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后互联网时代的新纪元
元宇宙的曙光初现
元宇宙概念的出现:科幻小说《雪崩》中描绘了一个称为元宇宙(Metaverse)的多人在线虚拟世界,用户以自定义的“化身”(Avatar)在其中进行活动。 主角通过目镜设备看到元宇宙的景象,身处于电脑绘制的虚拟世界,其中灯火辉煌,数百万人在中央大街上穿行。元宇宙的主干道与世界规则由“计算机协会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制定,开发者需要购买土地的开发许可证,之后便可以在自己的街区构建小街巷,修造楼宇、公园以及各种违背现实物理法则的东西。主角的冒险故事便在这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世界中展开。
《雪崩》由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 1992 年创作完成, 该作品第一次提出并描绘了元宇宙 ,并早在社交网络到来前就预言了未来虚拟时空中的人类社交与其他活动。
在小说中,主角 Hiro Protagonist 的工作是为已经控制了美国领土的黑手党送披萨。在不工作的时候,Hiro Protagonist 会进入到元宇宙:一个网络化的虚拟现实。在这个虚拟现实中,人们表现为自己设计的「化身」,从事世俗的(谈话、调情)和非凡的(斗剑、雇佣军间谍活动)活动。像互联网一样,元宇宙是一种集体的、互动的努力,总是在进行,并且不受任何一个人的控制。就像在游戏中一样,人们居住并控制着在空间中移动的角色 。
《雪崩》启发了一代互联网人,也一度作为Facebook内部要求阅读的书籍1。在2014年Facbook以 20 亿美金收购 Oculus,扎克伯格发帖展望虚拟世界的未来时也引用了小说中的相关表述。
7 年后的今天,Oculus 的最新 VR 产品引燃市场,高性价比和使用体验广受用户追捧。 OculusQuest2 的销量持续超预期,在短短 6 个月出货量已达 500 万台 ,销量超出此前各代之和,带动了消费端 VR 崛起。Quest2 的成功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虚拟现实的想象。
而第一个元宇宙概念股 Roblox 于今年 3 月 11 日在纽交所上市,首日估值达到 450 亿美元。 Roblox 作为游戏创作平台吸引了超过 700 万名自由游戏开发者,社区开发共计超过 1800 万种游戏体验,玩家参与总时长超过 222 亿个小时,同时在线人数最高可达570 万名。作为第一个将 Metaverse 写进招股说明书的公司,Roblox 这种全新的叙事与独特的商业模式引爆了科技投资圈,股价持续创下新高。
科技巨头聚焦元宇宙相关领域 。 进入 2021 年后,元宇宙概念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新热点, Facebook 在 VR 领域不断投入,扎克·伯格认为当 VR 的活跃用户达到 1000 万时,VR 生态才能迎来爆发奇点;苹果收购了 NextVR Inc. 以增强苹果在娱乐和体育领域的 VR 实力;Google 在 VR 方面的布局重点在软件和服务上,如 Youtube VR;米哈游资助瑞金医院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元宇宙成为了资本追捧的热点,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理解这个有些抽象的愿景?
元宇宙,向着数字世界迁跃
对于元宇宙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知和理解。以下是我们的观点总结: 从功能层面,元宇宙是一个承载虚拟活动的平台,用户能进行社交、娱乐、创作、展示、教育、交易等社会性、精神性活动。 元宇宙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消费内容、公平的创作平台、可靠的经济系统、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元宇宙能够寄托人的情感,让用户在有心理上的归属感。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体验不同的内容,结交数字世界的好友,创造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易、教育、开会等社会活动。
透过表象,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可信地承载人的资产权益和社交身份。 这种对现实世界底层逻辑的复制,让元宇宙成为了坚实的平台,任何用户都能参与创造,且劳动成果收到保障。基于此,人们在元宇宙的劳动创作、生产、交易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劳动创作、生产、交易没有区别。比如用户在元宇宙中建造的虚拟房子,不受平台限制能够轻松交易,换成元宇宙或者真实宇宙的其它物品,其价格是由市场决定。
我们认为元宇宙的意义要远超过游戏与社交平台, 元宇宙的出现可能改变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存在”的主流认知,向虚拟时空的迁跃是信息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元宇宙是人类文明在虚拟时空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会追求满足人的主观体验,但绝不仅仅是某种大型娱乐平台。
元宇宙的特点与呈现
作为人类社会的平行数字时空,我们认为元宇宙具备以下特点:
(1)经济系统稳定: 元宇宙有着和现实世界相似的经济系统,用户的虚拟权益得到保障,元宇宙内的内容是互通的,用户创造的虚拟资产可以脱离平台束缚而流通。
(2)虚拟身份认同强 : 在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具备一致性、代入感强等特点,用户在元宇宙以虚拟身份进行虚拟活动。一般依靠定制化的虚拟形象,形象皮肤,形象独有的特点让用户产生它独特感与代入感。
(3)强社交性: 元宇宙能提供丰富的线上社交场景。
(4)开放自由创作: 元宇宙包罗万象,离不开大量用户的创新创作。如此庞大的内容工程,需要开放式的用户创作为主导。
(5)沉浸式体验: 游戏作为交互性最好,信息最丰富,沉浸感最强的内容展示方式,将作为元宇宙最主要的内容和内容载体。同时,元宇宙是 VR 虚拟现实设备等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凭借 VR 技术,元宇宙能为用户带来感官上的沉浸体验。
“BAND”——构建元宇宙的四大支柱
我们将构筑元宇宙的技术赛道归纳为“BAND”,即区块链(Blockchain)、游戏(Game)、网络算力(Network)和展示方式(Display),分别从价值交互、内容承载、数据网络传输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构建元宇宙。
分开来看,区块链的高速迭代,沙盒游戏逐渐成为主流,通信云计算等底层的完善,以及 vr 等技术的趋于成熟,为迈向元宇宙时代提供了可能。元宇宙需要通信云计算作为支持,需要游戏为其提供内容,以VR 进行呈现,借助区块链构建的经济体系实现价值的传递,四者紧密的交叉融合共同构建了元宇宙。
(1)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 能够保障元宇宙的价值归属与流转,从而保障经济系统的稳定、高效,保障规则的透明和确定性执行。去中心化的虚拟资产能够跨平台、脱离内容本身进行流通,变得更加“真实”。
(2)电子游戏为元宇宙提供交互内容 ,是元宇宙内容发展与用户流量的关键赛道。用户创作成为元宇宙游戏发展的趋势,用户创作能够为元宇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玩家并非像传统游戏一样成为游戏主策、主程手中的提线木偶,也改变着人们对虚拟资产的观念。
(3)网络与算力技术的升级保障了信息的传输与计算能力 ,5G、AIoT、算力为次时代应用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云游戏近年来也实现了高速发展,云计算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科技领域之一,伴随通信速率和云算力的持续升级,云端游戏已经成为现实。
(4)显示技术提供交互方式 ,超高清及 AR/VR 设备也实现了持续迭代升级,用户已经可以获得较好的沉浸式体验。
我们之所以在当前关注元宇宙方向,是因为“BAND”四大赛道近年来均发生了边际变 化,目前从技术的供需层面都逐步支撑元宇宙的降临。 具体而言,区块链 DeFi、NFT赛道快速迭代,从早先的币圈与链圈之争进化为逐步链接真实世界,且通过 DeFi 构筑金融模型,使更多的人和机构开始接受这种虚拟资产范式;游戏行业探索出了以用户创作主导,经济系统为核心的 Roblox 模式,游戏 UGC模式广受市场认可;5G基站、AIoT大规模建设,大规模 IDC 数据中心的落成以及“东数西算”的推进,在网络数据传输、算力上为元宇宙新时代提供了基础;新一代 VR 设备实现使用体验广受好评,销量迎来增长,显示技术从 3D 向全真演进。
区块链 BlockChain
全球化清结算平台,构建元宇宙经济体系
区块链技术能为元宇宙提供价值传递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经历了从单一的去中心化账本应用向着虚拟时空的价值传输层进化,目前已经实现了一个虚拟世界价值传输的样板。凭借开源的应用生态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区块链应用快速发展和繁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快速迭代。过去几年加密资产经历了大幅价格波动,主流社会对区块链技术与 Token 的态度迥异,但单从创新而言,智能合约、自动做市商机制、跨链、二层网络等层出不穷。从比特币到以太坊,再到近期火热的DeFi 和 NFT,区块链技术展示了其作为跨时空清结算平台的高效性。
站在元宇宙的角度,其迫切需要经济规则。Roblox 之所以将 Game 改为 Experience,是因为传统中心化游戏规则中,没有透明的经济系统,氪金玩家通过虐非人民币玩家获得快感,而自己也被游戏中的无尽通胀所收割。
区块链能解决元宇宙哪些关键问题?
区块链的出现保证了虚拟资产的流转能够去中心化地独立存在,且通过代码开源保证规则公平、透明,而智能合约、DeFi的出现将真实世界的金融行为映射到了数字世界。
虚拟资产与虚拟身份
用户在传统互联网平台中的虚拟资产和虚拟身份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元宇 宙的到来与发展。
(1)传统互联网虚拟资产的解释权往往在平台机构,其资产属性并不明确。
(2)虚拟世界的经济系统完全依赖运营者的运营水平,难以做到自发调整平衡。
(3)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衍生的相关数据被完全掌握在平台机构手中,缺乏隐私。
而区块链能通过去中心化的权益记录,保障了用户的虚拟资产权益不被单一机构所掌 控。 这种权益记录方式使得虚拟资产近似于物理世界得真实资产,用户可以随意地处置、流通、交易,不受中心化机构的限制。
区块链发展成熟的 DeFi 生态,能够为元宇宙提供一整套高效的金融系统。 从虚拟资产的抵押借贷、证券化、保险等各个方面,为用户提供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金融服务。用户的虚拟资产如同现实资产一般,享受到金融服务,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虚拟物品的资产属性。通过虚拟产权的稳定和丰富的金融生态,元宇宙经济系统将具备如现实世界中的调节功能,用户的劳动创作的虚拟价值将会由市场决定。
传统的虚拟资产难以跨平台流通,区块链可以降低虚拟资产在多个平台流动的难度。 传统的游戏资产在内的虚拟资产是记录在运营机构的数据库内,虚拟资产的跨平台转移涉及需要多方数据互信,成本高且难以实现。通过NFT记录虚拟资产的归属信息,并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中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交易 NFT,本质上是因为这些项目采用了区块链平台进行资产的清结算,减少了信任风险,提高了清算效率。
区块链技术让用户控制自己的身份数据的实现终于找到了技术突破口。 W3C 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字身份 DID 的概念,分布式数字身份具有以下:
1)安全性:身份所有者身份信息不被无意泄露,身份可以由身份持有者持久保存,身份信息提供可符合最小披露原则;
2)身份自主可控:用户可以自主管理身份,而非依赖可信第三方;身份所有者可以控制其身份数据的分享。
3)身份的可移植性:身份所有者能够在任何他们需要的地方使用其身份数据,而不需依赖特定的身份服务提供商。目前在包括瑞士楚格市在内的多处组织,正尝试开展落地区块链分布式数字身份。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社交网络应用的作用是提供服务,而无法进行社交数据的垄断。 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链接发生在数据层面,而非应用层面,这种模式下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新的社交应用地诞生,以适应元宇宙复杂多样地社交场景。
制衡中心化平台的不正当行为
中心化的平台可以通过对规则的非对称优势损害用户利益。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中心化的平台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对规则的非对称优势,经常对平台用户进行某种程度的剥削。依靠互联网应用服务中规则的隐蔽性,通过循序渐进的调整以满足自身的利益,让总体利润向平台方倾斜。
元宇宙作为承载人类虚拟活动的大型平台,在流量上具备自然垄断性。 以中心化平台为主导的元宇宙商业模式必然导致更大规模的垄断和控制,这是一种比互联网垄断更难以接受的结果,也不利于元宇宙的长期发展。从技术角度而言,中心化下的计算、存储、通信已有完整方案,高效且安全,是否需要走去中心化路线?如何保证去中心化下的安全与高效?如何在“去中心化、安全、效率”这组不可能三角中寻求平衡成为关键。
区块链项目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趋势:用户资产与用户信息可以不记录在提供内 容的平台上,而是加密记录在区块链底层平台。 在这种模式下,内容平台无法垄断用户的信息,不具备用户虚拟权益的解释权,而是单纯地提供平台的服务功能。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平台规则的去中心化运行。就如同 Dapp 通过链上智能合约实现了关键逻辑的去中心化执行,从而解决某些场景的信任问题。
EpicGames 的创始人、虚幻引擎之父 TimSweeney 曾提到:“ 元宇宙将比其他任何东西 都更普遍和强大。如果一个中央公司控制了这一点,他们将变得比任何政府都强大,成为地球上的神。” 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平台,而区块链技术能解决平台的去中心化价值传输与协作问题,解决中心化平台的垄断问题。
虽然当下离实现元宇宙的愿景尚有距离,但趋势已起,元宇宙或是下一轮科技创新的 “集大成者”,成为互联网的下一站。
分析师 宋嘉吉、研究助理 赵丕业
作者:国盛证券研究所
How to Boost Your Pi Network Mining Rate By 26x in 2025 – Key Strategy
The post How to Boost Your Pi Network Mining Rate By 26x in 2025 – Key Strategy appeared first on Co...
Dogecoin On The Edge: Major Breakout Or Breakdown Imminent?
The Dogecoin price could be at a critical juncture for a breakout but momentum needs to persist. On ...
Sahara AI Launches SIWA Testnet to Empower Decentralized AI Builders
Sahara AI opens SIWA testnet and launches DSP Beta on May 27, offering users a way to register AI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