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止比特币?参议员:不会成功的
如果你有看财经新闻的习惯,你会发现一些有影响力的人长期抨击比特币,他们有一个共识: “总有一天,比特币会被政府禁止,然后归零。”
持有这种观点的不仅有金融小白,也有传统行业大佬,比如说经济学家末日博士、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比特币在他们眼里就是骗局,越早禁止越好。
但比特币真的能被完全禁止吗? 如今,连美国的立法者都已经意识到他们无法禁止比特币。
周二,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Mike Crapo发表言论:
“如果美国决定禁止比特币,我十分确信, 这是不会成功的。 ”
禁止比特币的唯一方式
Crapo是本次听证会上鲜有的比特币理性派,他还指出:“打击行业是不明智的,因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对经济和社会有多方面的益处。”不得不说,Crapo说的都是大实话,比特币无法被完全禁止。只要有电、有网,比特币就有运行的根本,而这两个也是维持当今世界良好秩序的必要条件。
那么如果说全球都开始禁止比特币呢?
这一点也非常不现实,首先,德国、以色列、加拿大都已经将比特币推向合法化,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这个闲心;其次,在技术上杜绝比特币是一项完不成的任务。
其实比起禁止比特币交易、挖矿, 真正能杀死比特币的只有一个方法:法币和货币政策更有竞争力。
当比特币的优势彻底消失了,它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国家如何平衡与比特币之间的关系?
无论你喜不喜欢比特币,都不可否认一个事实: 如今比特币已经走上全球政治舞台。
Facebook是其中的助燃剂,它迫使各国政治家都讨论加密货币的问题,美国国会专门对比特币展开讨论,特朗普在推特上猛烈批评比特币,财政部称之为国家威胁, 印度更是打算全面禁止比特币……
如今的比特币已经受到足够多的关注,每个国家对它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弱小的国家视他为洪水猛兽,强大的国家则完全无视它的存在。但随着比特币日渐强大,所有的国家都会开始正视这个新时代产物。
阶段一:蜜月期
在这个阶段,ZF并不会完全取缔比特币, 但他们会出于货币管控权,对比特币生态中的相关公司施加监管压力。
美国现在就处于这一阶段。它没有直接提出禁止,但通过各种手段实施监管,这个月美国证监会和金融业监管局的监管事件已经番了一倍不止,而财政部部长更是表示将对加密货币“保持最高标准”。
阶段二:黑市期
当国家意识到铸币权受到威胁,便会进入到黑市阶段, 各国ZF则完全禁止比特币交易和挖矿。
在这个阶段,Eric还预测 各个国家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目标是拥有比比特币还要“安全”的货币,同时在数字货币层面保留以铸币权和监管的优势。
事实上,比特币也已经被全球很多国家禁止,例如尼泊尔、孟加拉国、厄瓜多尔等国家,而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大的国家最近也打算禁止比特币。
但印度一边忙着禁止比特币,一边还在考虑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数字卢比”,委内瑞拉是如此,禁止国内人民挖比特币的同时,大力推广官方数字货币“石油币”。
阶段三:竞争期
为了努力消除加密货币、保护本国货币, 未来各国会以比特币矿工的身份参与到竞争中来。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比特币没有办法不让这些国家参与进来,而当真正进入竞争阶段,国家则会永久性地进行51%攻击,最后进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算力斗争。 这场战役会消耗大量的费用,直到有一方投降。
我们现在处在蜜月期和黑市期的重叠阶段,未来几年对比特币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比特币越来越强大,各国意识到无法让比特币永久消失,在监管乏力之时,各国会不会掀起一场全球加密战争呢?
结语
庆幸11年前中本聪在建立比特币之时,并没有试图得到国家的同意,如果比特币当初遭受Libra的监管待遇,估计也会以夭折告终。
最近在美国没完没了的听证会中,虽然消极声音超过理性认识,但我们很清楚美国这是在为未来的监管铺路。于比特币而言,这一次彻底从幕后被推到聚光灯下,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让更多人开始思考比特币这个主角的价值所在。
作者:马莎卡
来源:区块浪潮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위믹스3.0 최초의 DAO ‘원더다오’, 노드 카운슬 파트너 합류 l 탈중앙화 자율조직 형태로 결성…구성원 모두가 위믹스3.0 운영에 참여 가능l 스마트 컨트랙트 기반 모듈화 ...
[주간톡톡] 양의 탈을 쓴 늑대는 양일까? 늑대일까?
주간톡톡은 한주간의 블록체인 소식을 재구성해 독자들과 재미있게 이야기해보는 코너입니다. 이번주는 페이스북의 스테이블 코인 프로젝트 '디엠(Diem)'에 대해 알아보겠습니다. 그럼 ...
IBM, 블록체인 와인 추적 서비스 '빈어슈어(Assure)' 공개
IBM이 재배지부터 매장까지 와인 공급망을 추적할 수 있는 블록체인 기반 플랫폼을 공개했다.10일(현지시간) 발표에 따르면 IBM은 와인 모니터링 업체 e프로브넌스(ePr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