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进军加密支付,如何直面瑞波和JPM的竞争?
前言:IBM 3月18日宣布了其跨境支付系统Blockchain World Wire的最新进展,帮助6家银行发行稳定币只是IBM宏图的一角,本文深度探究其Blockchain World Wire网络的运行机制,解析其与摩根大通、瑞波支付网络的不同。奇点财经认为,能否有大量参与者的加入是支付网络成功的关键,IBM的核心战略在于帮助银行低成本的发行、应用自己的稳定币,借此吸引大量金融机构入场。
一、Blockchain World Wire简介
IBM旗下Blockchain World Wire(下称BWW网络)是一个金融机构跨境支付系统,顾名思义,它主要针对企业级对象,特别是银行之间的结算。根据IBM官网的公布数据,World Wire网络已覆盖72个国家、47种货币以及44个“银行终端”,能够提供的交易对多达1081个。即用户可以通过BWW网络在72个国家之间,借助44家银行或ATM机,通过47种货币(包括加密数字货币和法定货币)之间的交换实现快速的跨境转账。
IBM的BWW网络采用的是Stellar共识协议,具有该协议的许多特性。包括允许用户在上面发行数字资产,多种数字资产可自由进行交易。并且恒星协议支持并内置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交易市场,因此用户在发出稳定币后不需要通过第三方交易所进行交易。
我们在BWW网络的实际流程中能明显地看到上述Stellar的特性,也能理解IBM选择Stellar协议的一部分原因。如下图所示:
1.用户向银行发起请求之后,银行可通过中间商将自己的法币转换为加密资产(这一资产大概率是稳定币,银行也可以成为中间商自行发布稳定币);
2.加密货币将通过WBB网络进行交易,也就是下方中间的圆图,在这里IBM可能采用的是恒星协议里内置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
3.加密货币通过中间商转换为接收方银行能接受的法币,之后银行将法币交给具体的接收人。
Source: IBM
据悉,Stellar公链的账户数量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快速上升,目前已经超过300万个。且截止4月5日CoinMarketCap的最新消息,Stellar的XRM币市值高达23亿美元,日成交量为3.25亿美元,在总市场中排名第八。
二、能否吸引大量参与者加入是支付网络成功的关键
奇点财经认为,能否有大量金融机构加入是支付网络成功的关键,用户越多,网络效应越明显。Stellar的创始人Jed McCabed描述与IBM的战略合作时也提到了相应观点:“Blockchain World Wire已在越来越多的市场正式推出,但由于缺乏支付的网络效应,每个人都低估了落地需要的时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吸引众多银行、企业还有相当基数用户加入。”
除了IBM的支付网络,还有一则消息也值得关注。3月15日花旗银行宣布放弃Citicoin 的稳定币计划,该计划在4年前就已着手准备。对此,创新实验室负责人Gulru Atak 解释:“要搭建一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网络,就必须让全球所有银行都参与进来。”
很显然,花旗银行已经意识到想要在跨境支付上做文章,除了要应对技术挑战、监管挑战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态系统能否吸引足够的参与者,否则落地的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三、IBM的战略——帮助银行低成本发行,应用稳定币
使用稳定币进行交易可以避免加密货币价格的波动,但并不是所有银行都适合自己发行稳定币,主要因为推广稳定币的成本可能要大于潜在收益,这也是花旗银行放弃多年计划的原因。可以说,银行自身发行稳定币与稳定币应用落地之间隔着一道鸿沟。
而IBM推出的BWW网络能极大的降低银行发行稳定币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后续的推广成本等等。此外还能拓宽银行的服务边界,让发稳定币的银行也能像摩根大通一样提供稳定币服务。
对此Jesse Lund表示:“银行可以使用稳定币结算客户之间的交易,还可以通过借出稳定币获得利息和交易费。这将为银行带来新的收入机会,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还描述了IBM的未来愿景“我们设想的是一个拥有多种不同资产类别的网络,数字欧元、数字美元、数字英镑都在该网络上运行。还可能覆盖更多的银行和法定货币,甚至包括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3月18日的进展就与此相关,IBM 已经与菲律宾黎刹商业银行(RCBC)、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Banco Bradesco)和韩国釜山银行(Busan Bank)等六家国际银行签署意向书,这些机构将在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 (下称BWW网络)上发行对应法定货币的稳定币。
由此可以理解为,此次加入IBM BWW网络的这六家银行主要的意义在是拓展了该网络的实际服务能力和边界。由此可得出结论如下:随着加入BWW网络的银行与稳定币、甚至是法定稳定币数量提升,给用户提供的服务将变得更加全面,更多的用户加入将导致更多银行加入,实现网络效应。BWW网络有机会借此形成一个新的支付网络,彻底变革当下的跨境支付行业。
还未正式落地的银行稳定币与尚在设想中的央行法定稳定币暂且不提,当前BWW网络中唯一的稳定币是StrongHold USD。该稳定币也由IBM支持,与Stellar网络集成,可作为在网络中转账的媒介,它与美元锚定的方式与摩根大通较为类似,都是用户存入1美元公司发行一个稳定币,但是这家初创公司信用不足以支撑这项操作,所以与一家美国国营特许以及SEC授权的托管机构Prime Trust合作完成。具体的操作如下。
Source: Stronghold.co
四、IBM vs 瑞波
谈起恒星链Stellar就不得不提及瑞波支付链。瑞波的联合创始人Jed McCaleb在离开瑞波后创立了Stellar 。Stellar 与Ripple有着类似的架构与愿景,有着较直接的竞争关系。
两者的发展路径似乎也较为相似,都是积极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网络中,提升网络的影响力。从这一点来看瑞波显然是遥遥领先,奇点财经了解到已有愈百家金融机构加入到其跨境支付计划中,包括美国银行巨头之一的PNC,日本金融巨头SBI也与瑞波合作紧密。而明确加入WBB网络的只有上述的6家银行。
目前加入瑞波的企业主要可以分为采用xCurrent方案与xRapid方案这两类,其中xCurrent方案是为了帮助银行能够实现端到端即时结算跨境支付。包括实时发送消息以确认付款细节等一系列转账的功能。 在其中流转的货币可以是法定货币也可以是多种加密数字货币。xPapid方案则需要使用瑞波币进行交易。
综上可以看到瑞波与Stellar或者说IBM方向基本相同,不过在具体实施方式上IBM的WBB网络强调引入更多种类的稳定币甚至包括法定的稳定币,这些稳定币都在WBB网络内使用Stellar内置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中撮合交易;而瑞波则极力推广瑞波币作为网络内的支付媒介,从而提高瑞波币的价值和表现。
瑞波币和WBB网络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形成网络效应,尽早布局抢占跨境支付市场。目前IBM的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因此只能比较两者的愿景与实现方式,未来的发展仍需我们的持续关注。
五、IBM vs 摩根大通
此时再看摩根大通就会发现其推出稳定币的巧妙,奇点财经此前的深度报告《联盟链“稳定币”崛起,稳定币再添新赛道》中解析了摩根大通的JPM Coin,它明确针对B端机构客户,目标是用于大笔交易结算、实时价值转移、降低交易对手风险等。
未来可能不会有多少银行在自己的转账系统中采用JPM Coin,但是这类稳定币仍然有应用的场景。摩根大通作为巨型银行拥有极高的信用,再加上它本身超过5万亿美元的日常批发支付业务,已经足够JPM Coin作为摩根大通客户之间转账的媒介。这里的客户不单是指机构用户,还可能包括个人用户。
也就是说摩根大通在推出自己的稳定币时已经计划好应用的场景,生态系统也足够丰富,足以容纳JPM Coin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开发并推出JPM Coin的成本可能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这也是摩根大通作为第一大商业银行的优势。
但是,但正如上文提及,并不是所有银行都适合自己发行稳定币,主要因为推广稳定币的成本可能要大于潜在收益,这也是花旗银行放弃多年计划的原因。帮助银行发行稳定币就是IBM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关键。
银行都可以通过BWW网络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与JPM Coin能实现的功能基本相同,且未来可以与其他银行发行的稳定币方便的交易,想象力空间非常大。这也正是IBM和Stellar认为能吸引众多银行加入网络的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Stellar公链相比其他公链的一个优势在于KYC/AML的功能。基于Stellar协议发行的代币可以设置相应的白名单,从而符合不同监管的要求。这与摩根大通建立在联盟链上的Quorum平台有类似的优点,两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合规。
此外,Stellar公链并不能支持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意味着WBB网络当下不能满足过于复杂场景下的用户需求。不过IBM也一直强调目标是跨境支付领域,目前的功能也能满足银行发行稳定币和转账的需求。
六、结语
IBM作为一家老牌的科技巨头具有较高的信用,这会为很多传统的银行机构尝试新技术提供信心。如果在Blockchain World Wire网络能有足够多的稳定币交易,在这将会形成一个稳定币式的外汇市场,锚定任何法币的稳定币都可以在此成功交易。
而IBM的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它为银行发行稳定币从而拓宽WBB网络的覆盖范围,这一点和瑞波推广XRP的战略并不相同。未来,在WBB网络中发行稳定币的银行或许都与摩根大通一样,能提供跨境支付与稳定币借贷等功能。这也正是众多银行寻求IBM合作追赶摩根大通的愿景。
当然,无论是IBM、摩根大通、瑞波,抑或是Facebook,谁能成为2万亿跨境支付市场的霸主,都将在这个领域中展现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跨境汇款的各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转账信息传递给各个参与方,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交易即清算,极大的提高了价值传递和处理效率。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并加入到区块链变革金融的大势中。奇点财经将会持续关注报道。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