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公开课」第222期 | 流动资本合伙人劳坤:STO本质和二级市场展望和挑战
要点速览:
1. 绝大多数币圈散户是没法达到这个要求的,所以目前美国Security Token交易所是只有合格投资者的交易所。合格投资者认购之后需要1年才能解禁给散户。
2. 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和交易基础设施下,STO在美国距离正面挑战纳斯达克还是有相当距离。
3. 至于证券代币(SecurityToken ST)是否能实现跨国的证券交易和发行,未来长期估计能够看到,但是目前各国都有不同的证券法规,合规的统一和对接会是漫长的过程。
11月8日20:00,流动资本合伙人劳坤做客「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做了主题为“STO本质和二级市场展望和挑战”的分享,同时与轮值群主范俊杰进行了深度对话。
劳坤表示,目前大家在讨论的证券和实体资产上链的项目,大多是基于ERC-20标准发行的代币,辅助线上KYC/AML等配合监管的证券数字所有权,在符合监管前提下映射股权或债权,和分布式网络和区块链底层技术关系不大。
他进一步指出,STO未来的影响,第一个维度是地域,可能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第二个维度是技术,STO作为可编程的证券,会根本上改进证券的形态,大大降低证券监管的成本。
以下为 劳坤 分享内容,由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整理:
流动资本背靠数字资管集团Tokenmania,由多位资深从业者创建,为各类资产提供资产管理、代币化、资本市场咨询等服务。流动资本专注数字资产资管赛道,对上下游产业资源进行主动战略投资与布局。
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关注这块了,国外开始有资产代币化项目比如Polymath,tSwarm, TrustToken, Zero等。Q3开始随着价格变化Utility Token的模式在市场上受到质疑,我们认为长期看STO可能会是区块链技术对于证券作为激励机制的升级。
STO不是新概念
STO 和ICO本质不同,但不一定是一个对立的关系,STO也不是特别新的概念。
Security Token首先是证券,然后才是Tokens。目前大家在讨论的证券和实体资产上链的项目,大多是基于ERC-20标准发行的代币,辅助线上KYC/AML等配合监管的证券数字所有权,在符合监管前提下映射股权或债权,和分布式网络和区块链底层技术关系不大。
也有不少基于区块链网络,但是有证券属性的Token。这里Security Token和Utility Token的界限没有那么明确,在美国SEC眼里其实很多所谓的ICO项目的UtilityToken都是有证券属性,会被认定成Security
比如说17年有个项目叫Tomahawk,一个ICO融资挖石油的项目,想通过ICO融资结果没融到,Bounty撒币出去也被SEC认为是违法发行证券。再比如说DAO,17年也被SEC认定是证券。可以说不少ICO的代币在通证模型设计上是有证券属性的,在美国监管框架下,会被看做证券来监管。
豪伊测试 (Howey Test) 是美国最高法院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长期以来界定一个金融产品是不是证券的一种机制。豪伊测试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1.投资者是否投入资金;
2.投资者是否有盈利或分红预期;
3.是否建立了共同事业(CommonEnterprise)
4.收益是否依靠他人的创业或管理。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大量美国的区块链项目发币,也都是通过Reg D等条款在SEC报备,在SEC看来都会以证券的角度监管。项目需要了解SEC的证券法,比如 Reg D/S、RegA等法规,不同的法规有不同的私募要求,面对的私募对象也不同。
STO的监管
STO和ICO最大的不同是STO是需要接受证券监管的,证券是有着相对成熟的监管体系的。
监管是有收益,也是有成本的。这里的成本和限制体现在几个方面:
对投资人的要求(合格投资人);
对项目的要求,需要Filing,审计等合规,接受SEC监管;
对市场参与方的要求,比如做市商(Broker Dealer)和交易所(ATS)都需要相关牌照。
目前美国有ATS牌照而且准备Launch的STO交易所有OpenFinance和tZero,但确实流动性短期可能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好。有合格投资者和锁仓的门槛。
合格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是指联邦证券法规中达到一定资金门槛的投资者。
过去两年的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或配偶30万美元),并合理预计本年度收入相同。
或者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净资产,不论是单独还是配偶一起(不包括主要居住地房产)。
银行、合伙企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信托公司等实体也可能是合格的投资者。
绝大多数币圈散户是没法达到这个要求的,所以目前美国Security Token交易所是只有合格投资者的交易所。合格投资者认购之后需要1年才能解禁给散户。
机构投资决策相对比较成熟和不情绪化,没有散户投资者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是应该折价而不是溢价,估值一般来说难说会更高。而ICO市场过去1年多野蛮生长,年初的估值泡沫正,是得益于散户的参与和监管的缺失。
当然这是美国的情况,其他国家的监管可能稍微放松些,但这也是处于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考虑。
至于证券代币(Security Token ST)是否能实现跨国的证券交易和发行,未来长期估计能够看到,但是目前各国都有不同的证券法规,合规的统一和对接会是漫长的过程。标准化的证券代币(SecurityToken ST)可以在技术上提高资产互通性(Asset Interoperability),但是依然受制于各国监管的挑战。
我们也在各个国家和合作伙伴合作,摸清楚对不同资产最合适的STO交易所和jurisdiction。
STO的未来影响
第一个维度是地域,可能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
忽略传统证券市场的竞争,觉得什么都应该代币化,好比如果只有一把锤子,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是钉子 。
When the only tool you have is a hammer,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和交易基础设施下,STO在美国距离正面挑战纳斯达克还是有相当距离。
BTC挑战弱势主权货币,一方面大家看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需要Bitcoin作为储值工具(Store of Value),因为这些国家本币贬值比较厉害。现在Bitcoin市值 vs. 全球货币M1排名可以排到第34位,牛市里面更高了。
STO挑战弱流动性证券市场。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比较缺乏流动性的
第二个维度是技术,STO作为可编程的证券,会根本上改进证券的形态,大大降低证券监管的成本。
现在证券也有各种玩法,可转债,优先股,回购等等,本身这些就可以写到ST智能合约里面。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可能之后ST的从收入到清算都会优于现在的无纸化证券。
问答环节:
Q1:既然STO相对ICO成本更高,对于SEC来说边界也相对模糊,ICO也可以证券化的话,为什么还要去STO呢?
A1:现在上市公司季度审计,财务报表,其实合规成本比较高。结合技术发展,可能不同资产都可以发STO,收入成本都在链上,最小化监管负担和成本。ICO的币如果是有证券性质,监管眼中会是当成z证券监管的。
STO的优势还是相对更合规,投资者保护更好,如果要access更多的大资金,ICO对投资者目前的保障情况还是没那么健全。而且这要看项目本身的通证经济设计,不应该光为了融资而转STO, 背后是不同的生产关系和激励机制。
Q2:目前美国SecurityToken交易所是只有合格投资者的交易所。合格投资者认购之后需要1年才能解禁给散户。这对流动性不是有巨大的影响吗?
A2:这美国要等Reg A + 。Reg A + 允许面向散户募资,上限5000万美元,走RegA 的Token项目还没被SEC批过。其他国家对STO的监管也是按照证券监管走的,可能有些地方投资者门槛等没有那么高,流动性这块监管限制少些。不过法律保障肯定没有美国那么严格。
Q3:STO如何吸引新投资者?
A3: 吸引新投资者需要有赚钱效应,需要好的标的而不是其他方式融资困难的标的转型。
嘉宾简介
劳坤 /流动资本合伙人
Tokenmania国际业务负责人,多年数字资产投资经验,曾就职于滴滴战略分析,迪拜政府投融资部门,全奖毕业于NYU Abu Dhabi。
对话发起人
范俊杰/ 标准共识联合创始人
前PingWest品玩编辑总监,先后任职于钛媒体、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长期撰写商业科技领域深度报道。标准共识,是国内具影响力的区块链领域评级机构,针对各类区块链项目发布独立、严谨的分析报告和信用评级,为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提供专业可靠的投资依据。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