区块链手机可通过共识算法向电子数据引入现实时间维度。保障电子证据的安全存储和不可篡改。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生成、存储、提取、验证体系将能够实现对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原始性与真实性的保证,从而对互联网行为的真实性与法律有效性进行确认。
5.快递行业应用 :(1)寄递信息安全,5G区块链手机可利用数字签名和公私钥加解密机制,可以充分保证寄件人和收件人等寄递信息安全。在派送过程中,只需要双方手机端私钥签名,是否签收只需查询区块链即可;(2)商品溯源,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追溯快递物品的销售和寄递整个流程,5G区块链手机的实名性,当发现假货时可以追溯寄件方,当出现冒领时可以追查,有效解决物品的溯源防伪问题。
创新方案
白皮书指出,中国电信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针对传统手机中存在的“改号”诈骗、电话骚扰、手机丢失、信息不可靠等重点问题,结合区块链、5G等技术,提出一个“安全平台、独立身份认证、多级别应用”的区块链手机研究方案。
1.搭建5G区块链手机安全平台
电信运营商不仅拥有庞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也拥有丰富的用户资源、数据资源。该实验室搭建了中国电信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基础创新设施平台,以5G技术为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安全功能,在普通手机端可自由切换至区块链安全模式下。在安全模式下,用户的通信、上网功能做到安全的隐私保护;通信不窃听,上网不留痕,数字资产安全操作;各种资产保险箱安全系数高;该平台可实施跨链,成为区块链生态的基础平台,类似“TCP/IP”协议,真正实现各种链的互联互通。
2.独立身份认证:SIM卡私钥存储,实名加载
利用认证因子结合大数据AI技术、区块链技术搭载实名制认证,其多组合用作独立数字身份认证。通过与生俱来的认证因子包括生理特征(例如面部、声纹、指纹、虹膜等)的测量和行为特征(例如笔迹、步态、唇语、打字节奏等)的测量的加载生物识别,在用于认证时加载区块链技术使用。
3.多级别安全应用
(1)防欺诈:确保信任透明度,实现号码与身份一一对应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之一是“安全数字身份证”,至少可以减少两种主要类型的欺诈—漫游欺诈和身份泄漏。解决方案:对客户目标群体实现通话交易上链,利用私钥签名、每次用户触发一个事件,就会执行一个智能合约,允许即时身份验证和授权结算发生在实时,通过多方介入等技术手段防止目标群体受骗,其中目标群体包括对通话安全高度敏感人群,例如军方、金融界人士等;易受骗群体,例如老人等。
(2)防骚扰:运营商、厂商数据整合,实现防骚扰生态圈
电信将利用自身庞大的用户群体,设计防骚扰、防恶意标记的双维度方案。通过区块链将运营商及厂商(联合华为、360、小米、vivo等建立防骚扰链)等防骚扰数据整合,实现防骚扰系统生态圈,实现数据共享,提高透明度。同时,利用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对用户骚扰标记进行溯源,以防止恶意标记现象发生。
(3)防丢失:创建黑名单共享账簿,防盗防丢失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一个可信的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黑名单共享账簿,所有授权方都可以在安全网络上共享信息并添加新的条目,使用区块链进行加密;当一个移动设备列入黑名单时,所有的网络操作员都会立即通过区块链接受信息,这使得犯罪份子很难使用来自其他提供者的SIM卡的设备。如果客户追踪到了他们被盗的智能手机,或意识到它只是放错了地方,则可以要求网络运营商将设备从黑名单中恢复。此方案可让网络运营商、智能手机制造商和任何地方的最终用户可以识别、禁用被盗设备。
Kima Integrates with ECB Pioneers to Redefine Programmable Payments
Kima joins the Pioneers Program of ECB to test programmable payments for the digital euro without sm...
Ethereum Macro Trend Oscillator Shows Green Might Be On The Horizon
Ethereum’s price action may have struggled to gain traction in recent weeks, but an interesting long...
XRP Price Analysis: Can Rising Adoption of RLUSD Curb XRP Drop to $2 Again?
The post XRP Price Analysis: Can Rising Adoption of RLUSD Curb XRP Drop to $2 Again? appeared fir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