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次贷危机」已现?DeFi 结构化产品的成熟之路
DeFi 已经进入了新的结构化阶段,机构交易策略正在被抽象化为可组合、可代币化的资产。
这一切始于流动性质押代币的出现,而 Ethena Labs 推出的代币化基差交易,成为 DeFi 结构化产品的关键转折点。该协议将一套需要 24 小时管理保证金的德尔塔中性对冲策略,打包成一个合成美元代币,用户只需点击一次即可参与,从而重新定义了他们对 DeFi 的期待。
过去仅属于交易部门和机构的收益产品,如今已走入主流。USDe 成为最快达到 100 亿美元总锁仓价值的稳定币。
Ethena 的成功,印证了市场对「机构策略代币化」的强烈需求。这一转变正在重塑市场结构,并催生了一批「风险管理者」或「链上资本配置者」,他们将复杂的收益和风险策略封装成更简单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目前行业对「风险管理人」或「OCCA」尚无统一定义。这类标签涵盖多种设计,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对生息策略进行重新打包。
译者注:OCCA 是 Onchain Capital Allocator 链上资产配置者的缩写,可以理解为 DeFi 中的专业基金经理或资产管理员,它们通过将复杂策略封装成简单产品来吸引用户资金。
OCCA 通常推出具有品牌标识的策略产品,而风险管理人则更多利用模块化货币市场(如 Morpho 和 Euler),通过参数化金库来提供收益。这两类产品的总锁仓价值从 2023 年的不到 200 万美元,激增至 200 亿美元,增长约一万倍。
这也带来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10 月 10 日,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史上最大的山寨币崩盘,波及中心化交易所与永续合约 DEX,引发跨市场清算与自动去杠杆。
然而 delta 中性的代币化产品似乎未受太大影响。
这些产品大多如同黑箱运作,除了高亮显示的 APY 和营销口号之外,几乎不提供其他信息。极少数 OCCA 会间接透露协议敞口和策略细节,但头寸层面的数据、对冲场所、保证金缓冲、实时储备以及压力测试策略等关键信息,很少被公开;即便有也往往是选择性或延迟披露。
缺乏可验证的标记或交易场所足迹,用户难以判断产品的韧性是来自稳健设计,还是运气,甚至是财务延迟确认。大多数时候,他们甚至无法得知是否已发生损失。
我们观察到设计中反复出现的四个薄弱环节:中心化控制、再抵押、利益冲突和透明度不足。
大多数收益型「黑箱」由外部账户或运营商控制的多签钱包管理,负责托管、转移和部署用户资金。这种控制权的集中,使得一旦发生操作失误(如私钥泄露或签署人被胁迫),极易导致灾难性损失。这也重现了上一周期中桥接攻击的常见模式:即便没有恶意意图,单一点的工作站被入侵、钓鱼链接或内部人员滥用紧急权限,都可能造成巨大破坏。
部分收益产品中,抵押品会在多个金库之间重复使用。一个金库存入或借给另一个,后者再循环进入第三个。调查发现存在循环借贷模式:存款经过多个金库「清洗」,虚增 TVL,形成「铸造 - 出借」或「借入 - 供应」的递归链条,不断累积系统性风险。
即便所有参与方都出于善意,为产品设定最佳的供应 / 借贷上限、利率曲线或选择合适的预言机,也并非易事。这些决策都涉及权衡。规模过大或无上限的市场可能耗尽退出流动性,导致清算无法执行,进而诱发操纵。相反,上限过低又会限制正常活动。忽略流动性深度的利率曲线可能使贷方资金被困。当策展人的绩效以增长为考核时,问题更加突出,他们的利益可能与存款人发生分歧。
10 月的市场清洗暴露了一个简单事实:用户缺乏有效数据来判断风险位置、风险标记方式,以及支持资产是否始终充足。虽然实时公开所有头寸可能因抢跑、轧空等风险而不现实,但一定程度的透明度仍与商业模式相容。例如,组合层面的可视性、储备资产构成披露、按资产汇总的对冲覆盖率等,均可通过第三方审计验证。系统也可引入仪表盘与证明,将托管余额、托管或锁仓头寸与未偿负债进行对账,提供储备证明与权限治理,同时不暴露交易细节。
当前这波封装生息产品正将 DeFi 推离其「非托管、可验证、透明」的初心,转向更接近传统机构的运营模式。
这一转变本身并无原罪。DeFi 的成熟为结构化策略创造了空间,而这些策略确实需要一定的运营灵活性与中心化操作。
但接受复杂性,不等于接受不透明。
我们的目标,是在操作者能运行复杂策略的同时,为用户保留透明度,找到兼顾双方的可行中间道路。
为此,行业应朝以下几个方向推进:
通过这些努力,链上封装生息市场既能保留专业结构化的优势,也能借助透明度与可验证数据保护用户。
OCCA 与风险管理者的崛起,是 DeFi 进入结构化产品阶段的必然结果。自 Ethena 证明机构级策略可被代币化分发后,围绕货币市场形成专业配置层就已成定局。这一层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其所依赖的操作自由度,不应取代可验证性。
解决方案并不复杂:发布与负债对应的储备证明,披露激励与关联方,限制再抵押,通过现代密钥管理与变更控制减少单点控制,并将风险信号纳入参数管理。
最终,成功取决于能否随时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DeFi 无需在复杂性与基本原则之间二选一。两者可以共存,透明度应随复杂性同步扩展。
ISO 20022 Upgrade Goes Live: What It Means for XRP, XLM, XDC, and HBAR
The post ISO 20022 Upgrade Goes Live: What It Means for XRP, XLM, XDC, and HBAR appeared first on Co...
Expert Says Telling XRP Won’t Hit $100 This Year Feels Like Telling Kids Santa Isn’t Real
Prominent XRP commentator Zach Rector stirred discussion in the community after sharing his take on ...
Bitcoin Dominance Has Broken Below 50 EMA, What Happens If It Falls Below 40%?
The Bitcoin dominance has remained quite high over the last year, holding firmly above 50% and pr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