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玩壞X》2000萬Twitter用戶湧向Bluesky,無演算法社群將成大贏家?
代替 Twitter,這次是真的有戲。本文源自 極客公園 所著
文章
,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
(前情提要:
孫宇晨喊:我來推一個 TRX 版本的微策略如何?波場下殺 25% 漲勢熄火
)
(背景補充:
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該如何與 CEX 競爭?
)
本文目錄
如
如果現在讓你叫出 X 的兩大明星使用者,你會想到誰?川普和馬斯克或許是很多人的答案。

川普回白宮,X 和他的第一哥們馬斯克都出了不少力。當年因看不慣其他社交媒體的「政治正確」,看不慣川普被 Twitter 禁言封號,馬斯克收購了 Twitter。
在馬斯克大刀闊斧地對 X 進行了改名、裁員、訂閱服務等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後,如今 X 的估值已經從被收購時的 440 億美元跌至約 94 億美元,縮水近 80%,公司收入也下降了 84%,許多主要廣告商也紛紛停止了在 X 上的投放。
最可怕的是:使用者也在跑。
X 的全球日活使用者減少了 15%,而美國使用者減少了 18%。而在美國大選後,這種使用者流失還在加速。美國大選計票當日,超過 11.5 萬美國使用者選擇停用 X 帳戶,創下自馬斯克接手以來的最高紀錄。
疑似為了遮掩使用者流失,馬斯克上週還宣佈,將隱藏 X 平臺上「點贊、評論、轉發」的資料。對此,馬斯克給出的理由是「這樣介面乾淨多了」。

然而,使用者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而 X 使用者流向的目的地之一,是 Bluesky。
同樣是大選計票日,Bluesky 在當日吸引約了 120 萬名訪客,比 Threads 的 95 萬名訪客還高。11 月 14 日,Bluesky 表示過去一週新增約 250 萬名使用者,總使用者數突破 1600 萬,日活躍使用者飆升至 350 萬,11 月 19 日,Bluesky 正式突破 2000 萬用戶,自大選日以來增長了 300%。
所以 Bluesky 是什麼?是 X 的「溫和平替」,還是又一次社交平臺的曇花一現,又或是前馬斯克時代的 Twitter 繼任者?
01 真正的 Twitter 繼承者
開啟 Bluesky 的頁面,你會以為點進了某個帳號的 Twitter 主頁。
因為它就是以曾經的 Twitter 為藍本,也脫胎於 Twitter 公司,甚至建立之初,就是想成為理想化的 Twitter。

Bluesky 始於 2019 年,Twitter 創辦人兼時任 CEO Jack Dorsey 在 Twitter 上公佈了 Bluesky 計劃,他們想建立一個開放且分散的社交媒體平臺標準,使用者資料更安全,內容推送也不過多受到演算法干預。
Jack Dorsey 也曾在 2019 年透露過該計劃,並表示希望讓 Twitter 最終能符合這一去中心化的標準。
Bluesky 在 2021 年從 Twitter 獨立,成立了 Bluesky Social 公司,而在 2022 年,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後,Bluesky 就和 Twitter 切斷了所有法律和財務相關的聯絡,並且開始加速開發應用。
Bluesky 的初心是打造一套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的技術標準,在 2022 年後,他們想直接成為去中心化的 Twitter。今年 2 月,Bluesky 才正式開放註冊,十個月時間裡,累計了 2000 萬用戶,並且在當下漲勢正盛。

Bluesky 在形式上與 Twitter 非常相似。以 300 個字元內的文字、圖片和視片為一篇貼文,使用者可以回覆、轉發、引用、點贊。儘管 CEO Jay Graber 非常不贊成,但 Bluesky 的使用者把平臺的帖子就叫作「skeets」(Sky + Twitter)。
讓 Bluesky 備受追捧的也不止是和 Twitter 高度類似的形式,而是從技術到內容,都和 X 處處相反的模式。
02 X 反對的,我們推崇
Bluesky 的核心技術是 AT 協議,它允許不同的社交媒體之間互相通訊,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上相互關注和互動,而不需要依賴於單一的中心化平臺。
使用者也可以自主選擇資料的儲存位置,可以是自己的伺服器或網盤,AT 協議確保了使用者的資料不會被鎖定在單一平臺上。哪怕使用者不想用 Bluesky 了,也可以輕鬆地帶走他們的內容和資料。

換言之,使用者免於點開一個又一個 App 刷資訊流的麻煩,免於擔心被銷號後資料丟失,免於考慮到遷移成本,捏著鼻子也要用一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社交平臺。
Bluesky 想讓開發人員有構建平臺的自由,也讓使用者有離開的權利。
反觀 X 是怎麼做的呢?近日,馬斯克隱晦地表示,X 正在主動限制包含外部連結帖子的可見性。2023 年 10 月,他也曾承認「我們的演算法優化了使用者在 X 上花費的時間,因此平臺外連結不會受到太多重視,因為如果人們通過連結跳轉了,花在 X 上的時間就會更少。」

去年 1 月,X 正式禁用第三方客戶端,許多 Twitter 時期著名第三方應用就此落幕,2 月,X 又取消了免費 API,就在 10 月 30 日,X 又宣佈最低檔 API 套餐從 100 美元漲到 200 美元。
一系列封堵操作,源於馬斯克想讓使用者、資料、錢都留在 X,實際後果是:三者都在流失。
如今的 X 和承繼於 Twitter 的 Bluesky 就像兩大平臺 icon 的化身,一個黑白分明,彙集於中心的 X,對上了從藍色小鳥演變而來,名為藍天的蝴蝶。

在內容層面,Bluesky 和 X 的傾向就更明顯了
X 對外部連結的管控和對假新聞的放縱,引發傳統記者和媒體極度的不滿,11 月初,英國《衛報》宣佈,它將不再正式在 X 上發帖,稱其為「一個有毒的媒體平臺」,其所有者(馬斯克)「利用其影響力塑造政治話語」。
此前,外媒曾報導過,馬斯克調整了平臺的推薦演算法,使得右傾內容在 X 上的可見度增加;根據 2024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X 在右傾使用者中越來越受歡迎,右傾內容的傳播和互動也更頻繁。
X 上兩大明星人物 —— 馬斯克和川普,也在近兩年多次公開支援過右派的政治人物和觀點,甚至在德國表達了對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援。
到了今年大選階段,馬斯克不遺餘力地助力川普,《德國之聲》就在大選後報導稱:「馬斯克不僅自己釋出和傳播虛假資訊,還會通過轉推分享其他帶有虛假成分、誤導性敘述以及陰謀論的貼文。」據 CCDH 最新發布的報告,從 2024 年 1 月至 7 月,馬斯克在 X 上釋出的假新聞收穫總計 12 億次的閱讀量。

X 早已不是一箇中性的社交平臺,假新聞、陰謀論、騷擾言論、性別對立、網路暴力、極端右翼充斥著在平臺上,X 在全面向右靠攏。
Bluesky 也難稱中性,2023 年 2 月,Bluesky 開啟了內測邀請制,邀請使用者裡有大量的少數族裔社群和亞文化團體,使用者畫像包括記者、跨性別者、黑人藝術家、左翼政治活動家……
《Vice》和《大西洋月刊》都用了「weird(怪咖)」來形容 Bluesky 的早期使用者,一方面是一種稱讚,一方面也彰顯出 Bluesky 平臺的多元化氛圍。

在近期的採訪裡,Bluesky COO Rose Wang 曾表示,開放測試期的早期目標是「培養一組能夠幫助宣傳 Bluesky 理念,講述和強化社群文化」的使用者。Bluesky 的服務條款裡也寫著「禁止基於『種族、性別、宗教、民族、國籍、殘疾或性取向,以人為目標』的歧視行為。」
不難看出,Bluesky 在平臺傾向上也站在 X 的對立面,向左傾斜。
而且不同於 X 用「推薦關注」等演算法形成的迴音室,Bluesky 的演算法同樣是去中心化的,使用者可以橫跨不同平臺,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訂製內容推薦演算法,而無需依賴某個固定平臺的演算法規則。官方功能「自定義摘要」也免於使用者陷入無盡的演算法瀑布流。

Twitter 曾經是一個全球突發新聞和碰撞想法的廣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掌舵人的變化,它成為了 X,也在變成某一派政治理念的迴音室和擴音器。
「我認為 Bluesky 新使用者的湧入,實際上是因為人們太反感 X 了。」Bluesky COO Rose Wang 說道。
03 怎麼賺錢,曇花一現?
Bluesky 不是第一個試圖挑戰 X 的社交平臺。此前曾報導過的「00 後社交平臺 noplace」,試圖成為年輕版的 Twitter,但在一陣衝榜後,也不再見有水花。
新興社媒層出不窮,可現狀依舊是流水的社媒,鐵打的 Meta 和 X。
但 Bluesky 與眾不同,脫胎於正統的 Twitter 團隊,繼承了 Twitter 的內容形式,又在技術方式上做了創新,他們秉持著去中心化、多元化、言論自由、資料自由的理念,試圖解決人們對社交媒體多年來累積的不滿:封閉、演算法、迴音室、網路暴力……
在當下的網路環境裡,Bluesky 顯得那麼完美,又富有理想主義。
但問題是,理想靠什麼維持?如何確保 Bluesky 不成為下一個被買下後消失的 Twitter 呢?
或許是前車之鑑,Bluesky 從公司架構上先做出了不同於其他科技公司的調整。
2019 年,Bluesky 從 Twitter 拿到了 1300 萬美元的開發資金,到 2022 年時獨立成為 Bluesky Social,而後 Bluesky Social 的性質變更為「公益法人」,即它被允許將其利潤用於公共利益,沒有義務必須追求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
據官方披露,截至 2024 年底,Bluesky 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10 月 24 日,Bluesky 宣佈 A 輪融資籌集到了 1500 萬美元。
CEO Jay Graber 也承諾 Bluesky 將永久免費使用,目前不考慮廣告的商業模式,他們想在追求價值觀同時實現商業化。

Bluesky 團隊反思了 Twitter 商業化中遇到的問題:過於專注於平臺,不得不從開放走向封閉,以此販賣平臺價值。Twitter 這種傾向,也在馬斯克治下的 X 被加速了。
Bluesky 商業化的思路是堅守平臺的開放,回到他們自主研發的 AT 協議上,比如他們已經在向用戶出售自定義域名,讓使用者不只有暱稱的命名權,以及把 AT 協議開放給其他應用,以收取授權費等方式。
同時,Bluesky 也在考慮付費訂閱服務,使用者可以付費解鎖更高畫質的視訊,更多可自定義的配置檔案等。以及 Bluesky 也試圖在創作者社群裡,建立起使用者對創作者的點對點支付服務,用於購買數位藝術品、付費文章、程式碼、打賞。
不過,在一個個新使用者登出 X,註冊 Bluesky 的當下,Bluesky 面臨的財務壓力要遠低於伺服器壓力。
「開啟 Bluesky 的感覺就像 10 年前登入 Twitter 一樣。它很怪,但很友好。每個使用者都求知若渴。」許多 Bluesky 新使用者發出類似的感嘆。
而 Bluesky 也在官方部落格上發文,慶祝拿到 A 輪融資,上一輪資金大量投資於開發反騷擾和安全工具,目前在平臺上啟動了自定義內容摘要,開源了稽核工具 Ozone,自定義域名開始銷售……
看起來,Bluesky 的未來有條不紊,晴空萬里。

在博文最後,他們寫道「傳統的社交媒體公司封閉了公共資料,封閉了他們的 API,斷絕了獨立開發者的生計,部署了讓我們猜不透的黑匣子演算法。這個舊社媒時代已經結束 —— 在 Bluesky,我們將選擇權和權力還給你。」
Bluesky 秉持著古老的網際網路精神,出現在當下,一個 AI 賦能假新聞,立場極端又對立的混亂時代,無論他們能保持多久的初心,能否徹底撼動 Meta 和 X,他們都建立了一套新的規則,呈現出網際網路和社媒應有的面貌。
世界太需要這樣的社交媒體了。
?相關報導?
孫宇晨喊:我來推一個 TRX 版本的微策略如何?波場下殺 25% 漲勢熄火
韓國戒嚴的最大受益者竟是波場?為何 TRX 單日能翻倍
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該如何與 CEX 競爭?

ArtGis Finance Partners with BoostFi to Advance RWA Settlement and DeFi Asset Management Using AI-Powered Intelligence
By collaborating with BoostFi, ArtGis brings advanced tools that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boost ...

Little Pepe (LILPEPE) Voted Best Crypto to Invest in 2025, Surpassing Shiba Inu’s (SHIB) 300% Forecast.
Little Pepe (LILPEPE) presale raises $26M and wins community vote as best crypto to invest in 2025, ...

BlockDAG’s Live Testnet Surpasses 1,400 TPS While Ethereum Struggles With Delays & XRP Awaits Breakout
Follow Ethereum (ETH) technical analysis with resistance & delays, XRP price pattern aiming $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