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密帝国背后:监管、道德与金融风险的三重博弈
原文标题: Trump’s newest grift: Building a cryptocurrency empire while destroying its regulators
原文作者:Molly White
编译:Daisy,ChainCatcher
在特朗普重新掌权的背景下,加密货币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监管松动。以此为契机,特朗普家族迅速布局相关产业,打造出一个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加密帝国,涵盖平台建设、代币发行、基础设施掌控乃至市场操控,权力与资本紧密交织。
这一过程不仅带来巨额收益,也引发严重利益冲突与滥权质疑。从平台控股到政策干预,从迷因币炒作到潜在的内幕交易,特朗普家族正在将国家监管体系转化为自身谋利的工具。
本文将梳理家族加密业务的运作路径,揭示其如何在监管真空中获利,并探讨这场“加密帝国扩张”背后所引发的制度风险。
特朗普重新掌权后,迅速获得来自加密行业金主的至少2000万美元政治捐款。其中,瑞波(Ripple)和 Andreessen Horowitz 各出资500万美元,Coinbase、Gemini、Kraken、Circle 等巨头也提供了数百万美元支持。
这些金主随即获得政策回报:至少八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针对加密企业的执法案件被撤销或暂缓处理。不少企业还被纳入新规制定程序,借机在缺乏监管、合规要求低、消费者保护薄弱的环境下,为自身量身定制市场规则。
政策松动不仅让捐款企业大幅获利,也为特朗普家族的加密扩张扫清了制度障碍,奠定了整套商业运作的前提条件。
来源: Follow the Crypto
2024年8月,特朗普与合伙人创立加密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项目联合创始人扎克·维特科夫之父史蒂文·维特科夫是特朗普的长期盟友,现任中东问题特别代表,近期还被任命为其出访普京的私人特使,也是促成该项目关系牵线的关键人物。
尽管平台从宣传到定位几乎围绕特朗普本人展开,官网还将其儿子列为“DeFi远见者”“Web3大使”,并承诺75%的协议收益归其所有,但初期家族仍试图营造“保持距离”的姿态。直至特朗普再次上任,他正式控股60%,成为实际控制人。
来源: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网站主页
尽管尚未推出任何交易平台,World Liberty 已募集资金高达5.5亿美元,按分成比例,特朗普个人预计可获利近4亿美元。公司宣称将打造“金融民主化”平台,并发行稳定币 USD1,这与特朗普过往将稳定币称为“政府控制金融工具”的立场形成强烈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中有7500万美元来自孙宇晨——一位因涉嫌欺诈而遭 SEC 和司法部调查的外籍加密企业家,无法向特朗普直接捐款。随后,孙被任命为 World Liberty 顾问,而在特朗普上任后,SEC 对其诉讼被搁置。
World Liberty 发行的 $WLFI 被定义为“治理代币”,理论上应赋予持有人投票权,但平台团队在未进行任何表决的情况下,单方面推进包括发行稳定币等重大事项。该代币还设置了多项规避监管的条款,仅限非美国公民或“合格投资者”购买,且当前不可交易。部分投资者押注,一旦 SEC 监管被进一步削弱,相关限制将被解除,代币或可进入二级市场带来回报。
与此同时,项目也因涉嫌内幕交易遭广泛质疑。媒体披露,World Liberty 曾以约200万美元收购 Movement Labs 的代币,恰逢后者被传与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洽谈区块链合作。双方虽予以否认,但市场反应激烈。
2025年4月8日,一份由副司法部长托德·布兰奇发布的备忘录显示,司法部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正式解散加密货币调查小组,终止所有相关执法行动。这一举措几乎切断了对特朗普家族加密业务的联邦调查路径。
USD1 的发布时间也引发关注:3月25日,World Liberty 宣布将发行该稳定币,仅十天后,SEC 表示“特定类型”稳定币不属于其监管范围,企业可无需注册发行。与此同时,国会正由亲特朗普派推动相关立法,放宽对稳定币的监管限制。这背后,是加密行业在上一个选举周期投入的逾1.3亿美元游说资金。
此外,World Liberty 正与币安(Binance)协商,将 USD1 上架至其平台。一旦达成,该项目将接入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的用户体系,收益潜力巨大。而此时,币安正与美国财政部就合规事务进行谈判,试图解除此前因反洗钱违规而设立的监管协议,该协议源于其支付超40亿美元罚金后达成的司法和解。
特朗普旗下“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TMTG),即 Truth Social 的母公司,近年来也开始进军加密领域。公司已在公开市场上市,估值约20亿美元,特朗普持股约53%。近期,TMTG还申请允许由小唐纳德·特朗普掌控的信托基金出售所持股份。
2024年1月,TMTG 宣布以“Truth.Fi”为品牌切入金融科技领域,推出所谓“美国优先”的投资产品。3月24日,公司宣布与新加坡交易所 Crypto.com 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此前正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并于同年8月收到“威尔斯通知”,预示将面临执法行动。然而,仅三天后,Crypto.com 宣布 SEC 已终止调查。
与此同时,TMTG 表示将动用最多2.5亿美元现金储备,投资比特币等加密资产。通过此举,公司——实为特朗普本人——有望借自身推动市场上涨的言行,从中直接获利。包括他提出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推动政府资金购入比特币等政策,均可能对市场造成实质性影响。
据《财富》杂志报道,特朗普正筹备推出一款区块链房地产主题游戏,玩法类似“大富翁”,但建立在加密货币体系之上,主打“边玩边赚”(Play-to-Earn),吸引玩家通过游戏获取实际收益。
此类游戏在过往屡遭诟病,问题集中于经济结构失衡和道德风险。富有玩家可“氪金取胜”,而经济条件较差者甚至难以入场,系统高度依赖新玩家流入维持代币价值,一旦增速放缓即陷崩盘风险。
2021年爆红的 Axie Infinity 曾引发“数字佃农”模式:富人租赁游戏资产给低收入国家玩家,承诺其通过游戏获得高于本地工资的收入。这类玩法最终引发广泛伦理争议,涉及未成年人参与类博彩机制、玩家投入真钱后血本无归等问题。2022年3月,该游戏还遭朝鲜黑客攻击,损失约6.25亿美元,代币价格至今未恢复。
近年来,美国监管机构开始加强对此类项目的审查。SEC 在起诉 Coinbase 和币安时,指控其上线未注册证券,包括 Axie Infinity 的 $AXS、The Sandbox 的 $SAND 以及 Decentraland 的 $MANA 等游戏代币。与此同时,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也关注游戏币变现环节中的剥削行为,尤其涉及未成年玩家。
然而,特朗普重新执政后,这些监管障碍正被快速拆除。他推动放宽对加密企业的限制,包括取消注册、合规、追责与博彩机制监管等关键环节。SEC 近期“加速”撤销多项针对币安、Coinbase 及相关游戏代币的执法行动,并宣布大部分加密资产不再归其监管范围,同时邀请业内高管参与制定新规。
特朗普政府还推动彻底关闭 CFPB,该提议已获加密企业高层公开支持。国会方面也在配合行动,众议院与参议院已通过废除 CFPB 针对加密游戏设立的监管规则,该规则原旨在强化对未成年用户及非游戏型加密资产投资者的保护。
这项废除案呈现明显党派分裂:民主党与无党派议员一致反对,除一位象征性反对的共和党参议员外,其余共和党议员全数支持。目前,该法案正等待特朗普签署。一旦落笔,不仅将彻底终结对相关行为的监管屏障,也将为其本人及其所涉加密项目带来直接利益。
2025年3月底,特朗普的两个儿子——埃里克·特朗普和小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投资比特币挖矿公司 American Bitcoin,埃里克出任首席战略官。
该公司由挖矿企业 Hut8 协助设立,后者将“几乎全部”挖矿设备转让至新公司,引发行业质疑。VanEck 分析师 Matthew Sigel 评论称:“我实在无法理解他们为何以6.1万台矿机的代价,仅换回此前100%控股子公司剩下的80%股份。”不少观察人士认为,这更像是一次“政治换股”——Hut8 向特朗普家族让出20%股权,以换取政策上的便利和潜在回报。
埃里克·特朗普表示,公司计划未来上市,并将与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展开合作。他还透露,将保留部分挖出的比特币,押注特朗普再次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从中获取资产增值收益。
就在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前夕,他推出名为 $TRUMP 的迷因币,甚至令部分加密圈支持者震惊。有业内人士直言其行为是“赤裸裸的圈钱”,并批评其“荒谬至极,刷新愚蠢新下限”。
不久后,家族又推出 $MELANIA 迷因币,进一步引发争议。《金融时报》估算,截至3月初,特朗普团队已通过这两款代币套现至少3.5亿美元。4月15日,特朗普控制的钱包地址再次疑似套现460万美元。
与此同时,$MELANIA 团队在3月下旬至4月初疑似抛售约450万美元代币。4月7日,链上分析平台 Bubblemaps 披露,项目内部人士从标注为“社区分发”的钱包中转出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代币并大规模出售。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团队此前还被指涉及操控与阿根廷总统米莱有关的 $LIBRA 代币,以及多个基于 Solana 的迷因币内幕交易。
$TRUMP 代币初始分配中,特朗普及其关联方掌握高达80%的控制权,设有三年线性解锁机制。第一轮解锁即将启动,特朗普可出售最多4000万个代币,按当前价格估值约3.1亿美元。与此同时,大量早期投资者已遭重创,币价从峰值75美元跌至不足5美元。
尽管这些交易行为涉嫌操纵市场或内幕交易,监管几乎缺席。2月27日,SEC 明确表示迷因币不在其监管范围内。按常规,此类潜在刑事行为应由司法部介入,但该部门已被指示将资源优先用于“移民与政府采购欺诈”等领域,加密市场则被搁置。
换言之,特朗普家族正借助监管真空,在迷因币市场中以低风险换取高额回报。
除了加密货币和迷因币,特朗普家族也积极涉足 NFT(非同质化代币)市场。早在2021年12月,梅拉尼娅·特朗普推出首个 NFT 系列,但市场反应冷淡。起拍价约为25万美元的作品无人竞拍,最终疑似由她本人以约17万美元价格购入。
2023年7月,她推出第二个系列,再度引发争议。此次项目使用了 NASA 图像,涉嫌违反其禁止商业用途的规定。该系列同样销量惨淡,一周仅售出55枚,销售额不足5000美元。
相较之下,特朗普本人在 NFT 项目上的表现更具商业回报。他于2022年12月推出首批“数字交易卡”(Trump Cards),有意淡化“NFT”标签。这组卡牌通过插画形式塑造出理想化形象——肌肉发达、年轻英俊,穿着超人或牛仔服饰,风格夸张、脱离现实。
特朗普的“数字交易卡”之一(来自OpenSea)
后续系列更进一步,直接以特朗普的嫌犯登记照为主题,并为购买者设置“升级奖励”机制,包括登记照所穿西装的碎片,甚至在他纽约刑事审判期间与其共进晚餐的机会。
尽管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资产持有情况尚不透明,但公开财务申报与链上记录提供了部分线索。2024年8月,特朗普申报持有价值在1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的以太坊(ETH),与其钱包中当时约228万美元的余额基本吻合。自当年12月起,该钱包开始大规模出售 ETH,目前已抛售大部分持仓。
家族其他成员的持币情况尚未披露,但显然具备从政策影响下的市场波动中直接获利的机会。部分人甚至主动“影响市场”。例如,埃里克·特朗普今年2月发文称:“现在是增持 $ETH 的好时机,记得以后感谢我。”几乎同期,特朗普家族主导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大额转入 ETH 至 Coinbase,引发外界对“喊单配合”行为的质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亲信圈可能存在内幕交易风险。他们对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了然于心,亦可能掌握非公开信息,而特朗普多次突发政策决定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
近期一则例证尤为典型: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导致股市大跌后,有迹象显示部分知情人士低位买入,在政策暂停消息发布后借市场反弹获利离场。类似操作在加密市场同样可能发生。比特币等资产价格波动剧烈,若提前掌握政策走向,极易借信息差获取可观利润。
特朗普家族在加密领域的利益冲突,早已远超其首任期内的“薪酬条款”争议。通过布局多个项目,特朗普构建了一整套权力牟利路径:直接从代币与企业中获利、推动有利于自身投资的监管政策、涉入疑似内幕交易,以及为外部势力提供通过“投资”换取政治影响的通道——若转化为竞选捐款,这些行为将构成违法。
与此同时,监管体系正在被系统性拆除。特朗普持续削弱对加密市场的约束,使普通投资者暴露于欺诈与操控风险中,而他本人及其金主几乎不受实质性审查。
尽管权力滥用迹象愈发明显,目前的制衡机制仍形同虚设。部分民主党议员虽已致信 SEC 监察长、司法部高层及多位州检察长,呼吁调查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利益冲突,但迄今无实质进展公开。
更令人警惕的是,监管的持续塌陷正导致总统个人财务利益与国家政策权力高度重合,加密市场也逐步沦为权贵套利场:高风险借贷项目披着“金融民主化”的外衣,欺诈性行为被包装为技术创新,迷因币则演变为“拉高出货”的工具。
在这一过程中,普通投资者被边缘化,维权无门。而这场去监管实验的风险,正在向传统金融系统蔓延。随着银行敞口扩大、养老金和退休基金纷纷涉入,整个社会正悄然承担可能由极少数人获利、却由全民买单的系统性成本。一旦泡沫破裂,受害的将不仅是投机者,更是那些从未参与其中的普通民众。
How a Hotter-Than-Expected PCE Could Trigger a Crypto Dip
Your daily access to the backroom....
Stablecoin Regulation in the U.S. to be Decided by May 26 with GENIUS Act
The post Stablecoin Regulation in the U.S. to be Decided by May 26 with GENIUS Act appeared first on...
BNB Price Coils at Support — Bounce Looks Ready to Launch
BNB price is consolidating above the $595 support zone. The price is now consolidating near $600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