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即将上线OKX交易所,到底是不是传销币?
本文作者:Iris、徐晓惠
2025年2月12日,OKX发布一则“振奋人心”的公告:欧易关于上线 Pi (Pi Network) 现货交易的公告。
据公告显示,Pi Network,这个国内极具争议且社群庞大的加密项目,终于在6年后,要正式推出主网。相信此公告一出,大量国内用户将欢呼雀跃。终于可以不再用爱发电了!
然而,对于Pi Network,主流Web3圈甚少提及。
对于此次主网上线,知名Web3媒体星球日报撰文《“传销之王”Pi主网倒计时,被洗脑六年的6000万人即将“圆梦”?》,其中指出:六年磨剑还是磨镰刀?Pi上线日成"智商税终极检验场"。此前能够在主流媒体上检索到的相关信息,也多与监管新闻以及“传销”等关键词挂钩。
另外,我国监管部门对Pi Network及相关项目的态度,更加严厉。比如南通警方在2022年4月发布公告,提示大众警惕派币挖矿存在风险;同样在2022年,平安三明发布文章《组织讲课、聚餐...三明现“π币”骗局,已有多人中招》,以警示公众;随后,陆续有地方公安及相关监管机构账号,如无锡网上公安、德宏警方、临沂市银行业协会等,发布警示公告/文章。
实际上,曼昆律师发现,尽管官方机构更多提示诈骗问题,但提到Pi Network,大部分都在诟病它是“旁氏”、“传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Pi的“疯狂”裂变增长
从2019年至今,6年时间,Pi Network凭借“免费挖矿+裂变推广”的模式积累了6000万+用户,着实发展速度惊人。这其中,社群裂变推广正是核心增长手段——用户每天点击签到即可获得Pi币,同时通过邀请新用户可以提高挖矿速度。
由于整个过程中无需投入资金,且社群推广模式简单、低门槛、容易形成社群共识,再加上其团队长期营造“未来高价值”的市场期待。因此,这种模式得以迅速在全球传播。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也几乎踩中了所有传销的红线。
在曼昆律师此前文章中,就对传销的本质和特点进行了梳理。文章指出,只要在经营活动中同时满足交入门费、发展下线以及层级计酬,就构成传销行为。
而Pi Network的裂变模式,恰好与此相似。
其一, 收益模式依赖 拉新 。Pi的挖矿机制本质上并不依赖用户的计算能力,而是基于用户是否持续活跃及邀请新人。这意味着,用户的收益并非来源于真实的生产活动,而是取决于能否带来更多的新用户。这种模式很容易演变为典型的“拉人头”模式,而非真实的去中心化经济体系。
其次, 市场价值由团队操控 。虽然Pi并未要求用户直接缴纳法币或加密资产,但其“获取代币的门槛”是绑定个人信息并完成KYC(身份认证),而KYC资格的发放过程由团队控制,甚至在部分市场衍生出了“黑市KYC服务”,变相形成了“入场成本”。与此同时,团队长期限制Pi的流通,让用户无法自由买卖,代币的市场价值完全取决于团队何时开放交易权限。这种人为制造稀缺感的做法,使其更像是“庞氏骗局”而非真正的Web3项目。
此外, 层级计酬的隐性设计 。表面上看,Pi用户不会直接获得下线支付的收益,但邀请新用户能够提高自己的挖矿速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隐性的“层级收益”。不同层级的用户享有不同的代币增值权益,而早期加入者在社群中处于优势地位,类似于传销模式中的“金字塔结构”。这种依赖社群裂变、鼓励层级增长的模式,使得Pi更像是一种带有金融庞氏属性的裂变系统,而非真正的去中心化金融创新。
尽管Pi被称为传销盘,但不可否认,Pi的发展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极致的裂变式扩张能力。而这,正是Web3项目所稀缺的能力。
不过,所有的裂变玩法真的会碰触到传销问题吗?其他Web3项目是否能够借鉴裂变模式?
裂变增长≠传销
传统互联网发展至今,拉新裂变的玩法早已经玩出了花儿。但真正决定裂变推广是否合法的核心因素,其实是 用户的价值贡献方式 。
纵观Web3行业,许多项目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推广策略,比如GameFi的任务激励、SocialFi的社交裂变,甚至一些项目本身就是任务营销平台,专门提供拉新裂变的玩法。但要避免被监管认定为传销,Web3项目则需要建立在真实的用户贡献和透明的代币经济体系之上,而不是单纯依赖拉新来制造价值。
1.用户的增长=实际贡献
如果说Pi的问题在于“裂变奖励与拉新人数直接挂钩”,那么一个合规的裂变模式,必须确保 用户的奖励来源于实际行为贡献,而不是单纯拉人 ,不能形成上下线关系、层层计酬方式的拉新返佣 。
例如,Galxe则采用“链上行为激励”,要求用户完成链上交互(如治理投票、NFT持有)后才能获得奖励。
这些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 裂变推广只是手段,价值贡献才是核心 。只要用户的奖励与实际贡献挂钩,而非单纯依靠发展下线,才能规避传销风险。
2.透明的Token流通机制
Pi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项目方长期控制代币流通,使用户无法自由买卖,这使得市场完全受制于团队决策,极易形成 庞氏结构 ,也容易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市场操控甚至非法集资。
因此,一个合规的裂变增长模型,需要基于代币拥有更加透明且安全的机制,包括实际的使用场景、去中心化(即未被团队完全掌控)以及合规注册接受监管。
简单而言,一个真正合规的裂变增长模式,必须符合 价值贡献→社群裂变→透明市场流通 的闭环,而不是 拉新 获利→市场饥渴→投机退出 的资金盘逻辑。
3.社群裂变+DAO治理,替代层级计酬
“邀请人享有更高的挖矿收益”,这种营销手段本质上可以被认为是 隐形的层级收益 ,容易形成金字塔结构,这也是Pi被认为是传销的明显特征。因此,合规的裂变推广,就需要避免这种结构。
目前,一些Web3项目通过DAO治理模式,引导社群裂变的价值回归到生态贡献。这样一来,整体裂变的模式不再是单向层级激励,而是去中心化贡献机制,确保裂变带来的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曼昆律师总结
Pi Network再次向Web3行业证明强社群裂变是加密市场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之一。然而,它的模式也暴露了Web3增长的困境——当代币的价值增长与真实经济贡献脱钩,项目依赖用户拉新创造泡沫价值,这种模式往往易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传销”或“庞氏骗局”。
目前,全球监管环境日趋严格,Web3增长逻辑早已脱离从前的“野蛮发展”,走向“合规裂变”。如果只是复制Pi模式,而不做任何调整,最终迎来的可能不是用户红利,而是监管重拳。
因为,真正的创新,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在合规框架内找到可持续增长的方法。
This Indicator Has Perfectly Called Bitcoin Cycle Tops, Here’s What It’s Saying Now
Market expert Mark Moss has drawn the crypto community’s attention to an indicator that has perfectl...
Bless and Monad (L1 Blockchain) Integrate to Deliver Community‑Powered Compute
Recently, Bless Network and Monad have made a big collaboration to present a new way for developers ...
How Margin Misuse Triggers Liquidations in Bear Markets
Margin misuse in bear markets leads to costly liquidations. Learn how small mistakes in leverage,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