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自证预言?空气币也是吗?
一、自证预言
中本聪曾经在论坛中说过:比特币是一个自证预言。
也许应该留些比特币在手里,万一火起来了呢。如果这么想的人多了,预言就会自我实现。什么是自证预言呢?我专门去维基百科查了一下定义: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症状,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我简单翻译一下,他的意思也就是说: 越多人认为比特币有价值,比特币就真的越有价值 。
自证预言本来是心理学上的说法,但是中本聪却说比特币是自证预言,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共识了,这里的共识,不是指共识机制的“共识”,而是指货币的共识。
二、货币
货币是最需要共识的!
为什么呢?用大白话说,因为货币本身没有意义嘛,没有意义的东西当然最需要共识喽。
从最开始用贝壳作为货币,再到后来用金银作为货币,到后来用纸币作为货币,到现在用数字货币、比特币来作为货币。贝壳、金银、纸、到现在的代码本身的意义有限,就比如纸币,纸币本身有什么用呢?就是一张纸嘛,这张纸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支付。如果大家都认可这张纸的作用,对这张纸达成了共识了,那这张纸就有用,如果不达成共识纸就没用。
有很多人说比特币没有价值,说比特币是泡沫,这种感觉就像是指责纸币没有价值,指责纸币是最大泡沫一样。共识对于货币有特殊的意义,只要大家达成共识,认定比特币有价值,那么比特币就能承担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就“事实”上有价值;达成共识的人越多,比特币的价值就越大。
中本聪说比特币是这种自证预言,这是个非常独到的见解。
三、空气币
“比特币是自证预言”,这句话中本聪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中本聪说得,我说不得?
于是币圈很多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们宣称自己的项目也是“自证预言”,也是基于共识的,只要越多人认为自己的币有价值,自己的币就会真的越有价值。
真的是这样吗?
“共识”目前已经成为了区块链行业最被滥用的一个词了,基本上如果选一个词代表币圈,就是它了。现在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在谈论共识,并且有一个现象,越是空气币,越在吹嘘共识,那些模式币、资金盘是吹共识吹得最凶的, 因为共识就是它们的遮羞布,不谈共识,它们也没有别的卖点可以谈 。
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营销和宣传上面,有流量就蹭,有热点就蹭,有时候他们还会设计很多很多类似于传销资金盘的玩法,想方设法的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因为参与的人越多,那么这个货币的共识就越大,代币的价格就会越高。
空气币我们暂且不去管它,但是目前出来一种说法,说现在有很多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公链项目,刚开始融资的时候,都只是一个概念,融完资之后,慢慢的宣传,慢慢的开发,或者吸引生态方入驻。宣传的越多,市场上的声音越大,那么币价就会越高,激励就会越大,生态方入驻就会越积极,当生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公链就真的做起来了。
这样的公链在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证预言”,那这种逻辑对吗,能成立吗?
四、波场
这类项目中,波场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波场从ICO以来就一直是市场的热点,从白皮书涉嫌抄袭,到后来94拒绝退币,再到后来消失、跑路、套现、空气币……就这样,波场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在所有人的骂声中,波场价格一路上涨,市场进入了前十。
而且,数据一度显示波场的全球交易量仅次于比特币与以太坊,基本登陆了所有的国际主流交易所,持币人数至少在50万+。
更出人意料的是,它先花重金收购了“币用宝”,币用宝号称是全球首款区块链应用商店;后来又花1.4亿美元收购BitTorrent,BitTorrent是一种内容分发协议,是架构于TCP/IP协议之上的一个P2P文件传输协议,甚至曾经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被认为是代表无线宽带互联网未来的关键技术;而且USDT也基于波场发行了波场版的USDT。
于是有人惊呼,一夜之间,波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空气币,已经成了生态非常丰富的成熟公链项目。
波场的发展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想,人们渐渐发现,原来他们口中的“空气项目”正在以一种令人讶异的方式变得“靠谱”。这么说,“空气币”真的能洗白上岸?先营销拉高价格,再直接收购成熟生态这种模式走得通?“空气币”也能走“自证预言”模式?
五、需求与内在价值
当然是行不通的!
其实这种模式并不是币圈所独有,那么传统股市里面也有不少,先通过造假上市,找庄家把股价拉高然后用股票对价收购其它成熟资产,从而成功实现转型。
但是股市里面,这样的公司顶多能够维持个三五年,然后就会迅速衰败,真正能够基业长青的,都是像格力电器、茅台这种专注主业的,像乐视这种热衷于炒概念,搞生态整合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
即使专注主业,尚且会遇到很多问题,随便一个坎过不去就有倒闭的风险,更何况是随随便便搞搞收购、搞搞开发这种模式呢?这种模式在股市没有走通过,在币圈也不会走通。当你走上喊单这条路的时候,你就已经把喊单当做最重要的事了,你不可能沉下心来做项目,这是价值观上的不同。
像BTC、以太坊、EOS这种知名度又高,开发实力又强,又专注的区块链项目尚且还在挣扎当中,杀手级应用也没有出现,生态也没有构建完成,其它公链又怎么可能弯道超车,或者通过“自证预言”的形式出现呢?
而且, 比特币虽然是自证预言,但是它的自证预言是基于内在价值的,而不是基于价格的。
最早期的时候,比特币是没有价格的,但是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参与开发,前期的开发者靠兴趣、热爱和眼光参与到项目当中来,慢慢的人越来越多,项目也越来越完善,随着项目上积累的智慧、能力、功能、生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价值积累超过了某一个临界点,这个时候代币就会产生价格。
这时的价格是自然产生的,而不是由上交易所由二级市场强行催生出来的。有了价格之后,激励作用更加明显,项目的价值凝结会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加速,这样形成这么一个有机的循环。
这个自证预言的逻辑是,因为能解决真实的市场需求,所以能吸引很多人参与,因为参与建设的人多了,所以技术实力增加,产品更优秀,从而更有价值,形成:需求 - 技术 - 价值这样的有机循环,而不是基于价格的循环,这是本质的区别。
只有货币才有“自证预言”属性,其它的项目就是项目,项目是要解决真实的社会需求,是需要技术、人才、智慧的大量投入的,如果搞“自证预言”这一套,搞“上岸洗白”这一套,是侥幸,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
就好像热气球一样,即使燃料不够可能也会在天空继续飞行一段时间,有时候还飞的挺高,但迟早会因为燃料不足而掉下来,希望“波场们”能一路走好。
Elon Musk’s ‘Kekius Maximus’ Persona Reignites Interest in Meme Coins and Underlying Technologies
The post Elon Musk’s ‘Kekius Maximus’ Persona Reignites Interest in Meme Coins and Underlying Techno...
Is MUTM Quietly Becoming the Next Big Crypto? Price Predictions Point to a 15x Surge
The post Is MUTM Quietly Becoming the Next Big Crypto? Price Predictions Point to a 15x Surge appear...
Ethereum Price Prediction: If ETH Can Break $2,800 We Could See $3,300 Soon After
The post Ethereum Price Prediction: If ETH Can Break $2,800 We Could See $3,300 Soon After appea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