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CyberVein基金会Jesse Liu:数据令城市更美好
2000 年前后互联网泡沫被戳破,其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了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BM 在美国发表了《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主题报告,提倡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
同年,中国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在 2009 年更是连续召开了 22 场智能城市讨论会。2014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时至今日,「智慧城市」对于大多数用户依旧是一个新颖的单词,涉及到智慧城市概念的区块链、物联网、超级电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也都是近些年热门词汇。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律动BlockBeats 与正在搭建智慧城市生态联盟的CyberVein基金会全球策略秘书长Jesse Liu进行深度交流,其技术+产业+生态联盟「DAVE Alliance」正在致力于将数据生产要素资产化,并推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落地。
CyberVein基金会秘书长Jesse Liu
一、始于知名公链本体
律动BlockBeats:之前您曾在知名公链本体(Ontology)工作,从本体出来后选择了 CyberVein。您认为这两个项目在行业前景上有何不同?为何选择了 CyberVein?
Jesse Liu: 选择离开本体主要是家庭原因。在离开本体之后对行业进行了大概六个月时间的观察和调研。在本体时,我主要负责全球市场,致力于将本体推向全世界各个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增加本体的知名度和接受度。本体的愿景核心是 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去中心化身份),最初的白皮书以及技术团度的底层架构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但是到了中期,本体遇到了三个瓶颈:
一、技术上去中心化身份比较难打造,核心人才匮乏,只能停留在相对理论的阶段。
二、短期而言,传统行业进入区块链行业,选择以太坊的概率远远超过本体。没有传统行业的加入,DID 的基础要素不具备,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身份信息面。
三、合规问题,数据的隐私保护,尤其是身份的相关信息都是极度敏感的。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如欧盟间成员国的法律不尽相同,美国和其他国家也迥异。所以,无法合规的获取信息,更是成为去中心化身份形成的核心难点。
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是无法依靠本体单独解决的。当然,如果选择在以太坊上进行同类型业务的项目可能在两年内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能够缓解上面提到的问题。但是以太坊的特性决定了其无法为特定的业务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因此,其他公链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方案,比如波卡的平行卡槽、CyberVein 的数据分片。
选择加入 CyberVein 的核心在于 CyberVein 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和市场需求。CyberVein 愿景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原始概念最先是由 IBM 提出的。CyberVein 借助了很多的案例,以「实现数据价值「作为突破口来定义和落地自己的愿景。在今年,我们完成了 DAVE 数据交换机的打造。其次我们满足需求的同时还创造了需求,即将完成 NFT 板块的 CROSS 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化。CyberVein 的优势在于,根据实际的传统需求,结合公链的特性,将区块链打造的更高效和更先进,更适用于当前各行各业。
所以,在行业前景上,CyberVein 的优势更明显一些。有意思的是,CyberVein 在完成 DAVE 后,我们发现,有机会完成 DID 的落地。所以,未来我非常期待能和前东家本体一起携手,完成更有意义的串联。
律动 BlockBeats:您之前曾经表示,本体的 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的概念以及前景都很好,但是技术难度和推广难度大,需求过于超前。就如同十年前创业进行互联网外卖的企业都破产了,如今借助着移动互联网,诞生了美团、饿了么等企业。那么 CyberVein 能否在当下环境中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及稳定的收入?
Jesse Liu: 我不认为本体会重蹈第一代互联网的覆辙,因为其创始人李俊先生对于宏观的把控的能力非常惊人,我相信本体在李俊先生的带领下一定可以在 DID 的道路上立下自己的标杆。
CyberVein 在创立初期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全世界都遇到的需求问题——智慧城市建设。从 IBM 提出智慧城市以来,中国也在大力提倡智慧城市、智慧小镇的建设,希望通过信息化把城市建设做得更好。和很多项目或者公链不同的是,CyberVein 是基于现实需求创立,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场景和落地才是关键。
在区块链领域想要获得稳定收入确实很难。因为数字货币的波动远大于其他市场。在技术研发和服务层面,有对应需求的场景,因为大环境的关系和市场的不成熟,目前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这是需要众多机构联动起来的。但随着 DAVE 的逐步推进,我们预计从明年的一月起,我们可能是领先进入公链项目有稳定收入的第一梯队。
我们的产品会直接和传统企业进行对接,并在接触过程中成为我们的客户,而后便会给我们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通过合作在市场在市场形成正反馈,那么市面上同类别的产品也会愿意去进行类似的尝试。目前,我们可以透露的合作方有金山云和江苏耐思捷。
二、DAVE解决方案,多接口、多层架构、数据收集加工一体化
律动 BlockBeats:当前,行业公认的区块链 1.0 是比特币的出现,区块链 2.0 是 以太坊 智能合约的应用,那么您认为接下来区块链 3.0 将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对行业又会造成什么冲击?
Jesse Liu: 我认为区块链 3.0 会聚焦在真实需求上,比如 DeFi 就是真实需求的体现。DeFi 是传统金融的一个进化。在智慧城市概念中,也包含智慧金融(Smart Finance),这意味着智慧城市是一个更加宏伟的概念。除此之外,智慧城市还包含 NFT 概念,比如 CyberVein 正在推动的保险 NFT。对于区块链行业,真实需求体现在落地上,能否落地就变得极为重要。
目前 99% 的公链或项目是基于「理论需求」来打造自己的技术底层和相对应用层的开发。并不是说「理论需求」是错的,只是其中很大部分是不被市场需要,或者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技术暂时没有办法支持。有明确应用场景需求的公链是更好开发的,但是公链由于要尽可能多的适用跟那个多的场景,那就无法预测链上会有什么需求,因此在基础设施上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那么基础设施和需求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因果。
区块链落地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又是一个很难去汇报的工程。从一年时间维度看,公链想要全部开发完,时间真的不够。从两年时间维度看,想要完成应用落地,并开始真正的大规模落地,也不太可能。但从第三年来看,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性能问题,则是合理的。
所以 2018 年到 2020 年初,大家会觉得 CyberVein市场消息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团队正在进行技术的研发,并在2019年末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科研成果发布会」。从今年 3 月至今,我们已经陆续公布了十几项区块链落地成果。
近期,我通过和硅谷的投资人探讨得出一个结论,区块链 3.0 行业会有一轮洗牌。我预计还要有一年的时间,会出现类似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再重生的浪潮。
律动 BlockBeats:根据介绍,DAVE Alliance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联盟、产业联盟,还是一个生态联盟,可以认为 DAVE Alliance 正在准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吗?
Jesse Liu: 区块链作为新兴事物,如果它的行业标准是老套的成文成书,那一定是让人失望的条条框框。DAVE Alliance 已经做好了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的准备。首先,我们必须要规范整个大数据行业,让它从数据滥用、数据交互闭塞、数据造假等乱象中摆脱出来,形成新的数据使用、交易法则。去中心化也有很多原生的弊端或者不足,这种单靠去中心化治理是无法形成强约束力的,因此,DAVE Alliance 进行了足够多思考和准备的。
在没有接触过去中心化的概念前,我认为更高效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一定是要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但当我接触了去中心化的概念后,我发现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可能会导致相对的不健全和低效。因此,DAVE Alliance 一定是弹性且灵活的,每个联盟成员可以在大框架下制定适用于自己业务的相关标准去适应环境。
就像之前提到,DAVE 是可以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那么,DAVE Alliance 也是可以制定多样化、定制化的智慧城市行业标准。DAVE Alliance 取了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优点,让其共存、综合、交互着去治理智慧城市,目的不是为了制定行业标准,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数据安全和更高效智慧的运用数据。很多国家都在探索更好的标准和合规管理模式。我们也是一直在与时俱进,跟更多的政企去探讨行业标准。
律动 BlockBeats:目前,不管是数据行业还是物联网行业,鱼龙混杂,充斥着太多独家的协议和标准,DAVE Alliance 的解决方案有何优势能够从中突围?
Jesse Liu: 我们的竞争力体现在线性的解决方案中。首先,我们有自己的PISR数据库,这是基于传统行业的产品结构和需求而搭建,目前已经和金山云等大型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并结合他们的技术优势进行联合开发。其次,我们的产品有后发优势,我们采用多接口的方式,可以无缝接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数据信息,并提供基于DAG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当客户想调用转换或者去撮合自己的数据,原始数据不会发生丢失的情况。最后,我们还提供分布式算力和联邦学习算法,我们作为第三方,不会调用、复制数据,保证了敏感数据的合规性、隐私性。
举个例子,在传统环境下,我们需要调用你的病例,才能够了解你目前的病情,但是在我们的解决方案中,数据库会自行比对 10 个或者 50 个同样类型的脱敏病例,精确地预测到病例的走向,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
DAVE Alliance 让数据变得可信,同时也让数据提供方、整合方、管理方、分析方也必须是可信的。因为在 DAVE Alliance 里面,你既是数据提供者,也可以是数据需求者,每一个人享受的不仅仅是单一需求,对应的不止一个需求。诚然,骗局不只是区块链领域独有现象,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唯有从自身出发,从 DAVE Alliance 规范成员开始,完成去信任的协作,以此让 DAVE 从其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
同时,采用类似方案的平台所需要的算力成本非常高昂,全球可能只有阿里巴巴、华为、亚马逊一类的大企业才能够覆盖这一部分的成本。但是 DAVE Alliance 通过自己设计的分布式处理平台,可以降低大量的成本,令中小型企业也能够利用该方案,这也是我们有信心去抢占市场份额的原因。
不过,在未来一年至两年时间里,CyberVein 的更多精力还将放在to B领域。在to C领域,我们正在做的事是使用户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利用信息的价值。比如,用户阅读了一条垃圾信息,浪费了时间但是却一无所获。在未来,接入了 CyberVein 后,用户阅读垃圾信息也能获得收益。
律动 BlockBeats:这可不可以理解为「数据挖矿」?
Jesse Liu: 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已经和韩国 SK 电讯开始合作正在进行测试,我们希望该举动能够减少垃圾信息的出现,并产生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DAVE 如何搭建智慧城市
律动 BlockBeats:此前,CyberVein 已点亮 16 个国家和 45 个地区的智慧城市。能详细举一个例子来介绍一下其中的流程以及将会为城市带来什么改变吗?
Jesse Liu: 我们在疫情期间上线了线上诊疗 APP,缓解了门诊压力,并且一直运作到了 8 月份。近期,我们官方正式公布了该医疗应用,其已经正常且成功运行了半年之久。
在今年 4 月份,处于疫情平缓期,全国逐渐恢复了社会秩序。我们完成了在 1 月份就开始的浙江地区医院测试,并通过「浙江大学—数脉链研发中心」进行成果汇报:研发的「PISR数据库、DAG 存储链、联邦学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有数个应用案例实现。
在疫情期间,医疗大数据给现有数据库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存储空间、存储速度和存储结构上达不到大数据的要求,让不少医疗系统不得不放弃了很多数据,造成大量有价值的医疗数据的丢失。针对以上问题,CyberVein 基于对医疗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的研究,采用了基于 DAG 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保证了浙江地区的医院能用较少的成本获取大数据存储的能力。这些数据会通过区块链进行上链加密,并安全存储和备份在 DAG 存储链上,医生获得权限后可以快速访问到诊病人的资料、及时更新和检查数据。
现在大家都有健康码,这是非常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手段。提升数据质量,那就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深加工。CyberVein 提出去中心化的联邦学习算法应用到疫情防控,能够将模型在不同分布的数据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并利用知识蒸馏的方法有效降低了传输的梯度大小,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节约了巨大通信开销。不管是静态数据还是动态数据,在联邦学习下更加高效、准确的共同使用各自的数据,让各个医院能及时分析。简单概括,CyberVein 为智慧医疗提供了网络、数据、计算和平台四大方面的支撑。
律动 BlockBeats:新闻报道,「金山云与 CyberVein 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研发和生产小米智慧家居产品」,能简单介绍一下 DAVE 如何参与小米智慧家居产品?
Jesse Liu: 我们是通过与金山云的合作,联手研发小米智慧家居产品,并将DAVE 的 DAG 存储链、PISR 数据库和联邦学习技术接入小米 AI+IoT 平台,支持米家的 APP 接入、控制、智能场景以及新零售渠道。用户可以通过智慧家居产品把产生的数据上传至 CyberVein 的 PISR 数据库,开通权限后提供自己的数据,系统会利用联邦学习进行数据建模,按数据贡献量分配用户获得的代币奖励,整个过程的所有行为数据均受到区块链加密技术的多重保护及 DAG 存储链的数据备份。
这些智慧家居产品已于今年 8 月率先在中国大陆和韩国上线。目前,CyberVein 已累计激活 10 万台小米设备,月活跃用户数近4万。同时,我们和金山云已经开始规划和研发接入更多的小米智慧家居设备,逐渐覆盖小米智慧生活生态圈。
律动 BlockBeats:可以举例说明一下目前实施最成功的案例吗?
Jesse Liu: 10 月 26 日,我们在上海发布的关于去中心化金融板块与保险 NFT 相结合的保险应用,这是属于智慧城市当中「智慧金融」的应用。
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并结合一些风险案例,令保险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类型的保险推广和设定。当用户保单需要续保时,可以通过预测和分析过往的数据和行为习惯用以判断保单的风险高低。同时,当受保人需要行使权利的时候,可直接通过链上进行处理。
我们把保单转化成 NFT 之后,保单可以变成一个数字化的资产,在未来甚至可以交易或者变成中长线投资。
律动 BlockBeats:DAVE 目前的架构看起来已经足够完善了,下一步有何计划?将继续开拓或者继续深耕哪一个领域?
Jesse Liu: 我们近期的计划是在12月初正式发布分布式算力平台 2.0。分布式算力平台 2.0 的技术目前来看是领先全行业的。当然,有技术架构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满足当前需求,还要下沉到基础设施和日常应用中,才能进行大规模的落地。让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之间的互联是 DAVE 的下一步计划。虽然我们已经点亮了 16 个国家和 45 个地区的智慧城市,但是这些城市还是缺乏「共连性」,我们希望 DAVE 能让每个智慧城市之间能随时进行数据互联互通,让 DAVE 作为桥梁,打破数据孤岛,也打破城市孤岛,无界限且无障碍的完成「万物互链」。「共连性」也可以看作是分布式协作下,随时能调用和共享资源。这个规划的落地,我们会以「分布式算力平台」展现,因此,算力会是我们接下来会重点开拓和深耕的领域。
过去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聚焦于数据的挖掘与使用。其中,联邦学习则可以让数据不动,模型动,通过联邦学习技术,让使用者不需要知道 DAVE 的原始数据是什么,但仍然能够学到知识。在数据隐私安全上有了突破外,经过加密后的庞大数据对计算机算力的要求提高了十倍甚至更高,那么这个时候,算力也成为了一个挑战,而这也是 CyberVein 擅长的研究领域之一。
可喜的是,越多越多的政府希望能实现 AI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通过 AI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属于城市自己的 AI 算力平台无疑是快速构建上层智慧应用的关键。
在 DAVE 里,数据处理和分析,光有联邦学习算法是不够的,得有源源不断地算力才能更高效的实现数据价值。持续在加速 AI 算力、提高集群计算效率、保护隐私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致力于将联邦学习,同态加密,加密隐私计算、高性能 AI 集群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金融业、制造业等其他领域。
举个智慧交通与分布式算力结合的案例,当然,这也是我们已经着手测试的领域。我们会将该地区的交通数据(交通署、运输署、天文台等机构的多模态数据),以隐私保护和数据脱敏的方式实时汇入 DAVE 的分布式算力平台,然后利用个人与企业提供的分布式算力,应用图神经网络、迁移学习、联邦学习等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人流量实现精准的预测,从而提供精细的、动态化的城市交通管理。
在算力平台的加持下,联邦学习就能整合城市交通、公共医疗、金融方面的真实的实时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就会为商业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广告投放等多个产业提供智能化的帮助。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再回归到我刚提到的 DAVE 规划——实现城市的共连性。
这是一个高性能分布式 AI 集群算力平台,通过高速通信技术,降低通信延时,提升集群的整体计算效率,支撑大规模图式流数据上的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让城市算力协作成为了可能。
CyberVein 的 DAVE 将致力于在区块链 3.0 中满足智慧城市的真实需求。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打磨技术,在满足to B业务的情况下,开拓 to C业务。
U.S. Senate Proposes Stablecoin Regulation Amid Advancement in GENIUS Act
U.S. Senate introduces the GENIUS Act to regulate stablecoins, aimed at boosting innovation, consume...
Markets Reset as Crypto Braces for the Next Macro Wave
Your weekly macro cheat sheet...
Bitcoin Price Nears Record Highs: Are We Headed For A $120,000 Breakout
With Bitcoin (BTC) surging back above the $105,000 mark and nearing its record high set in January, ...