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RTP
$173,280,410,049.69 +0%
24H LQ
$227,052,751.09 -0.06%
FGI
0%
ETH Gas
Cryptos
Exchanges

行政院開房貸水龍頭!拍板新青安排除銀行法72-2引法界譁然:行政命令大於法律?

Favorite
Share

行政院排除新青安貸款適用《銀行法》72-2條,引發行政命令可否逾越法律的討論
(前情提要: 台中海線房市驚爆「跌破3字頭」,房仲苦笑:租客能買個睡覺的地方
(背景補充: 台灣房市爆「開價上天、成交躺平」砍價從15%起跳,明年會再跌?

本文目錄

 

政院 4 日拍板,決定自 9 月 1 日起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 72-2 條放款上限之外。這道決策被視為對「房貸荒」做出的緊急回應,可能試圖在挽回近期因房貸違約問題而困擾的民生部分,但在法律層面,行政命令能否凌駕明文法律限制,也成為市場與學界關注焦點。

政策背景:新青安與房貸荒

新青安貸款自 2023 年 8 月上路,協助 39 歲以下青年降低購屋門檻。根據 《經濟日報》 4 日報導,至 2025 年 7 月底已核貸近 13 萬戶、金額約 9,900 億元。然而《銀行法》第 72-2 條規定,住宅與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逾存款與金融債 30%。公股銀行平均比率已達 27.61%,合庫銀行更逼近 28.38% 的內控警戒,放款空間急速收斂,引發年輕購屋族「貸不到款、交不了屋」,甚至有人因無法貸款而付出數百萬違約金的困境。

而公告排除後,銀行可將新青安貸款自總量管制基數中剔除,等同釋放額外放款額度。金管會統計顯示,房貸違約率在各類授信中最低,短期風險可控。財政部同步要求公股行庫落實 5P 授信原則,加強審核自住需求、排除人頭與投機。金管會也重申:

「銀行不得要求借款人強搭房貸壽險,或進行不當推銷。」

在配套到位情況下,行政院判斷此舉可縮短核貸時間,暫緩房市信貸緊縮。

法律人譁然:行政命令能否凌駕法律?

而該行政命令也引起法律界人士譁然,消息在今日迅速引起許多知名律所非議,其中一名國貿、商法領域之從業律師以訊息對動區回應:

這恐開創了史上首例未先修法就放寬銀行規定首例,在嚴謹且保守的銀行法規範與制定目的與背景下,這樣的做法恐已違反基本法律原則與道德,尤其商法界人士非議,我個人認為法律應該堅持守在社會道德的最佳底線。

據瞭解,《銀行法》第 72-2 條為立法院通過的強制性規範,用以控制不動產授信集中度。行政院此次以院會決議方式,將特定貸款剔除計算基準,並非修法而是行政命令,等同調整法律適用範圍。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行政命令應在法律授權範圍內執行,不能創造或排除法律義務。若立法理由並未授權行政部門得以「指定項目免計」,學理上恐涉逾越授權。

市場人士也透露擔憂,一旦此法領先(precede)成為常態,未來不同政策需求都可能循相同模式要求豁免,金融管制穩定性恐受挑戰。

不過行政院主張,新青安貸款由國庫與行庫共同負擔利息補貼,政策屬社會福利措施,且本案不變動銀行現行總放款額度, 而是調整計算基礎 ,風險仍受其他資本適足率與備抵呆帳規範節制,認為並未違反法律精神。

後續觀察:風險管理與市場回饋

消息傳出後,營建股出現奇蹟般「盡數漲停」,相比於其他因關稅孱弱的板塊,房地產股票更像是台灣政治性決定的因素。

而行政院借由行政命令「開小門」提供青年購屋支援,目的是解除深陷新青安房貸違約燃眉之急,不要讓政策成為坑民陷阱,但是否政策錯誤後仍以行政命令保護,並在違法邊界上尋求政治空間,業界人士自有評論。

未來若要避免重複爭論,必定由立法機關參與討論是否進一步就特殊政策進行放寬,或要求釋憲、要求定期回到國會報告,將是政策制度走向合理化的方向。對政府、銀行與購屋族而言,如何在可負擔住房與金融穩定之間維持平衡,仍是一場持續進行的拉鋸。

 

?相關報導?

比特幣房貸,一個 6.6 兆美元的新藍海

美國6月房市急凍:銷售掛蛋、價格高懸…高利率下的「僵屍」市場

房市準備崩盤?台股崩跌讓「賣房救股族」暴增,抵押貸款業務電話接不完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s views and posi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content o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us.(www.mytokencap.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