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相对论 | 以太坊2.0的价值之辩
公链实现自我突破,以太坊2.0 Phase 0将在12月1日启动。
11月27日14:00,金色财经举行新一期「金色相对论」,特邀请StaFi首席研究员李自鹏、Loopring COO Jay、 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员William、ECN以太坊中文社区负责人Esther做客直播间,辩证以太坊进阶的价值。
直播过程中,在谈及以太坊更新路线图的问题,Esther表示,与之前的路线图相比,主要有四个不同点:
1) 阶段1简化为数据分片,将其作为rollup或是其他layer2方案的数据可用性层;
2) 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当前以太坊主链能够直接合并到以太坊2.0链中,不再以分片形式并入;
3) 轻客户端、分片以及eth1和eth2的合并工作将并行推进,不再顺次实现;
4) 暂时搁置阶段2,但是保留分片执行的可能性。按照先前的路线图,用户要取出在以太坊2.0中质押的ETH,需要等到阶段2实现之后(至少2年),而新路线图的一个优势在于简化并且加速了eth1和eth2的合并过程,甚至有可能在分片之前就可以实现合并,大幅缩短了ETH的锁定时间。
新路线图的另一个优势则在于能够在阶段1(数据分片)之后实现“分片+rollups”,提前为以太坊带来数千倍的吞吐量。以太坊2.0路线图的变动对目前即将启动的阶段0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新路线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Staking起到了助推作用。
William称,对存款合约质押量的加速感到惊讶,因为在两周前的11月17日,质押进度只有20%,如果按当时线性增长,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才能满足要求,但在过去的一周内其进度迅速加快,并最终在最后一天完成。我是比较支持新的路线图的,新路线图中谈到暂时不再强调Phase2 的重要性,这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我一直很疑惑以太坊的“二次方分片”的实际扩展性效果,包括它能否按时实现。总的来说,实现“二次方分片”的难度相当大,所以搁置Phase2,我认为暂停分片化执行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对于rollup以及layer2解决方案与以太坊2.0扩容方案相比,Loopring COO Jay表示,L2 方案还在很早期,zkRollup, OVM, Plasma, State channel 都是并行存在着的。目前看来Rollup 技术比较收社区推崇也是最主流的方案。但Rollup 里面也分zk 和optimism 2 大方向。未来到底是一个Rollup 独大还是多个平行进行都还很难说。特别是在各个rollup之前还不能打通的情况下。所以在不能说服社区都用一个rollup方案或同意的情况下,2.0 需要不断的进行下去。另外Rollup + 2.0 分片可以ETH TPS 达到10万笔/秒。完全是一个互补的方案,而不是排斥的。只有到达这个量级才是目前生活中可以取代中心化系统的量级,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推动。
对于在以太坊2.0的Phase 0质押存入的ETH无法兑现问题,李自鹏认为,ETH2.0 Phase 0阶段将在近期上线,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标链的Staking中,只需要质押32个ETH就可以成为节点,并享受年化5%至20%左右的Staking奖励。但是目前ETH2.0的设计,对于想参与ETH Staking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
1)Stakers必须掌握大量关于运行节点的知识,然后去运行验证人客户端,才能获得质押收益。并且还要保持稳定的在线时间,避免双签等Slash行为,否则还会受到ETH 2.0 的惩罚,不仅没能获得质押收益,还可能出现账户余额从32ETH被罚没成16ETH的情况。所以这对于单纯希望获得Staking奖励的人来说,参与门槛太高;
2)每一个节点最多质押32个ETH,如果希望质押更多数量的ETH,就需要同时运行多个验证人客户端,进而增加节点的运营成本和运维难度;
3)如果用户希望质押的数量低于32个ETH,则无法参与ETH2.0 Staking; 除了上述的高参与门槛外,Stakers在质押成功后还将面临赎回的难题:只有等待 ETH2.0 Phase 2之后才能赎回原来的ETH。而ETH2.0 Phase 2上线的时间预计可能需要1~2年,这意味着Stakers的资产可能在1~2年内无法赎回流通,此种状态让绝大多数 Stakers 都难以承受。
以下为直播详情:
王瑜琨:先请几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也介绍下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
Jay: 大家好,我是loopring的Jay,之前主要在咨询和互联网金融领域折腾。目前是路印协议COO也是一位数字货币的早期投资者,路印协议是以太坊上第一个落地的二层网络扩容技术。我们通过使用零知识证明Rollup技术使以太坊一层的吞吐量从~15笔/秒提升到~3000笔/秒。并且已经提供了落地的高性能的去中心话交易平台loopring.io和免费ERC20转账产品LoopringPay。我个人看好zkRollup 是因为他的安全等级是和以太坊主网一样的,因为安全性是所有金融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
李自鹏: 大家好,我是来自StaFi的李自鹏,很开心收到金色财经的邀请,来跟大家分享关于以太坊2.0的进展以及流动性方面的一些经验。
StaFi是国内较早一批专注做Staking流动性的,大家都知道,所有的PoS项目都要求有一定的锁定期或者赎回期。即使你想赎回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等一些天数,这样的话就不利于Stakers去做一些二级市场风险对冲,可以说它的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弊端。StaFi是专注于解决PoS类资产流动性的,我们主要的产品叫rToken,我们近期也发布了针对以太坊2.0的解决方案,就是rETH。
总结来讲,StaFi是专注于提供Staking衍生品,解决Staking流动性的。
Esther: 大家好,我是Esther,来自ECN以太坊中文社区,感谢金色财经的邀请!先为新朋友介绍一下ECN以太坊中文社区,ECN致力于推广以太坊在中文地区的普及和应用,助力以太坊全球生态的发展。我们为以太坊爱好者和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优质的前沿资讯和开放的社区平台。
如果大家想了解以太坊2.0的最新发展,或者是想了解如何参与以太坊2.0,我们整理了许多相关教程和资源,不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ETH中文站”和网站www.ethereum.cn,欢迎大家加入以太坊中文社区。
William: 大家好,我是 OKEx 的首席分析师William,目前在做一些加密货币市场和区块链行业的研究,今天很荣幸来到金色直播间和大家一起探讨ETH 2.0。
王瑜琨:好的,感谢各位老师的介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我们的活动啦。近期以太坊有比较重要的两件事,1是路线图有所变化,2是阶段0的存款合约质押量的加速,请几位嘉宾先谈一谈自己对以太坊现在的“表现”有什么直观感受?此外对于新的“路线图”,您是否支持?
李自鹏: 之前一直是按照以太坊2.0分几个阶段一步一步来,比如目前将要上线的信标链,即Phase 0,然后是Phase 1、Phase 2,再然后是一些新的阶段,最终实现ETH1和ETH2的融合,这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分片。
但是近期V神更新了以太坊的路线图,我们现场嘉宾路印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就是Layer2的zkRollup,从某一种角度上来说,以太坊是希望借助Rollup方案来实现扩容的。因此之前是以分片为中心,即所谓的sharding,现在变成以Layer2为中心的扩容方案。这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更新,相关的社区也有很多的讨论。变更之前,V神也对于大家的疑问做过一个分享,大致意思就是说他认为Layer2本质上就是数据的一种分片,它是分片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自己的看法是,这种变化应该是属于务实的一种做法,因为按照之前的路线图,以太坊2.0以sharding为核心技术特征的这种方案可能需要三到四年,最终实现PoW链和PoS链进行融合。如果等到那一个阶段才可用的话,也就意味着当前会极大的制约以太坊上面生态项目的发展,特别是DeFi相关的项目,因为他特别注重交易速度,今年的6月到9月这几个月里面,我们都密集体验到了这个核心的痛点,就是交易速度特别慢,并且交易费用又非常的贵。
所以,对于以太坊到底是要等三到五年之后,大家才可以去用呢?还是我们现在就可以立马去采用Layer2这种方案去解决用户的痛点。这两种选择的答案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因为大部分的用户,或者说开发者都迫切的希望以太坊的性能能够提高。因为以太坊不解决它的问题,上面的应用也无法给用户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我自己对以太坊采用Layer2这种方案的变化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毕竟需要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做一个平衡,然后把Layer2提前,去快速的让一些项目包括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快的交易速度,让DeFi有一个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更加务实的做法。
Esther: 以太坊生态近两个月以来确实信息量很大,对于许多没有保持密切关注的用户来说,要去厘清其中的脉络,了解这些事件的意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先来快速地梳理一下这两个主线事件,也就是问题中所指的以太坊2.0路线图的变化和阶段0的Staking进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以太坊2.0过去两年来广为人知的路线图,按照主要内容划分成了三个顺序推进的阶段,也可以概括成“PoS信标链+多分片+执行”的路线,其中还包括将当前的PoW以太坊1.0链作为一个分片合并到以太坊2.0中从而完全实现PoS共识的规划,而完全实现“PoS信标链+多分片+执行”路线图的理想时间是3-5年。(旧路线图图示)
这个“PoS+多分片执行”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在于强化以太坊2.0系统长期的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以及稳定性,当然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对扩容性进行提升。
而这条看似稳健的路线在我们无比临近以太坊2.0首个阶段的时候,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以太坊充满活力的生态并不是按图索骥地发展,而是动态演变的。这就需要核心团队在秉持设计初衷的前提下,对发展路线做出适时调整。
大家可能很难不注意到今年腾空出世流动性挖矿等等defi热潮将以太坊交易费推到了历史新高,摆在以太坊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短中期的扩容性需求。虽然按照之前的路线图,PoS+分片将作为以太坊在Layer1上的扩容方案,但至少要等到阶段2(也就是为分片添加执行功能)完成之后才能真正可用,而这还远在数年之外。
幸运的是,今年Layer2扩容方案迎来了喜人的进展,多个项目纷纷上线主网,并且开始探索与基础设施以及defi协议进行集成。在这种“远水”和“近火”的权衡下,Rollups以及其他Layer2扩容方案成为了以太坊2.0的新“中心”。
十月,Vitalik发文阐释了“以rollup为中心的以太坊路线图”,解释了“少数执行分片+layer2”的发展路线。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刚所提到的,能真正实现一层扩容性的阶段2离我们还很遥远,但如果将不具备执行功能的分片作为layer2的数据层,理想情况下我们在阶段1之后就能看到数千倍吞吐量的以太坊。
继“少数执行分片+layer2”的构想之后,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两周前在reddit论坛进行的AMA中给出了以太坊2.0的新路线图,总的来说可以看作是“可执行PoS信标链+数据分片+layer2”这样一种架构。
与之前的路线图相比,主要有四个不同点:1) 阶段1简化为数据分片,将其作为rollup或是其他layer2方案的数据可用性层;2) 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当前以太坊主链能够直接合并到以太坊2.0链中,不再以分片形式并入; 3) 轻客户端、分片以及eth1和eth2的合并工作将并行推进,不再顺次实现; 4) 暂时搁置阶段2,但是保留分片执行的可能性。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通俗点来说,按照先前的路线图,用户要取出在以太坊2.0中质押的ETH,需要等到阶段2实现之后(至少2年),而新路线图的一个优势在于简化并且加速了eth1和eth2的合并过程,甚至有可能在分片之前就可以实现合并,大幅缩短了ETH的锁定时间。新路线图的另一个优势则在于能够在阶段1(数据分片)之后实现“分片+rollups”,提前为以太坊带来数千倍的吞吐量。
以太坊2.0路线图的变动对目前即将启动的阶段0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新路线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staking起到了助推作用。
下面这张图表展示了11月4日存款合约公布之后的质押趋势(来源:scout.cool)。创世条件是在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8点之前至少要有16384名验证者(524288 ETH)进行质押,这样信标链才能在12月1日进行创世。
我们可以看到11月20日之前的存款进度十分缓慢,仅占最低质押总量的20.4%,形势一度不容乐观,甚至有开发者在github发起调整创世验证者参数的讨论,以太坊研究员也曾在AMA中表示如果既定时间没有达到最低验证者人数,会考虑调整参数以保证信标链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创世。但是11月20日之后开始有大量存款涌入,最终在11月24日当天顺利达到了创世门槛。
虽然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预见的,但仍然为以太坊2.0书写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戏剧性开篇。以太坊社区再次向区块链世界展现了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为以太坊的未来感到兴奋!
我的话目前主要是抱有期待,因为信标链尚未正式启动,具体还要看12月1日后以太坊的表现如何,现在我对以太坊本身还没有太多直观感受。
不过我对存款合约质押量的加速感到惊讶,因为在两周前的11月17日,质押进度只有20%,如果按当时线性增长,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才能满足要求,但在过去的一周内其进度迅速加快,并最终在最后一天完成。
我是比较支持新的路线图的,新路线图中谈到暂时不再强调Phase2 的重要性,这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我一直很疑惑以太坊的“二次方分片”的实际扩展性效果,包括它能否按时实现。
因为“二次方分片”意味着如果要进行跨分片交易,就需要占据信标链的处理容量,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实现平方级扩展性的。还有,如果跨分片交易的处理时间过长怎么处理,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的来说,实现“二次方分片”的难度相当大,所以搁置Phase2,我认为暂停分片化执行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王瑜琨:接下来的问题会比较有矛盾感,从以太坊的发展过程来看,选择pow作为1.0阶段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但随着现在的技术发展,例如rollup以及layer2解决方案的增加,您认为以太坊还需要 以太坊 2.0吗?
Jay: 我觉得需要,首先L2 方案还在很早期,zkRollup, OVM, Plasma, State channel 都是并行存在着的。目前看来Rollup 技术比较收社区推崇也是最主流的方案。但Rollup 里面也分zk 和optimism 2 大方向。
未来到底是一个Rollup 独大还是多个平行进行都还很难说。特别是在各个rollup之前还不能打通的情况下。所以在不能说服社区都用一个rollup方案或同意的情况下,2.0 需要不断的进行下去。
另外Rollup + 2.0 分片可以ETH TPS 达到10万笔/秒。完全是一个互补的方案!而不是排斥的。只有到达这个量级才是目前生活中可以取代中心化系统的量级,所以我们跟应该不断推动。
Esther: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中的“以太坊2.0”所指,为了避免歧义,我在此将其理解成最新路线图下的“可执行PoS信标链+数据分片+rollups”。
据我个人观察,目前社区对于rollups或者是layer2方案的采用基本没有异议,针对PoW和PoS的讨论在社区中也已经持续了很久,在这里我还是想主要谈谈新路线图中的“数据分片”,这也是大家相对比较陌生的部分。
在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中,采用“链下计算+链上存储”型的扩容方案是一个比较主流的方向,其实际扩容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于链上存储空间的大小,也就是说有了rollup之后还需要考虑如何扩展基础层的数据可用性,以实现较优的layer1+layer2扩容性能。
当前的PoW eth1主链+rollups最高吞吐量能达到3000-4000 tps,而以太坊2.0理论上能达到十万级别。后者主要在基础层上进行了扩展,即“数据分片”,在上面的路线图讨论中我们也提到了,新路线图中“数据分片”主要就是作为rollups或是其他layer2方案的数据可用性层。
在PoW系统中,扩展基础层的数据吞吐量需要根据系统的硬件和带宽就安全的区块大小达成共识。在当前以太坊2.0的设计中,可以并行存在64条数据分片,每条分片中的区块大小仍然能够保持在相对安全的大小,能够在不贸然扩展单个区块容量的前提下进行横向扩容,理论上64条分片就是64倍的数据吞吐量。
此外,与之前的路线图相比,数据分片消除了执行分片的协议复杂性,包括跨分片执行等等,这使得以太坊2.0的底层设计保持相对简洁,现有核心研发人员可以专注于构建一个安全强韧的数据可用性层,而将更多的可能性开放给了Layer2。
当然,这些设计都是比较乐观的假设,其中还有值得探讨的安全性权衡,比如不诚实验证者占多数时仍然需要提交欺诈证明。
现在以太坊2.0的质押总量已经超过了最低质押门槛,信标链将在12月1日进行创世,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开启了以太坊2.0的叙事。
我觉得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大家在思考以太坊2.0是否有必要的时候,难免会在去中心化、安全性、扩容性和简洁性等方面做出不同的权衡,或折衷或激进,但我相信大家的初衷都是希望以太坊能稳步向前,最终实现其远大理想。在我看来,以太坊2.0仍然是值得我们拥抱的。
王瑜琨:可以预测的是阶段0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投资者存入的ETH和信标链出块奖励的BETH都无法兑现,这对于以太坊生态来说,是好是坏?有哪些补足办法?
李自鹏: ETH2.0 Phase 0 阶段将在近期上线,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标链的Staking中,只需要质押32个ETH就可以成为节点,并享受年化5%至20%左右的Staking奖励。 但是目前ETH2.0的设计,对于想参与ETH Staking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
Stakers必须掌握大量关于运行节点的知识,然后去运行验证人客户端,才能获得质押收益。并且还要保持稳定的在线时间,避免双签等Slash行为,否则还会受到ETH 2.0 的惩罚,不仅没能获得质押收益,还可能出现账户余额从32ETH被罚没成16ETH的情况。所以这对于单纯希望获得Staking奖励的人来说,参与门槛太高;
每一个节点最多质押32个ETH,如果希望质押更多数量的ETH,就需要同时运行多个验证人客户端,进而增加节点的运营成本和运维难度;
如果用户希望质押的数量低于32个ETH,则无法参与ETH2.0 Staking; 除了上述的高参与门槛外,Stakers在质押成功后还将面临赎回的难题:只有等待 ETH2.0 Phase 2之后才能赎回原来的ETH。而ETH2.0 Phase 2上线的时间预计可能需要1~2年,这意味着Stakers的资产可能在1~2年内无法赎回流通,此种状态让绝大多数 Stakers 都难以承受。
如何帮助Stakers降低参与门槛,同时解决Staking之后的流动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行业难题。作为一直致力于解锁Staking资产流动性的StaFi,也将提出 ETH2.0 Staking流动困境的解决方案:rETH.
用户可以通过 StaFi 部署在 ETH 上的 Staking Contract 参与ETH2.0 Staking,质押的金额将不受32ETH的约束,用户质押的数量最小可以是0.01ETH,最大则没有上限。并且用户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 Staking 过程,无需运行节点客户端、投入运维成本以及担心Slash风险等。StaFi 部署在Ethereum上的Staking Contract合约,将根据目前平台上处于“Available”状态的验证人历史表现,自动将用户质押的ETH匹配最佳节点进行Stake。
用户在完成 ETH 质押后,平台将自动为用户发送一个rETH Token(ERC 20),通过 rETH 锚定用户Staking本金及对应的Staking收益,然后 rETH 可以在 DEX 上兑换ETH,也可以通过借贷协议参与Lending等。
目前行业里有很多围绕ETH Staking的解决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的生态图,未来ETH2.0 Staking生态一定会诞生很多的机会,帮助以太坊解决Staking目前存在的困境。
Esther: 长期来看,对整体以太坊网络来说,这是一个比较保守和稳健的策略。但上面谈到的新路线图已经对eth1和eth2的合并过程进行了简化和提速,技术上来看,甚至可能在分片之前就能实现合并。但是为了观察PoS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合并之前阶段0信标链需要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同时还需要对合并进行反复测试,此后社区才会放心从PoW链完全迁移到PoS链上。
阶段0还会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即ETH的发行量和流通量。由于在合并之前,eth1和eth2并行存在,网络发行量会有所上升。根据Vitalik本人的说法,在接下来1-2年中(eth1和eth2合并前),ETH的发行计划为每年约470万。而完全实现PoS共识和EIP 1559之后,每年的发行量会降低至0-200万。
当然Staking也有其不确定性所在,比如说自己跑节点的话可能因为操作失当或是网络因素面临惩罚,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还是流动性不足和机会成本方面,现在多家平台已经推出了质押和流动性方案,大家打算参与的话需要多做点功课进行评估,今天其他几位老师应该也会分享一些他们的方案。
王瑜琨: 您认为Eth1.0和Eth2.0未来会面临最大的矛盾点在哪里?当信标链开始承担网络的验证出块,链上的各种交易都会向2.0迁移,会对以太坊矿工有什么影响?
William: 我觉得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从POW完全切换到POS,以前的POW矿工权益应该如何维护和补偿。这是涉及他们自身利益的问题,对以太坊社区会有较大影响。举个例子,像曾经的ETH和ETC分叉时间,ETC开发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难度炸弹,继续使用POW机制。在以太坊2.0完成后,如果旧矿工的利益在受损,社区是否还会出现一次分裂?目前矿工们尚不存在这种担忧的原因在于以太坊2.0什么时候完成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过程比较缓慢。
当前一台以太坊矿机的使用寿命普遍在1-2年,不排除临近ETH2.0完成前的一年左右时间内矛盾集中爆发。因此以太坊开发者们需要认真考虑,设计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
李自鹏: 关于以太仿1.0和未来的PoS之间的融合,其实大家一直关注的点有这么几种可能性:第一是以太坊1.0会作为未来以太坊2.0中的一条子链,依然在维护。第二是这条链被废弃掉,都换成是以PoS为主的链,PoW这条链的矿工慢慢退出,不再维护。我们在以太访社区跟官方交流过,大概率会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即PoW这条链依然会存在。
以太坊这个路线图的更新,如果是用Layer2中扩容方案,必然意味着PoW链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依然会存在。所以短期内矿工没必要去担心以太坊2.0的Phase 0上线了就不能去挖矿的问题,未来三到五年内PoW链依然会存在,并且履行它非常重要的职能——作为资产的结算层。
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或者资格代表矿工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考虑都是不一样的。至于说当信标链开始承担网络验证,然后链上交易都会向以太坊2.0迁移,我觉得短期内都不太可能会发生。这个让Esther来回答可能会更合适一些。
王瑜琨:信标链目前的质押、收益形式,会不会出现比较创新的业务产品?
Jay: 肯定会,质押的凭证可以做成很多金融产品放在区块链上。抵押,借贷。
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第一个投资机会,信标链上线后,用户会把 ETH 转化为 xtoken 。个人通过存款合约质押32个ETH,然后抵押两年,有收益。
这里的机会抵押是一笔收益,抵押后产生的新BETH,是另一个机会。首先投资者抵押的ETH在两年后作为分片节点能不能产生收益? 第二个投资机会是新币xToken ,是不是各家交易所的拉盘对象。为了吸引用户该怎么拉. 第三个机会是以太坊矿业,挖矿机制从POW转变为POS,是不是意味着矿业出现新机会。
William: 我也觉得会,信标链的质押可能与DeFi会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比如一个用户在使用ETH参与DeFi的同时,能否将这部分ETH用于参与信标链的质押。这方面的创新非常值得期待。
王瑜琨:最后,请各位对以太坊2.0的进度做一个时间上的预测,如果可以,请精确到月。
Jay: 3年。
李自鹏: 有望在2022年10月份见到layer 2版本的ETH。纯属瞎猜,仅供娱乐。
William: 其实从我2017年左右关注以太坊以来,ETH 2.0几经延迟,纵观其发展正应了那句“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所以说目前的进度还不可预测,只能看具体的开发进展和官方公告。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